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為什麼要訓練產品思維

為什麼要訓練產品思維

發布時間:2022-12-19 06:37:36

『壹』 UI設計師為什麼需要產品思維

沒有產品思維
你設計出來的東西能用嗎
根本就不能投入使用
你只有有了產品思維你才能夠做出供客戶使用的產品

『貳』 新人怎麼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

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產品經理,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做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判斷。
我舉過一個例子,有的用戶表達他的訴求是減肥,普通人就會想到他的需求是減肥,但產品經理應該想到這背後意味著他想要體態優美、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或者想找女朋友。

看到某個APP上了一個新功能,普通用戶可能純粹會從自己視角覺得好或者不好,但產品經理應該能夠推己及人、具備共情思維,想像出不同用戶的看法,乃至高階的產品要判斷出這個功能背後的思考、對平台的價值和長遠意義。
如果我碰到有產品經理,每天都在誇誇其談,說某個功能用得爽不爽、哪個產品做得好不好看,那麼我不會願意跟他結交,他看問題的層次太淺。
相反的,如果我碰到產品經理,能夠對自己所負責的產品功能在平台中的價值十分理解,並且也知道所有競品之間的優劣勢,知道大家每個動作背後的戰略意義,那我會覺得他看事情的視野夠大、層次夠高。
很多產品經理思考問題都是零散的點,追求細節,研究像素級別的體驗。但並沒有串成線。這些體驗背後都是怎樣的信息結構、都是如何服務用戶價值、都是怎樣體現商業意義,反而是產品經理更應該關注的。
我們部門目前的產品評審,每個需求都要花一半時間在解釋背景邏輯上面,解釋清楚「為什麼做」,要比「怎麼做」重要太多。
這種本質思考的方式而不是一點點優化的方式,是產品思維中的關鍵。
我朋友就是在黑馬程序員培訓過的,現在月薪12K了

『叄』 產品化思維

產品思維不是產品經理思維(PS:大多產品狗有時候思路也是一塌糊塗,包括我),為啥想寫這個題目?因為經常網上有人提要產品思維、產品思維,可是我搜了一圈沒啥講明白的,同時覺得產品經理工作很普通呀!直到昨天下午和少楠聊到招聘,晚上和包總聊做菜和新媒體創作,才發現原來我經常用一個通用方法論來解決這些問題,那就是「把解決方案當成一個產品交付物來思考」這個就是我認為的產品化思維。

首先我們來看看網路上對產品的定義:

產品是指做為商品提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並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

很多人對產品定義還停留在可視化的部分,所以造成大家經常聊天聊不到一個頻道中去。

說通用方法論,其實就是一個基於「需求」的「目標、方法、結果」拆解過程,通過這個框架拆解可以很清楚知道目標和結果的關系,這樣就可以及時調整方法來改進結果,說的比較抽象我來還原昨天的例子

先說面試,我從2014年開始面試所有人都問三個標准問題:
1、最近一年最喜歡項目是什麼?為什麼?
2、這個項目最關鍵的三個因素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解決?
3、結果數據變化是什麼?為什麼?
這三個題目設計初衷就是了解候選人在過往項目中「目標、方法、結果」之間的關系,這三個題基本可以過濾80%候選人,為了避免以後候選人來套路我這里就不公布評判標准了。

再說做菜,大多職場人士晚上回家沒太多時間做飯且經常外食,重油鹽不健康,那麼需求非常明確了就是「快速吃到營養健康晚餐」,那怎麼實現?先從食材采購入手,如果控碳,那麼糧油米面基本排除,那就是時蔬和肉蛋奶的組合,這個時候下廚房APP的作用就出來了,選好食材和菜譜後,下班時美團買菜和盒馬下單,人到家菜也到家,到家後兩個灶頭同時操作,煮水和切配並行操作(PS:把串列任務合理並行是項目管理基本技能),原來30分鍾一頓飯,可以壓縮到15分鍾做完。

