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怎麼知道一個產品是國內生產還是國外生產的如果是在國內貼牌打洋文卻當進口該怎麼辨認
首先看你需要確定的是什麼東西 進口貨物里 如果是 食品(包括直接食用和裝載或者包裝食品用的商品)和工業品(質檢總局規定的126種工業品)的話在進口時會貼所在地出入境商品檢驗檢疫局的標簽 食品標簽或者工業級標簽 (但如果你是購買零售商品的話 那就看不到標簽了) 其他商品只能自己看原產地了 這個通常是比較準的 因為工商局會對商品進行監管 商家提供虛假原產地受的處罰是非常大的 但是也不能保證有些利慾熏心的商人 如果是買零售產品建議你去商場里買大牌子的貨物 這個比較有保障
㈡ 跟單員如何確認產品的原產地
原產地認定標准:
在認定貨物的原產地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貨物完全是在一個國家(地區)獲得或生產製造;另一種是貨物由兩個及以上的國家(地區)生產製造。
無論是優惠原產地規則還是非優惠原產地規則,都要確定這兩種貨物的原產地認定標准。
1、貨物完全是在一個國家(地區)獲得或生產製造,以產品的種植、開采或生產國為原產國,這種原則叫「完全獲得標准」
2、當一種產品經過幾個國家貨物(地區)加工、製造的,以最後完成實質性加工的國家為原產國,這種標准成為「實質性改變標准」。「實行性改變標准」包括:稅則歸類改變標准、從價百分比標准、加工工序標准、混合標准等。
1、優惠原產地認定標准
(1)完全獲得標准
(2)從價百分比標准
我國簽署的各項優惠貿易協定主要的從價百分比標準是:
①《亞太貿易協定》 (6個國家簽定:孟加拉國、印度、寮國、韓國、斯里蘭卡、中國)
※非成員國原產的原材料等總價值不超過該貨物的55%
即:成員國的材料要達45%及以上,則認定原產國為受惠國
※原產於孟加拉國的貨物,非成員國的原材料不超65%
即:孟加拉國及協定成員國的材料的比例達到35%及以上,則認定原產國為孟加拉國。
②《中國—東盟合作框架協議》
(東盟成員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
※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原產的材料、零件不超過60%
即:原產於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產物的成分佔40%及以上;並且最後的工序是在成員方境內完成,則認定原產國為東盟成員國
③CEPA香港、澳門
要求港澳產品的增值標准為30%及以上,則原產地為香港、澳門
④《中巴自貿協定》
※要求貨物巴基斯坦原產成分不小於40%,則原產地為巴基斯坦。
※製成品中原產於中國、巴基斯坦的成分累計不低於40%,則進口的貨物原產地認定為巴基斯坦
⑤特別優惠關稅的原產地規則
※受惠國對非該國原材料進行製造、加工後的增值部分不小於所得貨物價值的佔40%
⑥《中智自貿協定》
※非成員國的原產材料小於60%;
即成員國的原產材料要達40%及以上,則認定原產國為受惠國
(3)直接運輸標准
2、非優惠原產地認定標准
(1)完全獲得標准內容
(2)實質性改變的確定標准
兩個及兩個以上國家(地區)參與生產或製造的貨物,以最後完成實質性改變的國家(地區)為原產地。以稅則歸類改變為基本標准,稅則歸類不能反映實質性改變的,以從價百分比、製造或者加工工序等為補充標准。
①稅則歸類改變:指產品經加工後,在《進出口稅則》中四位數一級的稅則歸類已經改變
②製造或者加工工序:指在某一國家(地區)進行的賦予製造、加工後所得貨物基本特徵的主要工序。
③從價百分比是:是指一個國家(地區)對非該國(地區)原產材料進行製造、加工後的增值部分,占所得貨物價值的30%及其以上。
㈢ 聽說從產品的條形碼上可以看出產品的生產國!應該看哪裡呢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碼制有ENA條形碼、UPC條形碼、二五條形碼、交叉二五條形碼、庫德巴條形碼、三九條形碼和128條形碼等,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條形碼。
EAN商品條形碼亦稱通用商品條形碼,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制定,通用於世界各地,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商品條形碼。我國目前在國內推行使用的也是這種商品條形碼。EAN商品條形碼分為EAN-13(標准版)和EAN-8(縮短版)兩種。
