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亞馬遜產品被凍結的有哪些

亞馬遜產品被凍結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20 09:44:42

① 做跨境電商亞馬遜,哪些情況會導致封店

一、產品不符合亞馬遜相關規定

亞馬遜是很注重買家體驗的平台,銷售過程中哪怕是一些非人為、不可預知因素導致的產品陳舊或破損而影響買家體驗的,賣家也會收到A-Z和差評。

賣家若不遵守平台條例,很容易收到賣家投訴,每月只要有2~3個投訴,店鋪就可能會被封。此外,售後服務態度和結果也是亞馬遜考核的標准。

二、產品與描述的問題

這里說的是產品實物與listing描述的相差過大。當消費者收到的產品跟他們訂購的不一致時,買家很可能發起投訴,次數多了賣家就會受到亞馬遜的警告或店鋪被封。

三、單賬號和關聯賬號限制

為了保證賣家的公平競爭和提升買家的購物體驗,亞馬遜規定同一個身份在同一個站點不允許擁有多個賬號。而判定賬戶關聯就是指亞馬遜通過技術手段,獲取賣家相關信息,通過匹配關聯因素,判定多個店鋪賬號屬於同一個賣家。

四、亞馬遜績效指標差

績效指標是針對第三方賣家設置的行為准則,亞馬遜用績效指標來區分賣家的優良中差。特別是當亞馬遜的硬性指標變得更高、更復雜,這樣的指標將激勵賣家做得更好。

五、銷售假貨

無論是什麼平台,都是禁止銷售假貨的,而亞馬遜平台要求更嚴。亞馬遜中國副總裁表示,亞馬遜賣家第三方銷售假貨的,一旦發現會立刻調查,一旦證實銷售假貨,會立即關閉該店鋪。亞馬遜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對於假貨,亞馬遜可以說是零容忍。這一點其實與亞馬遜重客戶、輕賣家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六、侵犯知識產權

眾所周知,歐美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相當嚴格。所以,做國外市場時,在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之外,還必須做到不侵權他人的知識產權。在亞馬遜平台上也一樣,如果賣家被投訴侵權,輕則下架產品,重則直接封賬戶、關店鋪。在運營過程中,比較容易觸線的就是跟賣。但是新手如果過多模仿,觸線的概率很大。

最近,「滅鼠先鋒」在各大社群火爆了一把,原因無他,就是侵權。這款產品在2014年推出,今年突然爆火,不排除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普遍壓力比較大,所以對解壓類玩具需求比較高。這款產品已在美國注冊了圖案商標,雖有許多賣家在外形上做了很大的改動,但是依舊被起訴!到目前為止,滅鼠先鋒/相似產品都存在侵權風險。

七、KYC審核不過關

根據歐洲有關監管機構要求,亞馬遜有義務對在歐洲平台(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上開店的賣家進行公司和公司所有人身份審核(簡稱KYC審核)。賣家只有在歐洲驗證團隊審核通過後,才能在歐洲平台銷售。

八、刷單、刷評論、刷爆款

刷單已然成了行內的潛規則。然而,這是亞馬遜的禁令。賣家不能購買評論,也不能提供折扣或者贈品換取好評。亞馬遜制定了嚴格的規定,確保評論的真實性,嚴禁賣家操縱評論。

但2021年亞馬遜的封號潮主要原因是平台賣家刷單和放小卡片行為。

② 銷量500萬支的「亞馬遜年度品牌」被封,有棵樹母公司賣樓還債

「屠刀」還在揮舞。

據外媒報道,電動牙刷類目的黑馬、熱銷幾百萬支的大賣家Fairywill,近日也遭遇到亞馬遜封號。

Fairywill一直是亞馬遜跟前的「紅人」,就在幾個月前,被授予「2020年亞馬遜年度最具價值品牌」的榮譽。

這不是Fairywill第一次受到亞馬遜的認可。

2019年6月,Fairywill還曾名列 「亞馬遜中國出口跨境電商百強品牌」

然而,這一被亞馬遜高度認可的品牌,依然未能避免封號的命運。

目前,Fairywill似乎在亞馬遜北美站上銷聲匿跡。

不管是搜索其品牌名,還是搜索跟其相關的熱門關鍵詞,都沒有出現其產品鏈接,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品牌的電動牙刷。

