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期,美國使用的武器
二戰美軍主要戰斗機:P38閃電 P40飛虎 P47雷電 P51野馬 P61黑寡婦 F2A水牛 F4U 海盜 F4F野貓 F6F悍婦
二戰美軍主要轟炸機:B17 B24 B25 B29
二戰美軍主要坦克:M24霞飛輕型坦克
二戰是美軍使用的輕武器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湯姆森M1A1沖鋒槍,班用輕機槍是勃朗寧重管自動步槍(BAR),重機槍為勃朗寧M1919,手槍是柯爾特M1911手槍,狙擊步槍為斯普林菲爾德M1903A4。
M1,當時最為普及的單兵自動裝填步槍,是二戰中美軍的標志性武器之一,8發裝彈,有效射程500米,適應各種環境,非常的可靠。
M1A1沖鋒槍,有效射程200米,理論射速700發/min,使用彈夾或彈鼓,美中不足的是該槍過高的射速常常導致槍機卡死,且精度也較低。
BAR,20發裝彈,300-450發/分;500-650發/分(A2型),重量偏重,20發彈夾限制了火力持續性,但因為故障率,非常可靠而得到士兵的信賴。
勃朗寧M1919,採用彈箱供彈,有效射程2000米(真正的重武器啊),堪稱戰場收割者。
柯爾特M1911手槍,8發裝彈,有效射程50米。近戰利器,射擊方式可靠,威力強大。曾經創造連續6000發射擊耐久記錄,時間是1911年3月(該記錄1917年被打破)美國大兵對這款武器有著近乎迷信般的崇拜,寧要M1919,也不要子彈多一倍的9毫米自動手槍。
斯普林菲爾德M1903A4使用集成彈夾,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不愧是狙擊步槍)
我軍現在的輕武器裝備是QBZ95式槍族。(均是無托結構)
95式步槍:無托結構步槍,具有30發塑料彈匣供彈。有效射程400米(畢竟是突擊步槍),適合乘車作戰和室內作戰,但不用於野戰。性能上不是很可靠。
95式輕機槍,彈鼓或彈夾供彈,與95步槍大部分零件通用,有效射程800米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列明 9,372,610 km²,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㈡ 美國二戰裝備有哪些
戰爭初期美軍的主要裝備是1903春田步槍,也屬於手動步槍,但是美軍的輕重機槍配備數量是遠遠超過日本的,而且美國有數量充足的迫擊炮、發生近戰時又有湯姆森沖鋒槍和霰彈槍,加之美國後勤保障充足,所以一旦日軍端起刺刀准備「萬歲沖鋒」,美軍的彈雨就招呼過去,基本就是屠殺。到戰爭中後期,美國裝備的更先進的M1珈藍德、卡賓槍、M3沖鋒槍、M2重機槍等新式速射武器,日軍就更加難以招架了,一個美國兵一把沖鋒槍,就可以壓制住一個小隊的日軍。還有一點,美軍發現自己的拼刺技術不如日軍,於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配備手槍,大口徑的M1911手槍在近距離遭遇戰時是很管用的,拼刺技術再好也是不如手槍有效的。
㈢ 二戰美軍主要裝備是哪些
美軍全部武器 M1步槍 M1卡賓槍 注油槍 春田狙擊槍 湯木森沖鋒槍 BAR勃朗寧步槍 .30機槍
英國武器 布朗式輕機槍 恩菲爾德沖鋒槍
德軍武器 K98步槍 G43步槍 MP40沖鋒槍 STG44突擊步槍 MG34機槍 MG42機槍 FG42傘兵機槍
其他裝備
傘兵盔
按形式不同又可分為M1C、M2D等型號,與一般步兵盔的最大差別在於內盔增加了左右耳際的A型加強邊,藉以串聯皮下巴片。外盔的下巴帶末端設置了一組四合扣,用來與內盔固定,降低空降時內外盔脫離的機率,而M1C與M2D的差異則僅在於外盔下巴帶固定環的不同。
傘兵型急救包
內含一個急救綳帶組、止血帶以及一劑嗎啡。許多傘兵都將此型急救包綁附在鋼盔的偽裝網或是M36背帶上。傘兵仍有配發使用一般的急救綳帶組。
腕帶式指北針
外型看起來像是一支大手錶,佩掛方式也和手錶相同;讓傘兵在天旋地轉的空降過程中,仍能辨別方位。與一般指北針不同之處在於內部裝填著油。
M3格鬥刀
嚴格說來,這把刀算不上是傘兵專用裝備,許多步兵也有配發;然而在諾曼地空降時,傘兵們幾乎是人手一把,不是綁在手臂、就是綁在小腿上,幾乎已經成為傘兵們的標准配備了。
M2傘兵摺刀
摺刀具有簧力,按下刀側按鈕即可自行彈出,用來割斷纏繞的傘繩或任何它能割斷的東西。M42傘兵服胸前的小口袋就是用來放置這把小刀的。
M4救生背心
空降配備。本來是發給飛行組員的救生背心,而為了防止(減少)在空投時落水遭溺斃的意外,傘兵們也都穿上這件像幼兒圍兜的黃色背心。由於用途固定,往往成為傘兵平安落地後第一個丟棄的裝備之一。
腿掛物資袋(腿袋)
空降配備。由英國人設計的「傘兵改裝套件」,使他們在空降時能攜帶更多的物資,容量大、使用也方便;但由於固定機制設計不良,很多傘兵是在跳出機門時見上它最後一面,從此再沒相逢。
T5傘包
空降配備。傘兵最重要的裝備就收在這里頭。
繩索
幫助傘兵們從高處落地的重要工具。這里所指的高處,是指樹梢、屋頂、甚至懸崖這種不小心飄落的地方。
M1938 皮革手套
這雙本來為山嶽部隊所開發的手套,*著傘兵的愛用而出名,最後也成為傘兵行頭的正字標記之一。
M1910 傘兵用T型鏟
一般的M1910鏟的木柄很容易在跳傘時折斷,因此傘兵們自行將木柄截短,保留T型手柄部位,創造出了專用的T型鏟。實際上外型與一般通用的單兵裝備並無二狀。
響片
是根據82空降師的作戰經驗所決定使用的敵我識別工具,靈感來自兒童玩具,可發出「喀噠」聲,還有另一種作成蟋蟀外型的響片。這玩意兒只有在D-DAY時、由101空降師使用過。
M1 Rigger 彈袋
由Rigger Section 製作,只配發給傘兵使用的彈袋。有兩種尺寸,小的用來攜帶M1卡賓槍或是M1步槍的彈葯,大型的則可用以攜帶湯姆森沖鋒槍以及黃油槍的彈匣。
M36背帶墊片
在加掛大量彈葯、裝備之後,M36背帶會讓使用者的肩膀十分不適,所以傘兵發展出此型墊片,安裝於背帶上,以分攤裝備重量,舒緩肩部的壓力。
M5防毒面具袋
為了預防德軍使用生化戰劑,所有參與D-DAY戰斗的部隊都配發了此型防毒面具袋,袋子全由橡膠製成,可防水。不同於一般的胸掛佩帶方式,傘兵多採用腿掛方式佩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