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機APP軟體開發怎麼做
1、首先你要有一個idea,app開發,就是一個把想法轉換為具體產品的過程。
2、然後項目經理先大方向把控,對項目進行評估,比如風險多少,可行性多大,成本預算多少和市場上存在同類型產品分析。還要了解用戶對競品app的感受和需求。確定app面向的客戶類型,市場份額,和需要實現的功能。
3、產品經理上場,進行用戶調研,做用戶畫像,定義用戶標簽。再進行需求分析,功能設計,交互設計,流程設計,確定項目框架,輸出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圖,交接給UI工程師。
4、UI將產品原型圖設計、渲染、細分,輸出頁面設計圖,頁面坐標圖和切圖。
5、開發人員根據需求文檔,產品原型圖和頁面頁面設計圖開始代碼編寫。前端開發(Android與IOS)負責前端頁面布局,介面處理和本地邏輯編寫。後台開發人員負責資料庫設計,代碼編寫以及和前端介面對接。
6、測試人員根據需求寫測試用例,開發人員修改程序BUG,直至異常全部處理,開始准備上架。
7、上架之前,產品經理需要申請各大應用商店的登錄賬號,按照平台要求上傳app的安裝包和文案圖片。
8、運營推廣上線後的app,運營人員正式開始推廣,付費免費的渠道也有很多。
Ⅱ 網路貨運企業如何做好運營才能盈利
大家清楚的知道網路貨運有盈利,那麼網路貨運的六種盈利模式具體指的是哪些方面呢?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貨超多網路貨運平台是如何帶領企業盈利的吧:
車貨匹配
網路貨運的第一種盈利模式:車貨匹配是網路貨運平台實現盈利的最基本模式之一,以往的傳統物流沒有車貨匹配模式,都是通過熟人介紹,或者司機在園區外面轉悠找貨,對比傳統模式,網路貨運讓車貨匹配比以前更高效,提高車輛利用效率約50%;縮短簡化交易鏈條,清除中間環節,平均等貨時間由2-3天縮短至8-10小時;延伸增值物流服務,司機月收入增加30%-40%,較傳統貨運降低交易成本6%—8%。
網路貨運平台就是憑借大數據、AI技術、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高科技來提升車貨匹配的效率。通過自己的技術系統,來實現客戶信息管理、供應商與司機信息審核與管理、在線結算運費、人臉識別、全部運輸流程透明化管理,實時在線監督等,實現物流業務的線上化,去中間化和扁平化,縮短交易流程和環節,降低層層轉包的成本。
數據運用
網路貨運的第二種盈利模式:網路貨運平台可以充分運用數據實現盈利,通過平台可以真實記錄、存儲、分析和運用很多數據,包含訂單信息、車輛軌跡、支付信息,信息獨立存儲在每一個獨立區塊上,打破信息不對稱,加上區塊鏈共識機制數據不可篡改,這樣就完成了平台的數據徵信。而且這些數據可以在一些金融機構得到授權後查看,並對其進行評估分析,還可以根據數據的增加調整授信額度。基於這些真實數據,可以引來資本的融入,也為網路貨運平台金融方面的發展奠定基礎。
而且運用這些數據,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抉擇分析,調整運營手段及未來規劃,以獲得最大利益。以大數據為基礎,為貨運行業信息整合提供數據分析,同時為政府提供管理依據。
稅籌優化
網路貨運的第三種盈利模式:各地對於網路貨運經營有一定的政策支持與優惠,通過政策的調節來實現物流行業的稅籌優化。不少企業每年的運費能上億元,哪怕只有上百萬或者上千萬,通過與網路貨運平台合作,或者自己申請網路貨運資質,可以獲得相關的稅收支持政策,也可以幫助企業節省不小的成本,從而可以擁有更多的資金來研發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從而獲得更長遠的利益。
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
網路貨運的第四種盈利模式:當網路貨運平台的用戶會員達到一定數量級別時,就可以研發物流金融等一系列產品和增值服務,比如說理財貸款、商城加油、維修保養等。而且金融一直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行業如果可以通過網路貨運平台實現融資或者增加物流金融等產品,就有機會實現更大規模地發展,業務體量也會成倍增長!
那麼想要通過金融實現盈利的話,一般是兩條路:
金融墊資:物流企業普遍都比較缺錢,還不好貸款,所以企業無法真正做大做強。網路貨運平台的用戶達到一定數量級別後,可以和當地的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物流金融墊資產品,主要基於數據的記錄、存儲和分析,對申請金融產品的物流企業進行徵信評估。不過要注意的是,網路貨運平台一定要嚴謹把控好其中的風險。
金融植入:主要是ETC記賬卡、企業油卡、租賃購車、理財產品、商城加油等等,選擇和企業合適的金融產品進行植入。不過這些前提仍然是用戶群體的積累和徵信體系的建立。
汽車後市場
網路貨運的第五種盈利模式:網路貨運平台的車後市場包含ETC、加油卡、輪胎、配件及車輛買賣等增值服務費用。不過現在的ETC、油氣等市場非常成熟和透明,如果網路貨運平台想要在這些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話,就需要結合物流行業特點,找尋更加適合智慧物流需求的產品,並深入挖局現代物流企業的需求痛點,才可以從車後市場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
政府扶持
網路貨運的第六種盈利模式:於政府層面而言,網路貨運企業屬於高新技術產業,產業規模效益、集群效益更強,相較傳統產業,往往更能獲得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不少地區為鼓勵企業開辦網路貨運,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降低稅負、提供政策性項目資金扶持等,這些政策幫扶都進一步促進了網路貨運的發展,在保證稅收合規的基礎上,為企業經營實現了降本增效,提升了整體市場競爭力。但這種盈利模式,並不是我們主張的,而屬於當地政府的獎補政策,不應該用於盈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