『壹』 未來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類由以機械化為特徵的工業社會走向以信息化為特色的「後工業社會」,工業設計的范疇也大大擴展了,由先前主要是為工業企業服務擴大到為金融、商業、旅遊、保險、娛樂等第三產業服務;由產品設計等硬體擴展到公共關系、企業形象等軟體;由有形產品的設計擴展到「體驗設計」、「非物質設計」等無形產品的設計,以用戶參與的設計的創新2.0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視,「工業設計」的概念逐漸為內涵更加豐富的「設計」概念所取代。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知識社會的到來、創新形態的嬗變,工業設計也正由專業設計師的工作向更廣泛的用戶參與演變,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參與的創新設計日益受到關注,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工業設計的創新2.0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設計不再是專業設計師的專利,用戶參與、以用戶為中心也成為了設計的關鍵詞,Fab Lab、Living Lab等國際上的創新設計模式的探索也體現了未來設計的"創新2.0"趨勢。
『貳』 工業設計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工業設計走向新高度,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歷次工業革命在新的科學理論指引下和技術應用驅動下,都會有相應的新生產工具和現實場景出現,並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新的重要變革,從而促進了工業設計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批量化和機械化的大生產方式,這種大生產方式仰仗設計來成就自身,另一方面也使設計從製造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和職業,其定義以「產品」為核心;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工業社會帶入標准化新時代,工業設計定義由以「產品」為核心轉向以「用戶」為核心,新的設計和設計觀的出現,使得有別於傳統設計的現代設計脫穎而出;第三次工業革命使工業設計的定義核心提升為以「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核心;第四次工業革命風生水起,工業設計的宗旨已躍遷為通過工業設計的創造性活動,對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倫理等方面問題作出回應、提出解決方案並將之可視化和實操化,藉此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路。可見,工業設計的定義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為核心。
當前,工業設計行業不斷發展。首先,產業供給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模式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擁有完整工業設計研發部門的企業和專業工業設計公司近14000家,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園區數量也不斷增加,全國已建成專業化工業設計產業園區超60家,將工業設計作為主營業務的文化創意類和製造服務類產業園區超過1200家;就業規模和開設工業設計專業的院校數量持續擴大,全國工業設計從業人員已超過60萬人,60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工業設計專業;全國工業設計相關賽事獎項已有百餘項,工業設計專利注冊數量也在快速增長。
其次,製造業需求持續增長。一方面,製造業品牌升級,對工業設計產生迫切需求。特別是伴隨全球商品競爭的日趨激烈與居民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傳統以技術和功能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已逐步被品牌化的服務與體驗模式所取代,以聯想、華為、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國內製造企業為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產品競爭力,近年來持續加大工業設計研發和投入的比重,使自身產品質量與品牌價值含量均有明顯改觀。另一方面,專業工業設計公司與製造企業的合作日趨緊密。以消費電子、通訊器材、交通工具以及裝備製造領域為代表,專業工業設計公司定向服務製造企業的模式已較為普遍,部分工業設計公司具備獨立生產定製化產品的能力。
再次,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工業設計已基本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產業空間分布。同時,中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因其具備製造業基礎,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也呈現一定規模。未來這一格局將進一步帶動周邊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
行業呈現高創新性、高知識性、高附加值特徵,將朝精、尖、高以及機械自動化方向發展
高創新性。在世界范圍內,工業設計具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以產品設計為重點。在我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的出去,大多數設計公司都會借鑒已經成型的產品,通過修改與完善完成設計;而在目前我國的工業設計行業當中,創新性設計已經成為主要設計理念。
高知識性。目前我國工業設計的發展逐漸由雷同轉變為個性化、功能化,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當中,工業設計師不僅掌握了市場經濟的變化規律,還將科學、技術、藝術、經濟等知識領域相互串聯,形成完整的多元化知識結構。這種全面知識結構使得我國的工業設計水平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並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產品。
高附加值。產品在市場當中所佔據的份額,將由產品功能、營銷手段等方面所決定,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將更能夠獲得市場的青睞。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工業設計理念由提供給消費者使用的基本功能,加入了給予消費者精神滿足的深層次理念。通過超出產品自身價值的概念性文化價值,使得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環境下取得顯著的成績。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伴隨著生產體制的頻繁變革,工業建築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產品的更新換代,不少建築廠房也逐漸朝微型化與大型化兩端發展;工業建築的設計也趨於靈活性、預見性、便捷性、通用性。
工業建築設計滿足產品朝精、尖、高以及機械自動化的發展趨勢。這對工業建築廠房的作業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譬如全空調設備的密閉建築廠房,也稱作為無窗戶廠房,也可以是溫度和濕度比較穩妥、抗震能力強的地下廠房建築。地下廠房已經儼然發展成為了工業建築在設計過程中的首要選擇新地帶。提高零部件、產品運輸條件的自動化和機械化水平以及充分利用運輸設備,可以最大限度地將運輸承載量直接置放與地面上,與地面接軌,這樣有利於精簡廠房建築的結構。
融入健康的綠色生態理念。這種設計理念基於目前人口數量龐大、自然資源匱乏以及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問題,通過生態學的四項,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對產品的環境屬性進行游俠考慮,不僅要對產品的質量、功能、成品進行評估,還要對產品後續的處理與回收加以分析,並且還要融入產品的審美與創新性。除了產品自身,還要考慮在提高產品效率的同時,提高相關服務業的發展。這不僅對產品自身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使其具備了長期持久的消費環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模式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叄』 工業設計在未來五年的發展前景如何
這一行還不錯,主要和你自己的能力有關。
360行行有有狀元。
近幾年中國工業設計在南方快速的發展,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行業。
中國這幾年的工業和電子業發展的勢頭大家也都知道,而帶動產業升級的
動力裝置就是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助力器。
只要中國大踏步的在發展,工業設計在中國的地位,行業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小視
的,你現在要好的學習這一行,這一行的知識廣,問題深。要立於這行,沒有
10年實際操作,是不行的。還有學習工業設計的大學生,有一個誤區,就是
設計軟體玩好了,設計的實力就好,這這種觀點不對,設計重在IDEA。不是玩軟
件。好了,不多說了。你只要好好的學習,很多知名的設計公司在等你。很多的
設計機構在等你們
『肆』 工業設計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設計源於生活,工業設計也是源於生活的需求,那麼你對工業設計的起源由來和發展軌跡感興趣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推薦工業設計的起源及發展歷史,希望你喜歡。
