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參怎麼辨別好壞
1、外形完好無損。挑選海參必須保證外形沒有損傷,這樣才能保證海參的品質。不完整的海參可能是經過加工將腐敗部分除掉以後剩下的。
2、外觀端正。體形干癟歪扭、肉刺倒伏的海參說明捕撈時間很長了,這樣的海參可能會發生病害,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發生變質。
3、沒有雜質。有些加工廠為了牟取暴利,採取往海參腹中填充沙子、食鹽或明礬的手段來增加海參重量。所以挑選海參時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有雜質。
4、看乾燥程度。有些商家為了謀取私利,在海參中摻入過多的水分,這不但增加了海參的重量,而且水分含量過高不利於海參的保存和保質。乾燥度達標的海參,合理保存保質期能夠達到3年以上。
5、看色澤。優質的海參顏色黑亮,顏色發白的海參是經過特殊加工的,其品質已經大打折扣。
6、嘗味道。淡干海參有一種海鮮的味道,而鹽乾的海參則是鹹味,糖乾的海參有甜甜的味道。
(1)海產品如何評分擴展閱讀:
海參的功效與作用
海參性溫平,味咸,能入腎,對抑制腫瘤、緩解便秘有好處。它最大功能在於滋陰,因此對秋冬季節口眼乾燥的「陰虛型」人有很好的滋養作用。
糖尿病人常有午後面紅耳赤、大便乾燥、五心(手心腳心心口窩)煩熱等陰虛的症狀,因此特別適合吃海參。海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沒有膽固醇,因此也適合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吃。海參中含有「硫酸軟骨素」,能夠抗衰老,增加皮膚彈性。
海參中的「海參粘多糖」可以抗癌。由於夜能養陰,所以經常熬夜工作的人容易陰虛,故而適合吃一些海參來滋補。
海參具有非常強大的修復功能,海參具有修復免疫系統,胰島,造血功能等等,特別是對於有傷口需要癒合的朋友,海參更是能發揮出非常強大的修復功能。
海參味道比較白,並不能稱得上美味,不過很容易和各種食物搭配食用。烹調方式也多種多樣,蒸、煮、燉、清蒸、紅燒都可以。
⑵ 怎麼鑒別海參的優劣什麼海參產品營養
這位朋友你好,海參的鑒別有很多種,下面給您介紹幾種上尚品海參的鑒別方式和方法,文章有點長,但也比較全面,希望可以幫到您:
1、主要從哪幾方面來評價成品上尚品海參的優劣?
海參品質的優劣主要與原料、加工工藝有關,原料主要看海參品種及生長環境,天然環境下生長的底播參要優於封閉環境下生長的養殖參;加工工藝方面主要是看是工廠化生產還是作坊式經營,是否按規范的工藝標准加工,是否具備完善的產品追溯機制等。
2、長島海參鑒別技巧
望:刺粗壯而挺拔者為好參。海參的體色主要與棲息環境有關,一般呈褐色,但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參與生活在泥沙、碎石底的海參相比較,前者的顏色往往較深。生活在海藻間者,常帶有綠色,有時變成赤褐色或紫褐色。所以,顏色決定不出海參的好壞。「好的海參刺粗壯而挺拔,也就是俗稱的短、粗、胖,而劣質海參的刺長、尖、細。」,野生海參要3年以後才能長成,而只有達到3年以上的海參才會有粗壯的刺,才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海參種類很多,膠、遼半島沿海產的刺參屬優良品種,長島所產的刺參品質最佳。
聞:有鮮美味道者為好參。不同海域里的海參的味道也有不同。好的海參聞起來有股鮮美的味道,劣質海參則有股怪味、腥味。如果聞著海參有葯品的味道,那就更不能買了,裡面可能摻有添加劑。
問:一問產地二問年齡。很多市民在購買海參時發現海參價格不一,這其實跟海參的產地和年齡有很大關系。長島海域遼闊,周圍海域一直保持著國家一類海水標准,水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海參、鮑魚、海膽等海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命名為「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扇貝之鄉、中國海帶之鄉」,是我國重要的海珍品出口基地。「廟島牌」海參產自長島,消費者在買海參前,一定要問明產地。
切:海參彈性很重要。用手感知海參是最直接准確的挑選方法。用手摸,首先要判斷海參潮濕不潮濕,有的海參水分嚴重超標,用手一摸就能感覺到。摸的最大學問在於手感。好的海參手感特別好,有彈性,而那些質量不高的海參摸起來發軟,缺乏彈性。
3、怎樣區分鹽干海參、淡干海參、糖干海參?