看完上面的描述,發現沒有?事情還是那些事情,只是因為目標清晰了,所以通過方法的改進讓效率大大提升,這就是產品化思維的好處。

產品本質是解決特定人群需求的「方案」,所以產品化思維核心就是搞明白做事情目的和服務對象並體系化思考。

『肆』 產品型思維——你與高手就差這個思維方式

文/學峰

普通人和高手的差距,就差一個產品型思維。

所謂產品型思維,是指我們在工作、生活、以及其他各項活動中,都能抱著打造一個產品的目的去做,並且能夠作出一個可交付產品的一種思維方式。

高手都具備產品型思維,他們都能在某些領域深入進去,打造出一個好產品,交付給世人,然後為自己贏得成功。

產品型思維的核心就是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以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當你清楚了自己明確的目標之後,圍繞你的目標,去打造你心目中理想的產品,然後制定一個計劃,開始行動,干就是了。

產品性思維可以運用到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了這種思維方式,瞬間就可以為你的工作與生活帶來質的飛躍,有著點石成金的魅力。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在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運用產品型思維:

1. 產品型學習

所謂產品型學習,就是你要抱著一個目的去學習,並最終打造出你的學習型產品。

比如,你的學習是為了考取某個證書,學會某項技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寫出一本書,獲得某種資格,等等。有了這樣明確的目標之後,你就會更有動力去學習,並通過各種手段去達成你的目標,做出你的學習產品。

當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不抱著打造一個學習型產品目的去學習,就很容易讓你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得上知識焦慮症。東一耙子西一掃帚,漫無目的的去學習,最終可能還一無所獲。

所以,對於當今時代的職場中人來說,掌握產品型學習的思維方式,就會讓你的學習方向明確,目標堅定,並最終取得良好的結果。

縱觀那些高手和精英們,無不是打造產品型學習的高手,通過自己的學習,打造自己的多元技能,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從而走向成功之路。

2. 產品型讀書

所謂產品型讀書,就是你要抱著一個目的或者一個問題去讀書,從而最終打造出你的讀書產品。

這個讀書產品,可能是一篇讀書筆記,一篇講書稿,一篇書評,一個思維導圖,或者是升級一點,一個讀書產品,一個付費課程,乃至於寫出一本好書,或者是為了打造某個技能,獲得某個證書而去讀書。

總之,我們必須抱著打造一個讀書產品的目的去讀書,這樣才能讀以致用,才能真正讓讀書起到最大的效率和效果。

否則,就會在書籍的海洋中迷失,成為一個書獃子。讀了很多書,但其實沒有什麼用,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

所以,必須抱著打造一個讀書產品的目的去讀書。

3. 產品型工作

所謂產品型工作,就是你總是圍繞著打造一個可交付產品的目的去工作。

哪怕是寫一篇報告或總結,上一堂好課,做一個好的項目,搞一場成功的活動,任何一項工作,你都把它做成一個好的產品,然後交付出去。

如果你通過你的工作,能創造研發出一個偉大的產品,就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喬布斯所做的事情一樣,那麼你就能改變這個世界。

產品型工作不但能提升你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更能讓你在這個時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

張小龍因為打造出了微信這個產品,讓他成為了一代大佬。即使你沒有機會從事或做出這樣偉大的產品,你也可以讓你的工作充滿創意,這樣你的工作就變得無比有趣,讓你樂在其中,永遠不會產生職業倦怠感了。

所以,永遠去圍繞打造一個完美產品的目的去工作。

4. 產品型運動

所謂產品型運動,就是你運動的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而這個更好的自己是有明確標準的。比如,減掉多少斤體重,消滅了三高,打造完美體型,提升精力狀態,讓身體變得健康、健壯、健美。

總之,你運動的目的,就是打造好你的身體這個產品。

所以,你要給自己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規劃,然後去運動。記住,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形成習慣,每天固定動作——固定時間,穿上運動衣出去運動,然後回家。並且讓自己樂在其中。

大多數人運動卻沒有什麼效果,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沒有明確的目。,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二是沒有堅持,不能養成習慣。產品型運動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制定明確的運動目標,打造好你自己這個產品。

5. 產品型創業

所謂產品型創業,就是你的創業一定要圍繞打造一個可交付產品的目的去創業。

如,開發一個產品,提供某種服務或體驗,等等。很多創業公司最後都失敗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沒能打造出拿得出手的產品。

所以,在創業之初,你一定要思考好:你到底要為這個時代和社會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它能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的產品真的能解決社會上某個問題,滿足人們的需要,那麼你創業成功的幾率非常大。

成功的創業公司都是因為他們打造出了一個偉大的產品,比如滴滴,他們的產品解決了人們出行的問題;比如美團,他們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比如微信,他們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問題。

