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騰沖特產
騰沖特產有:紅花油茶油、雪雞、餌絲、檳榔江水牛、明光小耳豬、烏龍茶、紅茶、綠茶、黑茶、白茶、山茶花、磨鍋茶、稀豆粉、洋酸茄、老緬桃、老緬桃等。
騰沖特產有什麼
騰沖紅花油茶油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騰沖紅花油茶品種獨特,茶果產量高,種仁含油率和干籽出油率高,盛果期單株產量高達100公斤以上。
騰沖餌絲是由洞山鄉胡家灣村人發明。採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製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為騰沖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種方便小吃。
騰沖雪雞屬肉、葯兩用型雞種。屬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騰沖雪雞全身扁羽,羽色雪白無斑。
2. 騰沖的特產有哪些
特產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下面跟著我來看看騰沖的特產有哪些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餌絲
騰沖餌絲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是採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製作而成,為騰沖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一種方便小吃。
2、雞樅
雞樅是一種美味山珍,有「菌中之王」之美譽。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味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媲美,故名雞樅。騰沖肥厚的火山灰土地豐富的降水,為雞樅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騰沖雞樅種類豐富,白雞樅、青雞樅、土堆雞樅和黃雞樅等幾種。
3、果脯蜜餞
選用梅子、芒果、山楂、木瓜、李子、楊梅等鮮果原料,經過科學配方,生產出具有京味和廣味的甘草芒果、話梅、檸檬李、開胃多依、開胃山楂、山楂片、蜜糖木瓜等30多個產品,各種亞熱帶、溫帶果脯幾乎應有盡有,味道各具特色。
4、干腌菜
干腌菜是騰沖人家家會制,人人愛吃的.。干腌菜酸味可口。干腌菜可以可涼拌食用,酸湯魚和「青龍過海湯」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5、茶油
茶油是一種滋補保健的高級植物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具有平肝肺、理氣降壓、調諧腸胃功能及增強心臟活力、抑肥胖、搞衰老的功效。
6、玉器
玉器以緬甸玉石(即翡翠)為原料製成,具有造型美觀,做工精湛、質地細膩等特點。騰沖玉器品種豐富,有手鐲、別針、簪花、觀音、佛像、耳環、雞心、大花件、小花件、象蹲、獸蹲、戒指等品種。
7、藤編
騰沖藤編手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藤編手工藝者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在不斷創新。現在騰沖藤編產品有方單椅、藤蔑床、藤桿沙發、午睡椅等十餘種。方便、耐用、美觀。
3. 騰沖特產有哪些
騰沖特產有哪些
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沖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沖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騰沖特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騰沖烏龍茶
騰沖高山烏龍茶--2015年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葯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騰沖綠茶
騰沖綠茶騰沖縣茶葉協會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鹼、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類所不及的。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綠茶是將採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後經揉捻、乾燥而製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
騰沖紅茶
騰沖紅茶騰沖縣茶葉協會騰沖紅茶因其獨特的生長條件,富含各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可謂是養生佳品。騰沖茶首次出現於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間的州志,而到了道光年間,人工種植茶葉形成了規模,民間也開始了茶葉交易。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民族資本家引進了印度阿薩姆變種,廣泛種植茶葉替代XX種植,茶山代替煙山,茶葉成為當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騰沖黑茶
