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麥的品種比較的多,哪個品種的小麥比較豐產
小麥是我國的傳統農作物之一。在農業種植史上歷時千年。作為我國北方大糧食作物,播種時如何選用品種,不僅與種植自身利益密切相關,而且也關繫到小麥收成及夏糧征購。如今市場上可以利用的品種很多,各品種在形態特徵、生育特點、抗病性、適應性及產量潛力上各不相同,對栽培及氣候條件也有不同要求。
沒有能在各種生態條件下都生長良好的品種,有的品種喜肥水,有的耐瘠薄,有的抗穗發芽、有的適合密植。某一地方高產的品種引到另一地方種植(即使很近),由於環境條件的改變就可能導致減產。品種的豐產性並不是一定的,必須在相應的環境和相配套的栽培技術下才表現出來。
經過歷史的優化,要說到小麥高產的品種還是真不少。如楊麥6號;中麥875;太麥198;百農207;輪選518等等。應選擇適合自己當地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小麥種子,才能達到最高產量。因為,當地科研單位研究的小麥品種,都適合當地氣候條件,也是人們常說的「因地制宜」。
小麥按品種分為冬性小麥、半冬性小麥和春性小麥,這種品種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特點選用不同的小麥品種。例如:如果是東北地區,肥水比較好的土地,冬小麥品種可以選擇農大211,這種小麥屬於硬質強盤白料小麥新品牌,畝產量應該在500公斤左右。農大211的特點,成熟期相對其它小麥來說比較晚幾天,而這種小麥顆粒飽滿,成穗率比較高,小麥生長高度在80厘米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抗倒能力比較好,而且還能耐住較寒冷的天氣。
所以,選品種時,還應該分析當地小麥生產實踐,根據當地條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結果進行選種。例如,如果當地條件比較好的地塊,肥水較好,應該先擇稈較低的品牌。
Ⅱ 關中都有什麼特產
陝西省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黃河中游,分為陝北高原、關中平原和秦巴山地三大區域。秦嶺橫貫全省東西,秦嶺以南系北亞熱帶,除主產水稻、小麥等農作物外,還盛產茶葉、蠶繭、核桃、板栗、生漆、中華獼猴桃、中葯材等。關中平原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自古有"天府之國"之稱,除為全國小麥、棉花生產基地之一外,還出產馳名的秦椒、石榴、火晶柿子、秦冠蘋果和周至西瓜等。陝北地處黃土高原,主要出產穀子、蕎麥、土豆等,還出產紅棗、蘋果等。
陝西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也流下了很多著名的手工藝品,有藍田玉雕、西安刺綉、秦兵馬俑工藝品、唐三彩等。
西安稠酒
西安市特有傳統產品,又名"黃桂稠酒"。是一種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名酒。先秦始有,古稱"醪醴",北魏稱"白醪灑"。盛唐時期釀造工藝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朝野上下,莫不飲之,文人墨客為它寫下了不少贊譽的篇章。周恩來、彭德懷\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生前都十分喜愛飲用"黃桂稠酒",並用它來多次招待和宴請國內外賓客。郭老曾贊譽為"不像酒,勝似酒"。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訪問西安,點名要喝"黃桂稠酒"。
稠酒因乳白粘稠而得名,酒液中加入糖桂花後,即為"黃桂稠酒"。稠酒是選用糯米,蒸熟加曲發酵而製成的一種原汁酒。其色白如玉,清香綿甜,醇厚爽口,具有醒腦提神、舒筋活血、健脾開胃之功效。
周至西瓜
周至種西瓜有史已久,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新品種較多,有"周至紅"、"興城紅"、"及醇酥"和"台黑"等一類脆瓤型西瓜,名冠關中。此類西瓜是選用優良的古老品種,與國外品種雜交而成的。它具有瓤脆肉質細,纖維少,久貯不倒瓤,香甜可口,供應期長的特點。據測含糖量超過老品種的1/3。"周至紅"、"及醇酥"被農林部評為優良品種。1988年新選育的唐城1號、西安1號、2號等無籽西瓜,已進入香港市場,由於外形美觀,瓤脆香甜,含糖量在11%以上贏得香港各界人士的贊譽,名揚海內外。
臨潼石榴
臨潼栽培石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我國。如今臨潼石榴栽培面積達30000多畝,品種50多個,產量最高達1000多萬公斤,居全國之首,是西安市一項傳統出口產品,在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久負盛。
臨潼石榴分為酸、甜兩種。酸型汁多,籽粒肥大,可長期貯存。以"魯峪蛋"、"臨潼酸"為佳品,甜型以"大紅甜"、"三白甜"(即果皮白、花瓣白、籽粒白)"凈白甜"為優質品種。其味香甜,素有"冰糖石榴"之美稱。不論是酸或是甜,其石榴均皮紅、個大、皮薄籽滿、色津鮮艷、味香可口。據測含糖量達14%,維生素C為11%,比梨和蘋果高出1-2倍。同時還含不鈣、磷、鐵等礦物質。並且石榴籽、皮等是很好的中葯材,對於祛蟲殺菌、幫助消化、止瀉等都具有良好功效。每年9-10月是臨潼石榴收獲季節。
臨潼柿子
火晶柿子,因其果實色紅似炎,果面光澤如水晶而得名。是臨潼特有的柿樹品種。其柿子個小色紅,晶瑩光亮,皮薄無核,肉豐蜜甜,深受國內處旅遊者的贊譽。
火晶柿子採摘後要經過貯藏脫澀後方可食之。它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製作柿子餅、柿 子麵糊拓、柿子面鍋盔等食品。
陝北紅棗
紅棗是陝北馳名的土特產,棗樹栽培有史已久。其果大、色紅、甜酸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
大棗屬鼠李科落葉灌木棗樹的成熟果實。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粘液質、維生素A、B2、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據臨廣西壯族床應用有保護肝臟、增強肌力和增加體重的作用。因此除了食品應用外,還大量入葯,是一種醫、食兩用的果品。
陝北黃土地,由於氣溫、水分、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最適宜種植棗樹,是我省棗子生產基地。
陝西板栗
栗樹為我國古老樹種之一,與李、杏、桃、棗並列為五果,已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據歷史記載,我省在周朝時就栽植栗樹,並用其果實充飢。陝西栽植栗樹主要分布在秦嶺地區,以商洛、長安板栗產量多、質量最好。陝西板栗樹樹勢茂盛,耐寒、耐旱和而瘠薄,對朋枯病抵抗力強,是良好的經濟作物。
陝西板栗澀皮(內種皮)易剝離,耐貯存,果內物質香甜軟綿,肉質細膩,品質優良,營養素含量豐富。除直烹熟食用外,可與肉類烹制出名餚,如栗子雞等。還可製成栗干、栗粉、罐頭和各種點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