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招聘產品經理需要問什麼

招聘產品經理需要問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4 06:28:55

⑴ 產品經理面試—HR常問問題「吐血」整理

以下問題均是我和我的同學面試 阿里巴巴 、 網路 、 英語流利說 、 位元組跳動等公司 的產品經理時,HR所提出的問題。問題的回答思路來源於 BAT的幾位資深HR, 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1】 為什麼想做產品經理,不做數據分析(其他崗位)?

不要回答因為喜歡A,不喜歡B,而選擇A(顯得B的能力會有欠缺);

推薦回答思路: 因為A和B,更喜歡A,所以才選A (關於A和B的選擇問題,以此類推)

同時在回答想做產品經理時,必須凸顯出你對產品的 興趣 !

不是因為適合做產品經理才想做產品經理,而是因為你對它有濃厚的興趣,是 興趣驅動你想要做產品經理 !

【2】你的優缺點問題?

優點要 突出產品的能力;

缺點要避免回答產品必備的能力,還需要延申針對 缺點有做哪些彌補措施,強調在你的努力下,缺點有所改善。

此外, 不要說一些「很假」的缺點 ,比如我是工作狂,我難以平衡家庭和事業等等。

【3】詳細的介紹一下印象最深的項目/實習,並說出項目/實習中最能體現出的產品特質是什麼?(追問很多細節)

個人簡歷的 項目/實習經歷等描述,可以參考STAR法則 的寫法, 回答問題時也可以用STAR法則 來回答。

【STAR法則】

STAR法則是 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 四項的縮寫。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

Task: 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

Action: 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

Result: 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

簡而言之,STAR法則,就是一種講述自己故事的方式,或者說,是一個清晰、條理的作文模板。不管是什麼,合理熟練運用此法則,可以輕松的對面試官描述事物的邏輯方式,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4】 你做過的最成功/失敗的一件事是什麼?

要多准備幾個案例,會按照 STAR法則連環追問。

【5】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

考察你的產品基本知識

【6】 最近從帖子,書,論壇等地方,看到的印象比較深刻,收獲很大的觀點或者方法論是什麼?

考察你的自學能力

【7】 了解我們的產品嗎?你覺得怎麼樣?有什麼缺點?

考察對公司產品的了解程度

【8】 為面試做了哪些准備?

考察你對公司的重視程度

【9】 你覺得你為什麼能通過1面2面?

考察你的自我認知能力

【10】 3年內想在產品經理職業生涯中,做到什麼地步?實現什麼樣的高度?

職業規劃類的問題,建議參考 騰訊/阿里的產品經理能力模型 回答,比如:1年內想將產品的基礎功能優化做好,並提高XX技能;3年內想做好項目,並提高XX技能;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做細微的調整。

千萬不要說:我想當「資深產品經理」!!!超級忌諱~    顯得你很看重職稱~

【11】 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我們公司是首選嗎?

提前准備對公司的了解、面試產品內容的了解;

是 首選 ,不要自己給自己挖坑

【12】 有面試過別家公司嗎?手裡有其他offer嗎?如果兩個都通過,你怎麼選?

有面試過,但是貴公司是我的首選公司,其他是我的Plan B,為了保底

【13】你有沒有對象?異地還是同地?近2年內有考慮結婚生子嗎?

有/無誠實回答

回答同地(因為公司希望招穩定性高的員工)

2年內不考慮結婚生子,因為現在還小,想以事業為重(大家都這樣回答,HR早已經習慣)

【14】你覺得之前的面試官怎麼樣?

根據實際情況誇

【15】 平時喜歡干什麼?周末一般做什麼?堅持最久的興趣是什麼?有哪些明顯的產出?

互聯網有時很枯燥,需要有趣的人。

比如你說拍視頻是你堅持最久的興趣,那麼你的小視頻是發表在哪個平台,瀏覽量多少?贊多少?粉絲多少?等等

【16】 手機里經常用的喜歡的app是什麼?

這些問題關乎個人性格和興趣,最好讓HR感受到你是一個積極的人,是一個開朗的人。

【17】 對於加班怎麼看待?

如果是工作需要,可以接受。

【18】對薪資有什麼要求?

