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山西太谷可以種植什麼農產品

山西太谷可以種植什麼農產品

發布時間:2022-12-14 09:07:54

❶ 山西適合種植什麼水果 適合山西種植的水果有哪些

1、原平梨。原平梨主要產自山西忻州地區,這里的地理位置優越,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適合梨樹的生長,這里產出的梨皮薄肉厚、汁水多、酥脆香甜、果肉細,通常在7月份左右成熟。

2、沙金紅杏。沙金紅杏主要產自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這里的紅杏個大形圓,核小皮薄肉厚,甜酸爽口,種植流失有1200多年,沙金紅杏是名揚海外的果品,被排為山西三大名杏之首,通常在7月份左右成熟。

3、清徐葡萄。清徐葡萄主要產自山西太原,清徐縣地理條件較好,氣候溫和,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所產出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通常在8-9月份成熟。

4、太谷壺瓶棗。太谷壺瓶棗主要產自山西晉中,種植流失悠久,這里的日照、水肥、溫差條件非常適合壺瓶棗的生長,所產出的太谷壺瓶棗皮薄、肉厚、味甜、核小,通常在9月中旬成熟。

❷ 晉中有什麼特產

長凝紫皮蒜:長凝鎮地處榆次市東。長凝紫皮蒜,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皮鬆瓣緊,水氣充足,鮮嫩可口,每頭四瓣或六瓣,搗成蒜泥隔夜不變色。

榆次灌腸:「榆次三件寶,元宵、灌腸、豆腐腦」,這是流傳在當地贊揚榆次傳統風味食品的民謠。

榆次堡子酒:榆次堡子酒系歷史名酒,1900年慈禧太後曾飲此酒,故稱為御酒。據《榆次縣志》記:「燒酒性香烈,行銷遠近,以產高家堡、喬家堡者為最,人稱堡子酒。」民國四年(1914年),堡子酒在巴拿馬國際賽酒會上獲得一等獎。

晉中砂子餅:砂子餅,亦名疤餅。這種疤餅,直徑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餅既薄而且脆,餅臉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餅」之稱。

太谷西瓜:太谷西瓜不僅含水量大,含糖量多,且甜而利口,清爽味美,是防暑降溫,防病治病的佳品。

太谷壺瓶棗:太谷縣的棗樹經過多年更新嫁接,逐漸改種為「壺瓶棗」。這種棗樹的優點是樹冠大,產量高,壽命長,平均每株產量50公斤以上。果實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達30克。成熟後果皮暗紅,果形上小下大,中間稍細,形狀象壺亦象瓶,故稱之為壺瓶棗。

壺瓶棗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種,製成干棗和酒棗更佳。壺瓶棗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上沿南同蒲路南側太谷南山的北麓,尤其是里美庄的棗樹最為上乘。

隆州果脯:北團柏村位於祁縣東南20公里處的峪口鄉。相傳在宋朝時北團柏村曾叫隆州城。

北團柏果園,現有2000畝,年產各種水果75萬公斤。果品加工廠年產各種果製品300噸,產值100萬元。它的主要產品有桃脯、杏脯、瓜條、青杏梅、果丹皮、金絲蜜棗等。由於產品加工精細,注重質量,所以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

祁縣玻璃酒具:祁縣玻璃器皿廠生產的玻璃酒具,為適應國際、國內市場的需要,一律採用本色透明工藝,造型有直形和鼓形兩種產品,具有晶瑩潔白,造型美觀,光亮度好,理化性能優良,耐急冷急熱性好等特點,被列為祁縣骨幹出口商品。

長山葯:長山葯又名懷山葯,是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

貫餡糖:介休貫餡糖,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貫餡糖營養豐富,與浙江名產「寸綿糖」齊名。具有皮兒薄,餡兒香,氣味芬芳,味道鮮美可口等特點。因主要成分為糖稀,而糖稀則是用大麥生芽後與小米經糖化熬成,故具有溫肺、健腎的功能,亦有催乳的良效,且糖餡內的核桃仁性甘、平溫,故又有健腦補腎、補氣養血、潤肺化痰等功能。