EAN-13通用商品條形碼一般由前綴部分、製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商品條形碼中的前綴碼是用來標識國家或地區的代碼,賦碼權在國際物品編碼協會,如00-09代表美國、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0-692代表中國大陸,471代表我國台灣地區,489代表香港特區。製造廠商代碼的賦權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物品編碼組織,我國由國家物品編碼中心賦予製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是用來標識商品的代碼,賦碼權由產品生產企業自己行使,生產企業按照規定條件自己決定在自己的何種商品上使用哪些阿拉伯數字為商品條形碼。商品條形碼最後用1位校驗碼來校驗商品條形碼中左起第l-12數字代碼的正確性。
㈣ 韓國化妝品如何辨別是韓國生產還是中國
識別韓國化妝品是原裝進口還是中國國內分裝的方法:
1、韓國進口產品的條形碼是8809****開頭的,如果是國內生產的產品條形碼為:69********。產品的條形碼就如同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證,地區不同,條碼的數字就有區別。
2、原裝進口產品應該有:衛妝進字型大小*****,如果是國內生產的是:衛妝准字型大小****。原裝進口產品應該有中國衛生部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 衛生檢驗報告等合格手續, 以及產品的中文標簽。
3、韓國化妝品原裝進口產品的包裝盒上都印有韓文和英文說明,並標有「MADE IN KOREA」(意思是:韓國製造),以及韓國廠家的電話和網址;如果是中國生產的產品可能就會標有「MADE IN CHINA」字樣(意思是:中國製造)。
產品進到中國後,都在所有產品上加貼了產品的中文標簽,該標簽上的中文內容包括:產品名稱,成分,功效,用法,產地,容量,保質期等。
(4)如何辨認產品的生產國擴展閱讀
家住遼寧大連的金女士近日在朋友圈買了幾款韓國護膚品,因為是熟人極力推薦,金女士覺得自己這次一定買的是韓國真真的內銷貨,金女士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開始各種掃碼,忽然發現自己買的東西赫然寫著國內電商某品會的字樣,有的還掃不出來任何信息,不禁心生疑問,自己最好的朋友會騙自己?金女士覺得自己上當了。
護膚品條形碼的前綴碼一般都是用來標識生產國家或地區的,前綴為690-693的就是代表在中國生產或是分裝的。比如前綴為30-37的代表該產品在法國生產,前綴為45-49的代表在日本生產,前綴為880的代表在韓國生產。
在超市常見到的條碼大都屬於十三位條碼(EAN13),數字分為廠商識別代碼(7位或8位)、商品項目代碼(5位或4位)和校驗碼(第13位)。
平常購買時,消費者可通過包裝上標注的「原產國」以及商品的條碼綜合比對來判斷,一般在中國注冊的產品條碼均為「690—695」開頭。
㈤ 如何從條形碼上看出這個東西是來自哪個國家的
條形碼(barcode)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常見的條形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簡稱條)和白條(簡稱空)排成的平行線圖案。
及是否有效。廠家信息需要到相應的網站查詢,而所屬國家通過了解商品條碼的組成,可以自己判斷。用於零售單元的商品條碼類型有:EAN-8/13,UPC-A/E.UPC條碼主要用於美國和加拿大,EAN條碼為歐洲標准,用於除美國和加拿大的其它國家,我國用EAN條碼。常見的為13位,即EAN-13條碼。
㈥ 怎樣辨別美國原產商品
第一:原裝商品包裝上會註明原產地,當然是英文的。稍有英語基礎的人都可以看懂的。
第二:任何一件正規商品都有自己的條形碼,按照國際標准編訂的,以國家代碼開頭進行編號,全世界都不會重復。
網上找到了部分國家對應的商品條碼的數字,就是開頭的代碼,方便大家區分。
比較常用的:690-692 中國(大陸)、489 香港、471 台灣、49、45 日本、880 韓國、0-9 美國。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㈦ 如何通過條碼判斷產品是哪個國家