那麼,你要打造出一個什麼樣的產品,要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去認真研究,然後打造出你的完美產品,那麼,創業成功之路就在等待著你。

6. 產品型寫作

所謂產品型寫作,就是你寫任何東西都圍繞要打造一個寫作產品的目的去寫。

比如,你要寫出一本書,打造一個公眾號,製作一個好的課程,做出一個完美的總結或報告,等等。這樣的產品型寫作,不但能讓你堅持不懈的去創作,也許還能夠讓你創造出一個好的寫作產品。

暢銷書作家李笑來在寫作之初,哪怕是寫一篇普通的博客,都奔著去寫作一本書的目的去完成,這樣,當博客積累到一定程度,他的書也就出來了,《把時間當作朋友》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我所了解的大多數暢銷書作家,都是這樣完成他的產品寫作,寫出暢銷作品的。

否則,你的寫作可能就會很盲目,也很難讓自己堅持到底,而產品型寫作則讓你目標明確,動力滿滿。

所以,如果你熱愛寫作,從現在開始,就奔著去打造一個完美寫作產品的目的去寫作。

7. 產品型愛好

所謂產品型愛好,就是你業餘生活的興趣和愛好都圍繞著打造一個產品去展開。

比如你喜歡讀書,就為自己打造一個讀書產品;你喜歡寫作,就為自己打造一個寫作產品;你喜歡運動,就為自己打造一個運動產品;你喜歡旅行,就為自己打造一個旅行產品。哪怕是你喜歡購物買買買,你也可以打造一個購物產品,把你的購物心得與產品體驗分享出去。

尤其是,如果你想在工作之外進行創業,那麼利用你的興趣和愛好,去打造一個產品和服務,就是你創業成功的必經之路。幾乎所有的創業成功人士都是這樣起家的,他們圍繞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開發出一個個的產品,從而讓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你一定要重視你的興趣和愛好,那裡面潛藏著你未來的成功與幸福。把你的興趣和愛好打造出一個個的產品,充滿熱情、激情、創造的生活就會向你飛奔而來。

8. 產品型養育

所謂產品型養育,就是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著非常明確的養育目標,你非常清楚要養育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換句話說,你的孩子就是你的一個作品。

大多數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漫無目的,隨波逐流,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和世俗社會的影響,做了很多違背孩子成長規律以及教育規律的事情。最後,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非常糟糕,甚至讓孩子逆反、叛逆、離家出走、早戀、吸毒,等等。

如果你不能把你的孩子養育成一個完美的產品,你知道嗎?你就可能會把自己的孩子養育成一個糟糕的產品。

所以,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你一定要保持清醒,堅持學習,目標明確,方法科學。

正所謂「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只有這樣,你才能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孩子。

9. 產品型婚姻

所謂產品型婚姻,就是你要抱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去建設和經營你的婚姻。

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戀愛過程中,受生理基因的支配,每個人都可以乾柴烈火,轟轟烈烈。但是真正到相處階段,尤其是走入婚姻,才真正考驗你的智慧和能力。

大多數人走入婚姻之後,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不懂得如何相處,不知道去經營和建設婚姻,最後把婚姻弄得一團糟,這也就是當今時代離婚率極高的原因。

所以,在走入婚姻殿堂之初,你就要非常清楚,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婚姻?然後去學習、經營和建設婚姻之道。這樣,你在走入婚姻之後,就能夠打造出你幸福美滿的婚姻這個產品了。

產品型婚姻其核心就是告訴我們,你要有非常明確的婚姻目標,你要懂得經營和建設婚姻,這才是你走向幸福之路的根本。

10. 產品型家庭

所謂產品型家庭,就是你要抱著製作一個完美家庭產品的目的去經營和建設家庭,把你的家庭建設成為一個完美的家庭產品。

這個家庭產品,包括方方面面,物質環境方面:干凈整潔,品位高雅,書香四溢。精神環境方面:家人之間團結、尊重、和諧、真愛,讓人一看,就感覺這是一個幸福完美的家庭。

建設這樣一個家庭絕非易事,這需要家庭的領導者有高超的領導技術,高雅的品位,高明的相處之道和教育之道,才能把家人擰成一股繩,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去,建設一個幸福美滿和諧的家庭。

