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五種企業營銷觀念的特點,實質,及適用的條件
1、生產觀念,又稱生產導向。這是一種傳統的、古老的經營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以生產為中心,以產定銷,從擴大生產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這種觀念適用於以下兩種條件:一是市場商品供應短缺,供不應求;二是單位成本高、售價高,因而銷路不暢的產品,必須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降低成本、擴大市場。
2、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歡迎質量最優、性能最好和特色最多的商品。因此,企業只要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就一定能暢銷和獲利。
這種觀念適用於商品經濟不甚發達的時代。
3、銷售觀念。本世紀20年代末,西方國家市場形勢變得愈來愈嚴峻,特別是"大蕭條"時期,大量產品供大於求,銷售困難,競爭加劇。
銷售觀念主張強化推銷的觀念,強調運用推銷技巧,千方百計誘使消費者購買更多產品,而不顧其是否真正需要。
4、市場營銷觀念。這是一種與上述幾種觀念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經營思想,雖然在很久以前它就開始萌芽,但直到本世紀50年代中期在美國新的市場形勢下才得以形成並迅速獲得推廣和發展。市
場營銷觀念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經營哲學,它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作是一個不斷滿足顧客需要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製造或銷售某種產品的過程。
5.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一種補充和修正的市場營銷觀念。強調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和勞務,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個別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費者總體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
企業要正確處理消費者慾望、企業利潤和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矛盾,統籌兼顧,求的三者之間的平衡與協調。
(1)致力於產品質量屬於什麼觀念擴展閱讀
我國市場營銷觀念的樹立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階段。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 我國市場的基本特徵是商品的嚴重不足, 企業無需關心產品的銷路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 大多數工商企業都是以生產觀念作為經營的指導思想, 企業根本不了解顧客的需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不斷深入的體制改革, 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 從而引起市場商品供求狀況的巨大變化, 一些價格高又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就賣不出去了, 這就促使企業重視推銷、注重廣告,逐步奉行推銷觀念。
進入20 世紀90 年代,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許多產品逐步完成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我國的企業開始樹立市場營銷觀念。
但是,從目前來看, 我國企業營銷觀念與國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 比發達國家市場營銷觀念的建立要晚40到50年的時間。
(2)不同地點、不同企業發展不均衡。
(3) 對市場營銷觀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B. 市場營銷:生產觀念與產品觀念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和聯系要分開答
一、區別:
1、對消費者的看法不同:
生產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隨處可見、價格低廉的產品。
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會買具有做好質量、性能和富有創造力的產品。
2、對產品的關注點不同:
生產觀念更加關注產品的數量,即產品有無和產品的多少。
產品觀念更加關注產品的質量,即產品的品質和產品的改良。
3、應用在企業管理中的側重點不同:
生產觀念認為,生產導向型的企業管理層總是致力於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低成本和大眾分銷。經營者戰略重點在於提高生產和分銷效率。
產品觀念認為,經營者戰略重點在於戰略集中於改進產品。往往造成雖然產品質量優良,但是產品單一,款式老舊,包裝和宣傳缺乏,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
二、聯系:
產品觀念是生產觀念的後期表現。從本質上講,它們是相同的,都屬於生產者或賣方導向的經營理念,仍然以生產者為核心。不考慮消費者或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就不可能獲得市場,創造利潤。
C. 產品理念是什麼
產品理念是指基於企業理念之下形成和發展的,因此必然與企業的整體理念和品牌文化保持一致。企業理念為產品理念的形成提供依據,而產品理念又進一步侄釋和豐富企業理念。在實際操作中,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策略,可以同時擁有一個或多個產品理念,從多個角度體現和強化企業的品牌形象。產品理念是產品形象的核心部分,所有的視覺形象,如形態、色彩、質感、實體界面、圖形界面、聲音界面等都是為了一個核心服務的,這個核心就是產品的理念。
D. 現代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觀念有哪5種
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現代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觀念 現代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觀念可歸納為五種,即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生產觀念生產觀念是指導銷售者行為的最古老的觀念之一。這種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生產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那些可以隨處買得到而且價格低廉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提高生產效率和分銷效率,擴大生產,降低成本以擴展市場。顯然,生產觀念是一種重生產、輕市場營銷的商業哲學。 產品觀念它也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經營觀念。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值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它產生於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形勢下。最容易滋生產品觀念的場合,莫過於當企業發明一項新產品時。此時,企業最容易導致「市場營銷近視」,即不適當地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要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推銷觀念推銷觀念(或稱銷售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是為許多企業所採用的另一種觀念,表現為「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它認為,消費者通常表現出一種購買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聽其自然的話,消費者一般不會足量購買某一企業的產品,因此,企業必須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以刺激消費者大量購買本企業產品。 