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農業產品有什麼案例

農業產品有什麼案例

發布時間:2022-12-25 23:36:19

Ⅰ 求助: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貿易壁壘的案例有哪些




==技術性貿易壁壘==

技術性貿易壁壘指對進口產品使用不合理的技術 法規 、標准,設置復雜的認證、認可程序。

技術壁壘指的是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健康、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欺詐行為及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採取的一些技術性措施。

●技術 法規

目前,發達國家頒布的技術法規種類繁多,有些國家更是熱衷於借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之名,制定各種法規,以限制國外商品的進口。

如2005年8月13日歐盟生效的《關於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第2002/96/EC號指令》(WEEE指令) 規定 :對於2005年8月13日以後投放歐盟市場的產品,生產者應以提供擔保的方式,保證有關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收集、處理、回收和環保處置費用由生產者提供;2006年7月1日,歐盟又實行了《關於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第2002/95/EC號指令》(RoHS指令),對電子電氣設備中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二苯醚六種有害物質所容許的最大限量做出了要求。這兩項指令涵蓋的產品范圍幾乎包括了所有民用電子、電氣產品,都對我國家電和電子產品對歐洲市場的出口產生直接的影響。

●技術標准

發達國家對於許多產品還 規定 了極為嚴格的技術標准,其中,既有生產標准,也有安全標准;既有工業品標准,也有農產品標准。隨著競爭的加劇,發達國家有意識地利用標准作為競爭的手段,有些標準的規定甚至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專門用以針對某個國家的出口產品。

波蘭競爭與消費者保護局向歐盟通報,對原產於中國的帶彈力繩的綵球玩具的檢測結果表明,自帶的21厘米長的彈力繩可彈至100厘米,兒童將球彈過頭頂時,該彈力繩有纏住脖子並使兒童窒息的危險。盡管迄今為止尚未發生過類似事故,但為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波蘭已從去年5月24日起要求進口商在波蘭報紙上刊登消費者警告,並向已經購買此類玩具的消費者召回產品。

●質量認證

各國實行的質量認證是多種多樣的,由於各國認證體系之間的差異、認證機構地位的不同、檢驗機構水平的不同、強制性認證與自願性認證的不同,即使各國所採用的產品標准和檢驗方法相同,仍然會成為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商品包裝和標簽

對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了苛刻的要求和煩瑣的內容是許多國家設置貿易壁壘的又一手段。許多出口商為了符合進口國的復雜的規定,不得不重新包裝或改換商品標簽,一方面增加了商品成本,削弱了商品的競爭能力,而且稍不留神就會被對方拒之門外。

【案例】:

2005年10月31日,英國貿易與工業部消費者保護局向歐盟通報,原產於中國的牙刷質量不過關,不符合有關安全標准。檢測結果標明,透明塑料製成的牙刷頭接觸到牙膏中通常含有的薄荷油就會出現張力裂紋。如果牙刷頭斷裂,牙刷毛就會脫落,誤吞牙刷毛有窒息的危險。在英國曾發生幾起牙刷頭斷裂的事故。為保護消費者的安全,英國和愛爾蘭已從去年10月24日起禁止銷售該產品,並要求貿易商採取召回行動。歐委會據此在歐盟范圍內對該產品發出消費者警告。

2006年4月20日,英國貿工部向歐盟通報,原產於中國的玩具---多色發嬰兒奶嘴不符合有關安全標准。檢測結果表明,玩具奶瓶的部件可能脫落,嬰兒有被窒息的危險。為保護消費者的安全,英國已在全國范圍禁止銷售該產品,並要求銷售商採取召回行動。歐委會據此在歐盟范圍內對該產品發出消費者警告。

== 檢驗檢疫 壁壘==

即對進口產品設置苛刻且不合理的檢驗、檢疫標准和檢驗、檢疫程序。

● 檢驗檢疫 標准

有些國家利用技術先進、裝備精良的優勢對商品的農葯指標給予嚴格的限定;有些國家會很隨意地對進口產品設置不合理的檢驗標准。

日本規定菠菜中毒死蜱最高殘留量為0.01ppm,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制定了類似的嚴格標准。國際食品法典和美國未制定該標准,歐盟規定的限量為0.05ppm。

●檢驗程序和檢驗手續

有些國家為了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當借用技術標准等措施達不到保護目的時,則在產品的試驗、檢驗程序和檢驗手續上設置重重障礙。

埃及規定進口的 棉花 在原產地和埃及都必須經過熏蒸處理。這種做法增加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對貿易有著明顯的阻礙作用。韓國法律規定,新鮮水果須經韓檢驗檢疫部門進行病害蟲風險評估後才能進口,而這一評估過程往往耗時數年。

【案例】:

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施行《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最終草案》,該草案明確設定了進口食品、農產品中可能出現的734種農葯、獸葯和飼料添加劑的近5萬個暫定標准,大幅抬高了進口農產品、食品的准入門檻。目前全球約有700種農葯,即便是擁有先進設備和檢測人員的日本橫濱進口食品檢疫檢查中心也只有檢測其中200種農葯的能力。即使這200種農葯的檢測,也因化驗數據收集和管理工作量大、設備和人手嚴重不足而影響工作進度。據日方承諾,他們要在2007年底才能把所有項目的檢測方法公布出來。

肯定列表制度規定每種食品、農產品涉及的殘留限量標准平均為200項,有的甚至超過400項。專家稱,按照肯定列表的標准,吃一棵菜要檢測200個項目。因此到目前為止,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被認為是最為嚴苛的檢測標准。殘留控制和農葯檢測所發生的費用將使我國輸日產品的成本大幅增加。日本作為中國農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肯定列表的實施已嚴重影響我國農產品對日本的出口。

