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紅石產於那個國家
藍寶石(藍剛玉)的產地主要是:克什米爾/緬甸/中國/泰國/斯里蘭卡/蒙大拿/澳大利亞/非洲南部等地.
依據地質成因不同,可分兩類:一類是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克什米爾產的藍寶石。另一類是澳大利亞、泰國、中國產的藍寶石。
緬甸等地產的藍寶石,因含鈦致色,故呈鮮艷的藍色,含絹絲狀金紅石和指紋狀液態包裹體。絹絲狀金紅石包裹體可產生六射或十二射星光,屬優質寶石品種。澳大利亞、泰國、中國產的藍寶石因其中含有較多的鐵,由鐵致色,故寶石顏色很暗,刻面寶石反光效果亦不太好,一般均需經過加熱改以處理才能使用。
不同產地藍寶石的特徵簡述如下:
印度克什米爾藍寶石。顏色呈矢車菊的藍色,也就是微帶紫的靛藍色。顏色的明度大,色鮮艷。有霧狀的包裹體的具乳白色反光效應。屬優質的藍寶石品種。但由於礦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終年被霧籠罩,近幾年沒有產出。
緬甸抹谷藍寶石。和紅寶石產在同一礦區,除顏色不同外,其它特點完全相同。它的包體如下:絹絲狀金紅石包體,平行六方柱面密集排列,成60度、120度交叉。如果垂直絹絲狀包體切割,琢磨成弧面寶石後可呈現六射或十二射星光;指紋狀液體包體的包體空隙中的氣泡所佔面積較小,約30%左右;固態包體,常見有剛玉、尖晶石、鈾燒綠石、磷灰石等。
斯里蘭卡藍寶石。和紅寶石同屬一個礦區,除顏色不同外,其它特點完全相同。其包體如下:絹絲狀包體,與緬甸藍寶石特點相似,區別在於纖維細而長,可呈現六射星光;液體包體,呈不定形層狀屬布或呈指紋狀展布;固態包體,有鋯石、磷灰石、黑雲母等。
泰國藍寶石。呈帶黑的藍色、淡灰藍色。晶體中沒有絹絲狀包體,但指紋狀液態包裹體發育。最特徵的是黑色固態包體周圍有呈荷葉狀展布的裂紋。三組聚片雙晶發育,裂理沿雙晶面裂開。
中國藍寶石。80年代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的玄武岩中,相繼發現了許多藍寶石礦床。其中以山東(昌樂)藍寶石質量最佳。晶體呈六方桶狀,粒徑較大,一般在1cm以上,最大的可達數千克拉。藍寶石因含鐵量高,多呈近於炭黑色的靛藍色、藍色、綠色和黃色。以靛藍色為主。寶石級藍寶石中包裹體極少,除見黑色固態包體之外,尚可見指紋狀包體。沒有絹絲狀金紅石及彌漫狀液體包體。藍寶石中平直色帶明顯,聚片雙晶不發育。大的晶體外緣可見平行六方柱面的生長線。山東藍寶石因內部缺陷少,屬優質藍寶石。
黑龍江省藍寶石。顏色鮮艷,呈透明的藍色、淡藍色、灰藍色、淡綠色、玫瑰紅色等,不含或少含包體,不經改色即可應用。不足之處是顆粒細小。 海南島和福建產的藍寶石。特點相似,一般粒徑小於5mm的晶體,色美透明,除含極少的氣液包體和平直的簡單雙晶紋之外,很少含其它缺陷。但顆粒大於5mm晶體的外緣,均不同程度的含有一層乳白色、不透明、平行六方柱面的環帶。晶體中平行菱面體的三組聚片雙晶發育。晶體中還有較多的聚隙和蠶籽狀金紅石包體。
江蘇省藍寶石。色美透明,多呈藍色、淡藍色、綠色。但在噴出地表時,火山的噴發力較強,故藍寶石晶體常沿軸面裂開,呈薄板狀,故取料較難。
澳大利亞藍寶石。澳大利亞是產量豐富的藍寶石產地。但由於鐵的含量高,寶石顏色暗。多呈近於炭黑的深藍色、黃色、綠色或褐色。含塵埃狀包體。其寶石特點與泰國、中國相同,均需改色後才能使用。
㈡ 金紅石族
本族礦物主要包括:①TiO2的同質多像變體,如金紅石、銳鈦礦和板鈦礦,以及新發現的兩個高壓相的變體:一個為α-Pb O2結構,密度比金紅石高2%;另一個具Zr O2(斜鋯石型)結構,密度比金紅石高11%。自然界中以金紅石分布最廣,銳鈦礦和板鈦礦少見。兩個高壓相變體僅見於隕石坑中。②晶體結構均屬金紅石型(見金紅石描述)的錫石和軟錳礦。
金紅石Rutile—TiO2
晶體參數四方晶系;對稱型4/mmm。空間群P42/mnm;a0=0.459nm,c0=0.296nm;Z=2。
