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面館做活動如何向顧客發電子優惠券
利用一些會員管理軟體就可以向會員發放優惠券。
現在有很多會員管理的小程序或APP都有發放優惠券的功能,可以有效吸引顧客。
優惠券可降低產品的價格,是一種常見的消費者營業推廣工具。優惠券可以印在雜志的插頁上、或夾在報紙中隨報附送、或附在產品的包裝上、或放置在商店中讓人索取,有時甚至可以派人在街上分送。「優惠券」起源19世紀20年代末法國,但是「優惠券」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是在美國。這在當時是有原因的,因為優惠券的原始定義提到了19世紀的文書工作,同時作為買方債券投資和債券償還證明保持預期收益。他們幾乎是獨立的投資者保持的債券文檔的一部分。其它普遍使用的歷史中的「優惠券」的地方包括憑證、票據、標記、檢查等。1894年,可口可樂的創始人手工書寫了第一批優惠券用於促銷。由於效果顯著,優惠券作為一種促銷工具被商家及廠家逐漸認識並採用。美國有專業公司數百家,優惠券專業公司已細分為傳媒公司(專為用戶發行優惠券)、咨詢公司(專為廠商設計優惠券)、硬體供應公司等。2011年,美國每個家庭使用優惠券300張,優惠券發行量達千億張,其普及程度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單頁派發式的優惠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盛行且被諸多商家所喜愛的原因,是其立竿見影的效果、簡單的設計和印刷、依靠派發人員在店周圍發放,能帶來額外的客流量。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承載優惠券的平台日益電子化,這種傳統優惠券形式所帶來的收益日漸甚微。而除了為之付出列印派發人員等成本以外,商家還必須面臨著由於所印製優惠券信息出錯而必須承擔的風險。此外,由於人工派發的范圍有限,對於用戶來說,獲得這種優惠券的渠道和機會就具有較大的偶然性,重復獲取的難度相對較大。
B. 店鋪優惠券怎麼發放
方法/步驟
1
登錄賣家中心左側欄目找到營銷工具這個板塊 然後開通相應的功能
C. 會員卡及優惠券的線上派發渠道有哪些
只要客戶能夠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你能派發線上優惠券的地方。
比如說你的產品詳情頁增加優惠券,店鋪首頁有引導,還可以做一些付費的形式,具體要配合所選擇的平台來定
D. 現金券與優惠券,還有代金券,這三個有什麼區別在設計師製作中又有什麼需要主意區分的地方
一、現金券與優惠券,代金券三者區別從含義和使用兩方面看。
1、從含義看區別
現金券是代替現金消費的票據憑證,是商家促銷的一種方式。
優惠券是可以降低產品的價格,是營業推廣工具。
代金券可以在購物中抵扣同樣等值的現金使用。購物者購買某種特定的產品時, 憑券可享有一定的優待。
2、從使用看區別
在支付訂單時,可以使用多張現金券,但只能使用一張代金券。
在允許退訂的訂單,若個人的10次5天無理由退訂未使用完,那在5天之內(含5天)退訂時,現金券、代金券都可退。
5天後退訂,現金券只支持部分退還,代金券不可退。
若您的10次5天無理由退訂已用完,則無論是否為5天內退訂,現金券都只支持部分退還,代金券不可退。
二、在設計師製作中需要注意區分的地方是:
優惠券能印在雜志的插頁上、或附在產品的包裝上、或夾在報紙中隨報附送、或放置在商店中讓人索取,更可以派人在街上分送。
(4)產品派如何做優惠券擴展閱讀:
現金券適用於所有交易平台,但是現金券一般不兌現,不找零,是商家的一種打折促銷的手段。一般用於、商場、超市、電影院場所等。
優惠券(或稱促銷券)按計價形式分為兩種。1.打折券,一般指消費(或購買)發生時,消費者(或購買者)可憑打折券證在商家公開的清單價格基礎上,按打折券證所規定的比例折扣計價。
比如說2折優惠就是在清單價格基礎上打20%的折扣。2.代金券,一般指載有一定面值的促銷券證。比如一百元代金券,指的是消費(或購買)時使用該券證,可以抵用100元現金。
代金券就可以在商店等消費場所獲得商品或服務。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期,各種形式的代金券風行社會。比如「購物券」、「獎券」、「廠幣」等等,許多單位以此作為節日福利。
E. 如何利用優惠券進行銷售
目前,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折扣券、優惠卡滿天飛,在各種各樣的促銷面前,消費者早已麻木,於是商家們只有不斷加大促銷、優惠的力度,正因如此,商家們陷入了一個怪圈,折扣券對顧客們也缺少了吸引力。那麼如何才能發揮促銷的最大效力,使商家推出的打折券能真正吸引顧客,並成為顧客主動的需求。
