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質的外觀瑕疵有哪些
一般有劃痕,或者是某個部位在製造的時候模具有問題出現的。
滿意請採納,謝謝。
2. 外觀缺陷判斷標准有哪些
一、 表皮氣泡現象
二、 橡膠表面發粘
三、 分層
四、 橡膠-金屬粘接不良 脫膠
橡膠製品常見缺陷及解決方法
五、 缺膠 外觀不完整,沒有填充滿
六、 炸邊、飛邊
橡膠製品常見缺陷及解決方法
七、 撕裂、拉毛
八、 噴霜 1 過量配合 各種助劑在橡膠中的溶解度不同,助劑在橡膠中的溶解度越小,越易出現由過量配合(即橡膠中助劑的含量超過其在橡膠中的溶解度)而引起的噴霜。過量配合而噴霜時,往往會帶動其它組分一起噴出(這種現象稱為被動噴霜),盡管這些被動噴霜物在橡膠中遠未達到飽和狀態。
2 溫度變化 助劑在橡膠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一般情況下,溫度高時溶解度大,溫度降低時溶解度減小。由於橡膠製品通常在室溫下使用,一旦外界溫度低於室溫,配方中一些助劑的含量接近其溶解度而析出,產生噴霜。例如夏季生產的膠鞋出廠檢驗時合格,貯存到冬季卻發現噴霜。
3 欠硫
助劑在橡膠中的溶解狀況受硫化條件影響。以NR為例,在正硫化條件下,交聯密度最大,游離硫減小,噴硫幾率降低,其它助劑穿梭於三維網路的機會也降低,因而噴霜幾率降低;反之,在欠硫狀態下,網路交聯密度相對較小,噴霜幾率相應增大"
4 老化
老化意味著硫化膠三維網路結構的局部因鍵斷裂而受損,從而消弱了網路結構吸附和固鎖配合助劑的能力,助劑向表面遷移導致噴霜" 5 受力不均
橡膠受到外力作用時,往往導致應力集中而使表面破裂,使原來呈過飽和狀態的配合助劑微粒加速析出,在裂紋表面形成噴霜,並向周邊延擴"
6 混煉不均
混煉不均導致配合劑在橡膠中分散不均,局部會出現配合助劑超過溶解度而產生噴霜"
預防措施
(1)摻用SR:SR對助劑的溶解度高於NR,故摻用部分SR有助於預防NR噴霜。
(2)並用促進劑、防老劑:單用一種助劑,用量過少難以達到效果,用量過多又易出現噴霜,故可以並用幾種助劑,達到效果從而減小用量。
(3)利用不同配合助劑在噴霜上的互相干擾制約:不同助劑一起配合使用時,有時會出現相互干涉而有助於抑止噴霜,如軟化劑、油膏、再生膠等都具有此功能。特別是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助劑能滲透到橡膠大分子的短鏈中,可有效吸附易噴助劑。
(4)掌握易噴助劑的用量上限,確保配方中各種易噴助劑的用量在其溶解度范圍內。
(5)混煉膠停放:膠料出型前需經過不少於8h的停放,以使各種配合劑充分分散,同時有助於膠料內部應力的鬆弛,達到受力均勻、平衡,穩定的分散體系能抑制微粒外噴。
(6)確保硫化膠達到正硫化狀態
(7)加強對成品、包裝及倉貯條件的管理,成品宜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包裝,防止在貯存過程中與日光、氧等接觸產生老化,並避免在低溫下貯存。
3. 不良品都有哪些分類原因
不良品是指不符合產品質量標准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的產品。
不良品的分類:
不良品按其不合格的程度可分為:返修品、回用品、次品和廢品等。
(1)返修品:指產品或零件不符合產品圖紙和工藝規程的技術要求,但通過修理,有可能達到合格要求的不合格品。
(2)回用品:指產品或零件不合格,但其缺陷的項目和超差數值對產品的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互換性及用戶的正常使用均無明顯影響,可由生產部門或責任單位提出回用申請報告,經有關部門審批同意回用的不合格品。
(3)次品:指產品或零件不合格,但還具有使用價值,經有關部門會簽,企業主管批准,可以降等或降價處理的不合格品。
(4)廢品:指產品或零件不合格,且不能修復,又不能回用,必須廢棄的不合格品。
造成不良品產生的原因很多,難以一一羅列,摘其主要的原因如下:
(1)由於產品開發設計產生的有:
①採用的質量標准不準確或不完善;
②產品設計圖樣、圖紙繪制不規范,不清晰,標碼不準確;
③設計圖紙、技術文件廢棄、更換和修改等管理不善,造成加工過程中誤用、亂用。
(2)由於工藝編制和控制產生的有:
①工藝編制、審校不嚴而發生的選用設備、工、夾、量、刃具不當或工裝設計有差錯;
②選用的工藝基面不當,造成與設計基面不協調;
③工藝編寫不規范,尺寸、公差標注不清晰,如易發生「b」與「6」相混淆差錯;
④工藝規程修改不規范,如只改尺寸、公差標准,不改圖形。
⑤現場在用的舊工藝已油污、破損、模糊不清,不及時更換,易發生看錯。
