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外賬月末在產品怎麼核算

外賬月末在產品怎麼核算

發布時間:2023-01-03 18:03:06

Ⅰ 外賬如何做賬

一般納稅人開房租發票:借:銀行存款(或現金)貸:其他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注意:按照財稅[2016]36號規定,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出租,可選擇簡易計稅辦法,按照5%的徵收率計算交納增值稅,也就是:銷項稅額=房租總收入(含稅)÷(1+5%)×5%如果出租屬於2016年5月1日及以後取得的房屋,則按照11%的稅率計算交納增值稅。1.內帳的增值稅處理,建議不設進項稅/銷項稅,不設置應交稅費「科目,將進項稅和銷項稅計入成本和收入,交的增值稅直接做費用處理;
2.增值稅業務的正規處理方法,就是我們平日的外賬的做法,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有不交稅的材料采購、銷售,並且最終按外賬應交的增值稅與內賬核算的不符的情況,為了使企業老闆或企業管理者看的懂這些增值稅的進項稅/銷項稅與企業賬務處理的關系,就出現了為其編制企業內帳報表的情況;
3.建議在內賬處理時,不管是含稅與不含稅,進項全部計入采購成本,銷項全部計為收入,不設應交增值稅科目核算。月末,根據外賬應交的增值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4.簡單的說:在內賬里,將增值稅視同營業稅做賬務處理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公司作為企業法人,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所以應當有權自主決定在什麼領域中從事經營活動。因此,公司的經營范圍,不應當內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確定或指定,而是應當由公司自行確定,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要求的。公司經營法規是約束公司經營行為,保證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手段。

Ⅱ 外賬會計的做賬流程

外賬會計的做賬流程如下:

1、首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各種賬簿要設置齊全,如: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

2、根據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4、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賬。

5、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6、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7、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注意事項:

1、按照單位所屬行業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2、採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成本費用核算,掌握成本費用列支范圍、扣除標准。

3、熟悉稅收政策、各種稅費的稅率、計提依據等。

Ⅲ 外賬月末成本怎麼計算,比如成品入庫要入多少,本月領用材料成本入多少

1、不會呀,你按實際銷售開發票就不存在,除非你自己造假。
2、成本核算主要是料(直接材料)工(直接人工)費(製造費用)
成本計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就稱之為定額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企業生產情況錯綜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往往是同時使用或結合使用的。這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生產特點,其目標是力求達到既要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又要簡化成本的核算工作。

Ⅳ 外賬會計的做賬流程

外賬會計的做賬流程

1、首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各種賬簿要設置齊全,如: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

2、根據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5、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6、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7、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注意事項

1、按照單位所屬行業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2、採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成本費用核算,掌握成本費用列支范圍、扣除標准。

3、熟悉稅收政策、各種稅費的稅率、計提依據等。

Ⅳ 外賬怎麼做

外賬是根據會計制度及稅法規定做的,每張原始憑證都是真實、合理、合法的發票。在處理上要恪守正規化。如開多少票,就做多少銷售,發票入帳的全是正規發票,不能有白條。要注意稅務、銀行、勞動部門、統計部門的數據關系並且合法合規。

內賬是根據管理者的需要來做的,根據發生的每一筆業務來真實反映企業經營關況賬務處理。在處理上沒有那麼正規化,有很多業務都是可以靈活處理的,比如說費用的期間歸集,分攤期間,科目的設置等,都可以按照自己或是領導者的意見去處理。

(5)外賬月末在產品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關於賬外賬,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賬外現金賬和銀行存款賬,即小金庫賬;

2. 賬外資產賬,即小倉賬;

3. 賬外成本、權益,利潤賬等。

如某公司設置兩套財務賬冊,私設小金庫,用於年末職工獎金和福利費支出,有的企業搞賬外經營,最常見的就是以各種名目將資金套取出來,另行開設賬戶進行經營,整個經營活動另設賬簿核算,未反映在法定賬冊內。