問到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條碼規定和組成,國際有很多條碼類型,其中商品條碼就像人的身份證,每一個合法的產品按照規定都應該有一個條碼號,由廠家向國家物品編碼中心申請及備案,因此每個商品的條碼號都存在於國家及世界的物品編碼中心的資料庫中,因此可以通過商品條碼查詢到該產品的所屬的國家和廠家信息,及是否有效。根據國際物品編碼字冠。如690-692都是中國的,條碼只代表產品所屬公司的注冊信息,不代表產品的產地信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一個公司的產品在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是非常常見的,比如蘋果手機,大都是在中國或台灣生產的。識別產品產地不能靠條碼,要看MADE IN XXX。是越南的。商品條碼=國別碼+廠商代碼+產品代碼+校驗碼 常見的商品條碼是EAN-13 或EAN-8,國別碼是前三位。1、00-13 美國,加拿大32、54 比利時,盧森堡2.點第四項「綜合服務」,在下拉菜單中選「綜合查詢」:3.點開「綜合查詢」後,會進入到「條碼信息」查詢頁:(3)輸入廠商識別代碼,輸入後可查詢中國廠商名稱及是否有效等信息。(3)輸入廠商識別代碼,輸入後可查詢國外廠商名稱及是否有效等信息。關於通過條碼號查詢商品的真偽,可以從如下情況去分析:1、條形碼本身無所謂真偽,存在真偽的是包裝內的商品;2、並不是在物品編碼中心網站查詢不到的條碼對應的商品就是假的,因為商品廠家在他們當地的質量檢驗檢疫局申請到他們企業的商品條碼以後,會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傳送到國家物品編碼中心的伺服器上,假如你在這段時間內查詢該商品的條形碼,是無法查詢到的;3、商品條碼使用是有期限的,企業需要每年續費才能持續使用該條形碼,否則,該條形碼將會從物品編碼中心網站刪除,假如你在這段時間內查詢該商品的條形碼,也是無法查詢到的。
㈧ 原產地與原產國的區別
原產地是它的工廠生產的產品,比如你是法國人的產品的原產地,但你購買的產品產地在韓國,這說明他不是貨物的原產地,但它指向的生產廠家
原產地規則,也稱「貨物原產因規則」。指一國根據國家法令或國際協定確定的原則制定並實施的,以確定生產或製造貨物的國家或地區的具體規定。
原產國可以理解為原產地,指來源地、由來的地方。
商品的原產地是指貨物或產品的最初來源,即產品的生產地。進出口商品的原產地是指作為商品而進入國際貿易流通的貨物的來源,即商品的產生地、生產地、製造或產生實質改變的加工地。
㈨ 根據條形碼怎樣識別產品是哪個國家生產的
根據國際物品編碼字冠。
如690-692都是中國的,
2--是企業自用---比如超市自己編的條碼(如零散的蔬菜、雞蛋)是以2打頭
以下是國際物品編碼前字冠(前綴)與國家(地區)對應表:
00—13 美國和加拿大
20—29 店內碼(對無條碼商品自行編碼)
30—37 法國
380 保加利亞
383 斯洛維尼亞
385 克羅埃西亞
387 波黑
400—440 德國
45、49 日本
460—469 俄羅斯聯邦
471 中國台灣
474 愛沙尼亞
475 拉脫維亞
477 立陶宛
479 斯里蘭卡
480 菲律賓
481 白俄羅斯
482 烏克蘭
484 摩爾多瓦
485 亞美尼亞
486 喬治亞
487 哈薩克
489 中國香港
50 英國
520 希臘
528 黎巴嫩
529 塞普勒斯
531 馬其頓
535 馬爾他
539 愛爾蘭
54 比利時和盧森堡
560 葡萄牙
569 冰島
57 丹麥
590 波蘭
594 羅馬尼亞
599 匈牙利
600—601 南非
609 模里西斯
611 摩洛哥
613 阿爾及利亞
619 突尼西亞
622 埃及
625 約旦
626 伊朗
64 芬蘭
690—695 中國
70 挪威
729 以色列
73 瑞典
740 瓜地馬拉
741 薩爾瓦多
742 宏都拉斯
744 哥斯大黎加
743 尼加拉瓜
745 巴拿馬
746 多米尼加
750 墨西哥
759 委內瑞拉
76 瑞士
770 哥倫比亞
773 烏拉圭
775 秘魯
777 玻利維亞
779 阿根廷
780 智利
784 巴拉圭
786 厄瓜多
789 巴西
80—83 義大利
84 西班牙
850 古巴
858 斯洛伐克
859 捷克
860 南斯拉夫
869 土耳其
87 荷蘭
880 韓國
885 泰國
888 新加坡
890 印度
893 越南
899 印度尼西亞
93 澳大利亞
90、91 奧地利
94 紐西蘭
955 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