(3)由於設備和檢測器具管理產生的有:
①設備的維修、保養不當,造成設備精度走失;
②設備安裝、調試不當或設備的加工能力不足;
③量具、量儀的測量能力不足;
④量具、量儀未按周期檢修或維護保養不當,造成測量誤差大。
(4)由於材料與配件管理產生的有:
①使用已長期存放變異的原材料或配件;
②材料或配件領發錯了;
③使用讓步接收的材料或配件;
④代用材料選用不當;
(5)由於生產作業管理產生的有:
①生產管理人員重產量、輕質量,指揮失誤;
②操作人員思想和技術素質低或未經培訓上崗;
③操作員工缺乏自主管理質量意識。
(6)由於檢驗員漏檢產生的有:
①檢驗員思想和技術素質低或未經培訓上崗;
②檢驗員粗心大意或質量意識差;
③技術標准、圖紙和工藝不完善,含糊不清,使檢驗員造成誤判。
4. 壓鑄件表面缺陷有哪些
1)幾何缺陷:壓鑄件形狀、尺寸與技術要求有偏離;尺寸超差、撓曲、變形等。
2)表面缺陷:壓鑄件外觀不良,出現花紋、流痕、冷隔、斑點、缺肉、毛刺、飛邊、縮痕、拉傷等。
3)內部缺陷:氣孔、縮孔、縮松、裂紋、夾雜等,內部組織、機械性能不符合要求。
(4)產品外觀不良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1)壓鑄機引起
壓鑄機性能,所提供的能量能否滿足所需的壓射調件:壓射力、壓射速度、鎖模力是否足夠。壓鑄工藝參數選擇及調控是否合適,包括壓力、速度、時間、沖頭行程等
(2)壓鑄模引起
模具設計:模具結構、澆注系統尺寸及位置、頂桿及布局、冷卻系統。
模具加工:模具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硬度。
模具使用:溫度控制、表面清理、保養。
(3)壓鑄件設計引起
壓鑄件壁厚、彎角位、拔模斜度、熱節位、深凹位等
(4)壓鑄操作引起
合金澆注溫度、熔煉溫度、塗料噴塗量及操作、生產周期等。
(5)合金料引起
原材料及回爐料的成分、干凈程度、配比、熔煉工藝等。
5. 金屬件的品質不良該分為幾大類,比如外觀不良,管理不良,功能不良等等,該如何分並各舉一些例子。
金屬件的品質不良該分類,
外觀不良(表面光潔度,表面處理如發黑,拋光,電鍍等)
幾何尺寸不良(幾何尺寸超差)
性能或材料不良(如做強度試驗不通過,重量超差)
管理不良似乎沒有關系。
6. 請問塑膠產品有哪些不良現象
1.缺膠:產品邊緣光滑,形狀不規則,有不整齊之感。常發生在①離膠口最邊的地方;②又細又長的骨位。
2.縮水:因產品收縮導致素材表面有凹痕,不平整,對光看顯示波浪狀,常發生在①產品厚度不均的地方;②膠厚部位;③柱位,骨位。
3.披鋒:產品邊緣多出一塊很薄的皮,常發生在①分模面;②模具活動芯位;③頂針位,柱位,孔位,扣位。
4.氣泡:產品表面有一與周圍顏色不同的泡,一般分為①由未及時排出之氣體、空氣、水氣形成的氣泡;②熱冷縮引起的真空泡。透明部品要特別注意。
5.結合線:兩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時在產品表面形成一條很深之熔結痕。一般發生在多股料匯合處。
6.射紋:從入水口處開始有多條紋痕向外射,尤以透明件為明顯。
7.燒膠:表面不平,有深色或黑色焦痕,一般發生在難走膠、易困氣的部位。
8.黑點:有黑色之點狀雜質在產品表面,一般由材料里混有雜料異引起的。
9.啞色:產品表面不反光,不亮,朦朧,尤以透明件易發生。
10.變色:與簽辦顏色不對。透明件易變色,一般由色粉材料或調試比例不對,或模溫不對引起。
11.皺紋:產品表面有波浪紋,由於樹脂向一邊流動一邊變更引起的。
12.變形:產品扭曲,不平,不直,一股發生在柱位,骨位,細長膠件,盒狀膠件。PP料
尤為常見。
13.用錯料:與規定用料不同,可以通過查包裝標簽,產品密度(放水中)及燃燒持續性,火焰和煙的顏色進行識別。
14.粘模:產品的局部殘留模腔,致使產品取出後結構不完整(但不同於缺膠)或因設計模具頂出裝置系統欠缺,致使產品難以從模腔中頂出,一般發生在薄壁,膠骨位,扣位,膠柱位上。
15.拉傷:產品在出模過程中與模腔表面磨擦使膠件表面出現擦花痕跡。一般發生在多膠、柱高、柱底。
16.多料:因模腔損傷致使產品表面多出,一般發生在活動科、柱位,頂針位,分模面。
17.混色:因料不幹凈或溫度過高使膠件表面或內部形成與膠件不同的顏色點(混料不均勻以引起)。
18.混點:成型膠件表面所出現的雜點(如黑點)、焦點。
19.頂白:頂針位因頂出速度太快的原因使膠件發白(白點)。
20.爆裂:成型件出現破碎裂縫現象(如頂出速度或模溫度低都可引起)。
21.尺寸偏差:因模具金型不良或成型條件變化使部品尺寸在公差范圍外。
22.拉白:因產品難出模而使產品出現拉白(表面轉角位出現白痕),一般發生在頂針位,骨位。
