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含稅價格怎麼算稅額
有含稅價格算稅額的公式為增值稅額=不含稅銷售額乘以增值稅稅率。
含稅價格中的「稅」一般指增值稅,含稅價是包括增值稅在內的價格。增值稅屬於價外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項目,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後,發生銷售貨物退回或者折讓、開票有誤等情形,應按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未按規定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增值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扣減。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第六條 銷售額為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結算銷售額的,應當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⑵ 銷售中一般說的加稅點是什麼意思,要要怎麼計算
銷售中一般的加稅點,是指如果客戶需要開具發票,就要加稅。因為按照規定,只要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都應當繳納增值稅及附加稅種,不管是否開具發票。但由於不法經營者為了偷稅漏稅,向稅務機關隱瞞未開發票的收入,而只申報開具發票的收入(因為開具發票的收入能夠核查)。因而,為了達到少繳稅的目的,他們不願意給客戶開具發票,而在客戶要求開具發票時,要求加稅點,把應該繳納的稅收全部額外轉嫁給客戶。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單價50元,要加上6個點的稅怎麼算
有兩種演算法:
一是按價格加點計算稅=50*(1+6%)=53,稅=(53-50)=3,稅率=3/50*100%=6%
一是按票面金額加點計算稅=50/(1-6%)=53.1915,稅=(53.1915-50)=3.1915,稅率=3.1915/53.1915*100%=6%
⑷ 含稅單價怎麼算
1.含稅單價計算公式:含稅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比如5元是不含稅的單價,稅率17%,那麼價稅合計5*(1+17%)=5.85元。
2.單價是不是含稅,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是怎麼規定的。不含稅單價=含稅價/適用稅率(1+17%或13%)。
拓展資料:
1.日常購買商品時都包含了稅款,即含稅價。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值得一提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是不含稅價,這是因為增值稅額需要單獨列出。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一般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才會分開。發票分為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基本聯次共三聯,第一聯為記賬聯,第二聯為稅款抵扣聯,第三聯為發票聯。其中發票聯是收執方作為付款或收款原始憑證,屬於商事憑證。
2.含稅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單價是不是含稅,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如果雙方訂立的合同是不含稅價,那麼含稅價的單價=不含稅的單價*適用稅率(1+17%或13%)。如果雙方訂立的是含稅價,那麼不含稅單價=含稅價/適用稅率(1+17%或13%)。
3. 含稅價是包括稅金在內的價。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⑸ 請問商品的含稅價是如何計算的呢
含稅價格等於不含稅價格乘1加稅率。
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可以互相換算。在按含稅價格計稅的制度下,對只有不含稅價格的產品可以比照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計算稅額。如果沒有同類產品的含稅價格可比照,則要按含稅價格的組成因素換算出含稅價格。
⑹ 怎麼算單價的增值稅啊
1、一般納稅人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購買甲產品支付貨款1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甲產品含稅銷售額為23400元。
進項稅額=1700元
銷項稅額=23400/(1+17%)×17%=3400元
應納稅額=3400-1700=1700
2、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6)產品單價怎麼加稅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一)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二)進口貨物,為報關進口的當天。
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
第二十條增值稅由稅務機關徵收,進口貨物的增值稅由海關代征。
個人攜帶或者郵寄進境自用物品的增值稅,連同關稅一並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一條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應稅銷售行為的購買方為消費者個人的;
(二)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
第二十二條增值稅納稅地點:
(一)固定業戶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總機構和分支機構不在同一縣(市)的,應當分別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經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財政、稅務機關批准,可以由總機構匯總向總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二)固定業戶到外縣(市)銷售貨物或者勞務,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報告外出經營事項,並向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未報告的,應當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由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補征稅款。
(三)非固定業戶銷售貨物或者勞務,應當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未向銷售地或者勞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的,由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補征稅款。
(四)進口貨物,應當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納稅。
扣繳義務人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其扣繳的稅款。
⑺ 加稅點怎麼算
法律分析:不含稅額乘以12%。12%稅點是增值稅占貨物銷售額的比率,用來計算貨物或應稅勞務增值稅稅額。12%的稅點=商品的不含稅金額/應交稅費。現行增值稅實行產品比例稅率,分為8%,12%、14%、16%、18%、20%、21%、23%、26%、30%、43%、45%12個檔次。多數產品的稅率是在原工商稅、產品稅稅負基礎上換算確定的,部分產品的稅率,在原稅負的基礎上作了適當調整。開票加點是指開發票的話,就要在原來的價格上加上一定比例的數額。一般說的幾個點指的是百分之幾的稅率。3個就是3%,5個就是5%。開票點即開票稅點,是指找人開發票,開票人向自己收取的稅款,比如開票點為5個點,既是指想要找對方開100元發票,對方會收5元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⑻ 單價138加上17%增值稅怎樣算
單價138加上17%增值稅演算法: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增值稅=138*17%=23.46,價稅合計為138+23.46=161.46。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