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免稅農產品為什麼還要交進項稅
1·應該這樣理解農產品是免稅的,免稅的就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一般納稅人如果購進的生產原料或貨物為農民自產的,那麼就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就不能抵扣銷項稅,這樣一般納稅人就要吃虧了。
2·於是就出台了「購進免稅農產品可以按照買價和規定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這個政策。
❷ 購進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買價*13%,成本=買價/(1-13%)對嗎為什麼
」購進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買價*13%,成本=買價/(1-13%)「這句話是是不對的。
農產品進項稅的轉出公式:進項轉出=賬面成本÷(1-13%)×13%
如果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的農產品,改變用途,其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進項轉出=賬面成本×13%
具體推導如下:
購進的農產品,其進項稅額=實際采購金額×13%
農產品的入賬成本=實際采購金額×(1-13%)
故實際采購金額=賬面成本÷(1-13%)
進項稅額轉出=實際采購金額×13%=賬面成本÷(1-13%)×13%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以下簡稱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一)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五)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❸ 進項轉出時,賬面成本還原的問題
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貨物,農產品進價-農產品進價*13%=賬面成本換算後:農產品進價=賬面成本/(1-13%)。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不含稅價(賬面價)*適用稅率=進項稅額,所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貨物轉出進項稅,直接用:不含稅價(即賬面價)*適用稅率(17%或13%)。
綜上所述,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的,進項轉出時,需要用賬面成本除以(1-13%)進行還原,而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進項稅轉出時,直接用賬面價乘以適用稅率(17%或13%)。
1、正常的購進材料:
借:材料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
2、由於發票過期,不能抵扣,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借:材料采購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企業進項稅額轉出除了要正確計算外,還要顧及如何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6號)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文件所稱設備、器具,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所稱購進,包括以貨幣形式購進或自行建造,其中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購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來確定單位價值。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來確定單位價值。因此,符合規定,購進設備金額及改變用途後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選擇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但E設備因為接受投資取得,不符合稅法規定,不能享受該政策。
❹ 購買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和賬面成本是怎麼回事,兩者有什麼關系,求詳解
實際成本*(1-13%)=賬面成本
免稅農產品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但是可以抵扣進項稅,所以實際成本與賬面成本不同。
普通的商品增值稅都屬於價外稅,但是免稅農產品增值稅屬於價內稅,購買免稅農產品, 價款×13%可以抵扣進項稅,價款×87%計入采購成本。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資產的賬面成本一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
存貨的賬面價值=賬面成本—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
例如,對於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時,購進企業購入農產品的賬面成本應該等於其實際成本,也即購買價格減去其可以用來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所以,購入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賬面成本)小於其購買價格。
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初始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例如,對於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時,購進企業購入農產品的賬面成本應該等於其實際成本,也即購買價格減去其可以用來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所以,購入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賬面成本)小於其購買價格。
❺ 當月因管理不善將上月從農民手中購入的一批免稅農產品丟失,賬面成本4000為什麼它的進項稅額轉出是
你好,賬面成本4000,說明之前購進農產品含稅是 4000/89%,而進項就是 4000/89%*11%
因為農產品進項是這樣計算的,比如購進100,可以按11%抵扣,那麼進項是11,不含稅成本89,那麼轉出就是按89/(1-11%)*11%計算
❻ 關於進項稅額轉出計算的疑問
1、你好。其實,從你的提問中,我認為你其實是知道正確的求法的。也就是說,計算進項稅額是以不含稅的「價」乘以「稅率」來得出「稅」,對吧?
2、你上面所舉的兩個例子,不知道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確實如你所言,讓人看了會有疑問的。同樣是賬面成本,一題是認為是含稅價,一題是認為不含稅價。我想,這本書的出版者肯定不是權威部門出版的。按我的理解,賬面成本應該是不含稅的。另外,這兩題中的運費,都是按不含稅來處理的。所以,我的理解是出題者不權威導致的。關鍵是你自己要知道,進項的正確的求法,從而自然就知道進項轉出的正確求法就行了。在國家的正規考試的出題中,會告訴你是含稅還是不含稅,或者,按正常情況下的,賬面成本就是不含稅的來處理就行了。
❼ 購進免稅農產品為什麼進項稅還可以抵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以下簡稱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下列進項稅額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三)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根據《關於免徵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75號)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所列准予從銷項稅額中扣除的進項稅額的第(三)項所稱的「銷售發票」,是指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農產品依照3%徵收率按簡易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而自行開具或委託稅務機關代開的普通發票。批發、零售納稅人享受免稅政策後開具的普通發票不得作為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
因此,購買農產品憑收購發票或者農產品銷售發票作為進項抵扣憑證。
(7)為什麼農產品賬面成本還原進項稅擴展閱讀:
進項稅額是指當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在企業計算時,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後的數字,才是應繳納的增值稅。因此進項稅額的大小直接關繫到納稅額的多少。一般在財務報表計算過程中採用以下的公式進行計算:
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
進項稅額是已經支付的錢,在編制會計賬戶的時候記在借方。
准予抵扣
根據稅法規定,准予從銷項稅額當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限於下列增值稅扣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稅款和按規定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1、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從銷貨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上註明的增值稅稅款。
2、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所支付給農業生產者或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款,取得經稅務機關批准使用的收購憑證上註明的價款按10%抵扣進項稅額。
3、購進中國糧食購銷企業的免稅糧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發票金額按10%抵扣進項稅額。
4、納稅人外購貨物和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費(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按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和基金金額按7%抵扣進項稅額。
5、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免稅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有稅務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上註明的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6、企業購置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可憑借購貨所取得的專用發票所註明的稅額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
注意事項:
1、抵扣進項稅額的原始憑證是否真實、合法、合理;是否符合相應的使用范圍;專用發票的開具是否符合要求;票面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經過認證;認證或是否及時申報。
2、有無將外購固定資產以低值易耗品、修利用備件的名義入賬,巧立名目,多抵扣進項稅額;有無將外購固定資產支付的運費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3、有無將外購貨物改變用途後(如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仍然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4、有無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以正常損失報批,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5、企業兼營非應稅勞務,分別申報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有無按外購貨物全額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外商投資企業兼營出口與內銷,有無按購買國內原材料的全額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6、有無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並收回價款和增值稅款時,不相應減少當期進項稅額,造成進項稅額虛增。
7、有無將從購買方取得的平銷返利轉做賬外小金庫,不沖減進項稅額;或將取得的實物返利以接受捐贈的名義入賬,不沖減進項稅額;有無將從購買方取得的平銷返利不沖減進項稅額而錯轉銷項稅額。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以下簡稱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一)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五)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