成分與結構Ti 60%,O 40%。常含Fe、Nb、Ta、Cr、Sn等。其中富含Fe者稱為鐵金紅石(nigrine),其成分中Fe2O3可達25%~35%。Fe2+和Nb5+(Ta5+)與Ti4+成異價類質同像置換:Fe2++2Nb5+(Ta5+)→3Ti4+。當Nb大於Ta時,稱鈮鐵金紅石(ilmenorutile);當Ta大於Nb時,稱鉭鐵金紅石(strüverite)。金紅石的成分可作為標型特徵,鹼性岩中金紅石富含Nb;基性岩和岩漿碳酸鹽岩中金紅石含V;偉晶岩中金紅石含Sn;而月岩中金紅石則富含Nb和Cr。其晶體結構如圖10-6所示,氧離子近似呈六方緊密堆積,鈦離子位於變形八面體空隙中,構成Ti-O6配位八面體。鈦離子配位數為6,氧離子配位數為3。Ti-O6配位八面體相互之間通過共棱連接成平行於c軸的鏈狀。鏈與鏈之間則以共角頂相連接。金紅石沿c軸延伸呈柱狀的形態和平行c軸方向的解理,反映了此鏈狀結構的特徵。
圖10-6 金紅石晶體結構
(據Klein等,2007)
形態晶形呈柱狀或針狀(圖10-7A);雙晶依(101)呈膝狀雙晶或輪式雙晶(圖10-7B、C)。集合體呈緻密塊狀。
圖10-7 金紅石的晶形(A)、膝狀雙晶(B)和三連晶(C)
a{100},m{110},e{101},s{111},l{310)
(據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質通常為褐紅色;條痕淺褐色;金剛光澤,微透明。硬度6;解理平行{110}中等。密度4.2~4.3g/cm3。鐵金紅石和鈮鐵金紅石均為黑色,不透明。鐵金紅石密度4.4g/cm3,而鈮鐵金紅石可達5.6g/cm3。
鑒定特徵以其四方柱形、雙晶、顏色為特徵。與相似礦物錫石和鋯石的區別是:錫石具較大密度(6.8~7.0g/cm3),而鋯石具較大的硬度(7.5)。
成因與產狀金紅石是榴輝岩中的常見礦物,也是花崗岩、片麻岩、雲母片岩中的副礦物。在高溫熱液脈中,可形成金紅石礦床。此外,還見於碎屑岩和砂礦中。金紅石還常見以細微的針狀包裹體出現在剛玉和石英的單晶體內,構成「貓眼」或「星光」效應。
主要用途金紅石是提煉鈦的礦物原料。人工制備的粉末狀金紅石稱為鈦白粉,廣泛用於顏料工業。金紅石還是一種重要的高溫隔熱塗層材料,用作電焊條的葯皮塗層。
金紅石中微量結構水的地質意義
我國學者於2001年在研究隕石坑岩石時,新發現了兩個金紅石高壓變體,它們產於遼寧岫岩隕石坑的片麻岩中。分別具a-PbO2結構和Zr O2結構。地殼中金紅石常具較高的Nb、Ta含量。但在上地幔下部到轉換帶中,金紅石變體的Nb、Ta、Zr、Hf等元素的分配特徵發生了變化。這一新發現豐富了地幔礦物學的內容。
國內學者對地下深部的金紅石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受到國內外地學界高度關注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之一。孔址位於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南部的東海縣,此地具有豐富的榴輝岩型金紅石資源。鑽井穿過的岩石是曾位於板塊匯聚邊界的地幔深處,它是研究大陸深俯沖及地幔動力學的最佳選址。其科學目標之一是尋找超深地幔條件下形成的特徵礦物,揭示超高壓變質岩石的形成與折返模型,以及匯聚邊界的深部動力學機制。超高壓變質岩的組成礦物,諸如石榴子石、單斜輝石、藍晶石、金紅石、柯石英以及地幔岩石中的橄欖石、尖晶石等都是化學式中不含有「H2O」或「OH」的無水礦物。然而,紅外光譜測定發現,這些礦物中都含有微量的結構水(質量分數為每噸幾十克到數千克)。因此,這些礦物被稱為名義上的無水礦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簡稱NAMs)。近二十多年來,NAMs中微量結構水的研究一直是地學界的熱點之一。通過對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獲得的岩心樣品——榴輝岩的研究,表明該榴輝岩中的金紅石是典型的超高壓變質作用峰期的礦物,與石榴子石、綠輝石和柯石英等密切共生。當溫壓條件下降時,金紅石立刻退變為鈦鐵礦與榍石。因此,金紅石的結構水成為探討變質流體活動的重要對象。一些學者認為板塊折返過程中變質流體來源於NAMs結構水的減壓出溶。人們推測在高壓狀態下,「H2O」深入到礦物中形成結構水(OH)-,當榴輝岩隨板塊折返時,由於壓力的驟減,礦物中的結構水含量將降低,這些逃逸出來的水就可能成為退變質流體的來源。
