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
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既是我們閱讀數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中考語文考查的熱點、焦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考查分析歸納文主旨的題型主要有以下十種:
l.從文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啟迪)?2.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3.文章寫出了對象的什麼特點?4.文中人物有哪些品質(特點)?5.文章抒發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價?6.本文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7.作者的態度是什麼?8.選出對文章主旨理解正確的項.9.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10.聯系時代背景,說說文中之物的象徵意義.
這些題型,雖然說法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考查的都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外乎情、德、知、理、行幾個方面.
一、中心句提煉法
中心句是指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中凝練而又能體現中心的一兩處語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如《蘇州園林》既有各段的中心句,又有全文的中心句:「無論游覽者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就是全文的主旨.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開頭,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當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顯志的.我們在閱讀時,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場、觀點、情感、態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統領全文內容,毫無疑問,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二、歸納綜合法
大多數文章,並不一定有明顯的中心句.這就需要歸納綜合了.一篇文章,我們把各段落的段意綜合起來,然後理清其關系:詳與略、鋪墊與關鍵、正與反、映襯與主體等.不論哪種關系,它們都只有一個與寫作意圖密切相關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背景分析法
文章一般都有明顯的時代性,它反映著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同時還反映出特定時代的作者的個性特徵.因此,分析組織文章主旨,還要關注作品的時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四、形象分析法
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往往通過人物形象的刻畫來表現主題,分析歸納這類文章的主旨,就應從分析人物形象人手.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運用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從環境、相關人物、情節及細節等方面綜合起來看,可知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抱殘守缺、不知變通、迂腐、麻本、受盡人間涼薄、嘲笑,甚至遭迫害的舊讀書人的形象.從他的經歷與遭遇中不難領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於批判封建科舉制度,在於諷刺孔乙己這類人的迂腐麻木,在於批判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無聊、麻木的看客.
五、意境分析法
象徵性的作品,總有感人至深的意境.所謂意境,是指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與表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閱讀這樣的作品、我們要善於從人物言行中,從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從作品精心描繪的畫面景物中,挖掘豐富的潛台詞,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去探求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獨特的自我」,與作品、與作者產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如茅盾的《白楊禮贊》,表面上是贊美白楊樹,實則是歌頌北方軍民,歌頌北方軍民在抗戰中所表現出的朴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就是文章的主旨.
當然,以上幾種分析歸納文章主旨的方法,並不是單獨運用的.我們具體操作時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慮,才能更為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為補充:(l)緊扣文題.有許多文章,文題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文中的議論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質,有的揭示事件意義,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實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態度,顯示了作者的傾向性,這些都有助於對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問句、警句等,往往與主旨密切相關.這些小技巧的運用,配合對文章本身的分析.一定能幫我們更快、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⑵ 怎樣概括文章主旨
所謂主旨,就是作者思路感情和寫作意圖在文章中的集中體現。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起著統率和支配全文的作用。
文章沒有明確的中心意思,就成了無帥之兵、烏合之眾,因此寫文章要中心明確、集中、深刻;閱讀文章要整體感知文章,提煉文章主旨。
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煉文章的主旨,實際上就是整體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提煉主旨一般可分為兩個步驟:
(一)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和大意。
(二)提煉和概括主旨。
例如:吟誦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可以從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中,讀出當年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通讀《為你自己高興》,可以懂得「為自己那平凡而充實、問心無愧的存在而高興」!……
二、提煉文章主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意不同文體的特點
把握記敘文的主旨可以從人物形象、情節或事件的發展、景與情的關系等方面入手;概括說明文的主旨應抓住那些最能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本質內容;議論文在概括主旨時要緊扣最能表現作者見解和主張的文字。
(二)仔細研讀全文和尋找關鍵語句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過材料取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來表現的。它統攝全篇,滲透在全文材料中,又往往體現在某些關鍵語句中。因此,概括文章中心意思離不開在熟悉全文內容、剖析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尋找最具表現力的關鍵語句。
(三)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狀況
文章是社會客觀現實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作者有感而發的產物。任何作品都難免留有時代的烙印,滲透著作者的主觀認識。因此,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思想狀況,也是概括文章中心的重要途徑。