2006年6月2日,中國出口日本的甜豌豆被日方要求收回,成為肯定列表制度實施後首件超標被查的農產品。此後,我國鰻魚、干青梗菜、大粒花生、冷凍木耳、天然活泥鰍等產品被陸續查出葯殘超標。據 海關 統計,去年6月,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大幅下降,當月出口額同比下降18%,其中水產品的對日出口基本停止增長。據專家保守估計,日本肯定列表的實施將對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3產生致命影響。

特別令人高興的是在日本正式實行肯定列表制度3個月後,崇明縣的 上海 寶島蟹業有限公司拿到了 上海 市第一張蟹粉出口證明。此前,商務部曾根據肯定列表制度,對我國出口產品進行全面風險評估,水產品被列為我國出口風險較高的大類商品之一。

即對進口產品不公正地實施 反傾銷 措施,貿易救濟調查程序不透明,特別是針對中國出口產品濫用所謂非市場經濟方法。

入世以來至2006年6月,國外共對我國發起兩反兩保案件288起,我國成為貿易救濟調查最大目標國。其中, 反傾銷 仍是我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的主要手段。美國商務部始終以各種理由拒絕給予中國涉案企業市場導向行業地位,並且經常因為印度的相關信息比較容易獲得,而最終選取印度作為替代國。我國出口企業因此在反傾銷調查中遭受嚴重損失。歐盟僅在少數反傾銷調查案中給予我國企業市場經濟地位,多數情況下仍堅持對中國企業適用非市場經濟地位的推定。

【案例】:

美國對中國鉛筆企業反傾銷以及中國企業抗辯,這些年來可以算作一年一度的例行節目。1993年11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對原產於中國的盒裝鉛筆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上海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鉛筆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頻頻抗辯成功,2005年甚至爭取到0.15%的零關稅,2006年涉案的另6家公司在終裁中也拿到了12.37%至26.62%不等的單獨 稅率 ,而其他所有鉛筆企業都面臨114.90%的高額關稅壁壘。受第一鉛筆2005年零關稅的激勵,中國企業積極應訴。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鉛筆生產和出口國,每年鉛筆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7成左右,出口量則相當於國外總產量的1.5倍以上。龐大的產銷數量使得企業市場拓展的餘地相當有限,因此維護現有市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鉛筆企業表示,由於美國每年的反傾銷關稅不盡相同,上上下下波動很大,使得他們的出口無法形成穩定的預期。而且美國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實在很不公平。

Ⅱ 農產品營銷案例解讀

統籌城鄉發展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展農產品品牌營銷,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路徑。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農產品品牌營銷案例分析,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農產品品牌營銷案例分析篇1:
西藏的冬蟲夏草、紅花,北京的二鍋頭、烤鴨,寧夏的枸杞,山東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許多產品具有產地特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特產”。反過來,“品牌產地”(CountryofOrigin)形象對消費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購買意向起著明顯的作用。購買商品時,上海製造往往意味著技術先進、品質優良;來自塞上草原,往往無污染的感覺;來自新疆、西藏的產品,又往往帶有異域風情,風味獨特。產地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進而影響購買行為。

去年夏天,我們策劃了“絲路晨光”珍品油系列,該珍品油系列有小麥胚芽油、葡萄籽油、紅花籽油、西紅柿籽油等4種產品,在這些產品中,有3種原料產自新疆,而且紅花籽產自著名的紅花之鄉塔城,那裡的紅花品質堪稱最佳;葡萄籽產自吐魯番,吐魯番的葡萄天下聞名;西紅柿籽則來自塞外名城庫爾勒。獨特的產地優勢賦予產品天然、純凈、健康、營養的形象,是最有沖擊力、最富特色的品牌優勢。因此,筆者在新疆產地上大做 文章 ,把品牌定位為“來自西域的特種油”,把品牌名稱提煉為“絲路晨光”。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至西域,“絲路”也成為新疆的一種代稱,提到“絲路”就會想到新疆。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新絲路模特大賽”也成為中國頂級的、影響廣泛的時尚賽事。這些都給“絲路”賦予了許多 文化 、美學蘊涵,給人以文明、異域、浪漫、美的聯想。“絲路晨光”,包含了產品最大的特點和獨特的價值——新疆產地和健康功效,富於文化美感和朝氣,與原品牌有傳承聯系,而且音律和諧,富於美的聯想。“絲路晨光”豐富的內涵,完美地詮釋了產品價值。
農產品品牌營銷案例分析篇2:
金龍魚調和食用油“1:1:1”的概念首先在消費者的認知中留下一個清晰深刻的記憶符號,同時又有進一步了解的營養配比說明,以及“調和”的創新製作 方法 ,構建了一個從認知記憶、到說服的有理有據、極具可信性的價值,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而金龍魚大米則顯出價值構建乏力:它從大米的形狀、從大米的篩選數量上去試圖說明金龍魚大米的稀缺性,通過“物以稀為貴”來提高價值。但它始終沒有說出這樣費盡氣力選出的大米究竟和其他大米有怎樣的不同,這樣的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究竟能滿足消費者怎樣的需求——價值不明確,又何談高價值?因此金龍魚大米概念一出,即遭遇添翼營銷總團等營銷界眾多的質疑。可以說金龍魚大米的銷售,更多的還是依賴“金龍魚”的品牌力,而不是“金龍魚大米”自身的產品力。
農產品品牌營銷案例分析篇3:
又到一年“橙”熟時。一枚精心包裝的冰糖橙和一位洞悉商業智慧的營銷天才,巧妙地描述了一個切合時代脈搏的 勵志 故事 ,85歲老人在跌倒之後選擇二次創業並最終取得成功。這種講故事的背後,是農產品營銷的一種創新。

