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控銷產品
是控銷產品
Ⅱ 控銷是什麼意思,如何控銷
控銷模式是醫葯行業普遍採取的營銷方式,其定義是:控制銷售,通過控制價格、控制區域、控制渠道、控制終端,甚至消費者來夯實品牌基礎,提高利潤率,以應對任何突發的市場變化,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發展。
控制價格:才能夠保證通路成員有利可圖,才能保證產品的(動銷)快速移動;
控制區域:才能夠保證區域市場的價格體系一致性和管理的有序性;
控制渠道:這是控銷的基礎,包含兩個意思:第一,不能渠道亂放貨,保證貨物來源的獨占性,便於控制;第二,產品提供者設定好渠道,流向、流量、流速才能夠有效控制;
控制終端:也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控制終端的秩序,主要是價格體系,不能亂價,不能竄貨;第二,控制終端的數量,這是終端控銷與商業控銷的最大區別,換言之,要對終端有所選擇。
依據產品流經的途徑看,控銷模式可分為兩大類:渠道控銷和終端控銷兩種。渠道控銷,簡稱商控;終端控銷,簡稱終控。
商控模式,是在商銷模式(商業銷售)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銷售模式,也是目前主流品牌廠家都在做的一種模式,商銷搞的好好的,幹嘛要用商控模式?原因很簡單:商銷的產品均屬於牛品,渠道和終端都沒有錢賺,所以渠道和終端對牛品,既愛又恨—愛的是,周轉快;恨的是:沒錢賺,既不能多賣,又不能沒有,所以,渠道限制牛品的規模、終端限制牛品的規模,而且智慧的渠道和終端想了一種辦法來實現對品牌商銷產品的高效利用:低價限量傾銷,把牛品轉化為人氣產品,實現吸睛和連帶銷售的目的,牛品擁有者(大多數是葯廠)陷入了死胡同,但又不甘心,怎麼辦?轉型為商控模式,商控是個什麼鬼呢?說白了,就是廠家向渠道和終端釋放產品利潤、增加渠道和終端的收益,算是對終端和渠道做個妥協,但是有不甘心示弱,因而會增加諸多的限制條件以增加銷量,等同於用利潤換銷量。
終控模式,就是終端通過「四控」來實現產品銷售的模式。主要是指葯店銷售(尤其是單店)和門診銷售,所以,玩控銷的人,嘴上通常都掛著兩句話:我們商業不放貨,我們XX批發市場不放貨。通過設立一定標准,選擇性開發客戶,保證終端客戶的區域壟斷銷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價格競爭導致亂價的問題,才能實現有效的銷售隊伍與終端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Ⅲ 誰能舉例告訴我醫葯招商行業說的控銷產品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謝謝
就是銷售產品過程中,做一些有利的控制!就像房地產銷售,需要有控制,先賣哪些房型,什麼價錢,後賣什麼房型,什麼價錢。常常的做法就是,先賣樓層、戶型、結構、座向相對差一些的,價錢也相對低一些。因為是暴利行業,開發商此時投資成本已收回了。後面賣的價錢上,就可以是飛起的了!不過,這一點從市場經濟角度來看,至少先買的業主,看到自己樓房漲價了,心理也踏實一些,有信心增長一些!