(四)運用比較的方法提高把握文章主旨的准確性
「比較是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把同一題材不同主旨或主旨相近而題材、文體、手法不同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點或不同點,探究其原因,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更准確地把握和提煉文章的主旨。
提煉文章的主旨,是整體閱讀能力的一種體現,需要我們在語文學習的長期實踐中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
⑶ 什麼是中心什麼是主旨主旨與中心有什麼區別
文章的中心和主旨這兩者之間還是有細微區別的,具體區別如下:
1、中心
首先說文章的中心,中心就是作者在義章中費表達的貫穿全文的核心。它是作者通過各種細節務力來闡明的議題。簡單地說,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和內涵。
2、主旨
再來看主旨,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靈魂,可以指作者寫作的目的,還可以指故事要告訴我們的事情、道理。簡而言之,主旨就是寫作目的。
與主旨相近的一個稱為主題,在記敘文類中,主旨與主題基本是相同的概念。主題一般理解為敘事類文章 (如記敘文, 散文, 小說) 所寫的中心事件, 人物等以及蘊涌的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歌贊、批評揭露等),後者為核心。
在議論等類文章中,寫作意圖一般稱主旨,不稱注意,而這兩者都是不用於中心的。
3、舉例
以《愛蓮說》為例:
中心:《愛蓮說》的中心思想是贊揚高潔偉岸、不同流合污,不趨炎附勢,一身正氣坦坦盪盪的君子,而諷刺那些尋歡作樂、貪污腐敗、巴結權貴的封建官僚的世俗之輩。
主旨:是以花喻人贊美擁有君子氣度的蓮花暗諷世俗官僚般的牡丹,而主題則是贊美蓮花。
(3)園藝產品文章主旨怎麼寫擴展閱讀
中心思想並非唯一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作者真正要說什麼,只有作者本人清楚,我們只能說看到一個方面,大家比較公認的一面。特別是古文,更是仁者見仁,文章為時而作,我們很難知道古人作文章時的背景跟故事,於是只能分析淺顯的意思,大背景下的意思。
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靈魂,決定文章和作品的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作用強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統帥。
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時,需要通讀文章,全方面的思考,不能界限與一段或幾句話來考慮,又不能界限於題目,才可以找出正確的主旨。主旨可以指作者寫作的目的,還可以指故事要告訴我們的事情,道理。
⑷ 文章主旨是什麼
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現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等)。
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現形態是有差異:
議論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論點;
在科技說明文中介紹的事物特徵或所說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
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狀物所表達出來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即為文章主旨。
歸納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首先整體把握全文。要能對所給材料作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對整篇文章瞭然於胸。這樣才能把握文意。領會作者的目的和意圖。
抓住文章主旨的方法:
1、從文章標題入手。有的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點明或深化中心。
3、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句入手。有的文中的議論、抒情句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隱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綜合歸納,才能突出中心。
⑸ 怎麼把握文章的主旨
怎樣才能比較有效、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根據我的體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品味語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句是文章重要的語言單位。如果我們能對文中關鍵的語句進行深入地體察、細心地品味,了解它們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這是一個簡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那麼哪些句子是文章的關鍵句呢?
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別是議論的句子。
其次,我們還要注意一些點明文章寫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義豐富的句子,以及開頭的總起句、結尾的總結句,每小節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過渡句等。這些都是我們打開文章主旨這扇牌的鑰匙。一般文章主旨有顯隱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較隱曲的文章也可以用這些方法解決
二、分析人、事、物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
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過情、景、人、事、物的描繪來加以體現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就必須了解文章敘了什麼事,記了什麼人,寫了什麼景,狀了什麼物。具體說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1、抓住景物描寫,理解文章中心。
2、找出文章線索,領會作品主題:
3、抓住詳略處理把握文章的主旨。
當然把握散文的主旨還有些其他的方法,限於時間、條件的限制,談了以上兩大點個人認為主要的方法,供廣大考生參考,謝謝!
⑹ 什麼是文章的中心,主旨,主題 文章的中心,主旨,主題是什麼
1、主題就是寫文章所要表達的東西;主旨就是這篇文章的那條主線,也就是文章的角度;中心就是所圍繞的東西,也就是文章的目的,沒有主旨的文章就凌亂,沒有中心的文章就沒有側重點。
2、文章的中心是該文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從分析文章的結構、語句、文字可看出來);文章的主題是該文所表達主要內容的抽象化、簡練化的題目(從分析文章的題目、主要內容可歸納);文章的主旨是該文的思想、外延、意境、目的(這需要從作者的情況、讀者的情況、社會時代的情況全面分析,僅從文章本身分析可能會出錯)。
⑺ 一個文章的主旨要如何寫
分析歸納段落意思、層次意思、整篇文章的中心等答題的模式:先寫出文章的內容,再寫出表達了什麼主旨 1.從分析散文類型入手、從形象入手、從材料入手:敘事散文———寫了什麼,記了什麼事,表現了什麼情感精神寫景狀物散文———寫了什麼景物,抒發了什麼感情議論性散文————闡發了什麼觀點或哲理詠物散文———托物言志,所託之物被賦予了哪些象徵意義
⑻ 怎樣概括文章主旨
語文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1知識要點
1、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現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理解文章主旨,這是屬於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學生能從宏觀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核心.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現形態是有差異.議論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論點,在科技說明文中介紹的事物特徵或所說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學作品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狀物所表達出來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即為文章主旨.
