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產品分析(二)|知乎競品分析
知乎是我非常喜歡的產品之一。雖然我時常吐槽它的缺點,例如產品迭代緩慢、搜索功能難用、探索變現太過謹慎、社區運營時沒有保持多樣性等等,這都無法掩蓋它本身產品的優點。知乎的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和微信一樣,擁有很寶貴的素質:極度克制。即使這樣的剋制有時候過猶不及,但它仍是非常少有的一種素質,而這種素質也博得了用戶的好感。即使產品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缺陷,用戶是可以容忍的。
知乎是問答類的只是社區,同類型的產品有Quora、網路知道等。Quora 是知乎的原型,在產品形態上非常相似,而網路知道是國內最大的問答社區。將范圍擴大,去掉問答類形式的限制後,知乎的競品還有、果殼等。三者都是在優質內容領域內精耕細作,為用戶拓寬眼界,提供興趣內的好內容。由於Quora 與知乎太過相似,而網路知道由於其「懸賞」特性,發展成了求資源的一個平台,與內容分享相悖。所以我的競品分析中,競品選取為。
主要信息流轉方式:
發現內容:
知乎和都是 UGC 內容社區,並且是一個范圍廣泛的 UGC 內容社區。因此為了促進內容消費,進而促進內容生產。它們都非常注重將用戶有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送到用戶的面前。但是在具體的方式上,它們做了不同的選擇。
知乎的首頁內容是,用戶關注的人的動態,而的首頁是編輯選出的一個文集。這就意味著在重要的位置上,知乎讓用戶看的是用戶個人決定要看的內容。而是讓用戶看產品想讓用戶看的內容。這就意味著,的內容消費總體來說不夠個性化。而在內容消費逐漸趨向於用大數據命中用戶喜好時,這就顯現出了劣勢。所以在知乎將問題打上話題標簽,用戶通過話題,觸達內容時。而將文章歸結成集,這些文集有不同的主題,而用戶通過關注不同主題的文集,來消費內容。而的這個內容組織邏輯,同知乎的另一個產品讀讀日報幾乎如出一轍。
知乎的發現內容路徑:
產出內容:
知乎的特點是,用戶產出的內容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在專欄並沒有放開前),就是問題。用戶在生產內容前,不需要困惑自己要產出什麼內容。因此,知乎在鼓勵產出內容時,只需要將用戶有興趣回答的、有能力回答的問題推送到用戶的眼前。用適當的反饋機制對內容生產者進行激勵就可以了。而只能寫文章,那麼在鼓勵用戶生產內容方面。做了兩方面:1. 提供主題,2. 優化寫作體驗。第一個方面體現在時不時舉行的各種運營活動中,如「神轉折大賽」等等。第二個方面體現在在創立早期就堅持不斷在優化的寫作功能,也很早就支持了 Markdown 語法,用 web 端寫作的體驗要比大多數博客產品還要優秀。這也讓我有了將作為了個人博客,不斷的更新的動力。
用戶需求:
- 大V:表達自己。精神上獲得認同感,物質上獲得金錢激勵。
- 吃瓜群眾:獲取感興趣的知識。
產品 roadmap:
- 開始:優化用戶體驗
- 中期:閱讀體驗、圓桌、最近瀏覽、界面優化
- 後期:tab、變現的嘗試、鼓勵內容生產
知乎的早期主要在優化用戶的寫作與閱讀體驗,後來則是豐富內容的組織形式,加入圓桌、最近瀏覽等模塊,而近期則主要放在對各種變現方式的探索上。變現屬於知乎對盈利模式的探索,詳細見後文。
知乎一直在探索盈利模式,但是一直都非常有節操的避開了「軟文」、「營銷」等有可能降低用戶對社區信任度的方式。之前是非常謹慎克制的加入了廣告,和一些優質答案的合集出版,再後來是產品本身一些的變現探索。
知乎在變現的路上一直非常的謹慎,微信公眾號的「贊賞」功能已經推出許久,但是知乎一直沒有跟進。同時「在行」的線下約見行家,也為許多大V提供了知識與閑置時間變現的渠道。也是非常不錯的變現方式。
如圖所示,變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容的變現,二是影響力(人)變現。
在內容變現方面,無論是特定問題的解答(值乎)、某個話題(知乎 Live)都有了不錯的產品。但是這兩者一個受到時間及載體(值乎)的限制,一個受到時間與參與人數(知乎 Live)的限制,都無法提供更加深入、持久、可沉澱的知識變現途徑。相應的,我認為知乎專欄是可以探索的方向。不僅可以探索閱讀後付費的方向(打賞),也可以探索付費訂閱專欄的方式。
蟬游記純銀說今年互聯網的三個趨勢:
- 更好的商品推動消費升級
- 視頻推動垂直行業的內容升級
- KOL 的影響力變現
第三個趨勢與知乎和這樣的內容平台息息相關。甚至簡單粗暴的來說,對於知乎、、微信公眾號這樣的平台來說,KOL 為王,讓 KOL 獲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大 V 不可能在一個平台上長期無償的大量產出優質內容,這是不現實的。誰能幫 KOL 創造利益,誰就能將 KOL 留在自己的平台中持續的生產內容,而 KOL 本身的影響力與生產出的優質內容的傳播會反哺平台,讓平台有大量的流量與用戶。而這也將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知乎、和其他內容平台的重點。
『貳』 知乎屬於哪個公司旗下的產品
知乎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不屬於其他公司的旗下公司。
知乎於2011年1月正式上線,以「讓人們更好地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找到自己的解答」為品牌使命。 知乎憑借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獨特的產品機制以及結構化和易獲得的優質內容,聚集了中文互聯網科技、商業、影視、時尚、文化等領域最具創造力的人群。
知乎已成為綜合性、全品類、在諸多領域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知識分享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台,建立起了以社區驅動的內容變現商業模式。
(2)知乎有哪些產品擴展閱讀:
知乎的產品服務
2018年6月,知乎至今已提供15000個知識服務產品,生產者達到5000名,知乎付費用戶人次達到600萬。每天,有超過100萬人次使用知乎大學,知識服務矩陣由「課程體系」、「書的體系」和「訓練營」共同組成。
課程體系包含「Live小講」和「私家課」,完成從音頻到視頻、從小體量到大體量、從短時分享到長期體系化的初步覆蓋。「書的體系」則包含「知乎書店」的電子書、有聲書、知乎·讀書會。
與此同時,知乎宣布「超級會員」啟動正式售賣,標價348元,購買的用戶可一站獲取知乎站內超過3000場知乎 Live、600多本由知乎各領域優秀回答者所領讀的「讀書會」音頻、超過700本熱門電子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