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本領先戰略優勢
成本領先戰略優勢:
成本領先戰略優勢有形成進入障礙;增強討價還價能力;降低替代品的威脅;保持領先的競爭地位。
總之,企業採用成本領先戰略可以使企業有效地面對產業中的五種競爭力量,以其低成本的優勢,獲得高於其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
成本領先戰略是企業在能夠提供質量、性能相同或相近的產品或服務的基礎上,加強對自身企業成本的控制,使成本能夠降到比其他所有競爭者都低的水平,從而能夠使價格能夠定的比其他競爭對手低,吸引消費者購買本企業產品或服務,從而擁有優於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使企業實現價值增值。
由於企業具有成本優勢,一方面由於生產量大,可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另一方面通過長期積累能夠形成經驗曲線效應,這樣可以雙重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那麼當潛在進入者想進入該產業與企業競爭時,企業可以通過打價格戰的方式拖垮競爭對手。同時也因為有價格戰的優勢,可以壓制競爭對手,有利於保持領先的地位。
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內部通過提高自身成本控製程度,合理降低各個經營環節的成本支出,最終改善企業整體經營狀況,並在行業中逐步形成強大競爭力的競爭策略,最終將成本領先轉化為效益領先。
② 比較三種一般性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別化或別具一格戰略、重點集中或市場聚焦戰略〕的特點和適用范
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1.成本領先戰略的類型
成本領先戰略也稱為低成本戰略,是指企業通過有效途徑降低成本,使企業的全部成本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業中最低的成本,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戰略。根據企業獲取成本優勢的方法不同,我們把成本領先戰略概括為如下幾種主要類型:
(1)簡化產品型成本領先戰略;就是使產品簡單化,即將產品或服務中添加的花樣全部取消。
(2)改進設計型成本領先戰略;
(3)材料節約型成本領先戰略;
(4)人工費用降低型成本領先戰略;
(5)生產創新及自動化型成本領先戰略;
2.成本領先戰略的適用條件與組織要求
(1)現有競爭企業之間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
(2)企業所處產業的產品基本上是標准化或者同質化的;
(3)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途徑很少;
(4)多數顧客使用產品的方式相同;
(5)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很低;
(6)消費者具有較大的降價談判能力。
企業實施成本領先戰略,除具備上述外部條件之外,企業本身還必須具備如下技能和資源:
(1)持續的資本投資和獲得資本的途徑;
(2)生產加工工藝技能;
(3)認真的勞動監督;
(4)設計容易製造的產品;
(5)低成本的分銷系統。
3.成本領先戰略的收益與風險
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收益在於:
(1)抵擋住現有競爭對手的對抗;
(2)抵禦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3)更靈活地處理供應商的提價行為;
(4)形成進入障礙;
(5)樹立與替代品的競爭優勢。
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風險主要包括:
(1)降價過度引起利潤率降低;
(2)新加入者可能後來居上;
(3)喪失對市場變化的預見能力;
(4)技術變化降低企業資源的效用;
(5)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編輯]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
1.差異化戰略的類型
所謂差異化戰略,是指為使企業產品與競爭對手產品有明顯的區別,形成與眾不同的特點而採取的一種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種對顧客有價值的獨特性。企業要突出自己產品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性,主要有四種基本的途徑:
(1)產品差異化戰略
產品差異化的主要因素有:特徵、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樣和設計。
(2)服務差異化戰略
服務的差異化主要包括送貨、安裝、顧客培訓、咨詢服務等因素。
(3)人事差異化戰略
訓練有素的員工應能體現出下面的六個特徵:勝任、禮貌、可信、可靠、反應敏捷、善於交流。
(4)形象差異化戰略
2.差異化戰略的適用條件與組織要求
(1)可以有很多途徑創造企業與競爭對手產品之間的差異,並且這種差異被顧客認為是有價值的;
(2)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即顧客需求是有差異的;
(3)採用類似差異化途徑的競爭對手很少,即真正能夠保證企業是「差異化」的;
(4)技術變革很快,市場上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特色。
除上述外部條件之外,企業實施差異化戰略還必須具備如下內部條件:
(1)具有很強的研究開發能力,研究人員要有創造性的眼光;
(2)企業具有以其產品質量或技術領先的聲望;
(3)企業在這一行業有悠久的歷史或吸取其他企業的技能並自成一體;
(4)很強的市場營銷能力;
(5)研究與開發、產品開發以及市場營銷等職能部門之間要具有很強的協調性;
(6)企業要具備能吸引高級研究人員、創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職員的物質設施;
(7)各種銷售渠道強有力的合作。
3.差異化戰略的收益與風險
