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稻田裡養什麼最好
稻田養魚是指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輔以人為措施,既種稻又養魚,以提高稻田單位面積生產效益的一種生產形式。稻田養魚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稻田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資源,使之轉化為稻和魚,以提高稻田生產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稻魚結合,有利於改善農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主要好處有以下四點:首先,稻田養魚可以促進水稻增產。稻田養魚是一種內涵擴大再生產,是對國土資源的再利用,不需額外佔用耕地就可以生產水產品。各地經驗表明,發展稻田養魚不僅不會影響水稻產量,還會促進水稻增產。養魚的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產量5—10%,較高的增產14-24%。其次,稻田養魚可為社會增加水產品供應,豐富人們的「菜籃子」。近幾年在江蘇、四川、貴州等地,稻田養魚已成為當地水產養殖的主要方式之一。稻田養魚可以做到均衡上市,對於穩定水產品供應,平抑市場價格,滿足「菜籃子」需求,改善人們膳食結構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水資源缺乏且交通閉塞地區,發展稻田養魚,就地生產,就地銷售,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地區長期「吃魚難」問題。第三,稻田養魚可以使農民收入有顯著增長。稻田養魚既增糧又增魚,而且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噴農葯,節約勞力,增收節支,一般養魚稻田每畝可使農戶增加收入220元。實施高標準的稻魚工程進行稻田養魚,每畝可增加350元。利用稻田養殖名特優水產品及進行稻—魚—菇三元復合養殖,每畝稻田增收可超過千元。第四、稻田養魚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優化,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由於稻田養魚,相應加高加固田埂,開挖溝凼,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利於防洪抗旱。在一些丘陵地區,實施稻魚工程,每畝稻田蓄水量可增加200立方米,大大增強了抗旱能力。對一些乾旱較多的缺水地區,養魚的稻田由於蓄水量大,可以有效地延緩旱情。稻田養魚對環境改善作用主要表現為其具有較好的滅蟲效果。據測驗,養魚的稻田比不養魚田蚊子幼蟲密度低80%,主要是稻田養的魚食用大量的蚊子幼蟲和螺類,可以降低瘧疾、絲蟲病及血吸蟲等嚴重疾病的發病率。
㈡ 水田最適合養什麼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生態共養的模式。生態共養能節約資源,使得混養動植物互利互惠,降低種植成本和養殖成本,從而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而且共養也能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稻魚混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態養殖模式,稻田適合養什麼魚?稻田養魚又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稻田適合養的魚以及稻田養魚的好處,值得注意的時,在養殖過程中,要設立防護措施,避免魚外逃以及其他生物的侵害。養殖期間,稻田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葯物,避免對魚群造成影響,而且也要根據情況適當的對魚群進行補飼。想了解更多養殖、種植技術,請關注莫停農業。
㈢ 東北水稻田裡可以養殖什麼
水稻田裡可以養鴨、養魚、養河蟹,還可以養水蛭,水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螞蝗。水稻田裡養水蛭,環保、綠色,經濟、高效,水稻、水蛭互惠互利,彼此共生,一樣的投入兩樣的收獲。
㈣ 在稻田養魚的話,選擇什麼樣的品種比較好呢