據第三方數據顯示,Fairywill的電動牙在亞馬遜上的銷量常年排在前五,累積超過7.5萬條review,在銷量和排名方面,經常與飛利浦、Oral-B 等知名品牌掰手腕。

Fairywill在國內也有較強的市場聲量。一直以來,很多人誤以為它是一家洋品牌。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Fairywill(衛牙)是珠海縱橫優品跨境電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該公司於2016年06月24日成立,並在很短的時間里迅速崛起。

Fairywill非常重視品牌營銷,曾與8000多名海外紅人博主進行合作,僅僅3年時間里, 在全球范圍內賣出500萬支。

據第三方數據稱,在亞馬遜歐美、日本、加拿大等站點,Fairywill長期占據著Top3電動牙刷品牌的位置。

然而,耗費多年心血建立起來的排名,一朝之間歸零了。

在Fairywill被封的同時,美國媒體The Verge又報道了另一個中國品牌被關店的消息。

該品牌是專注於高性價比3C充電產品的Choetech。

據The Verge消息,如今亞馬遜上也找不到Choetech的產品信息,當詢問亞馬遜有關這個品牌的信息時,亞馬遜工作人員並未直接表明是否封號,而是將話題引向了6月份有關打擊操控評論的文章似乎側面坐實了Choetech可能因涉嫌操控評論而被封號。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許多根基深厚的大賣家接連遭遇封號。由此可見,這些大賣家不管在供應鏈、資金、還是品牌營銷上有著比普通賣家更大的優勢,但他們依然會抱著 「別人都做了,我不做就吃虧」 的心態,或多或少會採取一些運營灰色手段。這樣一來,風氣變得很壞,似乎沒有「完全乾凈」的了。

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不管在亞馬遜上賣得如何,曾經在其手上拿過多少榮譽,只要被它抓住了小辮子,都有可能被秋後算賬。

這個「秋後」,有可能一年,五年甚至十年。

我們在開店時,已經點擊「同意」了亞馬遜上的所有賣家條款。而這些條款或者規則,比美國法律嚴苛得多,要求高得多。畢竟,亞馬遜是一個私營公司,它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設置許許多多的條條框框、溝溝壑壑,以豁免責任,攫取利益。

這些洋洋萬言、枝枝蔓蔓的賣家服務條款,是由美國最頂尖的一批腦袋制定的,即便有失偏頗,過於嚴苛,但依然是合法合規。賣家即便損失幾十個億,要跟亞馬遜對簿公堂,也很難挑出毛病來。

賣樓還貸、子公司停產,有棵樹母公司資金問題十分嚴重

7月6日,有關有棵樹被封店、裁員的公告,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的「震感」十分強烈。(詳情閱讀 《鋪貨之傷!有棵樹被封340店,踩了哪些雷?百萬SKU店還將被關聯》 )

有棵樹此次被封的340個亞馬遜店鋪,造成重大影響。

從母公司財報來看,2019年末,有棵樹的亞馬遜店鋪僅有284個。到了2020年末,這個數字劇增到1135個,亞馬遜店鋪 數量 增長了 300%。

但是其亞馬遜店鋪 營收 ,從2019年的約10.8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約15.25億元,增長了約 40.26%。

考慮到老店鋪貢獻可能還會增長,那麼其在2020年的營收佔比可能還會更大。那麼被封的340個店鋪,究竟是新店鋪還是老店鋪,產生的影響就完全不同了。

有棵樹2020年初,存貨金額約10.18億元,到2020年末增加到了約12.24億元。存貨增加了 2.16億元, 比重增加了 8.2%, 應為加大備貨力度所致。

顯然,在有棵樹的預估下,2021年的銷量應該要比2020年好的。如今340個亞馬遜店鋪被封,這些庫存有多少會受到影響,難以預料。

更何況2020年有棵樹的銷售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尤其是電子產品、手機通訊和 游戲 配件類產品的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公司庫存壓力大增。

這340個被封的亞馬遜店鋪,對有棵樹的盈利能力,恐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有棵樹遭遇封號重挫的同時,母公司天澤信息還有面臨另一個困境:無力償還並購子公司的貸款,只能 出售一棟大樓來償債。