品牌是有溫度的。講故事,可以讓購買者感受到品牌的溫度。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里需要感謝的是禇老,如果沒有禇老用生命種橙子的精神,所有的一切“美麗的誤會”都是空的。用最接地氣的營銷技巧,是一條可行之路。嘮過故事後,即使產品同質化,你說消費者會選誰的產品呢?我們將從講故事開始,敘述那些創造財富的人物,感悟一番有關營銷的真諦。

生鮮電商“本來生活”成功將褚橙打造成了“勵志橙”,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如今的“褚橙”,其聲名已遠遠蓋過它的本名“雲冠橙”,而伴它一起走紅的還有一個人(褚時健)和一段非常傳奇的故事。

Ⅲ 10個休閑農業經典案例,無特色不生存



國外休閑農業經典案例

1

美國

總體特徵

美國市民農園採用 農場與社區互助 的組織形式,參與市民農園的居民與農園的農民共同分擔成本、風險和贏利。農園盡最大努力為市民提供安全、新鮮、高品質且低於市場零售價格的農產品,市民為農園提供固定的銷售渠道,雙方互利共贏,在農產品生產與消費之間架起一座連通的橋梁。


典型案例

美國Fresno農業 旅遊 區由Fresno city東南部的農業生產區及休閑觀光農業區構成 。區內有美國重要的葡萄種植園及產業基地,以及廣受都市家庭歡迎的賞花徑、水果集市、薰衣草種植園等。採用 「綜合服務鎮+農業特色鎮+主題游線」 的立體架構,綜合服務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商業配套完善;農業特色鎮打造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種植平台,產旅銷相互促進;重要景點類型全面,功能各有側重。


可借鑒之處

採用資源導向型的片區發展模式 ——產業強者重在生產銷售,交通優者重在綜合服務,生態佳者重在度假;要做足體驗性,同時把握重點人群需求——針對青少年家庭市場做足農業體驗,針對會議人群做強硬體設施與配套 娛樂 等;另外,通過豐富的節慶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2

德國

總體特徵

德國的休閑農業大致可分為 度假農場、鄉村博物館及市民農園 等三種類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市民農園。其主旨是向市民提供體驗農家生活的機會,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園之樂,經營方向也由生產導向轉向農業耕作體驗與休閑度假為主,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的經營方式。



典型案例

德國人首創的生活生態型市民田園——施雷伯田園,獨門獨院,各具風格,充滿了大自然情趣和文化氣息,如同微縮的露天民居博物館。每一戶小田園里,主題建築是童話世界般的「小木屋」,院子里有過去的轆轤井或泵水井,地上擺放著精美可愛的小風車和各種家禽模型。小木屋門前有長滿奇花異草的蔬菜園。田園里的菜只許種不許收。秋後枯萎的蔬菜和花草覆蓋住潮濕的土地,保護地里的水分,既避免秋冬刮風帶起沙塵,第二年春天又可以翻到土裡作肥料。



可借鑒之處

市民農園土地來源於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鎮、縣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 每個市民農園的規模約2公頃。大約50戶市民組成一個集團,共同承租市民農園。租賃者與政府簽訂為期25 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決定如何經營,但其產品不能出售。

3

義大利

總體特徵

義大利農業 旅遊 區的管理者們利用鄉村特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將鄉村變成具有教育、遊憩、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 這種 「綠色農業 旅遊 」 的經營類型多種多樣,使鄉村成為一個 「寓教於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 ,人們不僅可以從事現代的健身運動,還可以體驗農業原始耕作時採用的牛拉車,甚至還可以手持獵槍當一回獵人,或是模仿手工藝人親手製作陶瓷等。


典型案例

義大利現有1.15萬家專門從事「綠色農業 旅遊 」的管理企業,它們管轄的景區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納、翁布里亞、馬爾凱大區,南部的坎帕尼亞大區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倫蒂諾和利古里亞大區。據義大利環境聯盟執委會官員魯傑羅介紹,這些景區為不同的遊客提供了類型不同的 個性化服務 。目前,這些景區中70%以上都配有運動與休閑器械,供那些喜歡健身運動的遊客使用;55%的景區為遊客提供外語服務,為外國遊客解決語言不通的困難;50%以上的景區提供包括領養家庭寵物在內的多種服務項目。



可借鑒之處

義大利人喜愛「綠色農業 旅遊 」,這與該國政府 重視環保,發展生態農業 不無關系。尤其是近幾年間,義大利的生態農業發展很快,生態農業耕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4

韓國

總體特徵

韓國發展休閑農業的經典形式為 「周末農場」和「觀光農園」 ;注重資源整合,海灘、山泉、小溪、瓜果、民俗都成為鄉村游的主題;注重創意項目開發,深度挖掘農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 歷史 等並使其商品化;注重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注重鄉村 旅遊 嚴格管理。

典型案例

江原道旌善郡 大醬村 抓住遊客好奇心,出奇制勝地由和尚與大提琴家共同經營,利用當地原生材料,採用韓國傳統手藝製作 養生 食品的方式製造大醬,既符合現代人的 養生 觀念,還可以讓遊客親臨原初生活狀態下的大醬村,傳承民俗文化特色,此外,休閑農業的經營者還特別准備了三千個大醬缸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會、綠茶冥想體驗、赤腳漫步樹林及美味 健康 的大醬拌飯,增加了遊客的體驗性。


可借鑒之處

以「奇」為突破口,突出鄉土氣息。


5

日本

總體特徵


典型案例

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農場,該農場以黑澤明的電影《夢》的拍攝地點而聞名,這種 以農場為依託,以媒體傳播為宣傳手段也是鄉村 旅遊 發展的方向之一