洪山陶瓷:陶瓷業是介休洪山村的傳統產品行業。

荊條蜂蜜:產於靈石縣。荊條是蜂蜜的蜜源植物。荊條花呈紫色,味芳香,分布於靈石各個山溝、谷地、河流兩岸等荒地上,尤以城關、夏門、交口等地最多。它耐旱,耐瘠薄,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水分充足處生長更好,流蜜較多。在荊花開放季節,每群蜂可產荊條蜜15至20公斤。

靈石荊條蜂蜜的特點是,呈琥珀色,味芳香,結晶細膩色白,濃度一般為41至42度,含糖量為0.27%。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

壽陽小米:壽陽種穀子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當地農家種有「大白谷」、「鐵索鏈」、「蛇谷」等10餘個品種。近年又採用了新的科學技術,培育和引進十餘個新品種。目前全縣種植的穀子達30餘個品種。種植面積16000公頃,總產達4萬噸。

壽陽茶食:壽陽茶食,是一種烙餅和月餅合二而一的早點食品。這種食品,外酥、里脆,形狀象小酥皮月餅,據傳,「茶食」這一名字,還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起的。

紫金山泉牌阿膠:阿膠原名黃明膠,是我國傳統的滋補佳品。山西榆社阿膠廠自1966年生產紫金山泉牌阿膠,阿膠的主要原料是驢皮、冰糖、黃酒和豆油,用紫金山泉水熬制而成。

榆社阿膠的成品為長方形或正方形,表面黑褐色有光澤,質硬而脆、斷面光亮,搗成碎塊後,對光視之,棕色透明,具有易保存、不變質等特點。

榆社鹿茸:「鹿茸」在中葯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屬於一種滋補葯,用於補腎脈、壯元陽、生精髓、強筋骨。主治元陽不足、畏寒無力,四肢疲軟、腎陽不足、夢遺尿頻、陽萎早泄、頭暈目眩、腰酸背痛、秉賦虛單、崩漏帶下等病症。

榆社鹿茸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原來只有縣葯材公司一個鹿場,現已經發展到10個鹿場,共養鹿300餘頭,年產「茸」250公斤,是一項很有前途的養殖業和名貴中葯的重要來源渠道。

左權核桃:左權縣位於太行山北麓,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適宜核桃樹生長。特別是桐峪、麻田、澤城、芹泉、粟城、拐兒、下庄、羊角等8個鄉有栽培核桃樹的悠久歷史。

