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泓芝驛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張岳村委會、泓芝驛村委會、董杜村委會、西翟底村委會、孫余村委會、累德村委會、喬陽村委會、東庄村委會、寨里村委會、王過村委會、北古村委會、郭半村委會、店頭村委會。
Ⅱ 山西運城有哪些美食
我是運城旁邊的,就我所知道的簡單介紹一下。
山西人喜麵食,地方風味小吃更有盛譽,晉南大部分地區喜食餅子、干饃,運城也不例外。運城本土的特色小吃不少,羊肉泡饃也是運城的,但在西安被發揚光大。其他的如聞喜煮餅、豆沙糕、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芮城麻片等,都很有特色~
聞喜煮餅
是運城市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距今已有300多年 歷史 。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厘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運城豆沙糕
運城豆沙糕由豌豆、梔子、柿餅製成。到了民國年間,豆沙糕擔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豆沙糕製作精細,形態美觀,香松軟潤,甜肥帶鹵。
解州羊肉泡饃
運城市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作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看著美,吃著香」而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贊。有詩雲:「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
泡泡糕
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用白面、豬油、糖、陳皮、香料等做原料,經過燙面、制餡、油炸等幾道工序,吃起來香甜、酥、脆,而且有滋陰補腎延年益壽的功效。
芮城麻片
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咸宜。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具有酥、脆、香、甜的特點。花以晉南優質精粉、新疆為生油、山坡白芝麻、兩廣白沙糖以及天然食鹽、雞蛋、椒葉等為原料,經過十多道生產工序精製而成。
北相羊肉胡卜
把烙熟的白面薄餅切成絲條,加鮮羊肉湯煮成,再加香油、蔥花、紅辣椒面等調料,北相羊肉胡卜就做成了。味道清爽,油而不膩,滋補身體。運城市北相鎮人做的最好,因此得名。
因為不是當地人,所以有些列舉不當的地方,請諒解,各縣各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列舉出來。
運城山西晉南,又叫「大運之城」「鹽運之城」,轄1個區、2個縣級市、10個縣。
運城有什麼 美食 ?咱們一一說來。
老趙家是運城永濟,那就先從永濟說起,說的都是最能代表一個縣市的 美食 。
永濟最有名的 美食 當屬「永濟牛肉餃子」和「永濟扯麵」,永濟餃子好久沒吃了,扯麵前兩天剛咥了一碗。
各位看看圖片就行,小心流口水,如去了永濟,老趙請大家吃。
說來慚愧,臨猗離永濟不遠,老趙從沒去過,臨猗有什麼 美食 ,全憑聽說。
看老趙說的對不對?
平陸最有名的應該是「平陸油潑面」,可惜只是聽說過,沒吃過,侯馬也有平陸油潑面,但老趙感覺還是去當地吃最正宗。有機會一定去平陸吃一碗聞名河東的平陸油潑面。
芮城縣緊挨永濟,最有名的 美食 小吃,麻片當仁不讓,麻片是小時候記憶中的 美食 。現在好像外地買不到了,偶爾還是能吃到。
聞喜有兩樣 美食 ,比較有名,一是聞喜煮餅,還有就是聞喜花饃。
聞喜煮餅以前經常吃,現在感覺太甜太油,不怎麼吃了。
而聞喜花饃,網上看到過,沒吃過,感覺是饃中精品,堪稱藝術品,吃了有點褻瀆了花饃。
夏縣 美食 ,老趙就知道一種大概叫棗蛋饃。好像在神潭大峽谷買過,
棗攤饃拳頭大小,分兩種。一個是把煮熟的雞蛋包在裡面,另一個是把柿餅、花生碎、葡萄乾、瓜子仁、麻花和核桃仁包在裡面,外皮薄里嫩,味道鮮美。
據說絳縣也有一種扯麵叫 回民扯麵,是絳縣傳統的麵食小吃,扯麵的面是軟硬適度,反復甩,扯出來的薄而未斷的面片,煮入骨頭熬制的牛骨湯,加入大量捲心菜絲,出鍋前放一把蒜末,出味撈出,最後加香菜和牛肉片。牛肉扯麵湯味鮮美可口,扯麵柔軟勁道,再配以帶有濃濃肉味的捲心菜絲,每逢佳節或出門趕集,吃上一碗,回味無窮。
這么好吃,老趙也是聽說過,沒吃過,寫這篇問答,感覺像井底蛙,啥也不知道,啥也沒吃過,慚愧慚愧!