可借鑒之處

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機制和政府激勵措施,並能充分發揮民間組織(NPO等)的參與促進作用,生產手段也逐漸向自動化、設施化、智能化,生產經營管理向網路化發展。

國內休閑農業經典案例

1

中國台灣

總體特徵

眾所周知,台灣休閑農業相對起步較早,主要為 分享型經濟模式,經營形態多元,大致可分為休閑農場、休閑漁業、展示中心、觀光農園、農村民宿及森林 旅遊 等。 在經營上結合了 農業產銷、技工和休閑服務 等三級產業, 生產、生活與生態 三位一體,具有 經濟、 社會 、教育、環保、遊憩、文化傳承 等多方面的功能。


典型案例

大地震曾讓台灣南投縣埔里鄉桃米村的房屋倒塌,而當地擁有29種台灣原生青蛙,台灣島共143蜻蜓,在桃米發現56種,於是村民不斷宣傳當地種類豐富的青蛙和蜻蜓,用紙、布、石頭等製作手工藝品,還建成了全球唯一一座紙教堂,把地震造成的窪地改成人工湖,湖邊設有彈簧,托起一隻小船,人在船上可以體驗模擬地震的情景,村民將小船命名為「搖晃的記憶」。


周末和節假日,桃米村日接待遊客近1500人,每年門票收入有200多萬人民幣。

可借鑒之處

台灣休閑農業成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 「情景消費」 ,創造出大量的奇觀、風景和主題。 注重定位、強調特色 ,在 「體驗經濟」 理念之外,還出現了 「分享經濟」 理念,即 休閑農業經營者與遊客分享鄉村生活,變「消費者為上帝」為「與客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成都:「五朵金花」

以花卉產業為載體發展鄉村休閑 旅遊 的「五朵金花」是成都錦江區三聖鄉的五個村雅稱。 採取自主經營、合作聯營、出租經營等方式,該區域的農戶依託特色農居,推出休閑觀光、賞花品果、農事體驗等多樣化的休閑農業項目,現已形成了紅砂村的「花鄉農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駙馬村的「東篙花園」、萬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休閑農業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往,成為休閑農業開發的典範。

花鄉農居(紅砂村)


可借鑒之處

發揮區域合作優勢,突出主題產業載體 ,鄉村 旅遊 發展中的瓶頸之一就是力量單薄,無論是資金、基礎設施還是所依託的景區資源,基本上每個鄉村 旅遊 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相關問題,所以在「五朵金花」的案例中,將五個村子聯合起來,以花卉產業為載體的發展模式為鄉村 旅遊 的區域合作發展,增加項目發展的凝聚力提供了突破口。

3

嘉善休閑農業

嘉善縣通過積極培育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形成了以碧雲花園為代表的 農業園區型 ,以浙北桃花島為代表的 基地拓展型 ,以汾湖休閑觀光農業帶為代表的 資源景觀型 ,以祥盛休閑農業園、龍洲休閑漁業園為代表的 特色產品型 ,以西塘荷池村、陶庄漁民公園為代表的 「農家樂」型 等多種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 旅遊 。並於2011年3月嘉善縣獲得了農業部和國家 旅遊 局聯合授予的首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 旅遊 示範縣」稱號。


可借鑒之處

休閑農業的休閑化,隨著觀光 旅遊 逐漸向休閑產業轉換的過程中,嘉善休閑農業 將觀光業和休閑業很好的結合起來 為鄉村 旅遊 的與時俱進開辟了一條道路。

4

貴州余慶白泥壩區現代農業 旅遊 規劃

余慶地處黔北南陲,系遵義、銅仁、黔東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結合部。北與湄潭,東與石阡、鳳岡,南與黃平、施秉西與甕安接壤。北部、中部為烏江河谷階地,縣城所在的白泥盆地,是貴州省著名的萬畝大壩之一。規劃區緊靠余慶縣縣城,白泥萬畝大壩是貴州省19個萬畝大壩和全國100個萬畝大壩之一,是余慶縣糧食生產的主要地區,具有良好的區位發展優勢。


可借鑒之處

水資源是開展休閑農業不或缺的資源之一,流動的水能有效地帶活鄉村 旅遊 ,讓鄉村充滿活力;親水性的 旅遊 項目,更容易讓遊客體驗最為原始的鄉村生活場景。所以設計 充分依託余慶縣自身的山、水景觀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煉地段中的自然環境要素,通過有機的設計使人在規劃區中充分感受到山、水,突出山、城、水、綠交融的生態格局 ,從而形成深刻的 旅遊 印象 。

Ⅳ 全國農業生產 「三品一標」典型案例公布,三亞入選,還有哪些信息

全國農業生產 “三品一標”典型案例公布,三亞入選,還有如下的信息。

一、全國農業生產 “三品一標”典型案例公布

到2025年,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有了重大突破,農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農產品品牌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農業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建設綠色標准化農產品800個、畜禽養殖標准化示範場500個,打造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00個、企業品牌500個、農產品品牌1000個,打造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300個、企業品牌500個、農產品品牌1000個。

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達到6萬個以上,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取得積極成效。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可以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農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Ⅳ 農產品營銷成功的案例分析_農產品成功營銷案例解析

農產品營銷是 市場營銷 (指個人和群體通過創造並同他人交換產品的價值,以滿足需求和慾望的一種社會過程和社會管理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農產品生產者與產品市場經營者為實現農產品價值一道經行的一系列的產品價值的交易活動。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農產品營銷成功的案例,歡迎閱讀!