如某企業以私人名義開了10個儲蓄存款賬戶和銀行存款賬戶,將大量資金轉至企業財務大賬之外的私人賬戶,用來進行一些非法行為。

Ⅵ 外賬中的生產成本怎樣算

成本無非就是由料(直接材料)、工(直接人工)、費(製造費用)三大塊組成
企業總的料、工、費都很容易收集,但是成本要細到每一個產品的料、工、費,更精細的還會到每一個生產步驟、工藝的料工費
首先要確定費用收集的部門(成本中心),如果能直接判定發生在某個成本中心的成本費用則可以直接歸屬,不能直接歸屬的就要靠分配標准了
具體的分配標准,不同的製造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成本費用都會不相同,這個要根據實際而來,比如鑄造行業的熔解環節可以用公斤來作為標准,而造模環節則可以用模數來作為標准,機械加工行業則可以用機械時間作為標准,或者用人工時間也可以
選擇好合理的分配標准,計算出的成本才趨於合理、准確
做成本,一定要對生產過程有所了解,否則成本分析的時候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你所在的企業工藝不復雜,生產過程簡單,就選擇一個基本的標准大概分配一下

Ⅶ 外賬上每種產品的成本怎麼推算

成本核算方法
生產組織形式
生產工藝過程和管理的要求
適用的類型

1.品種法
大量大批生產
單步驟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工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發電、採煤

2.分批法
小批單件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計算成本
精密儀器、專用設備

3.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冶金、紡織、造紙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進行歸集和分配,最後計算出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各項期間費用的基本過程。根據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分類,可將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歸納如下:
1.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定其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以及應計入生產費用還是期間費用。
2.正確處理支出、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出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各種產品的成本。
4.對於月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07 17:54成本核算流程