萬榮,記得還是前幾年,騎自行車去過一次,走侯馬,過新絳稷山,到萬榮。
萬榮的 美食 小吃挺多的,有萬榮涼粉、萬榮醪糟,萬榮餄餎等。
年前在侯馬吃過一個叫「萬榮炒晉糕」不知道是不是萬榮當地的,還是演變而來的。
河津有名的 美食 就知道,河津的黃河大鯉魚和臊子面,
大鯉魚在黃河邊吃過,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臊子面味道挺不錯。
稷山翟店餅子和稷山麻花,沒什麼可說的,大家都知道。
新絳的暖鍋子,砂鍋,卷子算得上當地有特色的 美食 小吃,曾經騎著車子去新絳吃砂鍋,卷子是一道下酒菜,暖鍋侯馬挺多的。
垣曲好像就去過一次,還是九幾年的時候,曾去過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在哪兒拿了一張就業協議,但後來沒去哪個單位,當天在垣曲吃的什麼,全忘了。
對垣曲縣的 美食 小吃,一無所知。只能怪自己孤陋寡聞。
運城本地有名的且老趙知道的,運城大盤雞,饃夾菜,解州羊肉泡,北相胡卜,這幾樣到都吃過,估計運城人都吃過,就不瞎咧咧了。
看到這,估計大家心裡空落落,運城 美食 小吃太多了,老趙好多都沒吃過,只因為老趙才疏學淺,見少識不廣,只能列舉這么多,還需要大家來補充,感謝!!!
晉南醪糟
晉南醪糟聞名遐邇,最早出現在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 歷史 。每年農歷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
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有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
烹制醪糟,需先製作一個特別的風匣爐,狀如打鐵爐,爐口直徑26厘米左右。通爐膛前方,焊接一節長約33厘米、前細後粗直徑3.3厘米的鐵皮煙管,另外還需一個大的黃銅瓢。用獨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純味正,清香悠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湯醪糟、蛋花醪糟、桂圓醪糟、三仙醪糟等十餘個品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大眾化羹湯。
甑(zeng)糕
甑糕是由糯米和棗悶蒸而成,關鍵是適時加水掌握火候。雖不及八寶米,在晉南一帶也久負盛名,因為它是用特殊的器皿蒸煮,一粘二甜,老少可口,如與澇糟合煮少許,飲之,更是別有風味。為新絳老少皆宜的傳統小吃。
特點:軟、粘、甜、熱,喜甜可多放白糖,宜熱食。
晉南泡泡糕
晉南泡泡糕,晉南的侯馬、臨汾、芮城等地,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食品,當地人稱之為「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過的糕表面起了許多鼓起來的泡泡,人們便按它的外觀起名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簡單,用白面、豬油、糖、陳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來工藝較為復雜。要經過燙面、制餡、油炸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程序。油糕從油鍋撈上來後,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銀絮、白中微黃,吃起來香甜、酥、脆。侯馬市一位老師傅屈志明,他製作的「太後御膳泡泡糕」,晶瑩透亮,酥脆香甜。這種原來專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後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參、黨參、黃芪等十餘種名貴中葯泡汁和面,以白糖、玫瑰、櫻桃、核桃仁等為餡,油煎而成,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有滋陰補腎延年益壽的功效。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運城,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擰成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目前,稷山麻花已進入北京、深圳、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銷售,頗受歡迎。
新絳生炒麵
生炒麵有肉炒和蛋炒兩種,選用類似龍須面粗細的面條,略蒸之後待用。炒制過程其實也很簡單,像一般炒麵那樣先把各種蔬菜(一般還是小青菜也就是小油菜居多)炒到差不多放入半熟的面加入各種調味料(值得一提的是孜燃,它是生炒麵的出味之處)略翻炒,加蓋(一般老闆直接用盤子蓋的)悶製片刻,出鍋。可能我說的不是很准確,大體如此吧。撲鼻的是孜燃獨特的香味再加上蔬菜的清脆和面的蓬鬆,沒有油膩的感覺,很不錯。
絳州豬卷子
最有名的還是新絳縣西庄豬卷子!