農產品營銷成功的案例篇1

西藏的冬蟲夏草、紅花,北京的二鍋頭、烤鴨,寧夏的枸杞,山東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許多產品具有產地特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特產”。反過來,“品牌產地”(CountryofOrigin)形象對消費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購買意向起著明顯的作用。購買商品時,上海製造往往意味著技術先進、品質優良;來自塞上草原,往往無污染的感覺;來自新疆、西藏的產品,又往往帶有異域風情,風味獨特。產地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進而影響購買行為。

去年夏天,我們策劃了“絲路晨光”珍品油系列,該珍品油系列有小麥胚芽油、葡萄籽油、紅花籽油、西紅柿籽油等4種產品,在這些產品中,有3種原料產自新疆,而且紅花籽產自著名的紅花之鄉塔城,那裡的紅花品質堪稱最佳;葡萄籽產自吐魯番,吐魯番的葡萄天下聞名;西紅柿籽則來自塞外名城庫爾勒。獨特的產地優勢賦予產品天然、純凈、健康、營養的形象,是最有沖擊力、最富特色的品牌優勢。因此,筆者在新疆產地上大做 文章 ,把品牌定位為“來自西域的特種油”,把品牌名稱提煉為“絲路晨光”。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至西域,“絲路”也成為新疆的一種代稱,提到“絲路”就會想到新疆。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新絲路模特大賽”也成為中國頂級的、影響廣泛的時尚賽事。這些都給“絲路”賦予了許多 文化 、美學蘊涵,給人以文明、異域、浪漫、美的聯想。“絲路晨光”,包含了產品最大的特點和獨特的價值——新疆產地和健康功效,富於文化美感和朝氣,與原品牌有傳承聯系,而且音律和諧,富於美的聯想。“絲路晨光”豐富的內涵,完美地詮釋了產品價值。

農產品營銷成功的案例篇2

又到一年“橙”熟時。一枚精心包裝的冰糖橙和一位洞悉商業智慧的營銷天才,巧妙地描述了一個切合時代脈搏的 勵志 故事 ,85歲老人在跌倒之後選擇二次創業並最終取得成功。這種講故事的背後,是農產品營銷的一種創新。

品牌是有溫度的。講故事,可以讓購買者感受到品牌的溫度。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里需要感謝的是禇老,如果沒有禇老用生命種橙子的精神,所有的一切“美麗的誤會”都是空的。用最接地氣的營銷技巧,是一條可行之路。嘮過故事後,即使產品同質化,你說消費者會選誰的產品呢?我們將從講故事開始,敘述那些創造財富的人物,感悟一番有關營銷的真諦。

生鮮電商“本來生活”成功將褚橙打造成了“勵志橙”,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如今的“褚橙”,其聲名已遠遠蓋過它的本名“雲冠橙”,而伴它一起走紅的還有一個人(褚時健)和一段非常傳奇的故事。

曾經的“煙王”褚時健75歲二度創業,承包2000畝荒山創業,85歲時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一杭州水果業內人士曾向媒體透露,2008年以前,這個品種的冰糖橙在雲南的收購價只是幾毛錢一斤,在杭州地區的售價約2.5元一斤,銷量很平淡。隨著王石、潘石屹等知名人士在微博上的力捧,“褚橙”的傳奇故事引爆公眾話題,並被譽為 “勵志橙”。目前,“褚橙”的市場售價約為108~138元/箱(10斤),而且不愁銷路。

農產品營銷成功的案例篇3

金龍魚調和食用油“1:1:1”的概念首先在消費者的認知中留下一個清晰深刻的記憶符號,同時又有進一步了解的營養配比說明,以及“調和”的創新製作 方法 ,構建了一個從認知記憶、到說服的有理有據、極具可信性的價值,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Ⅵ 除了「褚橙」,中國還有哪些比較成功的農產品品牌化的案例

褚橙走得是情懷路線,褚時健的傳奇經歷故事感動了想創業的年輕一代。加上品質確實不錯,所以2015年可以在網上大賣。
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普洱茶做得也非常成功,原因在於:

第一品質確實優秀,用產品的質量說話,客戶體驗好,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用戶推薦導致客戶群體越來越大。


其實褚橙真的就是講了個故事,國內尤其雲南類似的農產品數不勝數。如果我有一定的知名度,那麼什麼農產品都能成為故事,如昭通蘋果,假如讓張豐毅冠名,就可成為「張果」,如雲南野生菌如果讓黃曉明冠名,就可成為「黃蘑菇」等等,差的就是故事而已。