了解行業價格後,給HR劃一個最低的線或者給一個范圍

不要說沒要求,顯得不了解行情,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認知

【19】你怎麼評價你自己?

看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怎麼樣,有沒有能力擔任這個崗位。

【20】你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可以問你目標部門的組織結構,你上崗後具體的工作內容等一些問題。

【21】 針對談薪時想要加薪的問題

跟HR談薪時想要 加薪是一個危險系數很高的操作 ,我的朋友就是因為想要多加3K,丟了offer,血淋淋的教訓!!!

如當HR跟你開出11K/月時,你想加薪3K,你需要思考,自己憑什麼?HR非常忌諱為了加薪而加薪,非常錯誤的回答例子:我看到Offershow上,XX公司給產品經理開的薪資就是14K每月,所以我也想要14K每月。(offershow上的薪資真實度你調查過嗎?這是普遍現象還是個例?你都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正確的加薪思路】我的能力就值這個價,所以我要加薪!

比如你說:我面試了其他公司,拿到了幾個offer, 他們給我開的薪資都是多少,所以我認為我的能力值得加3K。(正常情況下:只有加面的同學才會加薪,因為加面就是想要有更多的領導來考察你,看值不值得花這么多錢留住你,其他一般都是白菜價)

如果是一般水平,只有一個可能的offer,建議不要冒險!大廠的薪資內部都有一定的標准,別人不會虧待你!