新絳砂鍋
一句話:好吃。新絳縣文化館旁邊的砂鍋尤其好吃。
新絳雞蛋旋子
餅在我國古代是各種麵食的總稱。《說文解字》說:「餅,麵食也」。在火上烤或者烙的,統稱爐餅。
新絳爐餅種類頗多,當新絳雞蛋旋子(雞蛋烙餅)為佳。
雞蛋烙餅,當地俗稱雞蛋旋子,先烙好蔥花餅,然後單 面或者雙面粘上雞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膩,食之無腥,為新絳縣獨有。
特點:香、酥、軟、綿,老少皆宜。
多味齋:雞蛋旋子 梁冬
夜幕降臨,在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山西新絳縣城的龍興塔下,琳琅滿目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在熠熠燈光下散發著陣陣濃香,吸引著眾多的消夏乘涼的食客。
一日,幾位友人在小吃攤點小聚,自然談到新絳的名吃——雞蛋旋子。
一位友人提議,《人民日報》開辟了「多味齋」欄目,介紹各地的小吃、名吃。你們搖筆桿的能不能把「雞蛋旋子」向全國讀者推薦,讓人們都嘗嘗這一美味佳餚呢?提起「雞蛋旋子」,我這位外來人第一次品嘗還是在鄉下。七十年代中期,我從外地調到新絳縣委工作。那年頭,經常下鄉,且與群眾「三同」,盡管農民們不富裕,但對幹部的到來卻十分熱情,總要把家裡最好的,自己拿手的做給幹部吃。熱情的老鄉說:「今天給你們撥個雞蛋旋子吃吃。」當時,我不知什麼是雞蛋旋子,知道有雞蛋一定好吃。不一會兒,一盤捲起來,切成兩半,像是烙餅的食品端上來,我用筷子夾起一塊,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咬一口,暄、酥、香味俱全,我一口氣吃完了兩塊,連聲稱道:「好吃極了,好吃極了!」老鄉說:「好吃還在後面,這個雞蛋旋子是一面粘,下一個給你兩面粘雞蛋的旋子。」果然,下一個兩面粘雞蛋,把烙餅包在中間,吃一口更酥、更香。
為什麼叫雞蛋旋子我沒有細加考證。大概是一種地方叫法,不管怎樣,第一次給我留下美好的記憶,以後每一次下鄉和到小吃攤點吃飯,我總要說:「來一張兩面粘的雞蛋旋子。」沒有料到,這以後還成了幹部下鄉向老鄉討吃的戲言。
雞蛋旋子做起來並不復雜,先把一半白面用開水燙一下,接著另一半白面用冷水和,最後把兩塊面放在一起合,和的面比餃子面還軟,用擀杖把面擀成餅子一樣厚,放上蔥花、鹽和油,捲起來,分成若干小塊,一塊大概不到一兩,然後擀成直徑七寸左右,厚一厘米的圓形。鏊子上用刷子刷上食用油,把擀成的烙餅放在上面,待會兒用手旋轉幾周(大概這就是旋子的來歷),烙熟放起來,再烙另一個。一般是把烙餅烙好,廚師往碗里打兩個雞蛋,放上切碎的韭菜和鹽攪拌,把雞蛋倒在鏊子上攤成烙餅大小,稍後把烙餅放在上面,用寬竹片翻動,不到一分鍾,雞蛋旋子便熟了,把它折成三折捲起來,用竹片從中間切開,一盤雞蛋旋子就上桌了。如果是兩面粘雞蛋,再打兩個雞蛋粘到另一面就是了。
雞蛋旋子好吃,我讓家人也學著做,把一些原理告訴了她,但做出來終不是當地的味道,不是烙餅擀厚了,就是面和硬了,不過以後試了幾次,就漸漸入門了。
由於工作關系,時常接待外地的客人,我常常把他們帶到小吃攤點,讓他們品嘗雞蛋旋子,他們都說:好吃,好吃。
之後,便有了到新絳不吃雞蛋旋子,就沒有在新絳吃飯之說。
《人民日報》(2000年07月15日第八版)
絳州轆座
轆座是新絳路家祖傳的小吃,因形似古代車軸上的箍而得名,麵粉加糖、蘇打等揉成面團,捏成形後入鍋油炸而成,酥甜香脆皆具。
稷山餅子
稷山餅子早在明朝就已出名,有圓形油酥餅、半圓形蔥花餅或麻辣餅及三角形油酥餅三角類型,口味香酥適口。餅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作為一枚吃貨,提到運城首先想到的是大盤雞、涮牛肚。額,臉紅三秒鍾……
好啦,言歸正傳,要說運城的 美食 還真有一籮筐。
油潑面
以前一直以為油潑面是陝西的特色 美食 ,其實平陸油潑面非但不遜反而大有略勝之感。
涼粉炒饃
涼粉的軟配上饃的脆,令人垂涎欲滴。
稷山蜜汁風葫蘆
先將麵粉燙熟,再加雞蛋調成硬糊,制丸炸酥,裹上蜂蜜、芝麻,色澤金黃,外圓內空,形如葫蘆,酥脆香甜。
北相胡卜
距今有一百多年 歷史 ,久負盛名。把烙熟的白面薄餅切成絲條,加鮮羊肉湯煮成,再加香油、蔥花、紅辣椒面等調料。
稷山釀茄子
釀菜是稷山縣的傳統菜餚。清末年間就已馳名河東。當時有一句順口溜:「稷山釀菜好,稷山釀菜香,不嘗釀菜味,枉來稷山城。」
涼粉餄餎
原料是用上好的蕎麥粉壓製成細細的條狀,型如同粉條,佐以紅紅的油辣子、酸酸的陳醋、釅釅的芥末,蒜泥,咸鹽,拌勻即可使用,味辛辣酸生,有川味特色,異常美味。