淡干海參-是含鹽量在5%-10%的干海參,是目前海參的主打產品,漲發率高有韌性。糖干海參是在加工過程中(加鹽加糖),為的是增加重量和美觀,不能長期存放,特別潮濕。漲發率和口感不如淡干海參。外觀上糖干海參黑亮刺發軟,帶甜味,淡干海參呈灰白色。
4、怎樣區分海參的好壞?
觀察法:其色澤為黑灰色或灰色,體形完整端正,個體均勻,大小基本一致,結實而有光澤,刺尖挺直且完整,嘴部石灰質顯露少或較少,切口小而清晰整齊,腹部下的參腳密集清晰;單體重按規格分7克左右至15克以上不等;體表無鹽霜,附著的木碳灰或草木灰少,無雜質、有股海鮮味為上品。相比之下,干海參個體大小參差不齊,形體不正,色澤粗暗,參刺短,刺尖圓鈍或殘缺不全,腹部下的參腳模糊不清晰;端頭切口不規則、不清晰,有較明顯的石灰質;體表附有鹽霜或鹽結晶與雜質的品質低劣。
手感法:干海參個體堅硬,不易掰開,份量較輕,十足干,敲擊有木炭感,擲地有彈性、有迴音,為上品。劣質干海參易於掰斷,並有鹽結晶或雜質脫落,手掂有沉重感,敲擊或擲地無彈性和迴音,鹽含量均在60%以上。
剖開法:將干海參橫向切開,其體內潔凈無鹽結晶,無內臟、泥沙等雜質,斷面壁厚均勻,在3-5mm以上,斷面肉質呈深棕色,光澤明亮為上品。不按規定加工工藝要求或經反復多次燒煮、鹽漬加工的干海參,體內有明顯的鹽結晶或雜質,膠質層薄且厚度不均勻,甚至破碎,形成破洞,組織形態老化即為劣質品。
5、怎麼區分淡乾和糖干呢?
【1】顏色黑、光亮
糖干海參就是用糖包裹,表面圓潤飽滿,呈黑色。由於被糖包裹,因此看不到海參底部的吸盤。
【2】感覺重量
糖干體內和體表都包裹了厚厚的糖分,拿在手上比純淡乾重一些。也可以掰開看斷層面,海參體內空心為優質,糖干海參體內沒有空隙,塞滿了糖分壓重。
【3】嘴巴舔
糖干海參表面是甜的,當然鹽干表面就是鹹的。
那麼優質的淡干海參什麼樣子呢,淡干海參沒有添加物,只含有海參本身天然的一點鹽份,拿在手上感覺很輕,很硬,用力掰,無論多大力氣也是硬如石頭;海參表面明顯通透,呈本身自有的顏色,一般是綜色。不同的海域產出的海參,顏色有一些差異。再看海參腹部的吸盤,有很多星星點點,很明顯。再聞下,你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海水的味道。
6、要怎麼辨別海參的真假?