左權產的核桃素以果仁飽滿、皮薄、個大、味香而著稱。左權核桃營養價值很高,不僅可以生吃,而且還是製作月餅、元霄、糕點餡的原料。

❸ 描寫太谷旅遊地方的日記

描寫太谷旅遊地方的日記

太谷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始建與西漢,歷史悠久,文化商貿發達,是文明遐邇的晉商發祥地之一,是盛唐詩人白居易的祖籍,近代名人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負盛名的清宮聖葯「龜齡集」和「定坤丹」出產於太谷。明末清初,太谷達官富貴雲集,因資本一度集中而成為山西的金融、商業中心,固有「旱碼頭」、「小北京」之稱。 太谷縣總面積1033.6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其中耕地面積45萬畝,農業人口21萬人。太谷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無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9600立方米。農業基礎條件好。因盛產糧、棉、油、果、菜、肉、蛋、奶而著稱三晉,是山西省的商品糧基地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師范區,全國的瘦肉型豬基地。太谷擁有各類工業企業2000餘家,目前已形成瑪鋼鑄造加工、精細化工、農機、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制葯、紡織、運輸等主導產業。第三產業、城鄉基礎建設以及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太谷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四十五畝糧田,適宜北方各種農作物生長,而且是全國八個最適宜種植優質釀酒葡萄的區域之一。近年來,除了穩定以小麥、玉米為主的糧田面積外,大力發展蔬菜、林果、色素、釀酒葡萄等特色經濟作物。其中年產小麥0.6億公斤,玉米0.5億公斤;蔬菜種植9萬畝,總產量3.2億攻擊;紅棗、核桃產量1.4億公斤;水果產量1.2億公斤;色素種植年加工菊花和辣椒0.3億公斤;法國葡萄拈鬮葡萄種植3000畝;畜牧業方面已形成規模養殖小區206個,豬年飼養量38萬頭,雞年飼養量300萬只,產蛋3700萬公斤。 通訊十分方便。城內程式控制交換機容量10000門,農村交換機容量5000門。人均擁有電話量名列全省前茅。無線尋呼機和行動電話暢通,實現了全國聯網漫遊。 科技、文化、醫療衛生發達。本世紀初孔祥熙就在太谷創辦了銘賢學校,目前縣境內還有「一大三專」,即山西農業大學和太谷師范學校,晉中衛校、山西交通技工學校等三所中等專業學校,縣內還駐有山西果樹研究所、山西生物制葯廠、兵器工業部753廠,航天工業部513所等研究單位和軍工企業,為我縣增添了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醫療衛生方面,縣內有山西省精神病院、晉中二院、人民醫院、中醫院、職工醫院等較強的理療體系。 本縣工業已初步形成瑪鋼、農機、化工、建材、食品五大支柱產業,其中瑪鋼管件年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中華精品飛象牌農用車、「遠」字牌龜齡集和定坤丹、糖醛、樹脂、順酐、硫酸、水泥、鐵鍬、葯用曲頸安瓶及乳製品、電力金具、紙面石膏板等名優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享有教高聲譽。農業基礎交好,規模種植、養殖、林果業發展迅速,成為遠近聞名的瓜、果、菜、肉、蛋、奶之鄉和農副產品基地。同時,商業興盛,市場日益繁榮。

❹ 山西晉中太谷地區種植生薑嗎

不種

❺ 山西水果特產有哪些 山西水果特產介紹

1、沙金紅杏

沙金紅杏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的特產。「沙金紅杏」以個大形圓,核小皮薄肉厚,甜酸可口而著稱,種植歷史已有1200多年。沙金紅杏是享譽三晉名揚海外的珍稀果品,被排為山西三大名杏之首。清徐沙金紅杏是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太谷壺瓶棗

太谷壺瓶棗是山西晉中的特色水果,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壺瓶棗的產生、定名和具體栽培史難以考究,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位於黃土高原,獨特的日照、水肥、溫差條件適合壺瓶棗和其它棗樹的生長,所產出的太谷壺瓶棗皮薄、肉厚、味甜、核小。

3、清徐葡萄

清徐葡萄是山西太原的特色水果,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這里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清徐縣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所產出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