據悉,現階段天澤信息可用資金無法完全覆蓋向民生銀行貸款的 8900萬元, 經雙方協商後,民生銀行啟動司法程序拍賣天澤信息用以抵押的房產——天澤星網大樓。

7月7日,天澤信息另一則公告,赤裸裸揭示了如今其公司的資金問題有多嚴重。

公告稱,由於銀行貸款、供應商欠款到期,但現 金流基本枯竭, 天澤信息旗下子公司遠江信息的銀行主賬戶被凍結,已經 無法 正常開展 經營 活動。

遠江信息的這筆「爛賬」也已經由來已久。

天在今年3月6日,天澤信息發布公告稱,有一筆向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南京分行借貸的 6000萬 元貸款 逾期。

這筆貸款是天澤信息幫助子公司遠江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轉貸,遠江信息無法償還貸款,又恰逢母公司 天澤信息的 資金流為負數, 所以導致了逾期。

簡而言之:遠江信息 沒錢還貸, 天澤信息也 「欠了一屁股債」, 所以貸款逾期了,需要還的欠款更多了。

借過貸的人都知道,債滾債的情況,就是越欠越多。

沒辦法,只能「父債子還」。為了讓母公司正常運作,2020年,天澤信息只能從如今的支柱子公司 有棵樹的業務運營款項當中,抽調1.5億元。

因此還導致了有棵樹在經營規模上的增長空間受限,未能完成雙方對賭。

當然,天澤信息也並不願意在對賭協議這塊太過為難如今的支柱子公司。在連續兩年未能完成對賭協議的情況下,天澤信息只是象徵性地從有棵樹創始人,天澤信息如今的掌控人肖四清身上,收回公司 總股本0.38%的股份。

總體來說,天澤信息如今的資金問題十分嚴重,已經嚴重拖累有棵樹的發展了。

2020年,天澤信息營收約50.27億元,卻 虧損了約 8.71億元。

反觀子公司有棵樹,2020年有棵樹營收約47.49億元,凈利潤約4.17億元。

有棵樹營收占天澤信息營收的 94.48%, 已經完全主導了天澤信息的營收。

凈利潤方面,如果扣除有棵樹的盈利4.17億元,天澤信息的 虧損 就要 超過 10億元。

天澤信息固然虧本嚴重,有棵樹自身的資金受限問題也並不樂觀。

截至2020年末,有棵樹有 5億 多元資金受到限制,受限原因是「經營性平台資金受限」,就是羈留平台還未放款的資金,或者被凍結的資金。

從這方面來看,無論是母公司天澤信息,還是有棵樹,資金的緊張程度都不小。按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作為上市公司,還是作為資金並不充裕的子公司,應該嚴格把控對資金的管理,事實上在2021年,天澤信息對資金的管理也出現了不小的漏洞。

根據其披露信息顯示,有棵樹創始人、天澤信息實際控制人肖四清,曾通過預付采購款的方式 非經營性占 用公司資金 5001萬元。

雖然事後,肖四清將這 5001萬 元歸還公司,並歸還了佔用期間的 利息 319.73萬元, 但這也暴露了天澤信息在資金管理方面問題不小。

由此不難聯想,其現有資金的利用率,應該沒有達到最高。而這過程中又造成了多少資源、資金的浪費?不得而知。(藍海億觀網)

③ 封號不斷!亞馬遜大掃盪,20萬賬號在「暗殺」名單上

文/ 覃毅 編輯/ 譚璐


跨境電商火了,暴風雨卻來了。





有棵樹的危機並非個例。


今年以來,國內多家知名亞馬遜「大賣」(包括帕拓遜、傲基、通拓)紛紛中槍,封號事件接連爆發。有人稱,這是一次「跨境電商行業的大地震」。


「我的賬號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嗎?」大批亞馬遜賣家陷入恐懼中。


一個開放的資料庫揭露,約有20 萬- 25 萬用戶和亞馬遜市場供應商,涉嫌參與虛假產品評論行動(刷好評)。市場傳聞, 約20萬個賬號已列入亞馬遜「暗殺」名單,封號潮將持續到9月底