2、思維拓展
2.歸納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首先整體把握全文.要能對所給材料作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對整篇文章瞭然於胸.這樣才能把握文意.領會作者的目的和意圖.
3.文學作品主旨的理解
(1)從文章標題入手.有的題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標題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從分析文章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點明或深化中心.
(3)從分析文中議論、抒情句入手.有的文中的議論、抒情句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如《荔枝蜜》.
(4)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隱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綜合歸納,才能突出中心.
(5)從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時還需了解、分析有關時代背景,弄清文章內容與時代背景的關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活動的,寫作的意圖是什麼.
4.議論文主旨的理解
樣板題解析 看看以前怎麼考的
名師詮釋
[考題1]讀下列文章後做題.
①瑞士是個富國.可是有誰知道150年前的瑞士,還窮得叮當響,壯年人都賣身去國外當兵.十八世紀末,大教育家裴斯塔洛齊為了改變瑞士貧困落後的狀況,提倡「手腦並用」,叫人們不要光動腦子不動手,要精練技術.從此這個國家照此行事,重視和推行了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制度,於是在工業精密工藝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②瑞士兒童六歲之前要接受學前教育,從六歲起每個學生必須接受九年強制性的普通教育.之後,約有12%~14%的學生進入正規的高級中學或教師訓練學校,作為以後進入大學校門的台階.另有16%的學生獲得一些基本職業訓練後,進入社會工作.約有70%左右的學生進入帶有職業學校性質的普通高級中學或高級職業學校,學生有充分的選擇餘地去挑選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課程,讓學生能深入地掌握一門技術,同時也提供更多的進入大專院校的機會.
③瑞士大專學府為數不多,但學科門類齊全,有一所人文大學、一所師范大學、七所州立大學、兩所聯邦理工學院、三十七所工藝學院和職業專修學院,還有幾所神學院.另外,為工作中的職工也提供了深造的機會.有名目繁多的進修課程可以挑選.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充分的學習機會.
④正因為把教育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使絕大多數人學有所用.尤其是在科技開發中,使不少科技項目的發展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又由於國內語言多種化,更促使了學習的快速進步.瑞士國富與其長期重視教育,重視培養高級科技人才是分不開的.在瑞士,教育的力量功不可沒.
本文說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章採用總一分一總的寫法,在第①自然段中可抓住一個關鍵句,「從此,這個國家照此行事,重視和推行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制度,於是在工業精密工藝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把此句濃縮,可得該段的要點.
第②~③段具體說明了瑞士學生(每個人)接受教育的情況.
第④段總結了瑞士國富與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的培養分不開.
綜合以上各段內容,該篇文章說明的中心是:瑞士教育使國家富強.如果抓關鍵句,第1段中畫線部分可歸納為文章的中心.
[答案] 「瑞士教育富國」或「瑞士重視和推行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的制度,使國家逐漸富裕起來.」
(1)看標題.議論文有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或含有中心論點.有的標題提供了歸納中心論點的范圍.
(2)看開頭和結尾.有的議論文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在前面擺事實、講道理,最後收篇時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便是中心論點,如《哨子》.
(3)看議論過程.有的議論文,出於說理的需要,在初步展開議論之後,才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5.科技說明文主旨的理解
(1)看標題.特別是標題中的修飾、限製成分往往就是說明對象的特徵,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2)抓中心句(關鍵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陳述說明對象特徵的語句,如《蘇州園林》、《人類的語言》.
也有不少文章的主旨貫穿於文章的內容中,因而沒有集中而鮮明的表達形式,我們要在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歸納文章的主旨.閱讀時,先把全文各段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後指出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態度、感情等,如《大自然警號長鳴》在歸納各段段意的基礎上就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主旨: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再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要堅決制止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防止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
3綜合創新
6.格式法
歸納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語言表述上一般來說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體歸納中心的格式不同.了解一些這方面的情況,對歸納中心有幫助,但不應拘泥於此格式.