⑵ 產品經理面試一般都會問什麼問題

1) 問一些你以前的工作情況;
這應該屬於面試中的基本問題了,不管你應聘哪家公司這個問題都會被問到,而且往往是第一個。一來是了解一下你以前的工作情況,第二也為接下來的提問做好鋪墊。當然以前的工作經歷簡歷中都有寫,所以面試官大多都是針對簡歷中的某些項目來問一些他所關心的問題,例如在某個產品中你起到的作用、你的具體職責,對於某些功能點設計的出發點是什麼等等。每個面試官都會有自己的特點和關心的著重點,所以關心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
在這個環節中也可能會問到你以前工作都用過什麼工具,寫過什麼文檔,工作流程是怎麼樣的這些問題。要說做產品工作使用的最專業的軟體就應該算是Axure了,但是工作久了以後誰都明白,工具並不重要,何況這些工具一學就會。即便不會用Axure直接在紙上畫出來也可以,而如果你的Axure用的再好,但是產品本身不好,那也等於白搭,關鍵的還是在於表達能力。當然了,我個人還是秉持著高保真原型的原則,因為畢竟這樣的話在你工作中會省去很多麻煩事,節省溝通成本。
2) 談一下你對某個產品的看法;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提到過,相比較做技術工作的人來說,做產品工作的更傾向於軟能力,而這種軟能力體現在個人的產品思想上,更或者說做產品的思維或理念。所以在面試的過程中很多面試官都會問你對某個產品的看法。「某個產品」有可能是應聘公司所做的產品,或者是你做過的產品。因為一個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有自己的判斷(特別是對於工作經驗不足的產品人員),所以有的公司也會讓你說一下你對自己最常用的產品的看法,一來考驗你的產品感覺,第二也是看你個人的觀察能力。更有甚者會拿出電腦打開一個網站,讓你針對某一個頁面或功能談一下自己的看法。這個環節中會考察產品人員的產品分析或競品分析的能力。
產品人的邏輯思維很重要,有的面試官會在面試中先拋出一個問題,接下來伴隨著一系列「為什麼」、「理由是什麼」,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既考驗了求職者的邏輯思維性,也考驗了求職者的產品能力,不過對求職者而言,這樣的面試方式壓力可能會比較大。另外,談起產品未來的發展,產品人的發散思維很重要,例如搜索引擎產品,談及它的未來,可能你就要圍繞著搜索引擎的用戶需求這個層面去思考,怎樣才能讓用戶更方便的在搜索引擎中得到結果等。這考察的是一個產品人的思路。
3) 詳細的問到一些產品中的規則;
前面說到有些公司會問你用過的最熟悉的產品是什麼,除了有可能讓你談一下對這個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的一些看法外,還有可能讓你說一下某個功能的規則,例如新浪微博搜索人物時的排序規則。產品人員在使用一款產品的時候除了本身作為用戶外,還有一層意義就是本著自身的專業性,發現別人家產品內在的意義,除了最外層的看之外還要更深層次的懂。在產品經理的能力中有一條就是學習能力,所以很多公司會在這個問題上考驗你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
4) 產品自身層面的一些問題;
做產品除了本身的產品設計能力外,還有一點就是產品的思想。同一種產品不同的產品做出來後產品形態都會不同,特別是對於一些有獨特產品特質的公司來說,如果招聘一個雖然產品能力很強,但是做產品思想跟公司不一致,那麼在以後的工作中大家的合作就會出現問題,降低彼此的工作效率。這種問題看似並不嚴重,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不是很容易解決。當然並不是說不可能解決,只是說找個符合公司產品氣質的人,就不會存在那些不必要的問題了。
在這一方面,很多公司會問你,你認為做產品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你如何看待用戶需求等等。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其實沒有標准答案,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而就是這樣的問題會突顯出一個的產品經理自己的思想體系。產品是公司戰略的體現,產品領導人的觀點跟公司戰略發展不吻合的話,那麼這將關繫到產品未來的關鍵性死亡。所以對於把握產品方向的產品經理來說,面試的公司就會著重考慮這個問題。也許大家做出來的產品形態會有不同,但彼此的思路必須要是一致的。
5) 怎麼與同事溝通;
產品經理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就是與人溝通,因為在一個產品從創意到誕生的過程中,產品經理要實時跟進和監督,保證開發計劃和產品質量,這就需要與各個部門的人進行溝通。很多人都說做產品的苦逼,痛苦之處在於一個產品的成功上線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產品經理需要去協調各個部門的資源配置。因此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會問你一些問題來考察你的溝通能力,典型的問題例如當你與同事在某個產品問題上發生了爭執怎麼辦,當技術部的同事要砍掉你的功能模塊或者說認為你所設計的某個功能不重要這時候你怎麼去說服技術的同事等。關於溝通問題,我個人感覺一方面跟個人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要看溝通技巧,而這些技巧要靠在長期的工作中磨練。產品經理在與其他部門溝通的過程中要努力建立起自己的信任度。當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特別是當你到了一家新的公司。
有時候一個產品經理去面一家公司之所以失敗了,並不是因為產品能力問題。面試官通常都是富有經驗的產品人,在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判斷事物的標准,所以說每個人對產品經理的考核標准也會有所不同。人無完人,很多時候是要看你的缺點是否是他在乎的,你的優點是否是他特別賞識的。而且在產品方面的很多事情並無是非之分,之所以失敗或許也是因為面試官和求職者的價值觀不同。我最近有個感觸,做產品經理的人貌似都有點傲氣,特別是當你做出成功產品之後,而這種傲氣往往會使自己過度自信而不接地氣。
最後說一下,因為我自己做產品的年限並不是很長,所以面試的產品崗位級別也不是很高,接觸到的問題也不會太深,所以以上問題或許比較適合初級的產品人員。如果是更高級的產品人員的話,可能還會遇到很多產品管理和產品戰略方面的問題。我知道在行業里,很多公司都喜歡找有相關經驗的產品人,的確有經驗確實是優勢,因為同一個發展方向的產品所需要做的功能有很大的相似性,有經驗的話做起產品來會更得心應手一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犯錯誤的概率。但就跟技術語言似的,當你學會了一種C語言後,再去學習PHP也會更容易一些。雖然產品是不同的,但是方式方法是想通的,也確實有一些跨領域的產品經理做的特別好的。話雖如此,但仍然要承認有些行業的產品經理確實是需要具備這個行業的知識背景,例如金融和健康行業,但是當一個產品經理有非常好的的產品思想意識和學習能力的話,他們在跨領域的產品中也可以做的很好,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個人的學習能力。