很多家庭都是一團糟,家庭環境臟亂差,家人之間怨恨惱怒煩,這都是沒有建設好家庭的結果。

想要獲得幸福,就務必要打造好產品型家庭。

通過召開家庭會議,建立你的家庭使命願景,和家人一起制定一個家庭發展規劃,共同行動,建設一個幸福的家庭,打造一個完美的產品型家庭。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抱著打造一個可交付成品的思維方式去做,就會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產品型思維會引領你走向幸福與成功之路。

你還猶豫什麼?從現在開始,馬上行動吧,去打造屬於你的個人產品,let's go。

『伍』 新人怎麼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

就像每個人對「互聯網思維」都有不一樣的理解,「產品思維」作為抽象的存在,自然也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不過這個詞被提及的多了,說明不同公司對做產品的章法重視程度在加強。我理解的「產品思維」,等同於一些人所說的「產品感覺」,是作為產品經理在分析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時,都能夠同時從設計者的初衷、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景下的體驗兩個角度去想問題。最有效的修煉方式,是設身處地將某一行業的所有產品研究透徹,從縱深的流程、到橫向的對比,整個過程輔以辯證的邏輯推演、品味判斷,得到一個綜合的結果。跟實際做產品一樣,「產品思維」的養成過程需要長期刻意的訓練積累,很難「速成」。它一般是從產品分析和分解著手,難點有二:一是做到真正的「設身處地」,讓自己進入「傻瓜模式」去理解設計者的意圖,知其精華和糟粕所在;二是從熟悉的產品開始,逐個分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和套路。前者更考驗一個產品經理的全面能力。絕大部分人都是從自己日常使用的產品著手。但「新人」應盡量避免一上來就分析微信、QQ、淘寶、微博等「世界級產品」,這些產品已經成功,要去分析它們所滿足的多樣用戶需求和價值,需要觀察者站到更高,難度大了則易一葉障目,最後流於表面,只是產生了一些 Comments 而不能形成 Insights。選擇一些規模中等,在某個行業做到有口皆碑的產品會更好,比如下廚房、豆瓣的一部分產品、美柚、Instagram、same、Path 等好多好多可以選的。選好標的後,通過產品價值及人群的分解、信息架構、使用流程、產品核心機制(杠桿)等方面去想。

『陸』 產品思維第二講——同理心

同理心是產品經理用來感知用戶的重要途徑之一。所謂的同理心,就是和用戶感同身受,理解他們使用app的感受。

再來講講同理心中重要的兩點:愉悅、不爽。

愉悅和不爽之間的關聯詞在於「滿足」。

用戶被滿足了,就會感到愉悅,這就是一個好產品。

用戶沒用被滿足,就會感到不爽,這就不是一個好產品。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去挖掘用戶需求,用戶到底什麼點被滿足了會很爽?

這里我再談一談我最近學到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裡面概括了人類的五大需求。

能夠滿足其中的一個需求或者多個需求,就能成為一個好產品。

比如大眾點評滿足了生理需求(吃),微信滿足了社會需求(社交),知乎滿足了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成就)等等。

再回到愉悅與不爽這兩個詞,這兩個詞不僅可以用來判斷產品是否是好產品,還可以判斷你的好友關系,可以判斷你的天分(興趣愛好),你如果能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獲得愉悅感,那麼就埋頭去做吧,你大有可能能在這件事情上獲得成功。

這和知行合一的觀點也有所相同,所謂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你的良知和行動要相同。這里的良知是指你做這件事你的內心能感受到做這件事是對的,和我們現在理解的良知有一定的區別。

訓練同理心的重要性在於培養產品直覺,更有助於了解用戶需求,能提高產出好產品的概率。

訓練同理心的方式在於多體驗,多總結。

題外話:現在使用的知乎live雖然外面都吹的很好,但是體驗是真的很不好了,課後回放的過程讓我非常不爽,然而我使用得到的時候內心就很滿足,一是緩解了我的知識焦慮,二是內容都非常精簡,沒有廢話,全是干貨,三是專欄和聽書的時間都在30分鍾左右,能夠有效的利用碎片時間

最後一句,得到大法好!