最先大家水稻田水位一般都是20厘米右,依據魚的生活習性通常情況下都主要是散養鯽魚和鯉魚佔多數,而且應當在稻子苗生長發育到20厘米之後,也就是插幼苗15日齡時對外開放養魚苗,與此同時大家應當在水稻田的正中間部位挖置一個相對性水稻田平面圖較深的水窪,水坑的水位應當在30厘米以上為宜,水窪總面積依據散養總數和水稻田總面積而定,那樣一才可以使魚群在夏天時躲蔽較熱水的溫度,提升喂魚經濟效益,鯉魚正常的不建議在稻田養殖,由於鯉魚是匆匆食魚的種類,會吃幼苗,
農戶非常容易買入魚苗,因此普通百姓喜愛養鯉魚。鯉魚抗病性水平強。在田地喂魚,最擔憂魚群得病,由於水稻田自然環境繁雜,魚易得病,可是,鯽魚比其他魚的種類抗病性水平強一些,因此養殖場喜愛養鯽魚。,鯉魚生長發育快。由於水稻田食源豐富多彩,鯽魚進食慾望強,較為貪食之力,因此看起來快。鯽魚會使稻子高產。鯽魚會吞掉各種各樣蟲子和各種各樣水裡有危害動物。與此同時鯽魚喜愛鑽泥土,協助水稻田翻土,推動化肥溶解和消化吸收,與此同時,鯽魚的排泄物也是化肥。那樣養鯽魚毫無疑問會使稻子高產。
㈤ 稻田了除了種水稻還能種植哪些農副產品
1.種植蓮藕、
這里一年可以種兩季藕,分春藕和秋藕。收割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市場擺攤賣。每斤能賣3、4元左右,估計在農村便宜。如果離市區近,還能賣到5、6元一斤。如果你不想花那個時間,你可以用籃子批發給菜販。早上,大多數賣菜的都在等著進貨。蓮藕很有市場,按每斤1.5元的批發價收費。蓮藕長大後很少除草,但是挖起來很辛苦。
5.種植白合,
一種葯食同源的食品。該品種喜肥,種植時需要施大量有機肥3000-5000斤。畝產1800-2000斤,市場零售價10元/斤左右。也是一種當年種植就能收獲的洪基作物。
6.種植紅薯,
這種土豆的味道非常接近胡愛山的,但它的形狀不同於胡愛山的。因為剝皮後裡面是白色的,所以我們這里叫它地瓜。
㈥ 稻田適合養殖什麼水產
過去稻田養魚只是養鯉魚、鯽魚和草魚等少量品種,目前已發展到放養羅非魚、鰱魚、鱅魚、鯿魴魚、鯰魚以及河蟹、泥鰍、羅氏沼蝦、青蝦等多品種,還可以發展萍、筍、菜、食用菌等生產進行綜合養殖。不同地區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放養品種。原則上講,適於池塘養殖的所有種類都可以在稻田中養殖但稻田一般以養鯉魚為主,也可以養一些鯽魚、羅非魚等。 鯉魚能在淺水中很好生長,雜食性,能吃雜草種子幼根、嫩芽、小地下莖,以及一些絲狀藻類和各種昆蟲、軟體動物、水蚯蚓、浮游動物等。當年魚苗下田,兩個月可以長到50克,三個月可以長到100克;50克左右的隔年魚種下田,三個月可以長到250克。鯉魚魚苗生產容易,便於自繁自養,因此是稻田養魚理想的對象。 草魚也能在淺水中生長,吃各種雜草。稻田中主要養草魚種,為塘、湖、堰提供大規格魚種。當年魚苗下田,兩個月可長到50克。 羅非魚不僅適於淺水生活,而且能耐高溫、雜食性,還能吃食大量藻類。更適合在晚稻田中放養。但由於羅非魚是熱帶魚,不適於冷浸田放養,越冬也比較困難,目前推廣還不普遍。 鯽魚一般也適於淺水生活,雜食性,魚苗生產方便,肉質好。一季稻田中可在當年養成50克左右的食用魚,也是稻田養魚中的好品種。
㈦ 農村水稻田種植什麼好
農村水稻田西瓜、馬鈴薯、玉米的間作套種,冬天種植馬鈴薯的同時預留西瓜穴,待收獲馬鈴薯前就開始播種西瓜,馬鈴薯收獲後開始套種玉米,最終實現一年三收的客觀收益。
① 作物的播種時間不同。生育期要「一早一晚」。主作物成熟期應晚些,副作物成熟期要早些,以利收獲和主作物後期得到充足光能而獲高產。例如,西瓜、馬鈴薯、玉米的間作套種,冬天種植馬鈴薯的同時預留西瓜穴,待收獲馬鈴薯前就開始播種西瓜,馬鈴薯收獲後開始套種玉米,最終實現一年三收的客觀收益。
②根據種植的密度不同,在生產勞作時有區別的劃分主作物與副作物的密度,保證主作物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達到增產優勢。
③合理搭配套種作物,讓兩種作物互利互助。例如,利用兩種作物不同的根系特徵,保證土壤營養與可持續發展。
㈧ 稻田養什麼魚最好養
所有適合池塘養殖的品種都可以在稻田養殖,但稻田一般以鯉魚為主,也可以養一些鯽魚、羅非魚等。
1、鯉魚在淺水中生長良好,雜食性,可以吃雜草種子、幼根、嫩芽、地下小莖,以及一些絲狀藻類和各種昆蟲、軟體動物、水蚯蚓、浮游動物等。生產和自我繁殖,因此它們是稻田養魚的理想選擇。
2、草魚也能在淺水中生長,吃各種雜草。草魚主要在水田養殖,為池塘、湖泊和堰提供大型魚類。
3、羅非魚不僅適合淺水生活,而且耐高溫,雜食性,能吃很多藻類。比較適合晚稻田放養。但由於羅非魚是熱帶魚,不適合在冷濕田放養,難以越冬,所以目前並未廣泛推廣。
4、鯽魚一般適合淺水生活,雜食性,易產魚苗,肉質好。它也是稻田養魚的好品種。
1、水稻插秧後,一到兩個月就可以下魚苗養殖了,稻花田裡大多數養的都是些,鯽魚,鯉魚,草魚。
2、它們吃著稻花田裡的水稻,雜草和害蟲長大的,所以就叫它們為稻花魚。稻花魚在南方特別受歡迎,稻花魚在稻田裡長大的,而且還是生態魚,純天然的所以銷量很好。
3、它的肉質非常鮮嫩,營養價值很高,價錢也高,就是繁殖量有些低。
4、如果在南方那邊一畝地或許能養1千多斤稻花魚吧!