⑶ 產品經理崗位面試會問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個問題有所不同,你做過哪些印象深刻的項目能跟招聘者共享,在這過程中你需要提顯現出你為什麼深入或者這項遇到一些難題你也是怎樣去處理,這一思索過程是比較重要的,能夠展示出自身解決問題能力。這個問題大夥兒能從兩方面去回應:一是能從要求的層面回應:符合了客戶需求,克服了用戶痛點;二是能從指標值去回應,例如一個產品上線以後方案一個月以內會帶來是多少訂單數量,它實現了這一指標值就證明它是個成功的商品,

才是關鍵素養,是從事產品運營這個職業所必須的素養,包含對行業的學習興趣、了解能力和自驅力。我比較看重一個人的自驅力,一類人把產品運營當工作中,一類人把產品運營當喜好,後面一種會因為熱愛自發的學習培訓、提高,最後能很快發展,變成這一領域的專家,這便是我認可的自驅力。是產品經理的能力實體模型。商品能力中又分為需求分析報告能力、產品策劃能力、總體目標實行能力等,有時還會使用市場推廣能力。

⑷ 面試產品經理一般會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准備

1、通用能力>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考察,面試官可能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看你的大學專業排名(還有獲得榮譽等),排名靠前的學習能力至少不會差。如果你專業排名不行,那麼你就需要提前考慮下如何證明你的學習能力。比如你覺得應試考試並不能真正體現你的能力,你更多的時間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上了,因此每次考試都是考前花一天突擊下,然後就能通過了。2、詢問你最近學到的新的東西,看你的學習效果,比如說問你最近在看的書,讓你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給面試官講述這本書的精華以及看了之後你自己的收獲、成長等。3、如果面試官接下來還會參與對你的面試,那麼他可能給你安排一個簡單的學習任務,比如學習視頻剪輯軟體Premiere,並在下次面試時給他講解下你的學習過程、心得、感悟等。學習能力是一個最基礎的能力,在大家都還是一片白紙的情況下,學習能力是面試官非常關心的一個能力,大家務必多做准備

2、通用能力>執行力:

執行能力的考察,面試官可能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你是否有年度目標(季度、月度都行,目的是問到面試者的目標),你的目標完成情況怎麼樣,在制定目標到完成目標之間,你做了些什麼來保證執行順利?遇到突發問題時,你又是怎麼解決的。2、你大學期間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你是否形成了一些經驗,把經驗分享下。另外有些面試官可能會給你一個任務(比如讓你策劃一場校園歌唱比賽),問你怎麼去完成。但是個人感覺這種問題更多考的是面試者的邏輯/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可能只體現很少一部分

3、通用能力>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一般很少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考察,基本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就能對面試者的溝通能力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強調一下,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溝通能力的方式還是多鍛煉,去不同的場合,接觸不同的人。在方法上可以去看看金字塔原理以及學會提問兩本書,他們對於提升溝通能力還是有幫助的

4、通用能力>行業融入感+主人翁精神:

一般而言我很少去考察應屆生的行業融入感,如果需要的話,我可能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說說你對XX行業的了解。2、如果給你機會在XX行業發展,你想要做些什麼,到達什麼目標。總的來說,行業融入感這個對於畢業生而言比較虛,因為大家都剛畢業,對每個行業其實沒有很清晰的認識,也不可能有很強的行業融入感

一般而言我也很少去考察應屆生主人翁精神。只有當企業和員工建立了很好的情感聯系並且給予了員工主人翁的待遇後,員工才可能會具有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更多的需要我們站在公司、集體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產品經理就需要更多的站在做大做強自己產品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5、通用能力>心態和情商:

在產品生涯中,我們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因此有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心態的考察,我可能會有如下兩個問題。1、你大學期間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在這期間你的心態是怎麼變化的?2、如果今天你沒有通過本次面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接下來你要做些什麼?