『柒』 為什麼UI設計師要有產品思維

1、什麼是產品思維


其實“產品思維”一直是一個很抽象的詞語,但是如果你嘗試將“產品思維”拆分成“產品”和“思維”後,你會發現很快就能通過字面上的意義來解釋什麼是“產品思維”。不同崗位的同學看到同一個界面時,他們會得到3個不同維度的答案,當這3個答案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稱它為’’產品思維”。



2、產品思維的重要性


2011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很多設計師開始找到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但當時受限於設計資源的匱乏時期,而且那還是一個擬物為主的時代。所以當時也讓很多新手設計師望而卻步,但隨著蘋果IOS7開始推崇扁平化設計後,UI這個職業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因為大家潛意識認為,告別擬物時代,迎接扁平時代,一瞬間感覺設計這行業的門檻變低了很多,很多新手單純的認為,扁平時代的設計不就是給原型圖上個色嗎?


a.一個懂產品的設計師首先能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這時候你不再是一個給原型上色的小美工,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維度也從單一的設計思路變成了多條產品思路,這給你的設計能力也會帶去質的飛躍,例如你設計一個icon時,知道這個icon的風格會給此類用戶傳達怎樣的信息,你不在只是一味地的追求視覺效果。


b.一個懂產品的設計師能遇見產品發展方向的好與壞,在產品策略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及時和領導或者PM匯報,很大程度上能挽回公司的損失。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UI設計師的產品思維的內容分享,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技能資訊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將進行及時的整理並發布在本平台上,大家注意查看!

『捌』 作為新人,怎樣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

究竟何為產品思維?
務虛的說法是知曉從哪裡來,知道要到那裡去,懂得如何去做。
務實的說法叫做抓准用戶需求,預知產品的未來(MRD),懂得推進產品的形成。
開始一定要非常廣泛的玩各種產品,眼界廣了,思考的方向才會多,做產品才會有感覺。
其次平常體驗分析產品,不要去做廣而全的產品報告。那收益率太低。
在實戰的過程當中,你會越來越感觸到每一個產品的某一個功能模塊都有它背後產品經理的邏輯所在。
那該如何去體會這個產品下產品經理的思維?
還是一句老話,就是抓住一個模塊,把握住他的入口和他的出口來分析。
再抓不準產品的思維,就可以再看看這個產品的競品的這個模塊是如何做的,這樣子對比分析,應該能夠更好的體會產品思維。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這個模塊的產品形態嫁接到另一種不同種類的產品功能上,然後去看這種產品形態在不同的用戶場景下是否合適。
這樣子就能學習到在何種用戶場景下採取何種產品形態最為合適。
產品思維的提升,是不斷日積月累搬磚形成的,喬布斯也犯過很多錯誤。與其去逛知乎,泡圈子,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去做一些事情。
體悟,是自己的。