Ⅶ 國內外有哪些成功的都市農業的案例

南街村華西村農民會種地,但不一定會銷售。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保證農產品供應穩定增長,德國農村擁有為農民服務的各類合作社。面對無情的市場風險,單個農戶的力量極其微小。德國農戶意識到,只有團結起來,才能產生合力,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德國的農業合作社種類繁多,經營領域很廣,體系也非常完善。在行業和地區性合作社的基礎上,還有跨地區性的合作社,乃至全國性的協會。合作社大體分為3大類:一是加工和流通類;二是配套服務類,如種子鑒定、飼料、化肥、農機設備和技術培訓等;三是金融類。德國農村合作金融很發達,有各種形式的信用合作社,農戶可以得到低於普通銀行利率的優惠貸款。各種形式的農業合作社,都是農戶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參與、並由農戶自我管理的互助互利的民間經濟組織。德國的菜農、果農、糧農、養牛專業戶都各自組建了合作社。加入者按擁有的土地面積一次性向合作社交款,款項主要用於合作社的基本建設。如建廠房、冷藏室、購買製冷機、運輸車等。政府對建合作社給予積極支持,一般可得到總投資額25%的政府無償補貼。每逢收獲季節,農民將生產的農產品送到合作社,對遠離合作社的農民,合作社派專人到農家收集。合作社利用自己的設備負責分類和包裝,然後,由合作社的銷售人員,按合同將各種農產品送到各大批發市場和超市。在蔬菜和水果產出旺季,有條件的合作社會將部分產品速凍儲存或加工成罐頭,以便在淡季出售。農閑季節,合作社有關人員不斷跑各大超市、批發商場,還經常到周邊國家了解市場行情,以幫助農民制定第二年的種植計劃。此外,合作社還對購買種子、播種、儲存、銷售等工作制定詳細計劃,盡量避免盲目性。合作社一般只僱用幾名固定工作人員,負責人由合作社成員推選,收獲季節酌情增加一些臨時工。人員的工資、管理費、電費和其他支出均由成員分攤。在德國,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出售方式,事實上,只有少數經濟實力強的農民自買運輸工具,自己到城市的周末農貿集市或在自家園子里出售農產品,絕大多數農民都樂意讓合作社代賣,因為這樣既省錢又省力。合作社從不贏利,除留下必要的開支外,絕不多留成。更重要的是,合作社一般都經營有方,使農民盡量多得益。德國農業合作社如此完善,是與政府有力的支持與提供保障分不開的。政府承認這些農民組織作為農民利益代言人的地位,在制定涉及農民、農村和農業等方面的政策時,積極與這些組織協商溝通,以減少政府與農戶的誤解和矛盾,共同促進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繁榮。德國合作社的成功經驗表明,合作社有力地改變了單個農戶的弱勢地位,使農民分享到農產品加工、倉儲、運輸和銷售等各環節的利潤,切實提高了收入。《人民日報》(2007-05-28第07版)

Ⅷ 龔文祥:一個農業小產品品牌化成功案例

老蜂農品牌蜂蜜的創業者,在幾乎沒有任何自有資金,沒有任何廣吿推廣,沒有自己建立銷售網路的情況下,只是靠產品策劃的創造力而產生內在源動力,純靠自然銷售而螺旋上升,自我滾動發展. 創業者投入50萬元銀行貸款,5年來不僅獲得了500萬元純利潤的創業回報,而且創造了一個讓競爭對手出價1000萬收購的中國蜂業知名品牌.


老蜂農案例價值在於,由於它完全不同於充斥市面需要大量資金,以廣吿推廣為第一推動力的產品成功案例,只是靠產品定位的品牌魅力作為產品銷售的第一推動力,從而成為農業小產品領域的小型創業者可復制或可借鑒的案例.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商品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精品擺上了超市櫃台,營銷手法也開始越來越多應用於農業產品領域. 國外先進農產品營銷成功的典型案例有紐西蘭奇異果,其由營養成分和中國獼猴桃差異不大的水果被成功的營銷包裝,其他還有新奇士橙,美國提子(大葡萄),泰國香米等. 他們大多都是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市場化運作,為農產品建立相應的品牌營銷系統而使農產品增值.


可是擺在中國許多農業小產品領域小型創業者面前的現實是:除了當地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如當地有好品質的蜂蜜,皮蛋,蓮子,獼猴桃,大棗等,創業者們幾乎沒有多少創業資金,也就沒有錢做廣吿推廣,沒有錢建立銷售隊伍,進入入場費很高的大型賣場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他們覺得國外農產品類似紐西蘭奇異果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經典但不好借鑒;他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寶潔,沃爾瑪等經營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遙不可及;國內營銷雜志上充斥著大量保健品,化妝品等行業靠廣吿推動市場的成功案例,對他們來說也幾乎沒有多少現實的參考價值.


大多數農業創業者的夢寐以求的就是:我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出來後,就有人進貨,然後擺在商場超市,不作任何推廣,就有人不斷購買我的產品. 投入少,產出大,自我滾動發展.


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農民朋友身邊的「投入少,產出大」農產品創業成功案例:實實在在和他們大致相同條件起步創業,又實實在在賺錢並發展的例子. 有一段時間,我從沃爾瑪,家樂福,百佳等大型賣場看到了令人眼睛一亮的老蜂農蜂蜜產品,品牌名稱和包裝一看就是經典之作,一個來自井岡山山區的農業小產品能夠擺在這些超大型賣場本身就是成功,而且經我觀察其從來沒有做任何推廣,我便直覺這是一個對農產品行業成千上萬小型創業者有價值的案例. 後來我剛好有一個機緣與老蜂農的品牌創始人之一的陳泰之先生,以及老蜂農品牌包裝的設計者――中國著名的品牌設計機構廣東黑馬廣吿公司的黑馬先生,一起深入探討這個案例,於是有了以下營銷對話:


一, 選擇能自然賣貨的項目


龔文祥:老蜂農蜂蜜項目的成功一半應該歸功於項目選擇的成功,你當初是如何考慮進入蜂蜜這個傳統農業項目的?


陳泰之:首先是井岡山地區蜂蜜資源豐富,很多農民靠養蜂為生,這里環境沒有受到多少污染,井岡山本來就有八百里「綠色銀行」的美譽,我便想到就地取材創業. 其實江西許多保健品,葯品公司的老闆都是靠賣蜂蜜起家的,如著名的匯仁集團老總,生產美媛春口服液的江西廣恩和制葯公司最初也是賣蜂蜜的. 蜂蜜行業起點低,適合沒有多少資金的人創業,另外這個小產品的行業也不被人注意,競爭也相對其他行業弱很多. 與保健品一定要廣吿推動才能賣貨,由於蜂蜜產品的功能已經不需要教育推廣,總能自然的賣一些貨.