❻ 太谷縣的經濟狀況

糧食生產方面,明代,太谷「土膺民貧」,且「民多而田少,竭豐年之谷,不足供兩月」。清末,農民「植五穀而外,僅及於瓜果菜蔬」。民國七年(1918)以後,「植樹種棉之利,頗有起色」,「農民薄有田產者,生計稍裕」。直至四十年代末,太谷的農業生產尚不足以解決居民之溫飽。新中國建立後,經過土地改革,生產力獲得了解放。20世紀五十年代,傳統個體農業生產發生了重大變革。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加快了農業四化的步伐。1957年,水利建設出現高潮。1958年,農業電氣化植列為全省試點縣。到1962年,全縣建機電灌站48處,修舊井打新井4815眼,開渠1569條,水澆地面積由1949年的12萬畝發展到25萬畝。全縣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1公里,12個公社中,75. 6的生產隊用上了電。農業機械總動力發展到20萬馬力,機耕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53.3%。年施用化肥量達到1萬公斤。1963年,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在《紅旗》上發表《論太谷縣的農業技術改革》的文章,對太谷實現四化的經驗和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的經驗作了論證。1964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8113.69萬公斤,比1961年翻了一番,平均畝產201.公斤,在華北地區成為糧食首達《綱要》的兩個縣之一。「文化太革命」時期,農業生產停滯不前。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經歷了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迅速得到發展。1985年,糧食產量達到9502萬公斤,比糧食達《綱要》的1964年增長1488.31萬公斤,是1949年糧食總產量的2。9倍。農業總產值784萬元,比1964年增長44.2 6%,是1949年的3. 4倍。
太谷為雜糧區。種植種類有高粱、玉米、小麥、穀子、黃豆、水稻、蕎麥、筱麥、黍子、黑豆、綠豆、豌豆、蠶豆、小豆、虹豆、雲豆、大麥等。主要作物是高粱、小麥、穀子、玉米和豆類。1985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2222畝,總產9062萬公斤,平均畝產233公斤。
果樹栽培方面,是太谷縣的重要林業產業。該縣以山地滸泊一帶的檳、沙果為最久,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氣候、土質均宜果樹生長。檳、沙果在省內外獨享盛譽。
民國二十四年(1935),銘賢學校農科園藝楊主任賈麟厚在滸泊創辦全省第一個蘋果園—大谷南山桃樹岩果園,從美國密蘇里州期塔克兄弟種苗公司首批引進蘋果苗木,又從煙台、錦州等地購進部分苗木,開太谷乃至山西省發展蘋果樹之先河。
五十年代初,山西省果樹研究所在太谷境內北梁村一帶籌建,並進行蘋果的有性雜交,開始蘋果的選育工作。六十年代,有條件的社隊,開辟集體果園,大者近千畝。1959年,賈麟厚對矮化蘋果樹進行系統研究,並在胡村等地布點試驗,成果顯著。迄今,矮化蘋果已推廣到不少果園。 太谷水利之興,由古代溝恤、石井,到現代水庫樞紐,機電井灌,歷一千三百餘年。昔日,十年九旱,農田乾涸,但遇洪澇,又「山水暴注,盡成澤國」。「烏馬、象峪諸河水性蔚悍,引之為人用,防之不力則漂溢之患滋深,故其水利三而害七」。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36年間,國家對太谷水利事業的投資總額達到5000餘萬元。到20世紀90年代,有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8座,重點塘壩13處,機電灌站1洲處(有效數),噴、滴灌工程5處,電灌機井3144眼(有效數),逐步建成一個旱可灌,澇能排,防洪、蓄水、改鹼、灌溉、吃水、養魚、發電等多功能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已經井正在發揮巨大作用。
河道治理方面,近百餘年中,烏馬河水曾於咸豐三年(1853)、民國三年(1914)年三年泛濫,兩進縣城北門;象峪河水曾於光緒十二年(1886)、民國十九年(1930)、1953、1954年四次泛濫,三淹小常村;咸陽河水則九犯縣城,民國二十六年(1937)就有三次入城。歷代雖有治河之舉,但水患始終未能根治。新中國建立後,縣委、縣政府不新地組織全縣人民上治其源,下浚其流,水患始得控制。
水庫建設方面,截至1993年,太谷有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6座,重點塘壩13處,總庫容量5083萬立米,總可控制山區流域面積6腸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積207600畝。除郭堡、小河兩庫能多年調節運用外,余者均屬季調節性質,而且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隱患,防洪能力全不達國家規定標准。
郭堡水庫,庫址在王公村東。1958年初建,1至19 'T年改建。樞紐工程由攔河壩、進水塔、輸水洞、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溢洪排沙洞和小型發電站七部分組成。是縣境內第一大庫。攔河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40米,頂長1米r,頂寬4米,可行汽車。水庫以上幹流長4公里,可控制流域面積229平方公里,總庫容2630萬立米,防洪標准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干年一遇洪水校核。1958年2月至12月,初建水庫,總投工107萬個,投資615萬元(其中國家補助455萬元,縣財改投資65萬元,動土石方73.4154萬方。1964年至1969年,水庫彌補工程缺陷,國家投資4萬元。1.974年省、地組織防汛大檢查後,於1975年至198年進行水庫改建工程。總196萬個,動土石方103 .6萬方,投資683.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87. 86萬元。
