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增值稅條例中的初級農產品包括什麼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這類產品。
⑵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軋棉花、羊毛去雜質、其它類似的纖維初加工等活動;其它與農新產品收獲有關的初加工服務活動,包括對農新產品的凈化、修整、曬干、剝皮、冷卻或批量包裝等加工處理等。
⑶ 初級產品包括哪些
初級產品包括初級產品主要是農、林、牧、漁、礦業產品,如礦石、精礦、籽棉、皮棉等。初級產品指未經加工或因銷售習慣而略作加工的產品,如天然橡膠、原油、鐵礦石等農林牧漁礦產品。初級產品是初級產品經過一次或多次加工後,被作為勞動手段或勞動對象繼續投入生產過程的產品。
中間產品是初級產品轉化為最終產品的中間形態。初級產品是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物質基礎。在生產過程中,它或是構成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的實體,或是被消耗掉。
在編制地區經濟規劃的投入一產出表時,為簡化計算程序,通常按產品用途,將需進一步加工的作為中間產品,不需進一步加工的作為最終產品。如化工、動力用煤為中間產品,生活、出口用煤為最終產品。
初級產品的特點
初級產品,一般指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需要加工或已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礦業原材料。初級產品是整個經濟最為基礎的部分,其供給保障能力強不強、水平高不高,直接決定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成色、韌性和抗沖擊能力,乃至影響高水平自立自強目標的順利實現,重要性不言而喻。
糧食是生活的基礎,糧價是百價之基,只有糧價穩才能做到百價穩。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麵積,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確保2022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⑷ 初級農產品是指什麼
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未經過加工的產品。初級農產品包含食用農產品。其中食用農產品是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2013年1月8日,肉類、雞蛋、麵粉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以漲為主;水果、水產品價格微幅波動;大米、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分類:
1,煙葉。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曬煙葉是指利用太陽能露天曬制的煙葉;晾煙葉是指在晾房內自然乾燥而成的煙葉;烤煙葉(復烤煙葉除外)是指在烤房內烘烤成的煙葉。
2,毛茶。是指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
3,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鮮貨、干貨以及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連續進行簡單保鮮、烘乾、包裝的鮮貨和干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初級農產品
⑸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內容
成都市是這樣規定的.僅供參考:
在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基地建配套初加工廠,從即日起我市將有「規則」可依,這是記者昨日從市農委了解到的。據悉,為了在解決鮮活農產品不便儲運,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同時節約和保護耕地,市農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聯合出台了《成都市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農產品初加工管理辦法(試行)》,鼓勵和規范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初加工。
記者了解到,此次針對的農產品初加工是指對農產品的理化性質改變程度較低的加工,包括生鮮、易損耗、不適宜長途運輸和初加工過程無污染的農產品,而規模化基地以及相應的加工廠(場)面積也應達到規定的標准,其中糧油基地須達到5萬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5畝以內;蔬菜(食用菌)、水果、茶桑基地須達到1000畝以上,花卉基地須達3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3畝以內;林竹、乾果、中葯材基地須達到10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3畝以內;奶牛養殖基地常年存欄奶牛須達到1000頭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1畝以內;水產基地精養池塘面積須達到1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在精養池塘面積5%以內;天然水域300畝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在水域面積2%以內;全流水養殖面積4000平方米以上,初加工廠(場)控制佔地面積5畝以內。