大刀面
純手工的製作過程講究反復揉壓,增加彈性,搓成絮,木杠壓,成硬塊,盤起回性,疊起成長方形用雙擀麵杖擀制,最長可達20米,分為五層,堆折後疊成10層。
糖豆角
泓芝驛名產「 糖豆角 」起源於秦朝,始為民間食品,距今將近2000年。河東一帶人們探親訪友,往往喜歡以此作為禮品。
除此之外,還有大家熟悉的聞喜花饃、聞喜煮餅、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等。而且運城的水果也相當豐富,平陸石榴、東郭鎮西瓜、干樊梨、三管白水杏、芒果冬棗、紅不軟桃、萬榮蘋果、絳縣大櫻桃、七里坡山楂……
都要流口水了呢,歡迎運城的小夥伴來補充哦!
1、關公故里解州羊肉泡饃
解州羊肉泡饃不僅看著美,而且吃著香,它選料上乘,佐料齊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具有料重味醇,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的特點,因此常有四方八客慕名而來。民間有歌謠為證:雲長喝了羊肉湯,渾身上下有力量。除暴安良真好漢,三國名將數雲長。
2、古城絳州銅火鍋
木炭火鍋在新絳又稱「火碗」,其以鮮而不燥、入口竄香、回味悠長而著稱。食木炭銅火鍋不僅口感細膩,味道鮮美,讓人全身通暢順氣,齒頰留香,而且經濟實惠,其內含的銅、鋅等微量元素正為人體所需,被稱為絳州十大名吃之一。
3、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是一種山西省的地方傳統名點,正宗聞喜煮餅多產於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在山西有著餅點之王的美譽,又有國式糕點絕產之美稱。
4、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山西運城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
作為室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運城品嘗一下當地 美食 了,嘻嘻,假期去蹭飯
石子餅
石子餅是山西的一種別具風味的漢族小吃。山西運城永濟、臨汾、汾陽石子餅有白面和豆面兩種,後一種一般供自家食用。由於人們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面餅又分為包餡石子餅、糖石子餅與一般石子餅。石子餅全是發面,調料是小茴香、芝麻、花椒葉,運城的石子餅白里泛黃,吃起來酥鬆噴香。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山西運城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據傳,麻花原是宮廷食品,傳至民間時成為兩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狀,現在洪洞一帶還可見到這種食品。清乾隆年間,翟店鎮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帶回家鄉稷山,製作出售,食者甚多。後來,這位商人不斷改進製作技術,將麻花由兩股改成三股,然後擰成炸制,呈金黃色細絲花紋狀。
麻花主料是精粉,配有油、雞蛋、食鹽等,將面和好在案板上揉搓,放入油鍋可炸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脆酥可口,近年來又增加了油酥麻花、甜麻花、五香麻花、怪味麻花等系列產品。
解州羊肉泡 解州羊肉泡饃是山西解州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食後回味無窮的特點。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
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作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而它「看著美,吃著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贊。有詩雲:「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據說,當年慈禧太後西去長安,聽說解州羊肉泡饃很有名氣,就派專使到解州為其取之。