(1) 文學作品
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歌頌)了……表現了……
寫景狀物:採用……手法,藉助……描寫,贊揚……
游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2) 議論文
立論: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駁論:文章駁斥了……提出了(闡述)……主張(道理)
(3) 科技文
文章說明(介紹)了……體現(展現、贊美)了……
[考題2] 楓葉饅頭
①一踏上瀨戶內海宮島的碼頭,便看到很大的廣告牌,推銷饅頭.果然,到島上一逛,發現到處有饅頭賣,而那饅頭是有餡的,並且多為楓葉形狀,原來號稱「日本三景」之一的宮島,除了景色秀麗、古跡密集,還有兩大特產:一種是勺子;饅頭則是島上的另一特產.
②人們到名勝地,總要買些傳統工藝品留作紀念,也總要買些當地的傳統食品品嘗.我不能也不想免俗,在宮島買了把寫有「家內安全」字樣的勺子,也買了楓葉饅頭就著碧綠的日本煎茶細細咀嚼.
③暮色將至,暢游後趕到碼頭,等候下一班渡船,好回廣島市的旅店.這時正有一大群日本中學生,在幾位老師的帶領下,也等渡船.我一路都遇到秋遊的日本師生.這一大群秋遊待歸的中學生,個個豐衣足食的模樣,有的甚至顯得營養過剩,胖得憨憨的.他們的手裡無一例外,都提著裝楓葉饅頭的紙兜,顯然他們是遵照家長的囑咐購買的.我坐在長椅上等船,發現他們買的幾乎都是島上最有名的「鳥之屋」的楓葉饅頭.該商家的紙兜質地厚實,外面印刷著淡雅而溫馨的圖案徽識.那種跟書包一樣大的紙兜,起碼能裝進五扁盒饅頭.楓葉饅頭售價不菲,「鳥之屋」的饅頭作為名店名品,價格更其昂貴,但這些中學生的購買力競都很高,個個似乎都是「只求快樂,遑論價格」的氣派.
④可是,忽然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裝饅頭袋子映入我的眼中.那不是「鳥之屋」的大紙兜,是個小塑料袋,袋子里只有一盒楓葉饅頭,我注意觀察,提這小塑料袋的是一個男孩,他前後的同學有的似在跟他開玩笑,有的更用自身那堂皇的大紙兜,去碰撞他寒酸的小塑料袋.確實,他是買得太少了,而且,還有可能是限於購買力,買的只是非名店的產品.
⑤眼前這個細節,使我意識到日本社會仍存在著貧富差異.這個男孩的家境,想必還相當艱難,他的家長只能給他這樣一份錢,來買回這一小盒楓葉饅頭.我再仔細端詳,這男孩個頭不算太矮,卻相當瘦,當然並不是贏弱,他挺直腰板,br/>標准解答
1.第(2)題為測試文章主旨題.答案為:從「今天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至「使它對明天又充滿信心」.第(1)題答案為::第一部分(第1段):早晨醒來,首先看花.第二部分(2—4段)交待看的什麼花,為什麼要養這種花.第三部分(第5段):看i花的感受.
2.第(3)題為點明文章主旨測試題.答案為:關懷新幹部;抵制不正之風.其餘各題答案為:(1)①吳伯伯一向為人清正;i②簡朴的小住房;③有人托我給你爸爸買車,我沒理會(2)買車是為了試試自己.
3.第(2)題是概括文章主旨句.答案為:秋葉護根.其餘各題答案為:(1)碩果;秋葉(3)c
4.第(2)題為文章的主旨測試題.其答案為:「應當提倡『賞識教育」』或「表揚效果更好」.其餘各題答案為:(1)①去掉;「產生」;②「競爭」改為「激勵」或「鼓勵」.(3)①國外一位教育家的實踐證明表揚的效果更好;②夏令營中,中國領隊的表揚i激勵了中國孩子.(4)不妥;毛澤東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名言」說的是「要虛心」的道理,與本文的中心論點不i相符,所以不能作道理論據.第(5)題,首先要把握本文的中心論點,然後圍繞中心論點選取自身經歷的事例為論據即可. i
5.第(3)題為對應訓練題.答案為:學問是依靠積累的.其餘各題答案為:(1)③(2)A(4)①有人喜歡擺排場,結果!手頭拮據,被人笑話.②有人積累不厚實,再無新作超越已有的成就(5)成功積累
⑼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1)記人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課文寫的誰?
...(2)敘事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3)寫景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麼景物?
...(4)狀物的課文。閱讀這類課文要抓住:寫的是什麼事物?
...
閱讀文章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後,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後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講的是什麼。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才能正確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般應概括得完整簡要。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總之,不管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