首先是看海參的色澤。品質好的海參,色澤是發灰色、棕黃色或者是黑色,不光亮。而色澤比較亮晶的,多半是在煮沸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物質的結果。
其次是看海參的肉質。品質好的海參,經過一至兩次的加工就可以了,發制時有一定的膨脹和伸縮。而品質稍差的海參要達到標準的個頭,就必須多次煮沸,用鹽腌漬多次,在發制後也就不會有多少的膨脹率,而且肉質松軟。
第三點是看海參的水線。簡單的講就是海參中的含水量,在海參切口處,皮和肉的下面有一層海參的水線,僅供殘開。
第四點是海參腹內的肉筋。一般好的海參,它的筋是完整的,顏色發黃或者發白;如果顏色不很清晰、發污,而且不是完整的,則要慎重選購。
7、識別優質和假劣刺參的方法
A:優質刺參
【1】從不同質量個數識別
特大規格:30-40頭 大規格:40-55頭中規格:55-70頭 小規格:70-85頭 特小規格:85頭以上(個體重量不少於7.5g,小於上述標準的刺參營養成分降低)開口處向外翻為優質,其原因肉厚肥滿必然向外翻。
【2】從刺參頭部骨板(民間稱嘴部)識別骨板不疏鬆。
【3】從刺參形狀重量識別:刺參體形肥滿呈圓柱形,刺挺直,個體輕。
【4】一級干刺參指青島、長島、蓬萊、威海、榮成、龍口等渤海灣一帶沿海生長的活刺參(體色為褐色)為原料加工而成(其體色為灰色,漲發後體色為黑褐色);它具有刺參特有的鮮美味,而無異味,漲發後為黑褐色,有彈性、有光澤,具有水發刺參固有的鮮嫩感,而俄羅斯刺參雖干度很好,但有腥味,且口感不如渤海灣沿海生長的刺參,流入我國的朝鮮刺參加工大都半干,質量低下,不易保存,易霉爛。
【5】刺參生長期越長個就越大,其活性物質越豐富。
【6】達到國家標準的干海參,如用塑料袋裝封口放在通風口處,不受潮,保持期可達10年以上。
B:劣質海參
【1】多遍加鹽現象,鮮刺參在加工成干海參工藝過程中需經過煮、鹽漬、拌灰、曬乾等5遍加工工序,仍然可以漲發食用,但每多煮和鹽漬一遍,能使刺參重量增加一兩多鹽,雖然價格比優質刺參便宜一半,但重要的是破壞了刺參所含珍貴的酸性粘多糖、18種氨基酸等多種活性物質,看起來好像買到便宜的刺參,實際上這種刺參只是優質刺參的一半重量,個數也是優質刺參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刺參的活性物質大都流失,已起不到滋補作用。
【2】刺參頭部骨板疏鬆狀態
【3】刺參呈扁狀,肉質薄,刺參刺不挺直有殘缺、個重,如多遍加鹽的刺參重量是優質刺參的一倍以上,如果1斤低於等級標准個數,可以懷疑是不法商販在刺參加工中摻入水泥或雜物。
【4】從價格上看刺參質量。蓬萊、長島渤海灣一帶活刺參加工的一級干刺參,需要23-25市斤活鮮刺參才能加工一市斤干刺參(2001年活刺參每市斤價格人民幣:春季35-40元,秋季45-50元,每年以30%比例遞增)。蓬萊、長島、榮成渤海灣一帶產干刺參在千元以下均系多遍加工或摻夾水泥曬干。
【5】刺參體色除俄羅斯、日本產地有黑色、赤色,渤海灣產參加工後正宗為灰色,如有黑色系加工時用柞木炭灰黑染色而成,看起來好看,實際上已破壞了刺參營養萬分。
【6】為什麼100個頭以上小刺參成本低而價格高呢?使許多從事刺參研究科學家不可思議,據調查是消費者認為小的個數多,吃的時間長,購買的人群多,因此,把價格炒上來了。
7、三招識別干海參優劣
觀察法
按規定工藝加工的干海參,色澤為灰色或灰黑色,體形完整端正,結實而有光澤,刺尖挺直且完整,腹部下的參腳密集清晰;體表無鹽霜。
觸摸法
干海參個體堅硬,不易掰開,分量較輕,敲擊有木炭感。劣質干海參易掰斷,並有鹽結晶或雜質脫落,手掂有沉重感。
剖析法
橫向切開干海參,其體內潔凈無鹽結晶,無內臟、泥沙等雜質,斷面壁厚均勻,在3至5毫米以上。不按規定加工的干海參,體內有明顯的結晶或雜質,膠質層薄且厚度不均勻,甚至破碎,形成破洞。
8、如何挑選好的海參?
【1】看營養,挑選產地。
海參的種類很多,我國主要以遼參為主,大連、煙台、威海同屬一片海域,出產的海參都是不錯的!
【2】看質量,看發漲率。
買到的海參是需要水發來看質量,發好後的海參才是你最後得到的海參,尺子是不會說謊的。
【3】看價格,看性價比。
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一定會看價格,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海參。
9、如何鑒別真假海參?