實施差異化戰略的意義在於:
(1)建立起顧客對企業的忠誠;
(2)形成強有力的產業進入障礙;
(3)增強了企業對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主要是由於差異化戰略提高了企業的邊際收益;
(4)削弱購買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企業通過差異化戰略,使得購買商缺乏與之可比較的產品選擇,降低了購買商對價格的敏感度。另一方面,通過產品差異化使購買商具有較高的轉換成本,使其依賴於企業;
(5)由於差異化戰略使企業建立起顧客的忠誠,所以這使得替代品無法在性能上與之競爭。
差異化戰略也包含一系列風險:
1.可能喪失部分客戶。如果採用成本領先戰略的競爭對手壓低產品價格,使其與實行差異化戰略的廠家的產品價格差距拉得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為了大量節省費用,放棄取得差異的廠家所擁有的產品特徵、服務或形象,轉而選擇物美價廉的產品;
2.用戶所需的產品差異的因素下降。當用戶變得越來越老練時,對產品的特徵和差別體會不明顯時,就可能發生忽略差異的情況;
3.大量的模仿縮小了感覺得到的差異。特別是當產品發展到成熟期時,擁有技術實力的廠家很容易通過逼真的模仿,減少產品之間的差異;
4.過度差異化。
[編輯]集中化戰略(Focus)
1.集中化戰略的類型
集中化戰略也稱為聚焦戰略,是指企業或事業部的經營活動集中於某一特定的購買者集團、產品線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場上的一種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是瞄準某個特定的用戶群體,某種細分的產品線或某個細分市場。具體來說,集中化戰略可以分為產品線集中化戰略,顧客集中化戰略,地區集中化戰略,低佔有率集中化戰略。
2.集中化戰略的適用條件、收益與風險
具備下列四種條件,採用集中化戰略是適宜的:
(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戶群,這些用戶或有不同的需求,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產品;
(2)在相同的目標細分市場中,其他競爭對手不打算實行重點集中戰略;
(3)企業的資源不允許其追求廣泛的細分市場;
(4)行業中各細分部門在規模、成長率、獲利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致使某些細分部門比其他部門更有吸引力。
集中化戰略的收益主要表現在:
(1)集中化戰略便於集中使用整個企業的力量和資源,更好地服務於某一特定的目標;
(2)將目標集中於特定的部分市場,企業可以更好地調查研究與產品有關的技術、市場、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等各方面的情況,做到「知彼」;
(3)戰略目標集中明確,經濟效果易於評價,戰略管理過程也容易控制,從而帶來管理上的簡便。
集中化戰略的風險主要表現在:
(1)由於企業全部力量和資源都投入了一種產品或服務或一個特定的市場,當顧客偏好發生變化,技術出現創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現時,就會發現這部分市場對產品或服務需求下降,企業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2)競爭者打入了企業選定的目標市場,並且採取了優於企業的更集中化的戰略;
(3)產品銷量可能變小,產品要求不斷更新,造成生產費用的增加,使得採取集中化戰略的企業成本優勢得以削弱。
[編輯]夾在中間
③ 有哪些企業需要實施成本領先戰略什麼是成本領先戰略
企業戰略最先是企業長期性戰略,較為宏觀經濟,總體目標宏大,可以達到時間周期是非常長的。短期內的企業戰略分了好多種多樣,有:發展趨勢型戰略、沉穩型戰略、收攏性戰略、企業並購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別華戰略和集中戰略,在其中成本領先戰略是許多企業都能運用的較為適用的企業戰略之一。成本領先戰略便是該企業的產品標價一定是該領域最少或是小於同業競爭水準的。一般哪些的企業會使用成本領先戰略呢?什麼是成本領先戰略?
六、企業能實施成本領先戰略,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一定是很多生產的,常見的產品,不容易是奢侈品牌和新奇品。僅有規模性生產才可以做到沖銷量市場銷售,成本費降到最低。
七、企業能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有的企業一定是以產品生產原材料貨源供應商上好於別的同業競爭企業,從原材料成本費上占據了主動權,
④ 成本領先戰略常見的類型有哪些
成本領先戰略概括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⑴簡化產品型成本領先戰略;就是使產品簡單化,即將產品或服務中添加的花樣全部取消。
⑵改進設計型成本領先戰略;
⑶材料節約型成本領先戰略;
⑷人工費用降低型成本領先戰略;
⑸生產創新及自動化型成本領先戰略;
⑤ 分別舉幾個例子:成本領先戰略、集中化戰略、差異化戰略
1、成本領先戰略
沃爾瑪的經營理念蘊含於其「天天平價,始終如一」的經營策略中。沃爾瑪在零售這一微利行業,力求比競爭對手更節約開支,這一看似平實但實際上效果顯著的經營理念,成為沃爾瑪在零售行業保持領先的關鍵所在,為其確立並成功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提供了先決條件。
它使沃爾瑪在采購、存貨、銷售和運輸等各個商品流通環節想盡一切辦法降低成本,並能夠在包含高科技的計算機網路方面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不惜代價,投入重金打造其有助於降低整體物流成本的高科技信息處理系統。
物流成本控制水平是衡量零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影響零售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因素。快捷的信息反饋和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統,可以使商品庫存量大大降低,資金周轉速度加快,企業成本自然降低。沃爾瑪將涉及采購、存貨、運輸等各個在內的物流循環鏈條,作為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載體,並通過對該鏈條的集中管理,把整個鏈條中各個點的成本降至行業最低。