產品製造成本構成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
獲取成本計算單、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材料發出匯總表、材料明細賬中各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等資料。
①審查成本計算單中直接材料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相關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標準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於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採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採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後,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本年利潤(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第二、混淆不同產品成本。通過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產品的成本,相應降低本期暢銷產品成本,以調節跨年度的利潤。審查注意那些不能確指產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時應科學地選擇分配標志、計算方法及會計記錄。
正確方法:在消耗定額比例法下,通常採用按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處理:
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採用其他分配方法。如:產品產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發出匯總表,選主要材料品種,統計直接材料的發出數量,將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乘,計算金額數,並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該種材料成本比較,看其是否相等。審查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企業是否採取提高成材料單位成本,多計產品成本。
第二、審查領料單授批准及領料人是否簽字,防止虛假領料多計成本。
第三,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調節成本或利潤。如果企業年度內改變計價方法,應按原計價方法計算發出材料結轉成本,其差額調整材料成本或當期利潤。
審查方法參見「材料成本的審查要點」。
⑵採用定額成本法
抽查某種產品的生產通知單若產量統計記錄及其直接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根據材料明細賬中各該項直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總成本,與有關成本計算單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對,看其是否相等。並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通知單是否經過授權批准,防止虛假業務產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改變方法而影響成本。
⑶採用標准成本法
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記錄,直接材料單位標准用量,直接材料標准單價及發出材料匯總表。
根據產量、標准用量及標准單價計算出標准成本,與成本計算單價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對是否相符,有無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以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前後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還應審查廢料及多料的返庫是否及時,是否辦理「假退庫」手續。通過查看「生產成本」賬紅字沖減成本金額,判斷其正確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對於採用計時工資制的,抽取實際工時統計記錄、人員工資分類表及人工費用分配匯總等,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從成本計算單中選擇核對直接人工成本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應的實際工資費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無將非生產人員工資計入成本。
②選 取某月資料核對實際工時記錄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相應的實際工時是否相符,查明有無虛報工時、多列工資擴大成本,減少利潤。
③抽取並核對生產部門若干期間的工時台賬與實際工時統計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時記錄,確保工資核算真實性。
④當沒有實際工時統計記錄時,根據人員工資分類表,計算復核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資費用是否合理正確,有無出現與生產量偏離太大的數據,如有,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⑵對採用計件工資制的,抽取產量統計報告、個人(小組)產量記錄和經批準的單位工資標准或計件工資制度,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核對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⒊製造費用成本
抽取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按項目分列的製造費用明細賬、與製造費用分配標准有關的統計資料及其相關原始記錄。
⑴審查「製造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歸集的製造費用內容是否正常,開支的標准、發生的費用是否是應歸屬於本期的生產費,不符合規定的應剔除計稅處理。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固定資產折舊為其中的主要內容,其審查方法在第五節中講解。
⑵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中選擇一個產品,核對其分攤的製造費用與相應的成本計算單的製造費用是否相符。
⑶製造費用的分配、計算選擇的標准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分配的方法有無變更,防止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多分配應稅產品成本,相應少分配免稅產品成本。審查發現此類問題應重新正確計算,作出會計調整。
二審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
輔助生產成本核算內容是為企業生產車間、管理部門、在建工程及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和勞務的車間所發生的費用。從服務的對象上看,部門多、非生產性佔有一定的比例,正確分配輔助生產成本關繫到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抽取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生產統計表等原始記錄資料,從分配標准、費用分配方法、費用分配金額三個環節查證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是否真實、正確。
⒈審查各車間的費用分配標准。審查有無將為基本建設、專項工程、福利部門提供的水、汽、機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勞務費用計入輔助生產;審查是否按實際受益對象進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確,採用復算方法重新計算,對少分配或非生產性費用擠入生產成本的情況 ,調增計稅利潤。
⒉審查分配方法。輔助生產分配方法較為復雜,審查進注意有無年度內任意改變分配方法,使各部門分配金額發生不正常波動的情況。如果存在這樣情況,應按原方法進行計算,其差額調增(調減)計稅利潤。
⒊審查費用分配金額。用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與輔助生產車間統計表對照,當費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額大於生產統計表中的費用額時,應進一步查明輔助生產費用歸集有無虛假,抑或統計有差錯。如證實生產統計表正確的情況下,即為多轉生產成本的費用,應調增利潤。
三審查費用確認的原則
會計制度規定,確認費用應遵守權責發生制原則。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為本期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其款項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或費處理。由此可見權責發生制才能真正按會計期間來正確反映各期的盈虧情況 。