工業設計的起源
設計源於生活需要,人類在解決生活需要的那刻起,設計就隨之產生了。當人類祖先開始利用最原始的自然材料來製作簡單的工具時,設計的思想在他們的大腦中已萌發。雖然開始是無意識的製造必需的工具,如用石頭、樹桿、骨頭、動物皮革、莖蔓等,這些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提高了他們的生存能力,獲得更多的食物,搭建了自已的住所,以及用這些最原始的工具跟兇猛的野獸進行對抗,使人類得以很好的生存。隨著人類智慧不斷的提高,技術的進步,冶煉技術的發明,從最早的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每進入一個階段都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明設計時代,設計的思想也逐步融入到各個生產使用中,設計並非是憑空想像的。
現代意義上的工業設計伴隨著18世紀晚期英國工業革命的出現而興起,蒸汽機的發明,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帶來了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速度。機械化生產逐步代替了手工勞動,改變了人們過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社會開始進入工業時代。設計與製造開始分離,隨著社會工業化的發展,工業設計隨之誕生。現在工業設計起源於歐洲,發展於美國。
1919年,德國著名建築家,設計理論家沃爾特-格羅佩斯在德國魏瑪創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Bauhuas)學院.於1933年4月被德國納粹政府強行封閉。包豪斯的存在時間雖然短,但對現代設計產生的影響相當深遠。從具體 的影響來說,它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結構基礎,目前世界上的設計教育機構,乃至藝術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礎課,就是包豪斯首創的。這個基礎課結構,把對平面和立體結構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獨立起來,使視覺教育第一次比較牢固地奠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包豪斯同時還開始了採用現代材料的、以批量生產為目的的、具有現代主義物征的工業產品設計教育,奠定了現代主義的工業產品設計的基本面貌,對工業產品設計有深刻的影響。
工業設計的發展歷史介紹
工業設計起源於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德國魏瑪市 「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後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在兩德統一後位於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一詞是格羅披烏斯生造出來的,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倒置而成。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L MIES VAN DE ROHE)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包豪斯由魏瑪藝術學校和工藝學校合並而成,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雖然包豪斯名為建築學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並無建築專業,只有紡織、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設計學校。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些觀點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
國內工業設計的發展現狀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我國比較系統地引進工業設計的理念、方法30多年中,前20多年發展緩慢。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轉變發展方式的需求,十年工業設計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胡錦濤同志、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次有相關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及政府工作報告都列入了要發展工業設計;2010年,工信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專門文件《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2011年底,國務院發出的《工業轉型升級》五年規劃,以及2012年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出的《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這兩份重要文件,都具體強調了要發展工業設計。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深圳等20多個省、市和地級市都制定了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大環境」大大改善的情況下,一些原來領先的企業繼續領跑,一批新興後上企業急步向前,涌現了一批領軍人物和優秀產品,許多產品不但獲得國內「紅星獎」,還獲得國際上知名的獎項。
以深圳為例。《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模式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1]數據顯示,2011年深圳各類工業設計機構近5000家,在職專業工業設計師及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2010年度工業設計產值近20億,2011年工業設計產值增長也在25%以上,而通過工業設計帶來的產業附加值超過千億。同時,深圳已經形成具有集聚效應的創意設計產業園區45個,廣東省工業設計示範基地和企業共6家。2011年,上善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一款專門適於老人、小孩等人群開啟的小瓶蓋,一舉摘得2011年德國紅點獎。
我國設計產業在取得長足發展,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設計產業呈現欣欣向榮局面的同時,總體水平上還與成熟的發達地區有較大的差距。但我國工業設計產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問題就在於如何正確合理地引導,這就需要借鑒國外先進國家發展的經驗,找出適合我國發展的模式,實現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的騰飛。
猜你還感興趣的:
1. 工業設計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範文
2. 工業設計論文參考文獻
3. 工業設計學習計劃
4. 工業設計產品特點
『伍』 工業設計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哪幾個時期
工業設計的發展可以劃分為魏瑪時期、德紹時期、柏林時期。
1、魏瑪時期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作為總統,提出了「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著培養20世紀設計師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格羅皮烏斯廣泛吸收人才,聘請藝術家和工匠授課,形成了藝術教育與手工業生產相結合的新型教育體系。
2、德紹時期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進行課程改革,實行設計與生產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的效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的總裁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斯·邁耶接任。
這位共產主義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主義擴展到政治激進主義,這使包豪斯面臨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不得不在1930年辭職,由(L MIES VAN DE ROHE)接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3、柏林時期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搬遷到柏林一座廢棄的辦公樓,試圖重建。由於包豪斯精神不被德國納粹所容忍,面對新的納粹政府,米斯終於無力回天,並於當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關閉,不得不結束14年的發展。
(5)工業設計產品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工業設計的設計理論:
(1)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
(2)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3)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性。這些觀點對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漸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的自我表達和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