龐庄水庫,龐庄水庫位於高龐庄1公里處,是全省第一座半動力式堆石壩中型水庫工程。1971年7月籌建,1974年11月竣工。1975年10月,由國家投資又建成裝機2台700干瓦的壩後小型發電站一處。1979年,因發現壩基滲漏嚴重,國家撥款進行帷幕漏漿處理。水庫樞紐工程包括攔河大壩、輸水洞、溢洪道、第首引水工程和壩後發電站五部分。壩高4米,頂長380米,底寬4.米,頂寬4米。水庫以上幹流長31公里,控制流域面積278平方公里,總庫容1800萬立米,防洪能力為二十年一遇洪水設計,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建庫總投資為846. 807萬元,基建總投工352.37萬個,總動土石方129.76萬方。
咸陽水庫(現稱咸陽二庫),庫址在東咸陽面北。1958年6月9日興建。庫容50萬立米,壩型為均質土壩,可控制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
咸陽一庫,庫址在咸陽河出口處,1971年4月建。壩型為漿砌石重力壩,庫容20萬立米。
後兒溝三台水庫,庫址在三台村北,興建於1970年4月。壩型為均質土壩,庫容1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1.1平方公里。
石畝水庫,庫址在津水河中上游石畝村西南300米處,建於1970年10月。壩型為漿砌石重力壩,總庫容120萬立米,由於上游植被極差,已淤積60多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45平方公里。設計標准不足十年一遇。
小河水庫,建於1970年10月。壩型為均質土壩,庫容260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16. 5平方公里,防洪標准為百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庫大水小,冬季常引蓄龐庄水庫的滲漏水。
田受溝水庫,建於1970年10月,庫容20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3平方公里。
朱峪河井神水庫,建於1971年4月,庫容27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7.1平方公里。
四卦河水庫,建於1971年4月,庫容70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25.5平方公里。
石河水庫,始建於1971年9月,因資金困難於次年停建,1980年由國家補助續建竣工。庫容22萬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
從1970年開始,縣內還先後建成東里、石河口、白大石、咸陽三庫、大峪坪、大澗、毗蚌、東山底、樓兒、七泉、後庄、筆簡溝、官寨等塘壩13處(也稱小(三)型水庫)。 工業上形成了煤化工、鑄造、醫葯、冶金、食品加工等五大產業。2011年,全縣瑪鋼產量達50萬噸,佔到全國總產量的二分之一。廣譽遠國葯生產的清宮聖葯龜齡集和定坤丹,馳名海內外。被法國資深釀酒師稱為最適宜葡萄生長的怡園酒庄基地,出產世界最頂尖的葡萄美酒。
一、制葯業
太谷醫葯製造業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城內錢市巷即設「廣盛號」葯店,開始升煉宮樹名葯龜齡集。嗣後四百餘年,葯店發展為60家。多數為前店後廠,製作兼銷售。浙制葯品主要為中成葯。有察雄丸、玉樞丹、千斤散、龜齡集、定坤丹等名葯,行銷國內外。1956年,公私合營後,部分葯店合並入葯材公司,廣升譽、廠升遠、谷縣葯用玻璃廠、廣源興、延齡堂四家大葯店合並為廠譽遠制葯廠。1981年籌建太。廠址在縣城東後街,佔地9000平方米。職工170人。生產葯用安瓿。1985年,產值47.4萬元,盈利0.2萬元。
1956年,在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運動中,廣升譽、延齡堂、廣升遠、廣源興四家葯店合並為太谷縣廣譽遠制葯廣,屬公私合營性質。1957年,產值142.7萬元。1961年,選定城外西南隅空地新建廠房。1年由西街遷人新廠房。1966年,產值為498.5萬元。「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紅衛制葯廠。1973年,易名山西中葯廠,隸屬省衛生廳。1978年,試製成功名貴葯酒—龜齡集酒。1979、1980連續兩年生產的龜齡集、定坤丹被評為國家優質產品,獲獎狀和銀質獎章。遠字牌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和龜齡集酒,於1979、1980兩年,均獲省優質產品稱號。
二、瑪鋼鑄造業
瑪鋼鑄造業是太谷縣傳統的支柱產業,從1976年第一座沖天爐點火起,風風雨雨三十多年,它創造下的「亞洲瑪鋼在中國,中國瑪鋼在太谷」的輝煌業績,讓同行難望項背。由於環保和產業政策,該縣對該行業進行了整治。經過整合,到2008年,太谷縣的瑪鋼鑄造企業由過去的600多家,縮減到了現在的120家,但其競爭力卻迅猛提升,年生產能力翻了一番,達到近60萬噸,規模以上企業達53個,年銷售千萬元以上的企業發展到32家,億元以上的5家。同時,14戶企業通過了IS09000認證,4戶企業獲得KS認證,12戶企業獲得自營出口權,年出口交貨額達到了5.5億元。名優品牌逐漸增多, 「GL」牌、「古」字牌、「MT」牌、「經通」牌等都達到了部優或省優。TG牌瑪鋼管件、「古」字牌電力金具分別是省著名商標和省標志性產品。
太谷瑪鋼銷售網路覆蓋全國31個省、市、直轄市、地區,各大中城市設有經銷網點480餘家,港澳台地區設有委託代理商,國內市場佔有率約1/3。產品出口到歐美、南美、中東、南亞等四十多個國家。