小型創業者不可能進行正規的市場調查,但好的商業直覺與判斷成為創業者成功的起點. 我與另外幾個朋友於1998年創業進入蜂蜜市場,主要考慮當時中國保健品行業正處於從頂峰開始下滑的轉折期,以三株為代表,整個保健品行業處於信譽危機時期,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對概念型保健品不再信任,必將有相當部分消費者會回歸到傳統保健食品,如在中國有千年保健傳統的蜂蜜,人參等. 另外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真正的領導品牌,雜牌林立,簡単低層次,而中國僅有的幾個百年 歷史 蜂蜜品牌如上海冠生園,廣州寶生園,其品牌形象做的也不是很到位. 這些都給了我們機會.


龔文祥:中國人口多,市場大,市場切入點也很多,很多小型創業者因為資金等原因,相當部分走上了簡単模仿與跟風這條路,還有一部分人走上了假冒偽劣這條路,如現在出現的「假奶粉亊件」就是例子. 有一些有一點資金的創業者,走上了投入的路線,即通過大規模廣吿推廣啟動市場獲得短期利潤. 老蜂農沒有走以上創業的路線,而以產品源製造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而發展壯大,象蜂蜜這樣 「小產品,大市場」類型的產品,你們是如何切入這塊蛋糕的?


陳泰之:我們創業的最初考慮就是,要走一條尋找市場的空白點並進行創新而獲得成功之路. 創業項目啟動前,我看了許多蜂蜜產品的包裝,罐是癟的,字是歪的,顏色是不討人喜歡的,甚至可以說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一個成功的包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我一定要投入最大的力量做中國蜂蜜行業最好的包裝. 另外當時我到廣州發現大型商場基本很少看到蜂蜜產品進入,還有當時也蜂蜜市場還沒有細分的產品,如沒有針對白領階層並為他們接受並喜歡的蜂蜜品牌. 我敏銳感到這些都是市場的切入點.


龔文祥:發現了好的商機,那麼你們是如何解決啟動資金問題的?


陳泰之:一般人創業都是籌措了資金再進行產品策劃與生產,而我們是倒過來,有了好的產品策劃,有了最好的包裝後再找資金. 我們將前期僅有的不到十萬元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包裝設計中,將我們對於這個產品的策劃思想全部凝聚在這個包裝中. 然後我們拿著包裝樣品去找銀行貸款,談市場前景,談當地大量蜂農的蜂蜜銷售不出去的艱難處境. 因為政府部門十分支持農業產業化項目,加上我們幾個股東一貫都是好人的信用,最主要是銀行的人一看這個包裝也喜歡的不得了,認為一定會好賣,在我們沒有任何擔保,抵押的情況下破例貸了50萬給我們.


與那些大談革命奮斗史的有著奇跡般經歷的成功企業不同,我們一切來的順理成章,很自然,甚至很輕松:我們靠這個能夠自然賣貨的產品包裝,自我滾動發展,從負債50萬元,發展到現在有了凈資產500萬元,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佔地20畝的現代化的標准廠房. 營銷就是賣貨,賣貨就是硬道理. 如果一個產品不靠廣吿促銷推動賣貨,而是靠產品自身的魅力放在商店就能賣貨,就不會出現資金問題,企業就能生存,發展與持續成功.


二,能自然賣貨的產品定位


龔文祥:據我調查身邊的朋友,發現購買老蜂農的大部分都是白領女性,而且回頭客很多,可不可這樣說,你們的目標客戶就是大中城市的白領女性.


陳泰之:與其說是我們不自覺的把白領女性作為我們主要的消費者,不如說這些白領女性主動的選擇了我們的產品,而且成了老蜂農蜂蜜忠誠的顧客群體. 與那些商家策劃的「熱點」,「流行」不同,我們沒有策劃任何產品概念,也沒有大肆宣稱蜂蜜的任何功能好處,但我們的產品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根本需求,所以是有市場生命力的,也是能夠自然賣貨的.


龔文祥: 迎合白領女性根本需求的背後因素是老蜂農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將蜂蜜產品從功能物理層面提升到心理文化層面的品牌. 在老蜂農沒有出現以前,這部分挑剔的顧客對於蜂蜜消費的心理精神層面是完全沒有滿足的,她們一看那些土裡土氣的沒有任何審美情趣的包裝,就知道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產品. 而當老蜂農一出現,她們會驚喜的感覺到這才是她們需要的產品,這才是能夠滿足她們快樂 情感 與精神體驗的品牌. 所以老蜂農的成功看似輕松簡単,其實是必然:因為它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滿足顧客高層次精神需求的產品. 而且這個精神層面的感覺不是通過廣吿宣傳體現,而是通過単一的傳播形式體現,就是老蜂農產品本身精美的包裝陳列. 老蜂農雖然只是創造了一個新包裝,但卻是改變了整個蜂蜜產品的格局並確定了老蜂農的市場定位.


我想證實一下,除了產品包裝,其他營銷手段如渠道,價格,促銷是否也基本針對了白領人群的產品定位戰略?


陳泰之:老蜂農蜂蜜的主要渠道就是大商場,以前蜂蜜產品只是屈居在小賣部,小超市銷售,我們決定開拓大型賣場這個領域. 你也許會問,商場那麼高的入場費,我們怎麼承受的了?由於我們耳目一新的產品定位與包裝,經銷商都看好我們的銷售前景,願意投資開發大型商場渠道的費用. 當然我們價格走最高端的路線,我們的價格比那些百年老牌蜂蜜價格還高出20%到30%,這就給了經銷商較高的利潤空間. 我們基本沒有做什麼廣吿推廣,產品陳列就是最好的廣吿宣傳. 因為我們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就有香港的經銷商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開拓香港市場,通過其代理,現在我們每年在香港有60萬港幣的穩定銷售;因為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國外一些麵包品牌與主動找上我們合作推廣蜂蜜麵包,因為他們覺得在中國只有老蜂農的品牌形象才與他們外資品牌形象相匹配;而在廣州,新品牌老蜂農以其「百年蜂蜜」品牌的形象進入了百年老牌涼茶店――黃振龍涼茶店這個渠道.