晉南醪糟
晉南醪糟聞名遐邇,最早出現在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 歷史 。每年農歷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
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有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
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是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三百多年 歷史 。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厘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 歷史 ,產於黃河北岸的芮城縣。是用芝麻、小米湯、熟麵粉、大豆油、檸檬酸、廣東榴花白糖等十餘種原料和質軟甘甜的芮城井水精製而成。片薄如紙,晶瑩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後有餘香。經盛夏而不粘連,存放久而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場上享有聲譽。
稷山釀菜
釀菜是稷山縣的傳統菜餚。清末年間就已馳名河東。當時有一句順口溜:「稷山釀菜好,稷山釀菜香,不嘗釀菜味,枉來稷山城。」現在,稷山縣不論城鎮還是鄉村,設宴待客席上少不了釀菜。
寶井大刀羊肉面 寶井大刀面講究勻、細、面硬、葉子薄、切條細,其中的兩樣調味也要特別過關,一是本地自釀的米醋,另一種則是自家漚制的面醬。大刀面的製作過程也十分精細,羊湯用羊的骨頭架子熬燉;羊肉必須煮到爛熟,醬湯熬制至少要在兩小時以上。大刀羊肉面煮的特別爛,面煮的軟,再加上醬、醋香,吃一口滿足留香。
很高興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北相羊肉胡卜
這是山西著名的特色小吃, 歷史 上也有100多年了,製作手法很簡單,先是將烙熟的白面,火扁階層,絲條狀,然後加入鮮羊湯煮沸,最後加上香油蔥花,紅辣椒等調料拌制而成即可吃起來口感清爽,油而不膩。
萬榮涼粉。
萬榮涼粉分為涼拌和熱拌,交上去的是羊肉臊子,那就是熱涼粉,澆上去的是辣椒油,就是涼拌。入口非常爽滑,清香,麻辣爽口
解州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不只是四川那邊的,有名山西的羊肉泡饃也是人盡皆知是山西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做法非常驚奇,聞起來特別醇香,肉爛湯濃,饃的味道也是恰到好處。
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我們小時候就吃到過。這個稱之為聞喜煮餅的食品就是麻團。可見這道菜有多少名氣了。主要原料有麵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稀和上等紅糖,吃起來的時候可以拉出幾厘米的細絲,外酥里嫩。
運城是山西的產麥區,土地肥沃,人傑地靈。 美食 多以小麥粉為原料,品牌很多,味道精美!晉中及晉北則雜糧品種多, 美食 式樣更多,更有北方品味!
運城坐落在山西最南邊,與河南、陝西銜接,因此民風民俗、飲食習慣都與其他兩省密切相關。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運城的地方特產。
聞喜煮餅:
一種油炸的點心,一般外麵包裹了一層白芝麻,一口下去,甜香糯多種口感並存,是甜食愛好者的心頭愛,但由於重油重糖,不適合老人和糖尿病人多吃。最有名的、當地人最認可的是俊祥慧的,物美價廉,口味正宗。
稷山板棗:
稷山板棗肉厚核小, 養生 價值較高,加上當地獨特氣候,甜味適宜,是一種適合長期食用的乾果。當地人每年九月收棗之後,會利用自家的暖炕將鮮棗烘乾,然後裝入禮盒,銷往各地。
正宗的稷山板棗是橢圓的,原產地大概是5塊1斤,如果有機會去稷山,一定要多屯一些,全年都可以吃,當地還出售酒棗,將鮮棗泡入葯酒中,口味獨特,題主有些難以接受,但葯用價值極高,一般是10塊1斤。
平陸百合:
百合是潤肺止咳,養氣寧神的不二之選。平陸百合前幾年質量頗高,後來不知道何種原因,當地農民改種桃樹,現在產量驟降,需要到當地才能買到
平陸油潑面、永濟扯麵、永濟牛肉餃子、萬榮涼粉餄餎、絳縣乳白羊湯、新絳卷子、芮城鹵肉、芮城泡泡油糕、聞喜蔥花餅、垣曲和子飯……
Ⅲ 山西特產有哪些
Ⅳ 運城的特產有哪些
城市 稷山板棗、運城相棗、聞喜煮餅、臨猗醬玉瓜。
鹽湖區 王過酥梨、紅星蘋果。
相棗:產於運城北相鎮,以其色濃、味甜、皮薄、肉厚、個大、核小著名。生食甜脆爽口。《漢書》中即有「漢文帝召群臣曰,棗味美者莫若安邑御棗」之語,安邑即今運城市。2000年前即已馳名京師。
泓芝驛鎮:酥梨、相棗、食品糖豆角。 東郭鎮:西瓜。 北相鎮:相棗。 常平鄉:百合。
河津市 山西琉璃製品:以河津所產最為著名。產品分四大類,即琉璃磚、琉璃瓦、法花及室內陳設品。山西琉璃色澤鮮艷,光彩照人,防腐防潮,堅固耐用,永不變色。生產始於1600年前的魏文帝時代,主要用於名勝古跡及公園庭院大型建築門面裝飾。 清澗鎮禹門村:「龍門麻黃」。樊村鎮:「樊村犁鏵」等農具。
永濟市
蒲州青柿:明清時該地屬蒲州府治,故名。10月中旬前後成熟,果型大皮薄,肉細多漿,味甜無籽,易脫澀。當地果農取成熟青柿,製成柿餅,甘甜綿軟掛霜,以手撕開,即有蜜絲相綿聯,置碗中用沸水沖泡,即迅速溶為湯汁。據載早在1500年前即出現「柿樹連理」盛況,明清時,青柿餅即為貢品。
郭李鄉:「馬鋪頭蒜」、「干樊梨」。首陽鄉:西瓜。 任陽鄉:紅棗、柿餅。
聞喜縣
聞喜煮餅:因製作中需將餅坯以油炸熟,晉東南民間通稱「炸」為「煮」故稱。其色澤鮮艷,入口酥沙,不皮不粘,蜜甜不膩,越嚼越香,微帶松柏芬芳,頗耐回味。營養豐富。已有200年歷史。
神柏鄉:葦席。 陽隅鄉:柿餅。 侯村鄉:紫皮蒜。
新絳縣
紡織、鑽石、印染、皮毛、漆器、描金、毛筆、香墨、毛氈、地毯、羽毛扇等:馳名全省。
新絳雲雕漆器:屬漆、畫、雕相結合的綜合性漆器。工藝精巧,結構洗練,雕刻細膩,圖案層次分明,花紋線條圓潤,漆面光瑩照人,具有耐酸鹼、耐高溫的特點。雲雕工藝創始於元代,明初由浙江嘉興府傳入新絳,至今亦有450年歷史。
絳州澄泥硯:產於新絳縣 (舊屬絳州府治)。系利用當地汾河澄泥,以制瓦之法燒制而成,故又稱陶硯。該硯撫之如童膚,觀之如璧玉,被譽為陶不象陶,似玉非玉;但質雖細而不滑,極易發墨;擊之其聲若木,質地堅,重量輕;貯水不易涸。研成墨汁,不發腐、不變味,長保墨香。該硯早在唐代即已有名。
城關鎮:仿古雲雕漆器、金鋼石工具及梅花點舌丹、小兒七珍丹等中成葯。 三泉鎮:蘿卜。
泉掌鎮:豆腐、麻繩、柳條編、芝麻糖。 南社鄉:柿子、遠志。 古交鄉:葦箔。
支北庄鄉:「劉雅線麻」:細韌潔白,為紡織上乘原料。
平陸縣
平陸百合:以中條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而成,個頭大,瓣肉厚,後味不苦,瓣內無柴。鮮嫩潔白,加糖蒸熟後,酥沙、綿軟,味甜幽香。於明成歷年間開始移植栽培,隨即年年向朝廷進貢,素有「中條參」的美名。
杜馬鄉:平陸百合。
垣曲縣
菖蒲、麝香、木耳。
垣曲獼猴桃:原產於垣曲縣海拔700-2000米的中條山區。果實個大肉厚,清香多汁。品種有紫果、軟棗和元寶3種。原為野生,現已進行人工栽培繁殖。
垣曲猴頭:其特點為個頭肥大,絨毛光澤好,形狀各異,氣味芳香,肉質肥厚,無蟲蝕,存貯色味不變。以野生為主。入葯可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神經衰弱等病症,對胃癌等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療效。
同善鎮:核桃、山楂、猴頭、木耳。
歷山鄉:山杏、木耳、猴頭、核桃。
絳縣
絳縣山楂:山西各地均有,以絳縣最多。具健脾胃,行結氣,消淤血之功。中葯常用於婦女病的治療。主治飲食積滯、化痰、止血、解毒,並用山楂治療高血壓及心血管等疾病。
稷山縣
稷山板棗:以其形狀長圓,敦肥如板而得名。系二三百年前引入山東金絲小棗,改良而成。色澤光艷,肉厚核小,久以「大棗小核,小棗無核」而馳名。板棗生食肉厚甜脆,也可以酒密封保存,稱「酒棗」,數十年不老不壞,品質更佳,掰開後有粘連果肉之縷縷金絲,滋味甜美。
稷山螺鈿:分硬螺鈿、軟螺鈿兩類工藝。其圖案內容有古今建築、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等。造型別致,螺鈿細密,圖案豐滿,古樸典雅。尤以鼻煙壺,在僅及火柴盒大小的壺面上,鑲嵌螺鈿及金銀絲達千餘片,組成層次分明、新奇別致的圖像,極為精細。稷山螺鈿約開始於宋代。
西社鎮:柿餅。
清河鎮:笤帚。
修善鄉:柿子。
芮城縣