❼ 山西太谷縣馬丁香苗基地在哪

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侯城村南巷街。馬丁香指的是玫瑰草,是禾本科被子植物門的一種大量生長的野草。同時該作物憑借其具有保濕皮膚的作用受到很多人喜歡,所以山西太原縣地區便開始種植該作物,並且其最大基地是太谷縣炳香苗圃,其位置位於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侯城村南巷街。並且該作物還有芳香,是很多護膚品所添加的成分。

❽ 山西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山西特產土特產:

平遙牛肉、老陳醋、沁州黃小米、交城駿棗、應縣紫皮大蒜、剔尖、太谷壺瓶棗、大同黃花、祁縣酥梨、汾酒、竹葉青酒、隰縣玉露香梨、吉縣蘋果等。

這些特產在當地的商超以及旅遊景點銷售處都能買到。

山西特產詳細介紹:

吉縣蘋果是山西臨汾市吉縣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以其果型端正高樁、果實大、底色黃、著色鮮艷濃紅、果肉白色、口感香脆甜爽、汁液多甜酸適口、果面光潔細膩、耐儲存的特點而聞名,是山西著名的特產水果。

交城駿棗形態獨特,呈瓶形或上細下粗的圓柱形。色澤深紅,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脆甜味香,果肉重量占總重量的95%以上,故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說。此棗味甜質脆,生食制干均優。

山西老陳醋,以其精湛釀造技藝和色、香、味俱佳的優良口質,馳名中外,居中國名醋之首。特點:色澤棕紅,醋香濃郁,酸味柔和適口,滋味回甜醇厚,可冷調熟烹。

閱讀全文

與山西太谷可以種植什麼農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頂尚堂產品怎麼樣 瀏覽:566
域名交易類型有哪些 瀏覽:797
經濟信息化部門是哪些 瀏覽:226
到哪個網站查看房產信息 瀏覽:226
什麼技術指標最穩 瀏覽:776
程序員走哪個方向 瀏覽:666
朴朴小程序已評價在哪裡查看 瀏覽:943
利川二手傢具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497
預售許可證在哪裡查基本信息 瀏覽:92
產品倉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854
織帶技術工資多少一個月 瀏覽:394
老年人怎麼使用微信小程序 瀏覽:194
上海哪裡有金銀首飾批發市場 瀏覽:149
南昌市聯信大市場都賣什麼東西 瀏覽:939
南征交易平台怎麼聯系 瀏覽:267
新鄉哪個駕校招聘信息 瀏覽:924
唐橋水果批發市場怎麼走 瀏覽:777
如何轉行程序猿 瀏覽:317
技術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瀏覽:980
1kb寫多少程序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