【1】外形:真海參參刺長短不一,無殘缺,參體完整,表面無損傷。人造海參參刺特別整齊,摸起來彈性不大,由於是同一個模具印出來的,整體大小相差無幾且容易損傷;
【2】顏色:真海參顏色棕褐色、棕黑色,色澤較均勻。人造海參顏色烏黑發亮,清水一泡會褪色、脫刺;
【3】氣味:真海參氣味清新自然,有一股海鮮的味道。人造海參由於添加化學制劑,有股刺鼻的氣味;
【4】內部:真海參即使將內臟掏空,但肉筋還是存在的。人造海參沒有嘴和肛門,兩頭完全封閉,內部光滑無痕。」
10、如何鑒別糖干海參?
【1】看顏色:糖干海參參體呈現黑色,比海參的原色要黑很多。淡干海參應該是黑褐色,灰褐色的。有商家將糖干海參經過表面處理,顏色與淡干海參基本相同。
【2】看重量:同樣的海參,加糖以後會比淡干海參重很多。
【3】飽滿的:糖干海參一般看起來非常飽滿,淡干海參相對比較干癟。
【4】海參味道:用舌尖舔一下海參體,糖干海參帶有甜鹹的口味。
11、如何鑒別劣質即食海參?
【1】看外觀。正常即食海參表皮完整、參刺挺拔,肚底吸盤清晰可見,顏色為灰色、發暗;摻雜火鹼發泡的即食海參會出現「爆皮」和「斷刺」現象,並且肚底吸盤被葯物腐蝕脫落,顏色很深、發亮。
【2】聞氣味,正常即食海參具有海參特有的鮮味;摻雜甲醛、防腐劑等葯物成分發泡的即食海參,海參氣味不明顯,有的具有葯水味道。
【3】感觸彈性,正常即食海參肉壁堅實、彈性好,摻雜火鹼發泡的即食海參肉壁脆弱、發軟或是生硬;摻雜甲醛、防腐劑等葯物成分發泡的即食海參,嘴部脆弱易碎。
【4】口感,正常即食海參口感糯滑帶有彈性,熱水煮後略有縮水;劣質海參口感發脆,熱水久煮不縮,或是煮時間略長則參如膠皮咬不動。
12、人造假海參有何特點?
第一,在顏色上真海參的顏色是棕褐色、棕黑色,色澤比較均勻。而人造海參顏色烏黑發亮,水中一泡就掉色;
第二,外形上真海參刺長短不一,無殘缺,表面無損傷。人造海參參刺摸起來彈性不大,太過整齊,容易損傷。
第三,翻開海參肚子,真海參即使將內臟掏空,內壁仍會殘留筋狀痕跡。人造海參肚子內部光滑無痕,兩端封閉,無開口。
13、買海參如何鑒別質量?
①大小:個體大、肉質肥厚的,質量好;個體小、肉質薄的,質量差。
②形狀:形狀整齊、腹腔完好的,質量好;腹腔沒有剖開的,質量差,形狀不整齊。
③色澤:色澤光亮的,質量好;色澤暗淡或缺乏光澤的,質量差。
④鹽味:鹽味極度淡的,質量好;鹽味較重的,質量差。
⑤雜質:腹腔內無泥沙的,質量好;腹腔內有泥沙的,質量差。
⑥異味:聞去無異味的,質量好;有異味的,質量差。
⑦干度:質地乾燥、含水量在15%以下的,質量好;質地潮濕發軟的,質量差。
14、遼寧的海參好還是山東的海參好?
所謂遼參與關東參的好壞,誰比誰強,本店以為都是兩地商家的商業炒作!通過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大連和煙台、威海等地都是同屬一個海域,而且大連與煙台的海域距離也不過150多公里!如此小的海域范圍。的確談不上誰比誰好!都屬海參中的尚品!
15、即食高壓參和水發參的區別?
高壓參是鮮參經過現代化工廠的專業的高壓設備直接高壓而成。口感筋道,營養流失少。水發參有許多是干參泡發,含水量大。市場上真正的高壓參不多,往往小作坊用高壓鍋高壓或者根本沒高壓來冒充高壓參。
16、活海參有營養還是干海參有營養?