Ⅳ 葯品控銷是什麼意思啊
葯品控銷是指生產企業為了提升銷售業績,在渠道分銷及終端動銷的過程中,對價格和貨物流向實行嚴格控制,也就是控制渠道、控制價格、控制終端。這就是現在最流行的普葯控銷模式。
從2005年以後,分銷模式帶來的惡性價格競爭擾亂了終端市場,越來越為醫葯流通市場所排斥,而控銷,特別是最新的三控營銷——即控制渠道和終端數量、控制銷量、控製品種與服務」的三位一體的營銷創新模式受到越來越多葯企(如葵花葯業)及下游葯店的青睞,同時,也能為下游零售葯店的銷售提供品種及價格保障。
(4)控銷產品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葯品終端網開啟的全國控銷模式,通過醫葯品種招商發布、區域、數量及價格限制等功能,節省了醫葯公司傳統營銷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從源頭上降低葯價,降低控銷品種對終端門店的批發價格,從而改進醫葯流通市場,讓更多老百姓受益。
2013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出通知,決定從2013年2月1日起調整呼吸、解熱鎮痛和專科特殊用葯等葯品的最高零售限價,共涉及20類葯品,400多個品種、700多個代表劑型規格,平均降價幅度為15%,其中高價葯品平均降幅達到2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品
Ⅳ 九州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裡面的控銷部門是負責什麼的
九州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裡面的控銷部門是負責控銷產品的運營市場和銷售!
Ⅵ 控銷模式是什麼
當前,控銷模式是醫葯行業普遍採取的營銷方式,作為省總(地總),在團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其管理的好壞決定著團隊的凝聚力。
團隊管理無非兩大因素,一是經營,二是管理。
團隊經營的核心,在於四大資源的整合。
四大資源有:
1.員工;
2.客戶(終端客戶);
3.產品;
4.費用。
員工在團隊嚮往擁有的是「管理嚴格,能傳授方法」的領導。管理嚴格是對員工的負責;傳授方法是增漲員工技能的途徑。能否有效結合好四大資源,關繫到團隊整體業績的提高。
1.產品資源與終端資源的結合:
我們面對的終端資源類型很多,有門診,衛生站,連鎖,單體葯店,每種類型終端對葯品的需求有異,我們必須根據終端的用葯習慣來整合產品。
例如連鎖,其對產品的選擇呈「啞鈴型」,品牌產品,特色產品和自營產品是啞鈴的兩端,成為他們的首選。其中,特色產品因競爭小,賣點好,與自營產品一樣,是他們利潤獲得的主導,因此在推薦方面,特色產品,自營產品決定著對營業員的考核;品牌產品由於知名度高,成了創建連鎖品牌,留住客戶的必然。普葯產品是啞鈴的中間段,業務員去洽談合作時,如果拿了一大把普葯,自然更多面對的是拒絕。因此,產品一定要優選,不要總想著全品上。
再如門診和衛生站,他們用葯的習慣是注射佔到營業額的70%,其餘30%的產品中,抗生素又佔到了70%。由此可知,開發門診和衛生站,抗生素的門檻相對較低。
2.人員資源與終端資源的整合:
管理員工,必須「因材適用」!殺雞用牛刀的方法即是浪費資源,也是事倍功半。每個員工的資源也有特性,比如有專注連鎖的,專注單體葯店的,專注門診,衛生站的。作為省總(地總),應當依據員工的資源給予其有區別的經營權。在招聘員工時,切記用其長處,避其短處。
3.員工資源與產品資源的結合:
給予員工過多的產品,不一定能讓其全部都做好。一個團隊,員工對某些產品銷售良好,占其業績的70%以上,其他產品佔20-30%,那麼,一味的給這些員工輸入產品,可能影響他們向終端推薦的效果。何不鎖定員工做得好的產品,讓其做好做精,其他產品尋找另外的員工來操作,這對產品資源的充分挖掘有益。
4.員工資源與費用資源的整合:
所謂費用整合,就是通過員工,以產品為紐帶,與客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為客戶創造價值,促進產品銷量的增漲。
控銷模式,有合理的薪酬設計,每個層級的利益都兼顧。當然,作為營銷,市場運營費(促銷費)必不可少,約10-15%左右。有的地總,把市場運營費放在地辦,由終端經理申請使用;有的地辦,把市場運營費與終端經理的薪酬打捆,授予終端經理靈活使用權。但是,作為終端經理,切忌把市場運營費視同自己的薪酬,否則,起不了銷售潤滑劑的作用,銷量肯定受影響,終端經理在團隊中的價值將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