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初在產品成本
約當產量法
如果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數量變化也較大,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及福利費等加工費用比重相差不多,可採用約當產量法計算在產品成本。採用這種方法,在產品既要計算原材料費用,又要計算工資等其他費用。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數量,即約當產量,然後按照完工產品產量與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費用和月末在產品費用。
(1)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在這種情況下,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的原材料費用,按它們的數量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的各項加工費用,應按約當產量比例分配計算。其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百分比(完工率)
某項費用分配率=該項費用總額÷(完工產品產量+在產品約當產量)
完工產品該項費用=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在產品該項費用=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
或 =費用總額-完工產品費用
(2)如果原材料不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而是隨生產進度在每一工序陸續投入,並且是在每一工序開始時一次投入,原材料費用也應按照約當產量比例法進行分配。也就是說,根據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額分別計算分配原材料費用的完工率(投料率)。
採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必須正確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其中主要是測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其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均計算,即一律按50%作為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另一種是各工序分別測定完工率,即按照各工序的累計工時定額占完工產品工時定額的比率計算,其中每一工序內各件在產品的完工程度可以按平均完工50%計算,計算公式為:
某工序在產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時定額之和+本工序工時定額×50%)÷產品工時定額
按完工產品成本計價法下的在產品成本怎樣計算?
這種方法是將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費用。它適用於月末在產品已經接近完工,或者產品已經加工完畢,但尚未驗收或包裝入庫的產品。為了簡化核算工作,將月末在產品視同完工產品分配費用。
2. 月初在產品成本2200元,月末在產品1800元,計算並結轉本月完工入庫的產成品成品.如何做會計分錄
如果沒有新增加的投入:
借:庫存商品 400
貸:生產成本 400
如果本月再沒有在產品增加的話,那麼本月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是500元
借:產成品 500
貸:生產成本 500
(2)月初產品成本怎麼樣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
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3. 知道月初在產品成本如何計算本月生產費用
根據成本公式,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所以,本月生產費用=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
生產費用按照經濟性質(內容)劃分,可分為勞動對象消耗的費用、勞動手段消耗的費用和活勞動中必要勞動消耗(或構成成本的活勞動費用)的費用。
這在會計上稱為生產費用要素,它是由下列項目組成:
1.外購材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包裝物、修理用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購燃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包括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
3.外購動力: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包括電力、熱力和蒸汽等。
4.工資:指企業所有應計入生產費用的職工工資。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指企業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計提並計入費用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指企業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計算提取並計入費用的折舊費。
7.利息支出:指企業計入期間費用等的借入款項利息凈支出(即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後的凈額)。
8.稅金
9.其他支出:指不屬於以上各項要素的費用支出,如郵電費、旅差費、租賃費、外部加工費和保險費等。
4. 什麼是月初在產品成本,什麼是本月發出材料成本
月初在產品成本是上月末未完工產品,是生產成本上月末余額結轉到本月初的金額;本月發出材料成本就是本月投入生產的原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在發生時計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月末匯總後結轉到生產成本,職工薪酬根據不同部門發生的分別確認成本。
5. 這個的完工產品成本怎麼算
直接材料費用分配率:28000/(100+40)=200\x0d\x0a完工產品直接材料:200*100=20000\x0d\x0a在產品直接材料:200*40=8000\x0d\x0a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10260/(100+40*50%)=85.5\x0d\x0a完工產品直接人工:85.5*100=8550\x0d\x0a在產品直接人工:85.5*20=1710\x0d\x0a製造費用分配率:5280/(100+40*50%)=44\x0d\x0a完工產品製造費用:44*100=4400\x0d\x0a在產品製造費用:44*20=880\x0d\x0a完工產品成本=20000+8550+4400=32950\x0d\x0a在產品成本=8000+1710+880=10590\x0d\x0a會計分錄:\x0d\x0a 借:庫存商品 32950\x0d\x0a 貸:基本生產成本 32950
6. 月初在產品成本怎麼算
本月生產費用-本月院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所以,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
成本的經濟性質:
經濟學家眼中的成本與會計賬戶上規定的成本,即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二者在含義上存在較大差異。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會計賬戶,它記錄了企業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支出,這些支出被稱為會計成本。
會計成本常被用於對以往經濟行為的審核和評價。 而經濟學家分析成本的目的在於考察企業的決策,並進而分析資源配置的結果及效率,所以經濟學中對成本的使用重在衡量稀缺資源配置於不同用途上的代價。這涉及使用一項資源或做出一項選擇放棄掉的機會,即機會成本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