很多人有種認識誤區,認為海參吃新鮮的好,海參的獨特特性就是離開海水很快就會化掉,而且海參的捕撈期在1年中是很短的,其他時間封海。所以海參不是魚,沒人能吃到真正新鮮的海參。海參都是要經過加工才能到消費者手裡的,在最好的酒店裡吃海參也是用上好的干海參加工製作的。海參的營養最終取決的是生長的海域和大小規格,不是鮮度。
17、海參顏色為什麼有差別?顏色越深的海參就越好嗎?
海參的好壞不是單純的從顏色區分,海參的顏色深淺與海參的品質並無關系。這是因為海參的顏色是根據生長環境變化所形成的保護色。
海參習慣生活海底的岩石下、細沙中,以及海藻繁茂、波浪靜穩的海水中,在生長過程中,會根據周圍生長環境不同而改變體色,海參這種變化的體色能有效的保護自己。
18、干海參的鑒別方法
海參根據加工工藝的不同,主要分為淡干海參、鹽干海參和糖干海參,當然糖干海參正受到國家的嚴厲打擊,淡干海參相對來說營養保存更完整一些。
「嘗」味道:嘗發泡海參的水。如果有些許的甜味,一般就有質量問題。
其次,把干參放在溫度稍微高一些的地方一段時間,如果參體泛白,則有可能是糖干海參。
「觀」顏色:真海參呈棕褐色、棕黑色,色澤較均勻;人造海參顏色烏黑發亮,在水中一泡就掉色。從外形上看,真海參參刺長短不一,無殘缺,表面無損傷;人造海參參刺摸起來彈性不大,太過整齊,容易損傷。
「捏」外形:好的海參體形完整端正,不完整的海參往往是商販將腐敗部分去除後剩下的。另外,體形歪曲干癟,則說明此海參捕撈已久,此類海參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造成變質。
「剖」內臟:真海參即使將內臟掏空,內壁仍會殘留筋狀痕跡。人造海參內部光滑無痕,兩端封閉,無開口;優質海參大小均勻,且腹中無沙。
「測」水分:海參干度好,指的是含水量小於50%。有些商家為了謀取高額利潤,往往在海參中摻入過多的水分,這不僅讓消費者在價格上吃虧,且水分含量過高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利於海參的保存和保質。
「比」光澤:好的海參淡口、結實且有光澤,是否結實、有光澤,說明海參的營養豐富程度。在食物豐盛的海域中生存的海參,其生長發育成熟,營養物質含量高,價值自然也高。
19、淡干海參和全乾海參有什麼區別?
海參分為鮮海參、半干海參和全乾海參。全乾海參分為鹽干海參、淡干海參和糖干海參。所以,淡干海參是全乾海參的一種。
淡干海參:是通過對新鮮海參進行去內臟、清洗、沸煮、縮水、低溫冷風乾燥加工而成的海參產品。淡干海參是海參產品中的極品,無糖無水方便儲藏。
全乾海參:全乾海參是海參經過加工後的製成品。盡管營養價值不及鮮海參,但是其營養成分比鮮海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容易存放運輸。
合格的干海參一般指鹽干海參、淡干海參,雖然國家禁止糖干海參銷售,但是糖干海參在市場依舊有很大佔有率,並且半公開銷售。
⑶ 海洋生物、水產品評價
1.評價目標
評價海產品衛生質量現狀,確定其食用安全性,為海產養殖業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2.評價指標
考慮到已有的國家食品衛生標准中水產品衛生質量指標(Pb、Cd、Hg、F、Cu、Cr、Se、Zn、As等)和六六六、DDT等指標。根據特定地區環境污染特點,增加相應指標,如多氯聯苯。
3.評價標准
主要參照國家食品衛生標准中(魚)水產品Pb(GB14935—94)、Cd(GB15201—94)、Hg(GB2762—94)、F(GB4809—84)、Cu(GB15199—94)、Cr(GB14961—94)、Se(GB13105—91)、Zn(GB13106—91)、As(GB4810—94)限量值,以及海水貝類衛生標准(GB2745—81)、海蝦衛生標准(GB2741—94)、海蟹衛生標准(GB2743—94)。
隨著中國加入WTO,海產品衛生標準的制定正在快速發展與更新之中,應及時更新、引用新標准,做到與國際接軌。
4.評價方法
其評價方法有單指標評價和多指標綜合評價。對單指標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其超標率、超標程度。綜合評價是在各單項評價基礎上,以「一票否決法」為原則,確定水產品質量級次。