2、集中化戰略
EMC集團在中國地區從2000年第三季度開始發飆,增長率一直保持在100%以上,2001年的業績此上一年增長了近200%。2002年2月份以來,EMC開始劍走偏鋒,在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開始一場「永不停頓」的商業路演,向一些知名的金融、電信、製造業、政府推銷EMC的存儲理念。
這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役,EMC面對的是幾支強硬的力量,如IBM、HP、康柏、SUN,相對於競爭對手而言,EMC的遙遙領先得益於它的專一化戰略。
3、差異化戰略
美國坦德姆計算機公司開發了一種多部系列使用電子計算機系統,這種系統操作時,某一計算機發生故障,其餘計算機立即可替代工作。該公司這種獨特的產品可靠性在市場上影響很大,甚至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開發的操作系統都難適應。
因此,公司將營銷重點集中於那些使用計算機的大客戶,如聯網作業的金融機構、證券交易所、連鎖商店等,滿足了這些客戶不願因系統故障而停機的要求。
(5)成本領先戰略適用哪些產品擴展閱讀:
1、成本化戰略的優點:
實行成本領先戰略企業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低成本可以有效防禦競爭對手的進攻;強有力的購買者可能迫使成本領先者降低價格,但因其價格的下降幅度不可能低於行業內第二成本領先者。
2、集中化戰略的優點:
以特殊的服務范圍來抵禦競爭壓力;以低成本的特殊產品形成優勢;以攻代守。
3、差異化戰略的優點:
建立起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形成強有力的產業進入障礙;增強了企業對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主要是由於差異化戰略提高了企業的邊際收益。
⑥ 成本領先戰略的產品
簡化產品型成本領先戰略;就是使產品簡單化,即將產品或服務中添加的花樣全部取消。
(2)改進設計型成本領先戰略;
(3)材料節約型成本領先戰略;
(4)人工費用降低型成本領先戰略;
(5)生產創新及自動化型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可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方式,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對象的質量標准、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企業的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企業外部協作關系等各個方面。
在特定的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的勞動消耗和物料消耗有一個最低標准,當實際消耗等於或接近這個標准時,再要降低成本只有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可通過採用新設備、新工藝、新設計、新材料等,使影響成本的結構性因素得到改善,為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提供新的平台,使原來難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平台上進一步降低,這是降低成本的高級形式。
⑦ 如何區分成本領先戰略還是集中成本領先戰略
1.領先戰略:適用於在產業內屬中小企業,不是產業領先企業,適於防禦而不是進攻的戰略選項。
2.差異化戰略:適用於市場細分市場的進攻型戰略,即以產品差異化側翼式進攻市場的選項。也是適用於產業內的中小企業或產業領袖採取多元化時的差異化。
一、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costleadership,也稱低成本戰略)成本領先戰略也許是三種通用戰略中最清楚明了的。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企業決定成為所在產業中實行低成本生產的廠家。企業經營范圍廣泛,為多個產業部門服務甚至可能經營屬於其它有關產業的生意。企業的經營面往往對其成本優勢舉足輕重。成本優勢的來源因產業結構不同而異。它們可以包括追求規模經濟、專利技術、原材料的優惠待遇和其它因素。
成本領先並不等同於價格最低。如果企業陷入價格最低,而成本並不最低的誤區,換來的只能是把自己推入無休止的價格戰。因為,一旦降價,競爭對手也會隨著降價,而且由於比自己成本更低,因此具有更多的降價空間,能夠支撐更長時間的價格戰。
二、盡管一個成本領先的企業是依賴其成本上的領先地位來取得競爭優勢的,而它要成為經濟效益高於平均水平的超群者,則必須與其競爭廠商相比,在產品別具一格的基礎上取得的價值相等或價值近似的有利地位。產品別具一格基礎上的價值相等使成本領先的企業得以將其成本優勢直接轉化為高於競爭廠商的利潤;產品別具一格基礎上的價值近似意味著為取得令人滿意的市場佔有率所必需的降低幅度還不至於沖銷成本領先企業的成本優勢,因此,成本領先企業能賺取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
三、成本領先地位的戰略一般必然地要求一個企業就是成本領先者,而不只是爭奪這個位置的若干廠商中的一員。許多廠商未能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在戰略上鑄成大錯。當渴望成為成本領先者的廠商不只一家時,他們之間的競爭通常是很激烈的,因為每一個百分點的市場佔有率都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除非一個企業能夠在成本上領先,並「說服」其它廠商放棄其戰略,否則,對盈利能力以及長期產業結構所產生的後果就可能像一些化工行業中出現的情況那是災難性的。所以,除非重大的技術變革使一個企業得以徹底改變其成本地位,否則小成本領先就是特別依賴於先發制人策略的一種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