1.要有一個好的媒介和形式當前優惠券的發放有很多手段,大都是顧客在本店消費一定金額後,向顧客贈送一定數量和價值的優惠券(既有折扣券,也有現金券),也有的在街面上派送。而要想優惠券發揮功效,首先要方便顧客保存、易於保存,只有顧客保存方便才能談得上使用。除了鍾愛的東西,一般的東西顧客是不會刻意去保存的。因此,商家在發放優惠券的時候,要考慮到這點,盡量找出一個實用性較強的媒介,同時優惠券做成能放進錢包里的尺寸。
2.要讓優惠券有價值商家們要讓自己的優惠券有價值,就要讓顧客覺得,你的優惠券不是隨意就可以得到的。容易得到的不會太珍惜,不容易得到的反而更珍惜,必須明白消費者的這一心理。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做到兩點:一是控制優惠券的數量;二是讓顧客花錢買,當然這有一個前提,你必須保證你已經有了一定的忠誠客戶群,他們是需要這些優惠券的。
3.要真心為顧客著想這句話有兩個含義,一是要真心從顧客的角度來想問題,二要讓顧客真的感到享受到了實惠。現在商家推出的優惠券看起來很誘人,如買100送50等,表面上看起來真的是很優惠和實惠,實質上商家是有很多限制的,不僅使用時間作了限制,每次也只能使用很少的金額。結果只讓顧客期望大於實際,大有上當被騙之感。不可否認,促銷就是借著顧客獲得實惠和佔到便宜的心理而做文章的,也算是借用人性上的弱點。但是如果顧客感覺到根本沒有獲得實惠和佔到便宜,實際小於所期望的,時間長了,顧客自然對你的優惠券具有免疫力。
F. 優惠券網站運作模式
在上海的地鐵站里,常常會見到這種景象:一群年輕人在一種名叫「維絡城」(VELO)的智能服務設備前排起長隊,輪流刷卡列印自己需要的折扣券。據統計,這群被稱作「VELO族」的時尚達人截至目前已經超過130萬,平均每月以10萬的速度增長。
彷彿是不知不覺中,維絡城的用戶已經遍地開花,不少商家開始轉變思路,試圖「虜獲」這一新興市場。那麼,維絡城究竟憑什麼獨特的優勢讓用戶如此青睞?它的盈利能力如何?這樣的新興營銷模式究竟能夠走多遠?
現象:每月新增用戶近10萬
在徐家匯附近上班的程晨 (化名),自上個月花20元買了一張VELO卡後,幾乎每天下班進入地鐵站時,都會忍不住來到「維絡城」智能終端設備前,將VELO卡在上面輕輕一刷,然後選擇自己想要的折扣券,最後按下「確定」觸鈕,2秒鍾後,附近商家和餐廳的最新折扣券就被馬上列印出來,優惠幅度一般在20%以上。
「聽說剛開始VELO卡是免費派發的,現在是要收費了,不過用得好的話,一次就把本吃回來了。」程晨說。
目前,在申城地鐵站、購物中心、大型賣場、便利店等場所共設有近1000個維絡城服務終端,每個服務終端上列有15個商戶,都是附近2公里半徑內的商戶。「如果需要列印更多商戶的優惠券,可以在維絡城網站上將這些商戶的電子優惠券儲存在VELO卡里,到任何一台終端服務設備上都可列印。」維絡城創始人、維鵬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毅斌告訴記者,目前申城已有近千家商戶和品牌加盟維絡城。
作為中國第一代MP3的主要研發人員,張毅斌稱自己的性格就是永遠挑戰新鮮事物。憑著對無線寬頻網路市場的敏感,2004年,他和他的團隊開始著手研發「城市現場感應系統」,該系統可將互聯網服務落地延伸到現實環境中。在張毅斌看來,實現互聯網落地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質變,它將為這個領域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經過3年的技術開發、市場調研和環境分析,2007年初,維絡城誕生,同年,在獲得北極光和KPCB(凱鵬華盈)兩家創投基金上千萬美元的注資後,維絡城開始瘋狂擴張,而所謂「VELO族」的時尚達人到現在已超過130萬,平均每月以近10萬人的速度增長。僅一年時間,維絡城便在2008年實現收支平衡,並開始出現盈利。「預計2009年的營業額將比2008年增長4~5倍,用戶將超過200萬。而隨著11條軌道交通線路的全部開通,明年服務終端有望突破1萬台。」張毅斌信心十足。
盈利模式:收取商戶服務費
收取合作商戶的服務費用是目前維絡城最主要的盈利途徑之一。據介紹,收費標准分為兩種,一種是按服務終端的數量收取,平均一個終端每月3000元;另一種是按實際效果收取,即根據折扣券的列印數量、給商家帶來的直接價值。
「即使再新的業務,它的收入模式也都是很傳統的,無非就是誰來為它買單,這就取決於誰更需要這個東西。就優惠券這項業務來說,商戶相對來說更需要。」張毅斌說,「但接下來即將推出的幾個新業務,購買方有可能就會發生轉變。」
在VELO族看來,如今的維絡城儼然一個折扣券 「集中營」。而事實上,折扣券僅僅是維絡城當初打開市場的一個切入點,現在,除了免費列印優惠折扣券外,用戶還可以在維絡城上購買福利彩票、游戲點卡、電話費等,這些服務項目的主要收費對象就是用戶,不過目前這些服務項目的收入占整體業績的比例還很小。