23.頂裂:因頂出系統速度太快,以及產品不易出模或模溫不夠,使產品頂出裝置中沖擊出裂痕。
24.閉孔:因模具頂針、鑲針,損壞、斷,而導致膠件孔塞。
25.模印:因模具型腔表面本身缺陷而形成模腔相對應的狀況(如紋狀、印痕、多膠等)。
26.油污:成型件因模腔油污未清除干凈或打油性脫模剝而使膠件表面出油性污染。
27.料脆:因注塑參數不合要求而使膠件易斷,抗沖擊,拉伸強度減弱,一般發生在用錯膠料、材料配方錯誤、料溫過高物料分解等。
28.料花:因膠料未烘乾或背壓太小,而使膠件表面出現白色水紋狀。
29.困氣:因模具設計缺陷或射膠速度太快,使模腔空氣不易排而使膠件內部出現空心或局部出現燒痕
7. 生產線造成外觀不良的原因有哪些,造成原因分析
1、接線松動
故障是由於界限施工時,存在接觸不良的現象,另外部分設備由於長時間運行產生振動,出現松動引起了設備偷停。
2、控制線斷
由於線纜也要同時跟隨設備頻繁彎曲、拉伸,在長時間的往復運動下發生了疲勞撕裂,但因為線纜表面橡膠層具有較高的柔韌性,因此外觀上看不出內部的斷裂,導致設備偷停。
3、控制器觸點接觸不良
按鈕、控制器等是依靠其內部彈簧壓力使得觸點爆出接觸,產品質量不好或者經過長時間使用後,會使彈簧出現疲勞導致觸點松動,引起設備偷停。
4、控制變數波動
在制絲線的控制系統中,有許多的變數都是參與控制的,如蒸汽壓力、空壓氣壓力、溫度、水分等。當這些變數的檢測器件失靈,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檢測變數波動,就會導致檢測信號波動,當波動超出設定值時,控制系統就會出現停止運行故障,當波動恢復到設定值范圍內時,設備又能正常運行。
5、參數設置不正確
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使用的器件非常多,諸如變頻器、軟啟動器、
流量計、溫度儀、水分儀等。很多器件都要進行參數設置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參數設置的正確與否對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影響非常大,有些參數設置不匹配會使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從而影響到整線設備的正常運行。
6、外部干擾造成偷停
制絲電氣控制系統非常先進,也非常復雜。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非常多且空間布置密集。每台電氣設備都會在其周圍空間產生一定的電磁場,各個設備的電磁場又會相互疊加並相互干擾。在干擾弱的情況下,會造成控制系統不穩定,甚至造成各種控制參數波動;在干擾強的情況下,會造成網路故障,導致系統停機。干擾的種類非常多,有人為干擾、自然干擾,也有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干擾的形式分為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
8. 紅色產品外觀不良是指哪些情形
包含以下情形:
一、什麼是產品缺陷產品缺陷是指存在於產品的設計、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裝配或說明指示等方面的,未能滿足消費或使用產品所必須合理安全要求的情形。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不合理的危險是指產品存在明顯或者潛在的,以及被社會普遍公認不應當具有的危險。這種危險主要表現為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因素。廣義地說,產品不符合其應具有的質量要求,即構成瑕疵。狹義地說瑕疵僅指一般性的質量問題。如產品的外觀、使用性能等。缺陷是指產品存在較大的質量問題。
9. 江蘇城南富士康筆記本電腦外殼外觀不良有哪些
江蘇城南富士康筆記本電腦外殼外觀不良有:
1、破裂、
2、斑點、
3、污跡、
4、花紋、
5、氣泡、
6、脫粉、
7、碰傷、
8、嚴重劃傷、
9、缺損。這是江蘇城南富士康對於筆記本電腦表面外觀缺陷檢測時的要求規定,這些問題都是屬於外觀不良的問題。
10. 電鍍產品的外感不良有哪些
外觀主要不良包括有針孔﹐麻點﹐起瘤﹑起皮﹑起泡﹑脫落﹑陰陽面﹑斑點﹑燒焦﹑暗影﹑樹枝狀和海綿狀江沉積層以及應當鍍覆而沒有鍍覆的部位等缺陷。
當然,其他未知不良可能也存在
以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