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結轉生產成本
成本結轉主要包括:分配和結轉製造費用、計算和結轉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計算和結轉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
一、製造費用的分配結轉
計算製造費用分配率
製造費用分配率 = 製造費用總額/生產工人總工時
計算各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生產工人工時×分配率
根據計算結果編制結轉分錄,會計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二、完工產品製造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 月初在產品成本+ 本月生產費用 - 月末在產品成本
完工產品的單位製造成本 = 本月完工產品製造總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數量
為了反映產成品增減變動情況,需要設置「產成品」賬戶。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三、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 =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 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 =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 - 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具體計算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計價確定的產成品銷售成本,應當從「產成品」賬戶的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的借方。
⑵ 製造企業的生產成本該怎麼結轉
第一、把歸屬於當月的費用全部入賬,包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人用等等。
第二、成本的三大板塊:製造費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入賬齊全。
第三、結轉製造費用至生產成本。
第四、把生產成本結轉入發出商品(庫存商品)科目。
第五、按照當月確認的的量,分批次、型號或者等級配成本。
第六、結轉發出商品(庫存商品)至主營業務成本,並計算應繳的增值稅。
⑶ 生產成本結轉都有哪些方法
生產成本結轉都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
按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確定成本計算方法。開展成本計算之前,先要確定採用哪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這要根據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特點,同時結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況來進行選擇。
2、設置有關的成本計算賬戶。為了計算產品的成本,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賬戶,即"生產成本"賬戶。其借方匯集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費用,貸方反映產品完工轉出的製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