愈演愈烈


每年平台旺季來臨前,亞馬遜封號是高發事件。


「通常情況下,亞馬遜會先封一些賬號,然後大批量封號。今年的封號,率先爆發於行業大賣,形勢變得嚴峻。」李明亮說。


兩個月前,帕拓遜突然遭封號,圈內嘩然,其在亞馬遜平台一度拿下606個Best Seller(BSR)產品,一度是跨境通的「現金奶牛」。今年3月,為緩解現金流緊張,跨境通以20.2億元將其出售。



隨後,封號成燎原之勢。


5月,傲基 科技 的亞馬遜店鋪商品被大量下架;6月,通拓 科技 賬號被關,凍結金額1098萬元;7月,有棵樹新增被封或凍結站點數約340個,佔到實際運營站點數的3成左右,凍結資金約1.3億元。


遭遇封號的大賣,業績規模基本在百億級, 涉及十餘家企業的40餘個品牌,大部分是3C類產品。有行業人士稱,會有更多中小賣家被封號。


按帕拓遜、傲基兩大品牌垂直類目的銷售情況,亞馬遜每暫停一分鍾,損失都以萬為單位。大規模封號一旦波及中小賣家,行業將面臨大洗牌。



大賣們已深陷內外交困。



不過,5月突遭封號至今,帕拓遜並未拿回賬號,只有高層回應,「現金流和經營正常,正積極推進賬號恢復事宜」。


據天澤信息的公告,自2021年2月以來,有棵樹在職員工人數,從年初的近 2800人下降約1400人,其中主管(含副主管)級別以上離職人員近 280人。


有跨境電商人士稱,「有棵樹的業務團隊年初有1500人左右,現在剩下不到200」。




生存法則


大規模封停中國大賣,亞馬遜給出的理由是,賣家涉嫌偽造商品評論。


5月,在帕拓遜和傲基相繼被封號後,亞馬遜發布一封「致全體賣家信」稱,明確要求賣家不可濫用評論,而部分賣家違反了規則;如果賣家認為判斷有誤,可通過申訴渠道澄清,並提交如何糾正違規行為的方案。



此番表態, 將亞馬遜平台的「刷單」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爭議在於平台運營規則的變化。


2020年,亞馬遜改變顯示搜索結果的方式,即根據商品listing排名進行推薦。通常情況下,排名較高的產品比排名較低的有更高的正面評價,優化listing成為平台賣家暗自較量的點。


「你在優化,所有的競爭對手也在優化listing。想在競爭中占優,外部流量是很好的選擇。」一名亞馬遜電商人士介紹,賣家想自己的listing排名更高,一個慣例是需要了解自己的目標客戶在哪裡,並將流量導向登陸頁面。


這觸碰到亞馬遜底線。


有消息指,帕拓遜、有棵樹等遭遇封號的行為, 包括贈送禮品卡、虛假評論以及有意從平台向自營站點導流等


行業內外也有意見分歧。



有棵樹一日之間就新增凍結賬號340個,業內有指 亞馬遜的封號規則是「品牌連坐」 ,即同一品牌下的授權賬號屬於同一控制人,只要其中一個店鋪被坐實虛假評論或操控評論,則同一品牌下的店鋪全部被封。



有賣家爆料稱,封號不會止步於品牌授權店鋪,還會延伸到品牌持有人,殃及持有人名下的所有品牌店鋪。


就操作細節僅限於猜測,未得到亞馬遜官方確認。


祥峰投資合夥人趙楠認為, 中國跨境大賣要堅持長期主義價值


「在亞馬遜上,3C、數碼、掃地機器人等類目競爭激烈,免不了有人採用投放『黑 科技 』或有刷單、刷評論、開海量賬戶等現象。」趙楠告訴《21CBR》,新的生存法則已經到來。