錫石Cassiterite—SnO2
晶體參數四方晶系;對稱型4/mmm。空間群P42/mnm;a0=0.472nm,c0=0.317nm;Z=2。
成分與結構Sn 78.8%,O 21.2%。含有Fe、Nb、Ta等元素。錫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作為標型特徵,偉晶岩中的錫石,富含Nb、Ta,一般Ta大於Nb;氣化高溫熱液礦床中的錫石,Nb、Ta含量較少,不超過1%,並且Nb大於Ta;硫化物礦床中的錫石,其成分中Nb、Ta含量很低,但富含稀散元素In。其晶體結構屬金紅石型。
形態晶形常呈由四方雙錐、復四方雙錐和四方柱組成的雙錐柱狀聚形(圖10-8A);以(101)為雙晶面的膝狀雙晶常見(圖10-8B)。錫石的形態隨形成溫度、結晶速度、雜質種類而異。偉晶岩中的錫石呈雙錐狀;氣化-高溫熱液礦床中的錫石呈雙錐柱狀,並具膝狀雙晶;硫化物礦床中的錫石呈長柱狀或針狀,而且晶體細小,除膝狀雙晶外,還出現三連晶、四連晶和六連晶,這可能與形成時的溫度和壓力下降較快有關,從而促使了這類雙晶的形成。集合體呈不規則粒狀。
圖10-8 錫石的晶形(A)和雙晶(B)
m{110},a{100},s{111},e{101},h{210},z{321}
(據Berry等,1983,修改)
物理性質一般為黃棕色至深褐色;條痕白色至淡黃色;金剛光澤,斷口油脂光澤。透明度隨顏色的深淺而異,大多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6~7;解理平行{110}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密度6.8~7.0g/cm3。
鑒定特徵錫石與金紅石和鋯石很相似,以其密度遠大於後兩者而區別之。
成因與產狀錫石主要產於與花崗岩有關的氣化-高溫熱液錫石石英脈和熱液錫石硫化物礦床中,並常富集於砂礦中。我國是世界上產錫的主要國家之一。以廣西南丹大廠錫礦規模最大,因雲南個舊的錫礦開采歷史悠久,而享有中國「錫都」之稱。
主要用途是提煉錫的最主要的礦石礦物。
軟錳礦Pyrolusite—MnO2
晶體參數四方晶系;對稱型4/mmm。空間群P42/mnm;a0=0.439nm,c0=0.287nm;Z=2。
成分與結構Mn 63.19%,O 36.81%。晶體結構屬金紅石型。自然界還發現MnO2的同質多像變體,呈正交晶系稱斜方錳礦(ramsdellite)。
形態晶體少見,有時呈針狀,呈較完好的柱狀晶體稱黝錳礦(polianite)。常呈腎狀、結核狀、塊狀或粉末狀集合體。
物理性質黑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至光澤暗淡;硬度視結晶粗細程度而異,顯晶質者可達6,而隱晶質塊體則降至2;解理平行{110}完全。晶體的密度為5g/cm3,塊狀則降至4.5g/cm3。
鑒定特徵黑色、條痕黑色、性脆、呈晶體者有完全的柱面解理,隱晶質者硬度低易污手為特徵。此外,滴H2O2劇烈起泡。
成因與產狀軟錳礦是氧化條件下所有錳礦物中最穩定的礦物。是沉積成因的錳礦床的主要礦物之一。現代海洋沉積的鐵錳結核,外形呈球狀、半球狀、餅狀或不規則狀,一般呈土黑色,由核心和包殼組成。核心成分常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殼主要為鐵錳氧化物,並呈同心圓狀構造。在鐵錳結核中含有可綜合利用的Cu、Co、Ni、V等元素。我國軟錳礦的主要產地分布在湖南、廣西、遼寧、四川等地。
主要用途軟錳礦主要用來提煉錳,也用作氧化劑和玻璃去色劑等。
㈢ 世界上的紅寶石和藍寶石產於哪個洲
