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中的德國發明了什麼
突擊步槍
StG44突擊步槍(Sturmgewehr 44),世界上第一種突擊步槍,開創了突擊步槍時代,戰後突擊步槍已成為了單兵武器的標志。
.噴氣飛機引擎
渦噴發動機分為離心式與軸流式兩種。今天所用的軸流式發動機,是德國人發明的。
RPG的鼻祖——鐵拳
RPG和突擊步槍一樣風靡世界幾十年,但率先想到彈葯可以大於身管口徑的是德國的鐵拳,苦於反坦克槍無力的蘇聯人在見識到鐵拳的威力以後,在1945年開始仿製德國的鐵拳100式44毫米火箭筒,並且據此發明了自己的型號РПГ-1型火箭筒,就是RPG-1。
AIP潛艇
AIP(不依賴空氣推進),世界上第一種AIP潛艇是德國設想並研發製造的。
直升機
1938年,年輕的德國姑娘漢納賴奇駕駛一架雙旋翼直升機在柏林體育場進行了一次完美的飛行表演。這架直升機被直升機界認為是世界上第一種試飛成功的直升機。
B. 德國的發明是什麼
Airbag (1971), 安全氣囊
Antibabypille (1979), 避孕葯
Aspirin (1897), 阿司匹林
Aufwindkraftwerk (1982), 風力發電
Auto (1886), 奧托(汽油機)
Chipkarte (1968), 智能卡
Computer (1941), 電子計算機
Dieselmotor (1890), 迪熱(柴油機)
Düsentriebwerk (1936), 噴氣發動機
Faxgerät (1959), 傳真機
Fernsehen (1930), 電視機
Hubschrauber (1936), 直升機
Hybridmotor (1973), 氫動力發動機
Jeans (1873), 牛仔褲
Kaffeefilter (1908), 咖啡濾紙
Motorrad (1885), 摩托車
Mundharmonika (1821), 口琴
Scanner (1963), 掃描機
Schraubstollenschuh (1953), 釘子鞋(運動)
Segelflugzeug (1894), 滑翔機
Teebeutel (1929), 袋泡茶
Thermoskanne (1903), 保溫瓶
Vakuum (1650), 真空機
Zündkerze (1902) 火花塞
und - wir wollen es nicht vergessen - die Currywurst (1949).
還有咖喱腸
深挖的話,電話也是德國人發明的。
C. 二戰時,德國發明了哪些武器,對人類科學發展有什麼作用
說其二戰時期的德國,最讓人注意的就是其針對戰爭研發的一眾黑科技。這也讓納粹德國在軍迷口中被戲稱為黑科技之鄉。其實德國人發明的新概念武器確實不少,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樣。首先就是自行防空車,最終型號被稱之為球形閃電。其次就是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也是德國人發明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在二戰時期還開發出過無人坦克,專門負責掃雷的工作。
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在二戰時期還開發出過無人坦克,專門負責掃雷的工作。這種無人坦克是德國人為了在作戰的時候掃清戰線上的地雷而開發的。而且這些無人坦克在實際作戰過程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成功的將大量的地雷從陣地之前清除,為後續部隊的進攻立下了汗馬功勞。
D. 二戰德國有哪些影響世界的發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二戰的德國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不惜手段,發明了許許多多的令人聞風喪膽的戰爭武器。比如改變戰爭格局的坦克、噴氣飛機、U型潛艇等大規模殺傷威力武器。二戰除了在武器方面發明了許多影響世界的發明。除此之外,德國在其他方面發明了很多影響世界的日常或者生活發明。
日常生活方面:噴氣飛機引擎。在飛機方面,飛機引擎是最為重要的部件之一。飛機最關鍵的是發動機!渦噴發動機分為離心式與軸流式兩種。我們今天所用的軸流式發動機,是德國人發明的。這種發明影響著後世飛機領域的發展方面,至今對於現代飛機的飛行有很重要的作用。
空天飛機。它是二戰德國末日科技的最高傑作——Sänger "Silverbird"空天轟炸機,它的外形非常具有未來科技感,完全不像德國陳舊年代的產物。
E. 作為科技強國的德國為世界帶來了哪些令人驚嘆的發明
01 )電視機
發明人:曼弗雷德·馮·安德內(ManfredvonAndenne)
發明時間:1930年
裝在背心小口袋裡的電腦 早在60年代初,大金融家們就把所有的東西放在一張塑料卡里。但無論是簽名還是磁性條碼都不能滿足非現金支付對安全保障的要求,對智能卡的需求就越來越緊迫了。尤爾根·戴德羅夫和赫爾穆特·格羅特羅普向世人證明了他們超強的洞察力和靈敏度:1968年,他們發明了內置集成電路的儲存卡,並且申請了專利。1977年,戴德羅夫用內置微處理器優化了以前的發明。與那些只能讀寫的數據存儲卡相比,微處理器卡可供人們自由編程。現如今,我們無法想像,沒有晶元的生活會是怎樣。電話卡、信用卡、電子支票卡、醫療卡……所有重要的數據都存在我們公文包里那張塑料小卡上。
F. 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
1893年,德國人本茨發明了一內燃機為動力的四輪車。標志著現代汽車工業的開始。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19世紀末期。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
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也以大量生產的技術的發展為特點。美國在這一方面領先,就像德國在科學領域中領先一樣。
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可說明它在大量生產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寶庫;土著和歐洲人的充分的資本供應;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大陸規模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不斷提高的生活標准。
(6)德國發明什麼產品擴展閱讀:
發展:
大量生產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
一種方法是製造標準的、可互換的零件,然後以最少量的手工勞動把這些零件裝配成完整的單位。
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就是在19世紀開始時用這種方法為政府大量製造滑膛槍。他的工廠因建立在這一新原理的基礎上,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受到了許多旅行者的訪問。
在惠特尼之後的數十年間,機器被製造得愈來愈精確,因此,有可能生產出不是幾乎相同而是完全一樣的零件。
第二種方法出現於20世紀初,是設計出「流水線」。亨利·福特因為發明了能將汽車零件運送到裝配工人所需要的地點的環形傳送帶,獲得了名聲和大量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