那麼作為商戶,在維絡城投入1元究竟會帶來多大的回報?一知名餐飲企業市場推廣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每投入1元,會帶來5~10元的營業額。「相對其他廣告媒介而言,維絡城的最大優勢是精確營銷,商家的信息可以通過靈活選擇特定場所進行精確傳播,因此它既是廣告載體,又能直接拉動銷售。」該負責人表示。
優勢:從「給我」到「我要」
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的開拓者,維絡城能在短短的兩年裡取得這樣成績實屬不易。博蓋咨詢合夥人高劍鋒認為,維絡城創造了另外一種媒體平台,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價值,傳統派發模式則無法創造這樣的價值。
「傳統模式派發的優惠券,往往是不需要用的時候很多,需要用的時候沒有,而維絡城折扣券業務的優勢在於它的互動性非常強,解決了想要的人自己選擇想要的東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改變了傳統的、被動的折扣券發放模式。」高劍鋒說,「而它所帶來的價值就是直接拉動商家的銷售。此外,維絡城採用會員制管理模式,而龐大的會員資料庫一旦形成,便可延伸出很多盈利模式,比如賣資料庫信息給上游企業,提供重要信息給不同商家,將自己的產品銷售給會員,這是傳統模式不可能具備的。」
另外,維絡城模式解決了傳統派發模式的人員僱傭問題,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短板:盈利結構略顯單一
與所有新興業態一樣,維絡城的短板也一目瞭然。最明顯的是盈利結構,目前維絡城的收入來源主要停留在向商家收取服務費,結構過於單一,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還有待進一步挖掘。
此外,服務終端的覆蓋還不是非常密集,還沒有到隨處可見的程度。張毅斌坦言,互聯網落地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僅僅1000個單一的服務終端是遠遠不夠的,公司的中長期理念是把維絡城的智能感應終端滲透到各個場所,包括對電影院、品牌專賣店、旅遊場所、文化展覽場所進行大規模滲透,可能要達到現在2~3倍的數量級,甚至幾萬個觸點,然後才能形成網路,才能真正做到線下互聯網。
除了進一步開拓上海市場外,張毅斌打算明年將維絡城打入長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城市,現在公司已經開始招兵買馬。
不過高劍鋒認為,維絡城要取得快速擴張必須基於商業發達的中心城市,否則很難成功。「商業發達的城市具備商業氛圍,商家有較強的折扣、會員意識,當地消費群體對於價格質量有非常強的意識。」高劍鋒認為,維絡城的下一步復制必須要滿足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成功。
前景:機遇與風險並存
在外界看來,維絡城急於走出去很可能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世博會的召開讓張毅斌看到了難得的機遇,但記者獲悉,根據世博會城市管理的有關規定,地鐵站刷卡進站後的區域內(閘區內)不允許設立會造成人群聚攏的廣告載體,對以地鐵站為主要渠道的維絡城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妙的訊號,意味著其設立在閘區內的服務終端很可能要面臨調整甚至撤出,這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盡管張毅斌強調維絡城的地鐵服務終端大部分在閘區外,閘區內的非常少,但記者了解到,這樣的政策風險正成為企業擴張的一塊心病。「維絡城的下一步發展必須要快速走出上海市場,否則後續發展制約會很大。」一營銷專家認為。
除此之外,作為風險投資項目,維絡城面臨投資者追求高回報的壓力,這決定了它必須有快速增長,而快速增長的捷徑就是復制。然而,未來能否成功復制,異地管理能否跟上,都是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另外,維絡城現在主要的手段是線下居多,而與線上的結合不是很好,這可能會帶來隱患,一是渠道租金漲跌風險,二是機器設備的投入及維護成本。「將會員盈利模式搬到線上,有助於企業降低未來風險。」高劍鋒建議。
記者注意到,雖然已發展了2年,但和其他新興業態不同的是,維絡城的模仿者幾乎尚未出現。「第一是它目前的盈利還不是特別好,主要是前期的硬體設備、廣告位費用等方面的投入比較大,模仿者還在觀望。只有當這個市場成熟了,企業的盈利情況上去了,才會有人跟進。」上述營銷專家認為,「但由於資源有限,模仿者進入後不見得能成功,這個行業不可能出現兩三家企業長期並存的現象,就如分眾和聚眾。」