據介紹,農產品初加工廠(場)的選址將在規劃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將充分利用建制鎮的交通、商業網點和市政基礎設施條件,服務於整個鎮域內的農產品規模化基地,達到集約、經濟的目的。《辦法》規定,在農產品規模化基地就地進行農產品初加工,必須符合當地城鄉規劃的產業發展布局要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業產業區域布局規劃,且必須建設完善規范化的初加工用房及配套基礎設施設備,具備技術操作規范,同時必須符合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
據悉,為了規范管理,所有初加工廠(場)都必須在當地區(市)縣規劃、國土、環保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當地區(市)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也將進行登記備案。
⑹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需要許可證嗎
1、糧食的初加工:對小麥、稻米、玉米、薯類、食用豆類、雜糧等,進行清理、包裝等步驟的簡單加工處理,製成各種專用粉、成品糧等初級糧食製品。2、林木產品的初加工:對伐倒的喬木、竹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將其製成原木、原竹、鋸材等產品。3、植物的初加工:對蔬菜、水果、茶葉、油料植物、糖料植物、葯用植物、纖維植物等,進行清理、分級、包裝等步驟的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相關初級原料產品。
一、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
1、糧食的初加工
對小麥、稻穀、玉米籽、鮮玉米、薯類、食用豆類、雜糧等農產品,進行初加工,製成各種專用粉、成品糧等初級糧食製品。
2、林木產品的初加工
對將伐倒的喬木、竹初加工,製成原木、原竹、鋸材等產品。
3、植物的初加工
(1)將新鮮蔬菜、水果、花卉、觀賞植物等植物進行初加工,製成凈菜、切割蔬菜、各類果乾、堅果、鮮花等產品。
(2)將糧食的植物副產品,進行初加工,製成植物毛油和餅粕等副產品。
(3)將糖料植物,進行初加工,製成製糖初級原料產品。
(4)將茶樹上採摘的鮮葉和嫩芽,進行初加工,製成初制茶。
(5)將各種葯用植物的根、莖、皮、葉、花、種子等,進行初加工,製成中葯材。
(6)將棉花、麻類、蠶繭等纖維植物,進行初加工,製成棉籽、干絲、繩、蠶、蛹、生絲、絲棉等產品。
二、農產品初加工需要許可證嗎
1、農產品初加工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
2、辦理生產許可證的流程
(1)企業申請:填寫統一格式的申請表,同時提供企業相關證明等資料。有關部門受理企業的申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受理通知書。
(2)現場審查:由政府有關部門負責組織企業生產條件審查和封樣,在受理申請後組織對生產條件進行審查並現場抽封樣品。
(3)樣品檢驗:申請取證的企業自行將樣品送達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機構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檢驗工作。
(4)審定發證:審定符合發證條件的,由國家頒發生產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政府有關部門將上報材料退回並告知企業。
(5)後續處理: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出不合格通知書,收回受理通知書,通知企業進行整改。
⑺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哪些
農產品初加工包括:糧食初加工、林木產品初加工、園藝植物初加工、油料植物初加工、糖料植物初加工、茶葉初加工、葯用植物初加工、纖維植物初加工、熱帶、南亞熱帶作物初加工。
(一)糧食初加工
1.小麥初加工。通過對小麥進行清理、配麥、磨粉、篩理、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小麥麵粉及各種專用粉,還包括麩皮、麥糠、麥仁。
2.稻米初加工。通過對稻穀進行清理、脫殼、碾米(或不碾米)、烘乾、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成品糧及其初製品,具體包括大米、蒸穀米,還包括稻糠(礱糠、米糠和統糠)。
3.玉米初加工。通過對玉米籽粒進行清理、浸泡、粉碎、分離、脫水、乾燥、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生產的玉米粉、玉米碴、玉米片等;鮮嫩玉米經篩選、脫皮、洗滌、速凍、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生產的鮮食玉米(速凍粘玉米、甜玉米、花色玉米、玉米籽粒)。
4.薯類初加工。通過對馬鈴薯、甘薯等薯類進行清洗、去皮、磋磨、切制、乾燥、冷凍、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薯類初級製品。具體包括:薯粉、薯片、薯條,還包括變性澱粉以外的薯類澱粉。
薯類澱粉生產企業需達到國家環保標准,且年產量在一萬噸以上。
5.食用豆類初加工。通過對大豆、綠豆、紅小豆等食用豆類進行清理去雜、浸洗、晾曬、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豆麵粉、黃豆芽、綠豆芽。
6.其他類糧食初加工。通過對燕麥、蕎麥、高粱、穀子等雜糧進行清理去雜、脫殼、烘乾、磨粉、軋片、冷卻、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燕麥米、燕麥粉、燕麥麩皮、燕麥片、蕎麥米、蕎麥面、小米、小米麵、高粱米、高粱面,還包括大麥、糯米、青稞、芝麻、核桃;相應的初加工產品還包括大麥芽、糯米粉、青稞粉、芝麻粉、核桃粉。
(二)林木產品初加工
通過將伐倒的喬木、竹(含活立木、竹)去枝、去梢、去皮、去葉、鋸段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原木、原竹、鋸材。