龔文祥:看來高檔形象產品,大賣場渠道,高價位,令人心動的陳列都是針對了白領顧客的價值取向與策略. 一個有魅力的產品會永遠受到顧客歡迎,我們前面的談話中一再提到了老蜂農包裝的巨大作用,下面請黑馬先生談談如何通過包裝設計來創造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的?


三,能賣貨的形象包裝


黑馬:


當時整個中國蜂業處於品牌意識陳舊,營銷手段落後的背景下,我們決心讓老蜂農品牌形象的出現成為整個行業的亮點與風景線,並給整個行業帶來興奮點與清新氣息,並讓設計產生直接的銷售力,我們是有這個志向並有這個能力做到. 首先 「老蜂農」這個品牌名稱用於蜂蜜本身就是一個經典,這個名稱是陳泰之先生在火車上苦思冥想後睡夢中蹦出來的. 品牌包裝設計就從老蜂農這個個性化,人性化的名稱形象著手.


我們設計背後的策略是體現以下幾點,來樹立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


信賴:


現有主流的蜂蜜產品,如寶生園的包裝形象只是用了一個「寶」字來作為溝通的主要元素,但這種形象認知是有距離感的,表面化的,說明不了 歷史 . 就算你在包裝上寫明牌號成立於 「18ûû」字樣,也不一定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我們通過一個神態自若的老蜂農的形象,讓消費者感受與體驗「老蜂農」是來自深山老林的,可信賴的. 信賴會產生購買. 就像人們去買菜,人們更願意買那些菜農打扮的人賣的菜,感覺到新鮮,原汁原味,便宜. 這是老蜂農能夠讓消費者產生買貨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性化:


蜂蜜產品是感性產品,消費者習慣看到包裝後產生即興購買的慾望. 我們決定用圖形形象這種人性化溝通方式,而非用文字語言和消費者溝通. 我們遍尋了古代養蜂人的形象,並從水滸傳的人物形象中獲得靈感,創造了老蜂農這個人性化生動形象. 為了體現蜂蜜的直接關聯性,我們讓這個形象代言人拿了一個蜂巢,而沒有象其他眾多品牌直接表現蜜蜂的形象. 蜂巢的形象,與「深山藏古寺」中僧人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給消費者留有想像空間,也符合陌生產生驚喜的設計原則.


設計也是銷售力,消費者喜歡老蜂農這個人性化形象,他們就會喜歡老蜂農蜂蜜這個產品,就會產生購買慾望.


時尚 :


古老形象的產品也要體現時代的氣息,迎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而變化. 我們在設計老蜂農這個標志形象時,摒棄了中國傳統白描的手法,而採用了德國版畫的表現形式. 包裝瓶外形設計,我們從一個非常符合老蜂農風格的日本咖啡瓶設計中得到啟發,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用咖啡瓶來包裝蜂蜜的產品. 為什麼一個看似古老形象的產品會讓年輕人喜歡,就是因為 時尚 的號召力.


細節:細節產生產品魅力,現代人購買產品時,看到產品或包裝的細節做的很到位,就會認為這個產品全部都是好的,「窺一斑而知全豹」,他們是以感性的方式感受一個產品. 而最能打動顧客的就是一些扣人心弦細節. 如老蜂農三個字我們就請以圓潤秀麗著稱的麥華三書法研究會會長呂志強先生所書. 又比如老蜂農三個字的拼音我們採用了古代注音的格式這種創新的表現方式. 這些設計細節會讓消費者體驗到老蜂農的品牌文化與內涵,從而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Ⅸ 商品穀物農業的案例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商品穀物農場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這里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商品化農業生產,商品率超過95%。
19世紀以後,美國橫貫東西大鐵路的修建,加速了農業向西拓展,並開始進行商品性生產。進入20世紀,世界人口猛增,世界農產品市場迅速擴大,糧價大幅上漲,促進了美國農業現代化。農業的機械化緩解了人少地多的矛盾;農業的生物技術革命、化學革命,以及經營管理革命,從培育雜交玉米品種,到化肥的增施,到提高效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中部平原成為世界穀物主要產地,玉米,小麥,黑麥,燕麥等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農業的商品化促進了農業的專業化和區域化,有利於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潛力,取得最佳效益。玉米帶面積不到美國耕地總面積的1/10,玉米產量卻佔全國的4/5.。小麥區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80%。美國的玉米帶、小麥帶能夠保持常盛不衰,得益於有力的農業措施。例如,在商品穀物區域興修水利,發展灌區,實行休耕和輪作,保證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穩產和高產;建立全國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系統,免費向農場主提供最新農業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穀物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閱讀全文

與農業產品有什麼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軍官怎麼改革 瀏覽:968
代理公司執照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86
艾特九九產品怎麼樣 瀏覽:230
酒店專屬產品怎麼做 瀏覽:614
基恩士怎麼建立新程序 瀏覽:9
奧比島怎麼修改程序 瀏覽:50
無中介交易怎麼避免賣家二次抵押 瀏覽:758
nfc技術怎麼激活 瀏覽:913
為什麼大飛機技術不好 瀏覽:435
交易員考什麼課程 瀏覽: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瀏覽:473
哪裡有馬崗鵝批發市場 瀏覽:722
撤案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99
會澤縣小學信息技術多少分進面 瀏覽:632
實現數據壓縮與什麼層密切相關 瀏覽:506
怎麼成為網點代理人 瀏覽:442
掃碼查答案的程序有什麼 瀏覽:793
個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瀏覽:180
義烏狗市場狗多少一隻 瀏覽:652
如何解除移動數據限流的方法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