稻田只能養鯉魚,而且效果特別好,長勢也特別快因為鯉魚可以吃到田裡面的害蟲,而且鯉魚的生命力頑強,因為稻田裡面的水不是太深,加上中午溫度會很高,難免氧氣會不足,這時其他的魚有可能就不能存活。
稻田裡面是不能養草魚的,顧名思義,草魚,他是以食草為主,如果你把草魚養在稻田裡面,那麼草魚,他就會把水稻給吃了,那麼就失去了你在稻田裡面養草魚的意義!
㈨ 稻田裡可以養什麼
稻田裡可以養什麼
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 一般可使水稻增產一成左右 。
浙、閩、贛、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區稻田養魚較普遍,養殖魚類以草魚、鯉魚為主,也養殖鯽、鰱、鱅、鯪等魚。養魚前須將稻田堤埂加寬、加高,並拍打結實;同時挖魚溝、魚溜或魚坑,並設置魚柵。放養時間一般在插秧後7~10天為宜,每畝可養殖魚種1000尾左右。稻田養魚後應保持較高水層,關鍵是防止大雨時逃魚 。此外,在施用化肥、 農葯和烤田、耘草時,應充分考慮到魚類生長的要求,可分片間隔施放,以免影響魚類生長。
稻田養魚應以水稻為主,兼顧養魚。這一指導思想是根據稻魚共生理論,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魚共生關系,將原有的稻田生態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轉化,達到水稻增產魚豐收的目的。根據促進水稻增產兼顧養魚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稻田養魚應以草魚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鯉和尼羅羅非魚等。
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又是典型的雜食性魚類,在有適口的動物性食料時,它先吃動物性的後吃草料,如蕪萍與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魚先吃孑孓後吃蕪萍。體長10cm以後,轉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為主。目前稻田裡所知的常見雜草有30-50種,其中輪葉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蘆葦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沒在水中的陸生高等植物的莖葉都是草魚最喜吃的天然餌料。可是在沒有喜食型的草料時,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攝食,即所謂迫食型草料。此外,商品飼料草魚也很喜食。
草魚在幼魚階段,完全以動物食料為生,體長1cm左右的魚苗,食物主要還是以小型浮游動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長達夏花魚種時,就逐步轉入草食性了。
草魚種,其腸內主要食物組成為水生植物佔40%-50%,水生動物和昆蟲佔20%-40%。據報導,取食紅蟲(枝角類)的夏花草魚生長甚快,其日增重率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為7.3%-8.2%;取食豆餅的最慢,為4.9%。隨著時間的推移,草魚長大,雜草長出來,即被草魚吃掉,其除草既經常又徹底。每平方米面積放2條草魚就能控制住雜草生長,故不用人工除草和投喂任何飼料。據試驗得知,草魚的回收率為94.77%,畝產35.73kg,草魚的成活率和畝產量均高於其他魚類。
放養種類有鯉魚、草魚、非鯽、鯽魚、鬍子鯰、泥鰍等。冬閑田水較深,也可養鰱魚、鱅魚。可單養或混養。一般稻田水淺,混養時種類不宜過多,以鯉或草魚為主,搭配鯽或鬍子鯰等。魚種放養量隨稻魚結合方式、魚的種類和投餌與否等而有較大變化。例如以夏花培育魚種時,每公頃放魚種15000~30 000尾;飼養食用魚時,每公頃放魚種2250~6000尾; 投餌者取高限,粗放養殖取低限; 用大溝溜稻田養魚,放養密度可適當加大。利用冬閑田培育「夏花」,每公頃放魚苗30萬~60萬尾,放養前10~15天稻田要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