李明亮認為,這對肅清行業生態來說是好事。


「賣家活著對亞馬遜有利無害,不會無緣無故被封號。 被封大賣自己清楚,要麼刷單,要麼用了別的黑 科技 。


拐點已至


站在當下,封號危機的實質性影響正在擴大。


跨境電商本一片大好,1-3月進出口金額4195億元,同比增長46.5%。李明亮表示,亞馬遜率先向大賣「開刀」,其餘賣家陷入恐慌。


目前,封號多涉深圳跨境電商龍頭,賽維、傲基、通拓、有棵樹號稱「華南四少」,舉足輕重,結果無一倖免。



「封號事件之後, 華南地區大賣重創,不排除市場會有華東、華南賣家地位互換的可能。 」 財經 作家朱秋成接受采訪時表示。



封號事件也震動資本市場。6月中旬,因部分店鋪暫停銷售,星徽股份次日開盤暴跌20%,收跌超11%。


此輪被封的賣家大部分是有上市計劃,進程或將擱淺,估值將承壓。


謀求新生存路徑已箭在弦上。


在出海方面,Anker和SHEIN呈現了兩種不同模式——平台賣家和獨立站,也提供了參考範本,尤其 獨立站呈現爆發趨勢



有調研數據顯示,疫情爆發至今,高達92%跨境賣家已在或想在Shopify上建站,42%的賣家由第三方平台轉型到獨立站,自主打造品牌,握營銷推廣的節奏,店鋪運營過程中回款可控。


這帶動了Shopify業績飛躍,2020年一季度,其GMV已達174億美元,同比增長46%。


「跨境電商的不穩定性和潛在風險也提醒我們,要嘗試不同市場、不同渠道,把風險降到最低。」有從業人士說。


在趙楠看來,獨立站的機會大,對於創業團隊來說,門檻也越來越高,「獨立站的用戶留存,沒有亞馬遜的站內生態那麼好解決,需要更多維度的用戶精細化運營,以及在品牌的持續投入。」



(李明亮、曾宇為化名)

④ 10億級賣家被封!亞馬遜大清理,跨境電商嗅到不尋常信號


亞馬遜,開始動手了。



1

10億級賣家被封

亞馬遜掀起大地震



最近這兩個月,堪稱中國跨境電商的至暗時刻。


4月底,號稱「亞馬遜三傑」的帕柘遜首先遭遇暴擊,旗下606個熱賣商品被下架,大量資金遭到亞馬遜凍結,損失慘重。


要知道,這可是一家年銷售額近50億的大麥,亞馬遜說封就給封了。



驚訝之餘, 誰也沒有料到,一場大規模的封號潮,才剛剛開始。


5月9日,「華南城四少」之一的傲基,旗下亞馬遜店鋪的大量鏈接失效,賬號被封。在當時,只要打開傲基的亞馬遜網站,點擊產品鏈接,就會出現一隻狗。



6月16日,星徽股份公告稱,子公司深圳市澤寶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旗下RAVPower、Taotronics、VAVA三個品牌涉及的部分店鋪於當日被亞馬遜平台暫停銷售。


僅僅半個多月後,7月6日晚間,上市公司天澤信息也公布,旗下的電商「有棵樹」約340個線上商鋪被封,1.3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被凍結。



一夜之間,這個品牌的營收從4500萬下滑到100萬,1400名員工離職。


據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被封號的大賣有十幾家,涉及品牌40餘個,大部分是3C類產品。什麼「華南城四少」、「坂田五虎」等多個深圳的頭部大賣家,包括帕拓遜、傲基、通拓、猿人、澤寶等公司,都遭遇了大量亞馬遜產品鏈接被下架。



跨境圈裡流傳的一份被封號「名單」


一眾頭部賣家中招後,這場封殺還在繼續。按照業內人士的預估,接下來會有更多帳號被亞馬遜揪出,至少20-30萬賣家賬號存在問題,已被列入審查范圍。


對於跨境電商圈來說,過去的6月份是一個「死亡六月」,幾乎每天都會傳來封號、關店或者破產、裁員等負面消息。


亞馬遜的這番瘋狂血洗之下,整個華南跨境電商圈人心惶惶,不少賣家甚至直接宣布破產倒閉。


同樣是在這段時間,知名跨境電商環球易購在亞馬遜上的大量網店被封,資金被凍結,這個百億賣家甚至被銀行申請破產重整。



這波封號潮的影響不言而喻。要知道,亞馬遜一旦對賣家實施封號懲罰,意味著該賣家的店鋪或品牌被封,該賬號的資金和貨物會被亞馬遜凍結。


據億恩網報道, 近一個月被扣資金規模約在200-300億元,預估涉及所有賣家資金或超千億。


很多號一旦被封,根本沒有恢復的可能。對賣家來說,這相當於直接被判「死刑」。


一場「十年不遇的巨震」,正在跨境電商界蔓延。



2

數據泄露,引發平台大整頓



對電商來說,6月本是一個狂歡的時節。


國內的618剛剛結束,亞馬遜會員日(Prime Day)全球促銷活動就緊隨其後。


但他們沒有料到,就在Prime Day前夕,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們等來的卻是這場封號大地震。