主要審查發生的費用是否歸屬於本期產品負擔,影響當期利潤。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跨期費用,在「預提費用」、「待攤費用」科目進行核算,審查該科目發生的費用是否應由本期產品成本來負擔。應從費用真實性、合法性、計入成本時間和方法加以審查,審查時應注意兩點:
⑴待攤費用應嚴格劃清資本性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審查預提費用計入當期成本的真實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圍、標准,計提金額是否正確,支付對象是否合理。
⒈「待攤費用」科目的審查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本期已經支付或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期按照費用支付或發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攤入生產成本,且攤銷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為了正確貫徹權責發生制 會計核算原則,分行業的會計核算制度都相應地設置了「待攤費用」會計科目,便於企業准確核算應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和費用攤銷的具體結果。
⑴「待攤費用」科目會計核算方法
該科目主要核算企業已經發生或已經支付的應由本期及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且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預付的固定資金資產租金、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以及預付報刊訂閱費用等(若數額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關費用)。「待攤費用」賬戶的借方反映企業已經發生或支付的費用,貸方反映已經攤入相應期間生產成本、費用的金額,該科目的余額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間內尚未攤銷完畢的各項費用。為了便於准確劃分各項費用受益期限和攤銷期限,「待攤費用」除設置總賬外,還應按各項費用的發生時間和種類設置「待攤費用」明細分類賬。
賬務處理:
發生時:借:待攤費用—XXX
貸:銀行存款(現金、現金、低值易耗品....)
攤銷時。
借: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XXX
⑵「待攤費用」的審查重點及審查的思路
在日常稅收審查工作中,由於「待攤費用」貸方發生額反映企業分期攤入生產經營成本的實際攤銷金額,因此其金額攤銷的正確與否,關鍵是確認受益期或使用期限與攤銷期限是否一致,因而產生納稅審查的重點;但切不可忽視對該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因為,通過該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能夠便於審查人員及時 、准確的掌握和了解需攤銷費用的形成或來源是否真實以及費用的性質。因此在日常的稅收審查中,對「待攤費用」科目的審查,其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都應作為審查的重點,不能有所側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
⑶審查「待攤費用」賬戶借方發生額
企業發生待攤費用時,在正常情況下,「待攤費用」賬戶的借方與「銀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賬戶貸方發生額對應。如果與「在建工程」、「其他應收款」等賬戶的貸方發生對應關系,則屬於異常現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審查。
①區別生產性費用和非生產性費用的界限
重點審查企業「待攤費用」科目借方發生額中是否有人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為,是否存在將固定資產的購建支出項目列入待攤費用,從而分期攤入生產經營成本。常採取的手段的:
a.企業人為地將本期固定資產購建支出項目金額化整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攤費用」賬戶進行攤銷;
b.企業將本期固定資產購建支出金額的部分項目有意識地列入「待攤費用」賬戶實現攤銷。如有規律地將基建人員的工資列入「待攤費用」、基建項目領用的材料、基建項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嚴格劃清資本性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審查企業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的資本性支出 有無假借固定資產大修理的名義 ,將從事固定的購建支出費用列入「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實現攤銷。
b.審查企業是否有將應列入「遞延資產」核算的開辦費用,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不能單獨歸屬於一個會計期間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支出列入「待攤費用」核算的行為;
c.審查企業有無將應記入「無形資產」科目核算的無形資產受讓及開發性支出費用一次性直接記入 「待攤費用」科目。
通過對「待攤費用」科目借方發生額的審查,從中發現企業是否有人為調節期間生產經營成本的現象。
對企業將「待攤費用」科目作為「蓄水池」人為地調節生產經營利潤的審查重點應放在實行「工效掛鉤」的企業和實行利潤承包企業,審查企業是否有採用調節手段達到承包目標的實現和多計提效益工資的目的。
成本核算包括生產成本和間接費用,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及動力)、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間接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日常發生的成本費用按照科目進行歸集,月末對各種成本費用進行匯總,如果只有一種產品,所有發生的成本費用就是該種產品的完全成本,如果有幾種產品,按照一定的方法在幾種產品見進行分配。方法:(一)日常成本數據的歸集1.日常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等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原材料入庫單、生產計劃通知單、產品生產領料單、成品或半成品入庫單等單據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二)月底1.計提折舊,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賬。原材料發出一般採用加權平均法。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分攤成本。成本費用分配原則及方法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特點及工藝流程,要能體現受益原則。2.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上應選擇的標准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關聯,並且容易取得。3.能辨別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不能明確辨別的按一定標准記入。4.能直接歸屬到某一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應直接歸入相應產品。5.不是直接成本費用一律採用產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產品按約當產量計算產值參與分配。

閱讀全文

與外賬月末在產品怎麼核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寧夏資質化工產品有哪些 瀏覽:836
納米技術與技術的簡稱是什麼 瀏覽:987
汽修廠如何做代理 瀏覽:731
和房主直接交易需要交什麼費 瀏覽:585
三星a7程序鎖在哪裡 瀏覽:234
oppo數據線介面發黃是怎麼回事 瀏覽:351
看國漫用什麼小程序 瀏覽:147
惠州政府支持哪些技術院校 瀏覽:968
5gran設備技術特點有哪些 瀏覽:487
mate10如何關閉後台運行程序 瀏覽:213
一點點那個點餐小程序怎麼做的 瀏覽:132
軟體程序如何驅動硬體的 瀏覽:529
英語學校市場推廣怎麼做 瀏覽:587
魏大勛代言了哪些產品 瀏覽:855
干皮不適合用什麼產品 瀏覽:170
海寧小百貨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896
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證書怎麼填寫 瀏覽:940
大鍋牛雜市場怎麼樣 瀏覽:498
國外賣產品的公司有哪些 瀏覽:973
海城有哪些海鮮市場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