在做產品時,由於經常要和跨部門、跨地域的同事溝通、協作,因此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一般在面試中我會通過以下幾點去觀察面試者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1、比如當你問一些刁難性的問題時,看面試者如何化解。2、看面試者是否會在面試時打斷你的提問。3、不斷追問時,面試者是否顯出不耐煩等。關於如何提高情商,建議大家看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他會教你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

6、專業知識>技術知識:

關於技術知識這塊,其實我在面試中都是不對面試者有要求的。因為從我本身來講,我6年前就是從非IT專業跳槽到產品經理崗位的,因此我認為技術知識不是作為入門產品經理的一個條件,如果你有較強的技術知識,那可以作為面試的一個加分項。但是這里有一點,如果你本身是IT相關專業,那你就至少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術知識,如果你作為IT相關專業,連基礎的技術知識都沒有掌握的話,那可能會影響面試官對你學習能力的評判

7、專業知識>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對於每個人來說,只要你涉及到團隊分工協作的事情,那你都會涉及到項目管理,項目有大有小。一般在此能力的考察時,面試官會讓面試者說下在大學期間參與過的項目,在此項目中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團隊分工、流程、時間把控分別是怎麼進行的,最終項目結果是什麼等。關於項目管理部分,建議大家如實回復就行,不要誇大,往往誇大後就會出現漏洞,反而讓面試官知道你虛假陳述。項目管理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如果大家時間來得及,可以去看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這本書,或者網上搜索下相關視頻看看即可

8、專業知識>其他知識:

其他知識部分,一般在我的面試中,很少去主動考察,只有當面試者簡歷中有體現精通或熟練相關知識後,才會去設計問題

9、專業技能>產品規劃:

關於產品規劃部分,往往大多數面試官會設計一個產品問題,通過此問題來考察面試者的能力。比如可以這樣設計一個問題:現在你被公司委派做一個新項目,這個項目目前市面上沒有競品,且公司給你的研發資源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去怎麼推動這個項目。在回答類似的問題時,有幾個注意點的,分別是:1、問題給的條件非常少,因此回答之前盡可能的把你想問的前置條件都問齊,然後再進行回答,比如公司對該產品是否已做過推演、是作為探索性的項目還是已經是一個確定方向的項目、公司對該產品的預期是什麼(多久達到什麼目標等),在完成相關前置條件的確定後,再回答你如何推動該項目2、產品做的任何事,都必須建立在用戶需求之上,由於是新項目且沒有競品,那麼用戶需求上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這種項目時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驗證需求的真偽以及需求的大小,如果面試者在回答時沒有包含這一步,那麼基本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會得到高分。3、產品規劃時,我們一定要有MVP的思想,因此將產品功能拆分,多期開發的思想一定需要體現,這里也是和研發資源有限相結合。4、新項目存在的風險較大,因此一定要及時復盤確定方向是否正確

10、專業技能>專業設計能力:專業設計能力的考察,基本會和上面的產品規劃能力一起來考察,比如會問一個具體點的問題,然後問你怎麼解決。關於這點,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一個解決方案確認流程圖(如何從產品需求找到最終的產品解決方案)。


僅供參考


11、專業技能>市場分析能力/前瞻性:

關於市場分析能力這塊,建議大家都試著對自己熟悉的某一個市場進行分析下,並且自己完成一篇簡單的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一般需要包含如下要素:1、行業&專業名詞概述 2、市場洞察 3、競爭格局4、趨勢展望&市場機會,基本上自主完成一篇行業分析報告後,在面試中再被問倒的幾率就降低了很多。關於市場分析能力這塊的考察,一般我的方式是讓面試者站在局外人分析我們當前所處的行業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面試者的市場分析能力,在這種問題回答時,面試者的分析一定要包含上面說的2、3、4三點內容

12、專業技能>對外商務溝通能力:

關於這一塊,目前在我6年職業生涯中其實都還沒有涉及到,所以一般我去面試的話,這塊能力都是不會去考察的。更多的是關注與之相類似的溝通能力。在目前各崗位分工非常明確的前提下,產品經理實際上很少去進行商務溝通(基本有的時候,也都有商務和你一起),因此對於該能力,大家可以不必要做准備。

13、專業技能>運營數據分析:

關於運營數據分析能力,在面試應屆生階段,基本我很少出問題去考察。如果需要考察的話,那基本也是考察面試者的數據意識,分析的工具以及技能這個在後面工作中其實是很容易彌補的

14、專業技能>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能力這塊,對於應屆畢業生基本還沒有要求。即使對於大多數工作的產品經理來說,這塊能力也是要求能一起和市場、營銷團隊合作,進行相關策略的制定、實施等