⑷ 請問干海產品級別如何劃分
岩礁的淺海海底,我國沿海均有出產。
鮑魚是名貴的海產品,為海八珍之一。市場上出售的鮑魚分為三種:一種為鮮鮑魚,僅限於沿海產區;另一種為罐頭鮑魚,系由鮮鮑魚肉制熟而成,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於烹制菜餚;還有一種為干鮑魚,是將鮮鮑魚肉經鹽漬後再煮熟,最後經曬干或烘乾而成的。內地餐飲業以用干鮑魚為多。
干鮑魚的質量等級,主要以其產地、種類及個頭的大小來劃分。從鮑魚的個頭來講,頂級干鮑魚為500克2~4頭,特級500克6~8頭,一級500克10~12頭。選擇干鮑魚時以個頭大小均勻、肉質厚實、表面潔凈、體干堅硬、無異味者為佳。
干鮑魚質地堅硬,用於烹制前需事先進行漲發。目前干鮑魚的漲發方法主要有鹼發和水發兩種。
鹼發是漲發干鮑魚時經常採用的方法之一。但鹼發後鮑魚所含的鹼味不易沖漂干凈,鮑魚的營養成分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並且鮑魚的鮮美度也會降低,成菜口感不佳。因此,漲發干鮑魚最好不要採用鹼發的方法。
與此相比,漲發干鮑魚時採用水發的方法較為有利。水發的方法簡單易行,便於操作,它能讓鮑魚充分吸收水分,使魚體柔軟飽滿,形整不爛,而且不會破壞鮑魚的營養成分,也不影響鮑魚的鮮美度,成菜口感較。
⑸ 海帶怎麼挑選,哪種的好吃
海帶是一種常見的可食用海藻,也是最為常見的海產品之一。和其他海產品一樣,海帶的特色就是它鮮美的味道,以及豐富的營養,如蛋白質、碘等,對健康有很大益處。對於上班族來說,常吃海帶還可以抗輻射。
⑹ 如何辨別海參的好壞
海參號稱世界八大珍品之一,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不僅是人間美味,還是備受推崇的滋補佳品。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海參,大多是干品刺參。
⑺ 如何挑選新鮮的海鮮
海鮮(Seafood)又稱海產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動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魚類、蝦類、貝類這些等等。雖然海帶這類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鮮主要還是針對動物製成的料理為主。那麼如何挑選新鮮的海鮮?以下僅供參考!
怎樣挑選新鮮的海鮮
魚類選購:
質量好的鮮魚:眼睛光亮透明,眼球突起,鰓蓋緊閉,鰓片呈粉紅色或紅色,無黏液和污物,無異味,魚鱗光亮、整潔,魚體挺而直,魚肚充實、不膨脹,肉質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肛門凹陷。
不新鮮的魚:魚眼混濁,眼球下陷,掉鱗,鰓色灰暗污穢,魚體松軟,肉骨分離,魚刺外露,有異味,肌肉鬆軟,彈性差或沒有彈性;腹部膨脹,肛門突出等。
蝦類選購
質量好的對蝦:頭、體緊密相連,外殼與蝦肉緊貼成一體,用手按蝦體時感到硬而有彈性,蝦體兩側和腹面為白色,背面為青色(雄蝦全身淡黃色),有光澤。
次品蝦:頭、體連接鬆懈,殼、肉分離,蝦體軟而失去彈性,體色變黃(雄蝦變深黃色)並失去光澤,蝦身節間出現黑箍,但仍可以食用。
質量嚴重不佳的蝦:掉頭,體軟如泥,外殼脫落,體色黑紫,這類蝦的營養價值下降較多,如果是在不潔環境下長時間存放的,有可能感染致病菌等微生物,不宜再食用。
蟹類選購:
在選購蟹類產品時,首先以活蟹為佳,在受到季節等影響沒有活蟹供選時,以下面的標准來辨別。
質量好的海蟹:背面為青色,腹面為白色並有光澤;蟹腿、螯均挺而硬並與身體連接牢固,提起有重實感。
次品海蟹:背面呈青灰色,腹面為灰色;用手拿時感到輕飄,胸甲兩側感到殼內不實;蟹腿、螯均松且一碰即掉。
質量嚴重不佳的海蟹:背面發白或微黃,腹面變黑;頭胸甲兩側空而無物:蟹腿、螯均易自行脫落。
生鮮魚與速凍魚的區別:
生鮮魚:新鮮魚要放在厚厚的冰床上,聞上去沒有腥酸味。魚的眼睛應該是清澈而且稍微凸起的;腮應該是鮮紅且沒有污垢的.;魚的整個身體應由有光澤的皮膚和緊貼身體的鱗片所包圍;整魚或者處理好的魚片,魚肉應該有韌性,有光澤。