『玖』 新人怎麼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

剛入行的產品新人是得不到產品汪標簽的,這個標簽是如此的高貴怎可輕易獲得?
所以我們一般親切的稱呼產品新人:打雜的~這個稱呼完美地闡釋了我們對產品新人的要求:啥都看看,啥都忙點忙,每個部門都逛逛,搞好群眾基礎…..目的是為了讓新人可以迅速熟悉公司產品線,公司工作流程規章制度,處理同門師兄師姐無暇顧及的瑣事,融入到團隊中去。
以app產品來舉例:怎樣熟悉產品?
去公司內服上下載過往各個版本的需求文檔、產品原型認真的過幾遍,如果沒有許可權就問產品經理要。從加入團隊開始對於公司產品而言你就不再是一個用戶了,而是產品的設計者,看看過往的工作記錄有助於你從「上帝視角」來重新審視產品,了解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開會時也不會發虛。
如果你仔細看完了每一篇文檔,不能保證你對產品核心需求掌握的有多深刻,但肯定能深刻掌握你的leader心中什麼是強需求,什麼是弱需求,同時也能了解公司對文檔、原型的設計規范,自己做起來就要容易很多了。
新人做產品設計總是會有很多疏漏,其實這不是邏輯能力的問題,說白了還是生疏的問題,比如一個登陸功能,簡單來說包括注冊,已有賬號登陸,忘記密碼三個大部分,注冊又包括手機、郵箱、第三方等等情況,如何抉擇?進一步細究,app還要處理版本升級時賬號信息向前兼容的問題,同一個第三方賬號是否可以綁定多個手機號之類的細節問題,這些是你在學校時很少會考慮,當你真的加入團隊後,這些問題也許還輪不到你來處理,但必須要學。
看原型圖和文檔時要學習你的leader是怎樣描述一個需求,他的套路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團隊最熟悉的,先照著做不吃虧。把各個版本的需求文檔按時間順序理清楚,把關鍵、重要、一般三個級別的需求按時間線過一遍,收獲肯定不會少的,美其名曰:培養大局觀與產品感覺。新人進來後要乾的事兒總結起來,按工作量排序:1.話務轉接機(術語:跨部門溝通協調項目進度)、2.堪比文秘的瘋狂打字(術語:輸出優質文檔)、3.被測試輪虐(術語:參加產品測試)、4.畫圖(術語:部分功能原型設計)、5.對接客服處理用戶反饋(術語:勾搭客服MM)、6.下樓拿快遞(術語:同事間春天般的友誼)、7.念ppt(術語:組織產品相關會議)。
逐一剖析:
1.跑腿傳話群發郵件是一個新人免不了的,熱情點,奔放點,你認識的人越多你了解道理的越多,和運營、BD、研發等等打交道會是你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一部分,了解他們的利益糾纏、性格特點對你開展工作大有好處。
2.寫文檔,基本功,沒什麼技巧可言,熬夜做吧。
3,初次負責一個小功能,文檔、原型寫的肯定不詳盡,測試團隊的哥哥姐姐們把你拉到會議室確認需求,沒有經驗的你很容易被虐出翔,氣場落於下風,怎麼辦,拉上leader!收到測試團隊的開會邀請後要毫不猶豫地帶上leader一起去,leader會在恰當的時候伸出援手,當然,自己也要爭氣,注意收集經驗教訓。
4.新人做原型往往特別快,一天、兩天就搞完了,功能細碎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缺乏經驗,尤其是不懂技術的,可能很多問題壓根沒考慮過研發那邊可能遇到的困難。速成技巧就在之前的文檔和原型圖里,仔細看用例,看注釋。舉個栗子,你要給app時間線上每一個帖子加上地理位置信息,同時顯示距離,問題來了,遇到這個需求你會考慮哪些呢?表告訴我你就截個帖子圖,在上面填個地理位置icon,旁邊放上城市名和直線距離就完活了。(手機拿到gps數據上傳到雲端,雲端拉地圖數據乘權值比較判斷距離,精簡直白的技術背景),你要的是考慮判斷策略,比如看帖子的和發帖子的如果在同一個城市,是否直接顯示距離更合適?相距很近的話距離單位用米是否更合適,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等等,如果要拉附近建築信息那就更復雜了。所以新人做原型,多考慮一些問題,覺得自己盡力思考了,再把leader拉來看看,修改完後,發郵件時自己的leader、研發leader、測試leader都發一份。
5.和客服對接說是培養產品感覺,其實是為了讓你明白一個道理,改變自己在學校時養成的主觀意識和浮躁心理,體會一下一千個哈姆雷特站到你面前是什麼感受,用戶需求這個詞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你都會羞於提及。用戶反饋的有價值的建議和bug及時記錄到excel,抄送各部門頭頭(雖然他們幾乎不看)。
6.年輕力壯,撒浪嘿呦。
7.開會,煉表達能力,煉氣場,但新人最好少說話,用筆記,看他們吵認真體會怎麼才能吵贏(沒有人是被道理說服的,想贏,得靠材料。。。)

『拾』 UI設計師為什麼要有產品思維

一個設計師如果沒有好的思維,哪還有一些好的產品,要想設計出一個好的產品,就必須要有思路、思維,這樣才會出一些好的產品。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訓練產品思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工是什麼技術等級 瀏覽:464
大梅子祛斑膏如何代理 瀏覽:245
代售和代理有什麼不同 瀏覽:434
原生之罪四個程序員為什麼被殺 瀏覽:146
如何隱藏篩選的數據 瀏覽:200
石龍崗寵物市場在哪裡 瀏覽:198
松崗廚房凈水器代理商怎麼選 瀏覽:770
信息機房地面採用什麼裝修材料 瀏覽:97
有哪些玩家自由交易的手游 瀏覽:442
obd上的匯流排數據有哪些 瀏覽:103
如何解綁微信上的實名信息 瀏覽:896
30萬怎麼交易 瀏覽:803
沒入伙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225
為什麼程序員連網不需要問密碼 瀏覽:530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的小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279
分析商業數據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9
華為實體店的3a數據線多少錢 瀏覽:575
小米如何區分數據線是否是快充 瀏覽:438
手機號碼數據同步是什麼意思 瀏覽:328
數據線是哪個國家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