15、專業技能>渠道管理:

如果要做好渠道管理,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首先需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其次還要有好的渠道管理方法論。在目前的公司體制下,我的工作目前還沒有涉及到渠道管理的相關技能,因此這里就不和大家分享。從面試來說,一般是不會有哪個喪心病狂的面試官去要求一個應屆畢業生有渠道管理能力的

16、專業技能>市場/用戶的調研與分析:

這一塊能力的考察,主要為考察面試者的競品、用戶調研與分析能力。關於競品的調研主要的問題方式就是:你對XX產品熟悉嗎,分析下XX產品。一般不會指定分析方向,主要看面試者能從哪些方向分析,然後再深入的提問,從面試者的角度來說,當遇到這種問題,最好先分方向去分析,比如用戶層面、商業模式層面、產品功能層面、他所處的行業地位層面等。從很多面試者的面試情況來看,他們大多隻會考慮到產品功能層面。關於用戶調研,一般會問:如果讓你去調研某個功能的用戶使用情況,你會怎麼做?這種問題的回答,建議面試者先問清楚很多前置條件,比如這個功能總共有多少人用、是否有線上反饋渠道、是否有客服反饋渠道、是否能拿到用戶聯系方式、是否有種子用戶群等。總之,先問清前置條件後再回答你怎麼做用戶調研。關於競品、用戶調研,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點就是需要進行文檔化,因此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下怎麼寫用戶調研、競品調研的文檔

17、組織影響力>方法論建設:

關於方法論這塊的考察,主要結合面試者自身的專業以及經驗來進行。比如說面試者某一方面很厲害,那基本就會讓他分享他在某一方面的方法論,以此來看他是不是一個善於總結的人

18、組織影響力>知識傳承

知識傳承這塊更多的考察我們分享的能力,是否在大學期間進行過相關的分享以及是否作為學長/學姐教授其他同學知識都會作為一個考察點,但是實際情況中我很少去考察

⑸ 產品經理面試會遇到的幾種問題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准備跳槽找工作,作為一隻入行以來從三四五線中小創業型公司到一二線大廠大大小小面了30+場的產品狗,經常能收到其他PM朋友關於詢問「面試都問哪些問題?該怎麼答才最好?」等面試相關的問題。恰好我之前就有在每次面試時都記錄下相關問題並回家以Excel形式總結復盤的習慣,其實面多了就會發現對於產品崗而言,對於95%的公司而言,問題類型無非就那麼幾種,提前准備好回答思路(套路)和表達技巧,斬獲offer的幾率會直線上升。

註:以下面試題僅針對1-3年工作經驗的PM而言,對於再往上的高級產品經理並無太大意義。而對於應屆生/轉行產品助理而言,面試提問與1-3年PM遇到的問題差別不會很大,可能會出現一些邏輯思維&產品設計實戰題(下篇文章最末會補充),故依舊可作為參考用。

一、面試前的准備

閱讀全文

與招聘產品經理需要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項目代理合同是什麼 瀏覽:834
東莞貸款代理公司怎麼這么多 瀏覽:353
硅烷產品的主要優點都有哪些 瀏覽:336
紐威機床如何調程序 瀏覽:173
小公司財務代理記賬哪裡找 瀏覽:36
現在加價購買的電子產品有哪些 瀏覽:302
什麼產品親測能變白 瀏覽:195
如何開一家白酒代理商 瀏覽:896
微信推廣怎麼代理 瀏覽:24
專業技術崗位如何轉正 瀏覽:314
農產品加工怎麼搶零食 瀏覽:921
智能小程序包怎麼修改 瀏覽:372
品牌縣級代理商是什麼級別 瀏覽:120
新車沒信息怎麼辦 瀏覽:99
體制內技術行業有哪些 瀏覽:827
qq小程序的游戲如何反饋 瀏覽:759
泡殼包裝產品如何包裝 瀏覽:383
菜市場賣菜的商戶怎麼好招商 瀏覽:36
喜歡消費的女人用什麼產品 瀏覽:527
表格數據變日期了怎麼辦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