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進口美國什麼最多排行
機電產品是中國進口美國的第一大類商品
運輸設備是中國進口美國的第二大類商品
第三大類 礦砂、礦渣及礦灰(HS26)第四大類 肉及食用雜碎第五大類 玉米 小麥等農作物
② 中國出口美國前十商品
按照商品出口的價格總額來排名,目前中國出口數量最多的商品前10名為:10、汽車;9、鋼鐵;8、塑料及塑料製品;7、服裝-非針織;6、服裝-針織品;5、鞋類;4、傢具;3、玩具;2、發電設備;1、電器機械設備。
拓展資料:
商品出口退稅就是增值稅,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向國家繳納各種稅,增值稅是其中之一。假如商品要出口,國家會退還部分稅金,就是商品出口退稅。
基本內容
具體數目按商品種類劃分,如果政策較支持此類商品出口,則多退(增值稅),有時可全額退稅。如果支持度一般,則少退。
享有出口退稅的商品可以憑海關的憑證到稅務部門去申請退稅。退稅按百分比退給,叫出口退稅率。退稅率越低,企業的成本負擔越重,反之,企業競爭力越強。出口企業分為A、B、C、D、E、F六個等級,對不同級別的企業分別實行不同的出口退稅管理方法。國家通過調整出口退稅率對企業進行宏觀調控。這也是一個對出口企業非常重要的政策。此外,很多騙稅案例也是為了騙取商品出口退稅。
進出口商品檢驗是由專門檢驗機構,運用各種檢測手段和經驗,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檢查驗看。進出口商品檢驗是為了保證進出口商品符合貿易合同和其他契約中規定的要求,增強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防止次劣和附有危險性病蟲害的商品輸出或輸入,維護貿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和國家信譽。
中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最早由英、美等國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設立公證檢驗機構,操縱和把持了中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1929年3月開始,國民黨政府先後在上海、漢口、青島、天津、廣州、重慶等地設置了商品檢驗局,對一些傳統出口商品執行法定檢驗,但公證鑒定業務仍由外國操縱。
商品檢驗局簽發的證書,在國際上得不到承認,只能在國內通關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取締了中外私營公證行和檢驗公司,成立了商品檢驗總局,並在各口岸設立了分支機構。商檢局是國家設置的綜合性檢驗、鑒定機構,既負責執行法定檢驗,統一監督管理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又以獨立的第三者地位辦理各項對外貿易公證鑒定業務。
中國商檢證書已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成為國際貿易中交接貨物、結算款項、銀行議付、核計關稅、處理爭議、索賠仲裁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的證件。
③ 中國主要進口美國那幾種農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
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需缺口為9000多萬噸,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產量在1億噸左右,但其國內消費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賴出口國際市場。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國大豆產量11779萬噸,比上年減產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總量的59%。據此估算,如無貿易摩擦,2018年度美對我大豆出口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
2016年,我國進口棉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烏茲別克、印度、巴西作為我國棉花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進口總重量佔全部進口量的88.5%,總貨值佔全部貨值的88.9%。
對美國來說,雖然美國豬肉位列中國進口的第六位,但中國卻是美國豬肉的第三大市場。過去十年間,美國的豬肉及製品出口到中國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農產品,其中美國的生豬產業對華出口11億美元。
(3)中國輸入美國有哪些產品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139.5億美元、畜產品價值29.2億美元和穀物價值15.1億美元。我國向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價值32.2億美元、蔬菜價值11.5億美元和水果價值7.7億美元。
在水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二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17年我對美出口水產品分別占我水產品出口總量的12.8%、出口總額的15.2%。水產品是我輸美主要農產品,出口額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的42%。
果蔬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場,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0.7億美元和7.7億美元,分別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總額6.9%和10.9%。
人民網-怎麼看中美經貿摩擦中的農業問題
人民網-2016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發布
④ 中國有哪幾項產品是打入了美國的
中國對美貿易出口額達到4297億美元,進口額達到1539億美元。中國出口的4000多億美元中,可以說是全品類,只要美國需要的日常用品,中國都能製造。從紡織服裝、到電子產品;從玩具,到衛生潔具;從智能手機,到工業機器人等。
⑤ 中國進口美國主要有哪些種類
中國進口美國主要種類有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其他航空器,航天器(包括衛星)及運載工具;大豆;鋼鐵廢碎料,供再熔的碎料鋼鐵錠;銅廢碎料等。
中國進口美國主要商品構成有: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醫療等設備及零附件;油籽、籽仁、工業或葯用植物、飼料;塑料及其製品;鋼鐵;銅及其製品等。
更多關於中國進口美國主要有哪些種類,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ee5a7e161583453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⑥ 中國進口美國哪些東西
中國進口美國最多的是農產品,其中又以大豆為最大宗。
其他比較多的還有航空航天產品 汽車 半導體,在機械方面美國對中國出口最多的是醫療機械,都是高附加價值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出口產品的不可代替性非常高,因為美國在航空航天 醫療醫葯 半導體技術 農業的技術獨步全球,很少有競爭對手。
⑦ 2022年中國進口美國主要產品
IVD試劑。2022年8月我國自美國進口金額佔比最大的產品為IVD試劑,進口額達26.92億元,占進口總額的37.07%。醫用敷料的進口額增幅最大,進口額為1.38億元。
⑧ 美國從中國進口哪些商品
進口中間產品和零部件。
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需求巨大,中美貿易中有60%左右是中間產品,這些中間產品對於美國的生產消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要想生產出各種中間產品,並保證價格競爭力,需要有龐大和復雜的工業體系支撐,而縱觀世界各國,目前只有中國支撐得起。
美國企業和中國形成價值鏈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讓這些企業突然放棄中國去其他國家重新組建價值鏈,並不容易。事實證明,貿易戰給需要從中國進口的美國企業造成了巨大災難,一些依賴從中國進口零部件再組裝的中小企業甚至被逼破產。
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相互依賴度非常高。美國經濟靠從中國進口廉價商品,維持了低通貨膨脹率和較穩定的經濟增長。如果打貿易戰破壞這種平衡,與中國「脫鉤」,美國就會失去享受了多年的「低通脹高增長」局面。
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出口下降幅度很大,而中國對美出口卻創了歷史紀錄。這說明,美國企業從中國進口有某種剛性。相反,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石油和大豆等產品可替代性很強。因此,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是得不償失的。
美國企業出口少了,生產少了,經濟增長就會下降;反之,中國企業得不到從美國進口的技術產品,就必須增加投資,擴大替代美國進口的生產,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因此而增加動力。
⑨ 中國主要出口美國什麼東西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運輸設備、礦產品和化工產品。
商務部國際貿易局當天發布了涉及美國十餘個行業的多份最新出口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美國飛機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建築設備、民用核能、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等多個重要行業產品與技術的主要出口市場。
中國是美國飛機零部件產品的第七大出口市場。中國還是美國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建築設備第二大出口市場、智能電網產品技術第七大出口市場、金融技術第二大出口市場、製造業技術第三大出口市場。
⑩ 我國哪些產品主要是銷往美國的
電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和旅行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信設備和化工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