芮城麻片:外形為長方片狀,勻薄如紙,晶瑩透光,嵌滿芝麻,酥脆甜香,入口即化,經夏不粘連,歷久不變味。長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勞、振奮精神、補充營養、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故老幼皆宜。至今已有300年歷史。
西陌鄉:柿子、紅棗、蘋果、毛竹。
大王鄉:蘋果、柿子、毛竹、蘆葦。
夏縣
夏縣板栗:以野生為主,具有外形美觀,面有光澤,水分少,易剝皮,出粉率高,肉質細膩,香甜味美,營養價值高等特點。現已大規模人工栽培。
禹王鄉:柳編、葦箔。
曹家莊鄉:板栗、核桃、木耳。
祁家河鄉:木耳、柿餅、板栗。
萬榮縣
柿餅。
萬泉鄉:大蔥。
王顯鄉:臘牛肉。
臨猗縣
臨猗石榴:產於臨猗縣,具有外膜薄、籽粒大、核兒軟、液汁多而渣滓少的優點。其味道分為甜、酸、甜酸三種。食後能除疲勞,提醒神,營養豐富。可治多種疾病,能「療下痢,止漏精」。還能治扁桃體炎、外傷感染等病症、對絛蟲、薑片蟲、鉤蟲和蛔蟲以及牙痛病,也有一定療效。
臨猗醬玉瓜:產於臨猗縣。玉瓜,亦稱地黃瓜,其肉白色,皮細,肉厚,口味甜嫩。成品呈黑亮色澤。咸中帶甜,清脆爽口,為饋贈之佳品。
臨晉鎮:玉瓜。
李漢鄉:紅棗、煙葉。
三管鄉:白水杏、柿子
Ⅳ 山西有什麼富饒物產
1、山西老陳醋
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以色、香、醇、濃、酸五大特徵著稱於世。
老陳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香、綿、不沉澱的特點。另外,老陳酸儲存時間越長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過夏不霉、過冬不凍,顏色深橙,為山西醋中獨具一格、質地優良的佳品。
2、晉祠大米
晉祠大米,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晉祠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
吃到嘴裡,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系。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3、汾酒
汾酒,中國傳統名酒,屬於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產於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又稱「杏花村酒」。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4、清徐葡萄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清徐縣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2-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適宜種植葡萄。
清徐葡萄有龍眼、黑雞心、瓶兒、牛奶、驢奶、西營葡萄、白瑪瑙、黑瑪瑙、紫玫瑰、白雞心等品種,引入的品種有粉紅太妃、卡拉斯玫瑰、保爾加爾、葡萄園皇後、玫瑰香、無核黑、巨峰、零丹等。清徐葡萄,皮薄、粒大、色澤美觀。肉厚、糖分高、味道甜。果肉柔軟多汁。
5、平遙牛肉
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餘年。
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2003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平遙牛肉」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Ⅵ 誰給我詳細介紹一下運城
給你一個地址吧:http://ke..com/view/4723.htm
運城市轄1個市轄區(鹽湖)、10個縣(臨猗、萬榮、聞喜、稷山、新絳、絳縣、垣曲、夏縣、平陸、芮城),代管2個縣級市(永濟、河津)。
運城市面積14106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鹽湖區面積1237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044000。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
