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產品設計流程
那得看你是開發的什麼產品,產品分類很多,不同產品投入的資就會不同,但開發流程都是一樣的:
一.項目來源:
1.根據市場調查預測或客戶要求。
2.根據合同評審所形成的結論。
3.設計立項:
(1)由營銷中心以書面形式或由經營班子會議提出,由開發部根據相關資料作技術可行性的評估,並給出技術上可行的基本意見。
(2) 由總工程師根據公司現有或過程中可以配置、外部可以利用的技術和生產資源等對項目進行審核後,報總經理批准。
4.立項評審
5.設計准備
6.方案設計
7.設計評審
8.技術文件製作
9.樣品試制及設計驗證。
10. 設計輸出
(1)開發部負責將已整理符合要求的必需的設計圖紙和文件復印並以受控文件的方式發放至采控中心、品管部、製造部工程科等相關部門,並協助相關部門完成以下量產前的相關工作:
A:協助營銷中心將手工樣品送給客戶以得到對產品設計結果的最終確認;
B:協助采控中心對產品所需外協的物料和模具等的加工工藝和要求等進行溝通、跟蹤、協調以及對價格、質量、交期等的確定;
C:協助品管部確立和制定對各種物料和定型產品進行檢驗、測試的要求、標准等所必需的表格和文件以及確定配備相應的儀器、儀表、量具和設施等,並對各種物料的首樣進行鑒定確認;
D:協助製造部建立完整的產品基礎資料、合理的裝配作業工藝文件、滿足產量要求的裝配流程以及合理配置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器材等;
E:協助製造部工程科完成產品的各種包裝物品的設計。
11.小批量試制
12.設計確認
13.設計更改
4.12.1設計更改的申請
A:凡涉及產品圖紙、設計文件、工藝文件和產品的相關人員均可對設計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處提出設計更改申請;
B:因工藝調整、檢測設備測試能力所限、采購或外協加工困難和用戶反饋的有關設計缺陷,由相關部門提出設計更改申請;
C:設計更改申請採用《內部工作聯絡單》的形式提出,由申請部門填寫後轉送開發部。
14.設計更改的確定、實施:
二. 支持文件 《文件和資料控製程序》
1.《產品設計開發計劃》
2.《設計方案》
3.《設計評審報告》
4.《設計驗證報告》
5.《產品試制通知單》
6.《產品鑒定報告》
7.《內部工作聯絡單》
8.《設計更改通知單》
㈡ 高科技產品如何更符合老人的需求城市功能的設計如何更適應老人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高科技產品如何更加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呢?我認為一定要結合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多跟老年人溝通,從而設計出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產品,其次城市的功能設計可以多加一些符合老年人生活習慣的功能,例如可以在飯後散步等等。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高科技產品要想很好的符合老年人的需求,一定要在產品設計之前就跟老人溝通,之後按照需求來設計產品,當產品出來之後,不斷的接受老年人的反饋和建議,從而不斷完善產品,創造出非常符合老人需求的產品,城市的功能設計,應該更加符合老年人退休之後的生活,能夠讓老人輕松的鍛煉身體,能夠讓老人輕松的玩耍。
㈢ 產品設計開發的流程是怎樣的
產品設計過程包含四個階段:概念開發和產品規劃階段、詳細設計階段、小規模生產階段、增量生產階段。
1、在概念開發與產品規劃階段,將有關市場機會、競爭力、技術可行性、生產需求的信息綜合起來,確定新產品的框架。這包括新產品的概念設計、目標市場、期望性能的水平、投資需求與財務影響。在決定某一新產品是否開發之前,企業還可以用小規模實驗對概念、觀點進行驗證。實驗可包括樣品製作和徵求潛在顧客意見。
2、詳細設計階段,一旦方案通過,新產品項目便轉入詳細設計階段。該階段基本活動是產品原型的設計與構造以及商業生產中的使用的工具與設備的開發。詳細產品工程的核心是「設計--建立--測試」循環。所需的產品與過程都要在概念上定義,而且體現於產品原型中,接著應進行對產品的模擬使用測試。如果原形不能體現期望性能特徵,工程師則應尋求設計改進以彌補這一差異,重復進行「設計--建立--測試」循環。詳細產品工程階段結束以產品的最終設計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並簽字認可作為標志。
3、小規模生產的階段,在該階段中,在生產設備上加工與測試的單個零件已裝配在一起,並作為一個系統在工廠內接受測試。在小規模生產中,應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也應當測試新的或改進的生產過程應付商業生產的能力。正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這一時刻,整個系統(設計、詳細設計、工具與設備、零部件、裝配順序、生產監理、操作工、技術員)組合在一起。
4、開發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增量生產。在增量生產中,開始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數量水平上進行生產;當組織對自己(和供應商)連續生產能力及市場銷售產品的能力的信心增強時,產量開始增加。
所以,經歐蒙設計所述,設計師只有在步驟上有一個明確的思路,才可以預備製作的效果圖表達出來,要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因為一個設計只是思想上面,往往還需其它人或其它工具配合你這個思想才能完成,所以也是給外圍的人了解你的所想來達成你的構思。
㈣ 產品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需求原則:產品的功能要求來自於需求。產品要滿足客觀的需求,這是一切設計最基本的出發點。不考慮客觀需要會造成產品的積壓和浪費。客觀需求是隨著時間、地點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這種變化了的需求是設計升級換代產品的依據。客觀需求有顯需求和隱需求之分,顯需求的發展可導致產品的不斷改進、升級、更新、換代;隱需求的開發會導致創造發明,形成新穎的產品。
信息原則:設計過程中的信息主要有市場信息、科學技術信息、技術測試信息和加工工藝信息等。設計人員應全面、充分、正確和可靠地掌握與設計有關的各種信息。用這些信息來正確引導產品規劃、方案設計與詳細設計,並使設計不斷改進提高。
創新原則:設計人員的大膽創新,有利於沖破各種傳統觀念和慣例的束縛,創造發明出各種各樣原理獨特、結構新穎的機械產品。
系統原則:每個機械產品都可以看做一個待定的技術系統,設計產品就是用系統論的方法來求出功能結構系統,通過分析、綜合與評價決策,使產品達到綜合最優。
收斂原則:為了尋求一個嶄新的產品,在構思功能原理方案時,採用發散思維;為了得到一個新型產品,則必須綜合多種信息,實行收斂思維。在發散思維基礎上進行收斂思維,通常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優化原則:這屬於廣義優化,包括方案擇優、設計參數優化、總體方案優化。也就是高效、優質、經濟地完成設計任務。
繼承原則:將前人的成果,有批判地吸收,推陳出新,加以發揚,為我所用,這就是繼承原則。設計人員悟性地掌握繼承原則,可以事半功倍進行創新設計,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去解決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效益原則:設計中必須講求效益,既要考慮技術經濟效益,又要考慮社會效益。
時間原則:加快設計研製時間,以搶先佔領市場。同時,在設計時,要預測產品研製階段內同類產品可能發生的變化,保證設計的產品投入市場後不至於淪為過時貨。
定量原則:在方案評選、造型技術美學、產品技術性能、經濟效益等的評價,都盡量採用科學的定量方法。
簡化原則:在確保產品功能前提下,應力求設計出的產品簡化,以降低產品成本,並確保質量。在產品初步設計階段和改進設計階段,尤應突出運用這個基本原則。
審核原則:要實現高效、優質、經濟的設計,必須對每一項設計步驟的信息,隨時進行審核,確保每一步做到正確無誤,竭力提高產品設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