亞馬遜,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事其實早有跡象。在2021年初,很多中國賣家都曾收到一封亞馬遜的官方郵件:


您的賬戶有被停用的風險,我們與你聯系是因為您似乎違反了Amazon.com的以下一項或多項賣家行為准則要求,影響客戶的評分、反饋和評論;操縱銷售排名;人為地增加網路流量。



這不就是國內常見的刷單、刷評論、刷排名嘛,我們都習以為常了。況且,中國賣家在亞馬遜平台刷單,亞馬遜此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封例行公事一樣的郵件,並沒有引起賣家們的注意。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亞馬遜來真的。和過往封些小魚小蝦不一樣,這一次直接把幾個大賣家挑下了馬。


本以為殺雞儆猴意思意思就得了,但接下來的「血洗」出乎所有賣家的預料。大賣家的接連被封,讓整個跨境電商圈開始慌了。


亞馬遜突然加大的整治力度,有著現實的原因。


就在5月份,一個名為Safety Detectives的網路安全機構公布了一個開放的AWS Elastic Search資料庫。這里邊的數據,直指亞馬遜上的虛假評論組織。


1300多萬條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直接交流信息顯示,這些客戶願意提供虛假評論,以換取免費產品。


賣家刷好評被人拿到了實錘證據, 無論是考慮數據安全還是輿論安全,亞馬遜都必須重拳出擊了。


在6月16日一封名為《打造值得信任的顧客評論體驗》的公開信中,亞馬遜直言:


「2020 年,我們在顧客看到之前就已經阻止了超過2億條疑似虛假評論,其中超過99%都是我們主動監測發現並移除的……同時對通過虛假評論獲取商業利益的賣家賬戶採取措施。」



亞馬遜的這封信,不僅是對「封號」浪潮做出的回應,更是向「刷單」灰色產業鏈發出的檄文。


在如今的跨境電商圈,「刷單」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亞馬遜平台一向是「重商品、輕店鋪」,一切以商品為中心,店鋪的存在感極低。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亞馬遜上購物,搜索關鍵詞的時候,亞馬遜會運用演算法計算出所有產品的頁面權重,然後按照先後順序展現在你面前。


排名越靠前的產品,曝光率和點擊率就越高,訂單量也就越多。那些排在後面的產品,幾乎就沒有曝光量,更別說成交了。


而亞馬遜的演算法中,核心的三個指標就是 銷量、轉化率和好評率。



也就是說,要提升銷量,亞馬遜上的商家就必須提高自己產品的排名,刷單也由此誕生。到最後,行業內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刷單或許會死,不刷只能等死。


這樣的氛圍下,「刷單」灰產開始肆意生長。最常規的方式,賣家會在商品包裝內使用夾頁、傳單、優惠券、小冊子等,誘導買家發表正面評論/評分。


更猛的例子是「吳三櫃」:


新來的商家,「一櫃送、一櫃刷、一櫃做秒殺」,只為把排名刷上去。


沒想到,如今「吳三櫃」遇上了亞馬遜的「張三封」:


封賬號、封品牌、封資金。




3

跨境電商,野蠻生長時代落幕



跨境電商的概念並不新鮮,早在本世紀初就有了。


但中國商家在海外電商發力,還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2014年,當天貓、京東等國內的電商巨頭開始走向海外的同時,亞馬遜等國際電商巨頭也開始吸引著國人。


2015年開始,跨境電商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傳統零售商、海內外電商巨頭、創業公司、物流服務商、供應鏈分銷商進入一場全球爭奪戰。