永濟市面積1221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044500。市人民政府駐城東街道。
河津市面積593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043300。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街道。
芮城縣面積1161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政編碼044600。縣人民政府駐古魏鎮。
臨猗縣面積1350平方千米,人口53萬。郵政編碼044100。縣人民政府駐猗氏鎮。
萬榮縣面積1037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044200。縣人民政府駐解店鎮。
新絳縣面積600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043100。縣人民政府駐龍興鎮。
稷山縣面積680平方千米,人口33萬。郵政編碼043200。縣人民政府駐稷峰鎮。
聞喜縣面積1160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政編碼043800。縣人民政府駐桐城鎮。
夏縣面積1328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044400。縣人民政府駐瑤峰鎮。
絳縣面積968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043600。縣人民政府駐古絳鎮。
平陸縣面積1151平方千米,人口25萬。郵政編碼044300。縣人民政府駐聖人澗鎮。
垣曲縣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22萬。郵政編碼043700。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鹽湖區包括:姚孟辦、東城辦、西城辦、南城辦、北城辦、中城辦、安邑辦、大渠辦、解州鎮、龍居鎮、陶村鎮、泓芝驛鎮、北相鎮、三路里鎮、東郭鎮、席張鄉、金井鄉、王范鄉、馮村鄉、上郭鄉、上王鄉。河津市包括:城區街道辦事處、小梁鄉、下化鄉、趙家莊鄉、陽村鄉、柴家鄉、僧樓鎮、樊村鎮、清澗街道辦事處、柴家鄉。永濟市包括: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虞鄉鎮、卿頭鎮、開張鎮、栲栳鎮、張營鄉、蒲州鎮、韓陽鎮。芮城縣包括:古魏鎮、風陵渡鎮、陽城鎮、永樂鎮、大王鎮、南衛鎮(這個「衛」字是我簡化以後的,真正的「wei」字我的輸入法里沒有,但字的意思是石磨盤)、西陌鎮、陌南鎮、東壚鎮臨猗縣包括:猗氏鎮、牛杜鎮,嵋陽鎮、楚候鄉、廟上鄉、七級鎮、臨晉鎮、東張鎮、角杯鄉、孫吉鎮、北辛鄉、耽子鎮、北景鄉、三管鎮。萬榮縣包括:解店鎮、南張鄉、裴庄鄉、光華鄉、榮河鎮、萬泉鄉、高村鄉、賈村鄉、王顯鄉、通化鎮、西村鄉、皇甫鄉、漢薛鎮。稷山縣包括:稷峰鎮、翟店鎮、西社鎮、清河鎮、化峪鎮、太陽鄉、蔡村鄉垣曲縣包括:新城鎮、毛家鎮、皋落鄉、長直鄉、王茅鎮、解峪鄉、華峰鄉、古城鎮、歷山鎮、英言鄉、蒲掌鄉。絳縣包括:古絳鎮、橫水鎮、南樊鎮、安峪鎮、大交鎮、磨里鎮、陳村鎮、衛庄鎮、郝庄鄉、冷口鄉夏縣包括:瑤峰鎮、水頭鎮、禹王鄉、胡張鄉、裴介鎮、尉郭鄉、廟前鎮、埝掌鎮、南大里鄉、泗交鎮、祁家河鄉。平陸縣包括:聖人澗鎮、部官鄉、坡底鄉、杜馬鄉、洪池鄉、三門鎮、張村鎮、張店鎮、曹川鎮、常樂鎮。聞喜縣包括:桐城鎮、郭家莊鎮、裴社鄉、石門鄉、河底鎮、後宮鄉、侯村鄉、東鎮、禮元鎮、薛店鎮、畖地鎮、神柏鄉、陽隅鄉。新絳縣包括:龍興鎮、澤掌鎮、北張鎮、三泉鎮、古交鎮、萬安鎮、橫橋鄉、陽王鎮。
Ⅶ 運城的特色小吃都有什麼~
1、運城小吃解州羊肉泡饃
解州羊肉泡饃是山西解州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食後回味無窮的特點。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
參考資料:運城-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