紅寶石主產於深變質岩系的大理岩中,產於含鈣長石、蛭石和奧長偉晶岩中,產於強度質岩層狀斜長岩雜岩體中,產於玄武岩中,產於片麻岩、變粒岩、雲母片岩中、著名產地有緬甸莫谷、阿富汗、原蘇聯帕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北部的罕薩、泰國、越南等。根據產地不同可以把紅寶石分為以下幾類:
1.緬甸紅寶石:緬甸是紅寶石最著名的產地,從古時候起緬甸紅寶石就很出名,特別是緬甸北部的莫谷地區出產的一種叫"鴿血紅"的紅寶石更居紅寶石之冠,它鮮艷奪目,如同當地一種鴿鳥的胸部鮮血一樣,故得名"鴿血紅",緬甸紅寶石顏色分布不均勻,常呈濃淡不一的絮狀,也稱"糖蜜狀"構造,這種構造曾作為緬甸紅寶石的鑒定特點,另外,緬甸紅寶石含有豐富的金紅石包體。
2.泰國紅寶石:泰國也是紅寶石的重要產出國,泰國紅寶石大部分顏色較深,從微紫紅色至棕紅色,另外,幾乎缺失金紅石包體,因此沒有星光紅寶石品種。
3.斯里蘭卡紅寶石:紅寶石的顏色稍淺,呈粉紅色的居多,內部含大量的金紅石,鋯石包體。
4.越南紅寶石:顏色介於緬甸和泰國紅寶石之間,總體顏色比緬甸紅寶石深,而比泰國紅寶石淺,表現為紫紅色、淺紫色。
5.中國紅寶石:目前我國紅寶石產地有七、八處之多,主要有青海、安徽、新疆、雲南、黑龍江和青海等省、區,其中雲南紅寶石是中國近年來來發現的最好的紅寶石礦物。
世界藍寶石產地不多,主要有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澳大利亞、中國等,但就寶石質量而言,以緬甸、斯里蘭卡質量最佳。
㈣ 韓國紅石對人體有什麼壞處
韓國紅石被稱作人類的健康保護神, 智慧元素。 在保健治病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 帶有永久不消失的能量, 不斷的為人體補充能量, 給你帶來快樂幸福人生。
為什麼它能有這么神奇的效果呢?
紅石含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
主要成分是鍺, 含量高達91.66%, 為稀有金屬, 具有半導體性質, 原子序數排列第32位, 帶有32個電子, 分四層,電子層排列: 2- 8- 18- 4前三層分別是採集能量的電子, 最外層4個電子可以釋放能量, 由於它們離原子核遠, 可以掙脫原子核的束搏, 變成活躍電子, 它能不斷得到電子同時能不斷丟失電子, 會將得到的能量不斷的釋放出去, 並且在人體32度常溫下就能進入人體, 在人體的近千種酶中, 有70%以上的酶必須經過微量元素的激活才能發揮其作用; 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 可調節機體的代謝及生長發育功能 ; 微量元素可維持機體的正常營養狀態和生理功能。 體內缺少微量元素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阿露米納紅石和普通鍺石的區別:第一的區別含鍺量非常高達到世界頂級含96.66%普通鍺石含鍺最高0.28%,第二100年不失效,永久有效,其它鍺石有效期最多10年,第三釋放遠紅外線和負氧離子,遠紅外線有短波,短波4一16微米能穿透人體3一10公分能直接進入體內激活細胞,活化細胞以及修復細胞,其它鍺沒有遠紅外短波,另外負氧離子釋放的較多,每立方米1200一5000個這么多,第四,紅石能激活體內一種特殊物質干擾素,干擾素被激活體內NK細胞就活躍,NK細胞是抗癌主力軍,這樣就具有了防癌和抗癌功效!(紅石就是鍺石不同的是紅石含鍺量高、能量永遠不消失!大家可以網路鍺石看看!這就是為什麼紅石治病效果好的原因!所以被人類稱為健康保護神)
人類健康保護神--紅石
產地韓國烏山採用地下2000米深層的能量礦元素石,經過1644 ℃高溫72小時精煉的紅石系列產品,被譽為「人類健康的保護神」。
紅石,即紅色的石頭,韓文叫阿露米納
在韓國烏山的一個山村,當地的莊稼和生長的十分茂盛和粗壯,村民的平均壽命也比一般地區高出15-20歲。當地村民長期以來就有用天然石塊泡水飲用、燒飯、洗澡、泡腳和保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