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假產品為什麼不是商品

假產品為什麼不是商品

發布時間:2022-12-13 13:05:37

⑴ 假冒偽劣產品是不是商品

是商品。假冒偽劣商品(Fake and shoddy goods)是指那些含有一種或多種可以導致普通大眾誤認的不真實因素的商品。假冒偽劣商品可以分為假冒商品和劣質商品兩種類型。假冒偽劣商品是假冒偽劣的物質產品,不包括精神產品。其特徵是:具有不真實性因素和社會危害性。

商品是為了出售而生產的勞動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恩格斯對此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商品「首先是私人產品。

但是,只有這些私人產品不是為自己消費,而是為他人的消費,即為社會的消費而生產時,它們才成為商品;它們通過交換進入社會的消費」。

(1)假產品為什麼不是商品擴展閱讀:

商品的定義

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的定義:

1、商品,指為了出售而得到貨幣,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

2、商品是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3、商品是經過交換且非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

狹義的商品僅指符合定義的有形產品;

廣義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產品外,還可以是無形的服務。比如「保險產品」、「金融產品」等。

在商標法事務中,適用於狹義的商品的有關的規定,也同樣適用於服務。

商品的特徵:

1、作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產品。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勞動產品就不能成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氣、陽光等,雖然是人類生活所必需,但這些都不是勞動產品,所以它們不能叫做商品。

2、作為商品,還必須要用於交換。商品總是與交換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用來交換,即使是勞動產品,也不能叫商品。

比如說在古代,傳統的男耕女織式的家庭生產,種出來的糧食和織出來的布,盡管都是勞動產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員自己使用,並不是用來與他人交換的,因而也不是商品。

3、對他人或社會有用。沒有用就不會發生交換,有用才能發生交換。

以上關於商品特徵的描述,尚有爭議。

⑵ 假冒偽劣產品是不是商品

一、假冒偽劣產品是不是商品
1、假冒偽劣產品屬於商品。假冒產品通常是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正版的產品。一般產品只要進入流通領域就屬於商品,國家特殊規定禁止的除外。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客體要件。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
3、主體要件。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
4、主觀要件。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⑶ 偽劣產品是不是商品

一、 偽劣產品 1、偽劣商品是指生產、經銷的商品,違反了我國現行法律、行政 法規 的規定,其質量、性能指標達不到我國已發布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地方標准所規定的要求,甚至是無標生產的產品。 2、假冒產品是指使用不真實的廠名、廠址、 商標 、產品名稱、產品標識等從而使客戶、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就是被假冒的產品。偽劣產品是指質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產品。 二、 國家技術監督局1989年6月<關於嚴厲懲處經銷偽劣商品責任者的意見>中有明確規定 : 1、失效、變質的商品; 2、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商品; 3、所標明的指標與實際不符的商品; 4、冒用優質或認證標志和偽造許可證標志的商品; 5、摻雜使假、以假充真或以舊充新的商品; 6、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 三、 偽劣產品是不是商品 1、從法律上看,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明顯是違法行為,應堅決予以打擊。 2、從道德上看,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是不道德的行為,應予以譴責。 四、 拋開法律和道德,單從商品概念上講,要區別情況看待 : 1、如果某產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只是假冒名牌產品,那當然是商品。 2、如果某產品本身有質量問題,但仍舊可以使用(比如一些劣質衣服),那也應該是商品。 3、如果某產品本身有質量問題,而且根本無法使用,或者回嚴重危害消費者身心健康(如假白酒、有毒大米等),那說明它沒有使用價值,就不是商品。

⑷ 假冒偽劣產品屬於商品嗎

法律分析:不屬於,它們中有些雖然有使用價值,但是他們都一律不能算商品,因為他們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樣正常交易,或者它們沒有包含社會必要勞動,它們即使含有少量勞動,但那不是一般意義的社會必要勞動,而是為了獲取非正當利益為了不等價交易而花費的勞動,它甚至可能是產生危害的一種勞動,因此它不能得到社會承認(即使交易發生,那是因為購買者不明真相,消費者是不會買假貨的),是沒有價值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⑸ 假貨是不是商品,高中政治內容

假冒產品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但是這種使用價值不被社會認可,消費者知情的情況下是不會購買的,也就是不能交換,既然不能交換也就沒有了價值,不是商品。從上面的邏輯關系也可以看出,有使用價值,用於交換的物品才有價值。所以假貨不是商品。

⑹ 假冒偽劣產品有使用價值么它是商品么為什麼

假冒偽劣產品沒有使用價值,也不屬於商品
因為假冒偽劣產品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使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所以假冒偽劣產品沒有使用價值,沒有誰心甘情願的掏錢買劣質的東西。假冒偽劣產品沒有使用價值因為他們不能進行交換,而構成商品的前提就是物品應當可以進行交換,並且具有使用價值,顯然假冒偽劣產品不能成為商品。

⑺ 假冒偽劣產品是否屬於商品為什麼

商品是指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勞動產品必須用於交換才能成為商品。
商品是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
假冒
特別是偽劣,這說明他並不具備使用價值,他壓根就是壞的,所以他不是商品。
這個題目出的不好。

閱讀全文

與假產品為什麼不是商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怎麼使用微信小程序 瀏覽:194
上海哪裡有金銀首飾批發市場 瀏覽:149
南昌市聯信大市場都賣什麼東西 瀏覽:939
南征交易平台怎麼聯系 瀏覽:267
新鄉哪個駕校招聘信息 瀏覽:924
唐橋水果批發市場怎麼走 瀏覽:777
如何轉行程序猿 瀏覽:316
技術控制措施主要有哪些 瀏覽:980
1kb寫多少程序 瀏覽:179
合法的股市交易平台有哪些 瀏覽:347
怎麼打開mp4文件修改程序 瀏覽:681
如何進入專利代理公司 瀏覽:926
速度與時間圖像滲透哪些信息 瀏覽:850
facebook如何復制聊天信息 瀏覽:89
和cookie相近的技術有哪些 瀏覽:608
一個美發師技術不好怎麼辦 瀏覽:472
怎麼代理國際快遞 瀏覽:101
深圳如何補貼電子產品 瀏覽:199
十佳代理記賬要多少費用 瀏覽:442
手游問道交易時元寶買什麼最劃算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