騰沖黑茶騰沖縣茶葉協會高黎貢山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高海拔5128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雲霧繚繞,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列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雲南高黎貢山茶湯色明亮,清香四溢,滋味純厚回甘,是品嘗和收藏的上選佳品。
山茶花
山茶花雲南山茶花以樹體高大,健壯優美,蔭濃葉翠,花朵碩大,花色明快艷麗,品種繁多花期較長等特點聞名中外。早在我國明代,就有「雲南山茶奇甲天下」的說法,明代詩人楊慎曾賦詞贊譽道:「正月滇南0早,山茶樹樹齊開了,艷李妖桃都壓倒,裝點好,處處紅雲島」,近代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也賦詩稱贊:「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
騰沖紅花油茶油
騰沖紅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儲藏、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亞麻酸。產品遠銷日本、南亞及國內。騰沖紅花油茶油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騰沖紅花油茶品種獨特,茶果產量高,種仁含油率和干籽出油率高,盛果期單株產量高達100公斤以上。用騰沖紅花油茶籽加工的騰沖紅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儲藏、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亞麻酸。產品遠銷日本、南亞及國內。騰沖紅花油茶種植規模已超過4.5萬公頃,掛果面積近5000公頃,鮮茶果產量逾1200公斤、產值逾6500萬元。經營騰沖紅花油茶油的.公司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戶、個體工商戶15戶。其中騰沖縣騰虹油業有限公司還注冊了「騰虹」商標,產品有茶油王食用油、紅花茶油調合油、茶油王口服液,而騰沖縣和順鑫生態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也注冊「和順鑫」商標,生產高山牌紅花油茶油。
騰沖餌絲
騰沖餌絲系由洞山鄉胡家灣村人發明.採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製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為騰沖本地和外來客人所普遍喜愛的種方便小吃騰沖人將大米精加工為餌絲、餌塊,已至少有三五百年歷史。口碑相傳,南明天子朱由榔(永曆帝)當年敗逃西陲,曾在一農家吃下了一大缽炒餌塊,飽腹療飢之餘猶覺餘味無窮,於是贊嘆不已,並不無感慨地將其稱為大救駕。從此,大救駕便成了騰沖炒餌塊的封號乃至騰沖餌絲、餌塊的代名詞。
檳榔江水牛
檳榔江水牛(Bosbubalus)是我國發現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據史料記載檳榔江水牛在騰沖縣飼養和使用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檳榔江水牛是牛科,水牛亞科,屬亞洲水牛種,河流型水牛亞種中的一個地方類群。檳榔江水牛長期以來為農戶自繁自養,是乳、肉、役兼用河流型水牛品種,正加大力度開發其乳用性能。產區分布檳榔江水牛主產於騰沖檳榔江上游,主要分布於猴橋、中和、荷花、明光、滇灘等鄉鎮,全縣各鄉有零星分布。生物特性檳榔江水牛適應性較強,主要生活在海拔較低的低熱河谷地帶,但在海拔500~2000m的地區也能正常生長繁殖。檳榔江水牛採食能力強,耐粗飼,各種青草、樹葉、農作物秸稈等均為該牛採食的飼料。性情溫馴,易管理,稍有神經質。一年四季均以放牧為主,晚上或重役情況下適當補飼青乾草、包穀及農作物秸稈。檳榔江水牛抗病力強,只要飼養管理得當,一般不會發生疾病。
騰沖雪雞
騰沖雪雞是雲南保山騰沖的特產。騰沖雪雞屬肉、葯兩用型雞種,因其羽毛雪白而得名,產於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北部和東部,沿高黎貢山西麓、隴川江沿岸的界頭、曲石、上雲、五合等鄉,主要分布於騰沖縣境內高黎貢山西麓海拔1400至2500米之間廣大山區、丘陵地帶。
明光小耳豬
明光小耳豬是雲南保山騰沖的特產。明光小耳豬產於雲南省騰沖縣北部鄉鎮,以明光鄉為集中產區而得名,是一種適合在冷涼山區放牧的高原小型豬種。1980年列入《雲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1986年被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屬腌肉型品種。明光小耳朵豬以放養為主,生長緩慢。明光小耳豬主產於騰沖,以騰沖北部的明光鄉、曲石鄉、界頭鄉、滇灘鎮和猴橋鎮為中心產區,此外還分布於僳僳族集居的部分山區以及中緬邊境交通閉塞地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3000米的高寒山區。明光小耳豬體型小,體質結實,適應性較強,明光小耳豬是當地居民在高海拔、寒冷的生存條件下選擇的地方豬種,具有抗逆性強、耐粗飼、適應高寒放牧的特點。頭短小,嘴尖,面平,額寬,耳小而寬,背腰平直,胸深腹圓,體型短小豐滿,四肢細短有力,尾短細,群眾稱為「油葫蘆」豬,被毛黑色,部分有六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