大批的中國人開始湧入亞馬遜,但在當時,中國賣家並不被看好。彼時,中國工廠在海外缺乏銷售渠道、中國賣家尚不了解國外的消費習慣。但很快,僅僅三年之後,外國人熱議的話題變成了:


如何在亞馬遜上「打敗」中國人。



完整的工業門類和超強的生產速度,讓中國跨境電商的供應鏈變得無比強大。毫不誇張地說, 在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亞馬遜上,中國賣家可以覆蓋99%的品類。


與此同時,亞馬遜上的中國賣家,將「好評返現」那一套在海外發揚光大——


花錢刷大量好評,提高星級;

在包裹中附帶金額數量不一的「禮品卡」,並要求消費者留下五星好評,即可獲得禮品卡上的錢;

廣告上晶瑩剔透的聖誕樹,買家收到後,竟然是劣質木頭片做的……



跨境電商行業的高利潤率也在誘惑著源源不斷的入局者。


據DoNews的調查,在2015年左右,一件產品的利潤率可以高達幾十倍。


一個普通的保溫杯,在國內以15元的價格入手,轉手就可以在亞馬遜上以25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客戶,扣除傭金和運輸成本後,仍然可以獲得將近120元的利潤。


源源不斷的入局者催生出一個巨大的市場。 《2020跨境出口電商行業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其中出口1.12萬億元,佔比接近七成,同比增長超過40%。


此外,國家郵政局披露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20年底,在全球所有跨境電商包裹中,從中國發出的包裹佔比超過60%。


與此同時,精明的資本很快就嗅到了金錢的味道。


根據億邦動力統計,僅2020年,跨境電商界的融資就超過30起,其中一半融資金額過億,2021年更多。



趕著入場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天眼查顯示, 目前我國有超過60萬家跨境電商相關企業,今年以來我國已新增跨境電商相關企業超過4.2萬家。


在亞馬遜平台上,這些企業摩拳擦掌,本想著靠「刷單」能迅速崛起。讓它們始料未及的是,亞馬遜對「刷單」竟然下狠招了。


想登上山頂的,都折在山腳下了。


對跨境電商來說,過去那個野蠻生長的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了。



4

尾聲



一直以來,在明面上,電商平台其實都在嚴禁「刷單」行為。


根據亞馬遜平台的規定,一旦賣家違規刷單,輕則被警告,重則永久關停賬戶。


國內也是一樣,你看看各大平台的口號——


淘寶:刷單是違法的,嚴重者店鋪將永久關閉。

京東:堅定杜絕假貨,嚴打刷單。

拼多多:虛假發貨,凍結貨款並罰款。


但實際上,真正像亞馬遜這次一樣大面積封號的,確實不多見。


必須要說明的是,並不是只有中國賣家才刷單,國外賣家也刷。但在其中,中國賣家確實是刷得比較狠的。


本質上來說, 從野蠻生長到良性發展,是任何行業的必經之路,跨境電商也一樣。


野蠻生長時代,規則還不完善,到處有空子可鑽;但到了下半場,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


中國賣家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還得來一場思維上的「自我革命」,否則——


沿著舊地圖,可找不到新大陸。

閱讀全文

與亞馬遜產品被凍結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免費試用電子產品 瀏覽:996
為什麼程序下載總是失敗 瀏覽:241
刷票小程序哪個好用 瀏覽:383
蘋果手機如何刪除定位信息 瀏覽:953
什麼樣的是面板數據 瀏覽:767
京深海鮮大市場在哪個區 瀏覽:15
流量產品券怎麼用 瀏覽:994
寧波凍品市場在哪裡 瀏覽:945
什麼是威望數據 瀏覽:575
知道公司怎麼買產品 瀏覽:189
監理員如何學習施工技術 瀏覽:731
稅收信息採集多久通知 瀏覽:928
產後豐胸什麼產品好 瀏覽:84
為什麼會收到etc收費信息 瀏覽:750
為什麼直播間看不到信息 瀏覽:964
提前進入左轉待轉區多久收到信息 瀏覽:21
渤海交易所怎麼樣 瀏覽:134
皮膚發癢用什麼化工產品 瀏覽:83
沒技術的人如何養家糊口 瀏覽:881
什麼叫退市交易整理期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