不過張毅斌始終堅信,自己一手打造的維絡城前途似錦。「維絡城的儲備不僅僅是折扣券這一個應用,否則無論是投資人還是企業都算得出這個模式是不對的。」張毅斌透露,今年下半年,公司還會推出後續幾個應用的落地。
G. 消費者如何獲得優惠券,使用優惠券有什麼好處
優惠券起源於19世紀20年代,至今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讓消費者和商家都開心的事物。
消費者得到它,意味著自己可以花更少的錢獲得商品或服務;商家發出了優惠券,意味著有可能獲得轉化,贏得更多的客戶進而獲取更多的利潤。
然而從本質上來講,優惠券其實是商家的一種「價格歧視」策略。價格歧視,是商家在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的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實行不同的收費標准。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既然是同樣的商品或服務,統一定價不是更加公平嗎?這是因為每個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桿秤,並不是所有人對商品的心理預期價格都是一樣的。
舉個栗子:電影院的爆米花賣15元一桶,A覺得這簡直是搶劫賣5塊錢還可以接受,B覺得有點小貴10元錢的話會買,C覺得15元很合理是看電影標配。然而爆米花實際的成本只有3元錢。
如果實行相同的收費標准,電影院的利潤如下:
定價15元時,只有C會購買,利潤=15-3=12
定價10元時,B和C會購買,利潤=(10-3)*2=14
定價5元時,ABC都會購買,利潤=(5-3)*3=6
有沒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呢?這時代金券就可以發揮作用了。電影院給A一張10元券,給B一張5元券,不給C發券,爆米花定價仍然是15元,這時電影院獲得的利潤如下:
(5-3)+(10-3)+(15-3)=21
以上的例子是一個簡化了的非常理想的場景,在實際情況中,消費者並不會明明白白地告訴商家他心裡期待的價格到底是多少,能精準命中消費者的預期,合理派發優惠券是對商家運營功力的挑戰。
但是通過上面的例子能夠看出,優惠券是一種幫助商家進行價格歧視的重要工具,通過善用優惠券,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預期,能讓商家贏得更多的利潤。
優惠券對商家的作用
實現利潤最大化,消費者剩餘最小化
當價格固定時,商家只能從固定的一群接受當前價格的消費者身上獲利,而價格歧視後出現了多檔價格,商家可以從新增的消費者身上獲取價值。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消費者剩餘=買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買者實際支付價格。還是上面的例子,觀眾C認為爆米花值15元,此時如果爆米花定價是10元,他的消費者剩餘=15-10=5。對於認為爆米花值15元的顧客,當然以15元的價格賣給他,這樣消費者剩餘為0,對電影院來說是最有利的。
進行消費者分類,區分「窮人」和「富人」
這里用「窮」「富」代稱,並非真的指收入和經濟狀況。「窮人」指價格敏感,願意付出時間成本來搜索優惠的人。「富人」指不在乎優惠信息直接購買的人。前文已經提到,因為消費者不會主動告訴商家自己的心理預期價格到底是什麼,通過發放一定的優惠券,商家可以把有不同支付意願的消費者區別開來,進行長期的用戶管理。
穩定價格,彈性折扣,緩沖漲價
在商家想促銷時,如果直接降價,之後再想漲價就很難了。而當經營成本增加、遭遇通貨膨脹等情況不得不漲價時,突然提價對消費者來說也很難接受。這時通過代金券可以維持價格,又能俘獲價格敏感的消費者。
靈活迭代,精細運營
設計一套靈活的優惠券工具,可以幫助商家「多快好省」地開展運營工作。從而實現指定產品促銷、用戶拉新和留存提升等目的,如果能夠對接商家的會員系統,還能為會員行為跟蹤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優惠券對消費者的影響
讓消費者產生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沖動,刺激消費。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優惠券的套餐組合變動讓消費者對價格變得不敏感。
消費者的時間成本增加,然而有時候他們樂在其中。有時候獲取優惠券並不是那麼容易,消費者甚至需要搜索、下載、列印、兌換。年輕人和消費能力有限的學生族更願意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