速凍魚:不要買包裝有開口、破裂的速凍魚;不要選擇放在冰櫃最上層的貨品;如果包裝是透明的,要看一看裡面有沒有霜或者冰的結晶,這有可能是速凍產品放置時間過長,已經溶化過後再重新冰凍過,不新鮮。
帶殼的海鮮產品:檢查這類產品包裝上的標簽,包括廠家的認證號碼,如果有認證號碼說明這個產品符合國家的養殖安全標准。活的海鮮,輕敲其殼,殼可以閉合,則說明是好的,活螃蟹和龍蝦要看螃蟹腿的活動程度。
⑻ 水發海產品怎麼鑒別
你在早市、食品商場或集貿市場購買食品時,你會看到胖亮的蝦仁、魷魚等水發海產品。你知道這些「可愛」的水發產品是如何發起來的嗎?可曾想到這是一些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而坑人的「傑作」嗎?他們將臭烘烘、粘糊糊的變質蝦仁等水產品用火鹼(氫氧化鈉)或甲醛泡發,再用清水沖淋,於是變質蝦仁等水產品就變得「可愛」起來,也就變腐朽為「神奇」了。倘若不會辨認,這些「可愛」的水發產品很可能會登上你的餐桌。
人們都知道,在裝飾材料中有一種有機溶劑叫甲醛(即福爾馬林),它能對人體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且不易散發。所以要求新裝飾的居室要經過3個月通風後方可人住。可近年來這種有毒物質竟被用到了水發食品中。北京市衛生部門曾聯合對全市74個大型食品商場和集貿市場的717件海參、魷魚、蝦仁、筍干、百葉等水發食品進行檢測,結果有198件檢測出了甲醛,檢出率為27.7%。
甲醛是有毒的工業原料,具有強烈的刺激氣味,對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倘若甲醛進入人體以後,能與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結合,使蛋白質變性。甲醛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為甲酸,可使人酸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少數過敏體質者接觸甲醛後則會出現過敏性蕁麻疹,甚至出現嚴重的面部浮腫和哮喘。成年人內服4~8克甲醛即可致死。近年來的研究還證實,甲醛具有致癌作用。
火鹼(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通常用於工業制葯和化學試劑等。火鹼與食品接觸時能與蛋白質結合成為凍膠樣的鹼性蛋白鹽,與脂肪結合可成為肥皂,使食品失去特有的營養價值。倘若火鹼進入人體後可嚴重損害肝、腎等內臟器官。
只要是用火鹼和甲醛處理過的食品不僅營養成分遭到嚴重破壞,而且有毒成分可在人體細胞內蓄積。長期或過量食用火鹼和甲醛處理過的食品,則會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我國《食品衛生法》第二章第九條第四款和第八款規定: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食品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生產經營的,均屬於被禁止之列。所以說,在食品中加入火鹼和甲醛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我們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選購水發食品時必須注意鑒別,切勿求大貪廉,以保證食用安全。
那麼,如何識別這些有害於健康的水發食品呢?以鹼發蝦仁為例:
正常蝦仁表面略帶灰色(條蝦)或有桃仁網紋(櫻蝦)。蝦體軟,互相疊合。鹼發蝦仁為潔白半透明狀,蝦體飽滿,不疊合在一起。正常蝦仁有蝦腥味,鹼發蝦仁無蝦腥味或有鹼味。用手指按捏,正常蝦仁彈性小,而鹼發蝦仁有彈性。正常蝦仁炒煮時體粒豐盈,不皺縮,很少釋出水分,無泡沫產生;鹼發蝦仁一下鍋即冒出大量皂沫樣泡沫,在釋出許多水分後縮成渣沫狀,而且有鹼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