(三)園藝植物初加工
蔬菜初加工
(1)將新鮮蔬菜通過清洗、挑選、切割、預冷、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凈菜、切割蔬菜。
(2)利用冷藏設施,將新鮮蔬菜通過低溫貯藏,以備淡季供應的速凍蔬菜,如速凍茄果類、葉類、豆類、瓜類、蔥蒜類、柿子椒、蒜苔。
(3)將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和食用菌通過干制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初制乾菜,如黃花菜、玉蘭片、蘿卜干、冬菜、梅乾菜、木耳、香菇、平菇。
以蔬菜為原料製作的各類蔬菜罐頭(罐頭是指以金屬罐、玻璃瓶、經排氣密封的各種食品。下同)及碾磨後的園藝植物(如胡椒粉、花椒粉等)不屬於初加工范圍。
2.水果初加工。通過對新鮮水果(含各類山野果,包括番茄)清洗、脫殼、切塊(片)、分類、儲藏保鮮、速凍、乾燥、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各類水果、果乾、原漿果汁、果仁、堅果。
3.花卉及觀賞植物初加工。通過對觀賞用、綠化及其它各種用途的花卉及植物進行保鮮、儲藏、烘乾、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各類鮮、乾花。
(四)油料植物初加工
通過對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籽、蓖麻籽、芝麻、胡麻籽、茶子、桐子、棉籽、紅花籽及米糠等糧食的副產品等,還包括玉米胚芽、小麥胚芽,進行清理、熱炒、磨坯、榨油(攪油、墩油)、浸出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植物毛油和餅粕等副產品。具體包括菜籽油、花生油、豆油、葵花油、蓖麻籽油、芝麻油、胡麻籽油、茶子油、桐子油、棉籽油、紅花油、米糠油以及油料餅粕、豆餅、棉籽餅。
精煉植物油不屬於初加工范圍。
(五)糖料植物初加工
通過對各種糖料植物,如甘蔗、甜菜、甜菊(甜菊又名甜葉菊)等,進行清洗、切割、壓榨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製糖初級原料產品。
(六)茶葉初加工
通過對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進行殺青(萎凋、搖青)、揉捻、發酵、烘乾、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初制毛茶。
精製茶、邊銷茶、緊壓茶和摻兌各種葯物的茶及茶飲料不屬於初加工范圍。
(七)葯用植物初加工
通過對各種葯用植物的根、莖、皮、葉、花、果實、種子等,進行挑選、整理、捆紮、清洗、涼曬、切碎、蒸煮、炒制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片、絲、塊、段等中葯材。
加工的各類中成葯不屬於初加工范圍。
(八)纖維植物初加工
1.棉花初加工。通過軋花、剝絨等脫絨工序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皮棉、短絨、棉籽。
2.麻類初加工。通過對各種麻類作物(大麻、黃麻、槿麻、薴麻、苘麻、亞麻、羅布麻、蕉麻、劍麻等,還包括蘆葦)進行脫膠、抽絲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干(洗)麻、紗條、絲、繩。
3.蠶繭初加工。通過烘乾、殺蛹、繅絲、煮剝、拉絲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蠶(包括蠶繭)、蛹、生絲(包括廠絲)、絲棉。
(九)熱帶、南亞熱帶作物初加工
通過對熱帶、南亞熱帶作物去除雜質、脫水、乾燥、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工業初級原料。具體包括:天然橡膠生膠和天然濃縮膠乳、生咖啡豆、胡椒籽、肉桂油、桉油、香茅油、木薯澱粉、木薯乾片、堅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條
國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行源頭治理、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構建協同、高效的社會共治體系。
⑻ 初級農產品是指什麼
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未經過加工的產品。
食用農產品是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初級農產品包含食用農產品。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自產自銷的初級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
在這個規定中,農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品;從事農業生產是直接從事農業的種植、收割、飼養、捕撈等;自產自銷是自己生產,並且用於自己銷售的一種行為,而對於通過收購、生產並加工出售的農業產品,則不在免稅的行列。
⑼ 初級農產品是指什麼
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未經過加工的產品。
食用農產品是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初級農產品包含食用農產品。
一、種植業
1、煙葉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2、毛茶是指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等等。
農產品發展趨勢
一是數字化發展趨勢;
二是品牌化發展趨勢;
三是融合化發展趨勢;
四是標准化發展趨勢;
五是冷鏈化發展趨勢;
六是定製化發展趨勢。
⑽ 初級加工農產品是指什麼
初級加工農產品是指必須經過某些加工環節才能夠食用、使用或者儲存的農產品。如冷凍肉、飼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