市場營銷觀念 市場營銷觀念是作為對上述諸觀念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觀念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 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市場營銷觀念認為,實現企業各項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並且比競爭者更有效地傳送目標市場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務,進而比競爭者更有效地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出現能源短缺、通貨膨脹、失業增加、環境污染嚴重、消費者保護運動盛行的新形勢下。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確定各個目標市場的需要、慾望和利益,並以保護或提高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方式,比競爭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標市場提供能夠滿足其需要、慾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務。總結上述五種企業經營觀,其產生和存在都有其歷史背景和必然性,都是與一定的條件相聯系、相適應的。二十一世紀初,外國企業正在從生產型向經營型或經營服務型轉變,企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樹立具有現代意識的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而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程度及市場發展趨勢,經濟體制改革的狀況及廣大居民收入狀況等因素的制約,中國企業經營觀念仍處於以推銷觀念為主、多種觀念並存的階段。
E. 市場營銷5個觀念產生的背景及內容
(1)生產觀念。即以生產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能生產什麼」,把生產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中心。
(2)產品觀念。即企業以消費者會選擇質量高的產品為前提,把企業營銷活動的重點放在產品質量的提高上,堅信只要企業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產品的功能便會顧客盈門,而不必講究其它如銷售方式。
(3)銷售觀念。又稱推銷觀念,是以銷售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如何能賣出去,把銷售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
(4)市場營銷觀念。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把發現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
(5)社會營銷觀念 。社會營銷觀念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新觀念,它強調企業向市場提供的商品和勞務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個別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費者總體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
F. 開始注重產品質量的哪種觀念
質量,到底是怎麼出來的?有人說,是設計出來的;有人說,是製造出來的;還有人說,是檢驗出來的……
答案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這些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設計也好,製造也好,檢驗也好,究其實質,這些不過是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講,某一個環節做得好,並不能保證最終的輸出結果。因此,要實現最終的輸出結果達到預想的水平,必須確定一種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核心要素,並在每一個環節持續發揮作用。
這個核心要素是什麼呢?
有一個故事或許可以啟發我們的靈感:一名優秀的老木匠准備退休了,由於其技術水平高,建造的房屋質量一直很好,僱主有些捨不得,再三挽留,不料老木匠去意已決。最後,僱主請老木匠幫忙再建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這時,老木匠一心想著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心思已經不在幹活上了,最後一座房子的質量遠不如此前的水平。
房子建好後,僱主把大門鑰匙交給老木匠。「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這時,老木匠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怎麼會這樣呢?
老木匠的故事值得深思。實際上,設計也好,製造也好,檢驗也好,這些要素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在人。為了規范生產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建立了很多制度,但制度是死的,終歸要靠人去貫徹落實。再嚴密、再完美的制度,如果無法得到有效貫徹,也只是「空中樓閣」,僅僅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事情的源頭在人,左右質量的核心要素是人的行為。人們對工作的看法和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工作水平和產品質量。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質量首先是一種態度。
作為航空人,我們的產品質量直接關繫到飛行安全,不是好與壞的問題,而是生與死的問題。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但是,客觀地說,在實際工作中,像老木匠這樣抱著「這座房子不是我的,和我沒什麼關系」的想法的人還有不少。
要提高產品質量,首先要從重視質量開始,要從樹立牢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觀念、形成正確的工作態度開始,要從滿足客戶的需求開始。源於熱愛,成於堅持,這樣一種態度的形成,歸根結底來自我們對大飛機事業的熱愛。只有抓住了這個核心,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而思想理念的塑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強宣傳引領,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G. 產品觀念是什麼導向營銷觀念
產品觀念是指企業不是通過市場分析開發相應的產品和品種,而是把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作為一切活動的中心,以此擴大銷售、取得利潤這樣一種經營指導思想。產品觀念不僅注重生產數量,還注重產品質量。
H. 市場營銷的幾種不同觀點分別是什麼
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哲學是由企業在特定時期內所處的客觀環境所決定的,它是隨著社會、經濟與市場環境的變遷和企業經營經驗的積累而發生改變。一些營銷學者將企業市場營銷管理哲學的演變劃分為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銷售)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營銷觀念等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變化的基本軌跡是由企業利益導向—→轉變為顧客利益導向—→再發展到社會利益導向。前三個階段的觀念是以企業為中心的企業利益導向觀念;後兩個階段的觀念分別是以顧客為中心的顧客導向觀念和社會營銷導向觀念。 (1)生產觀念(proction concept) 生產觀念是指導企業營銷活動的最古老的觀念,它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生產觀念認為,消費者總是喜愛可以隨處買到且價格低廉的產品。在生產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和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努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生產出讓消費者隨處可以買到並且買得起的產品。生產觀念得以產生和流行的條件:一是產品供不應求,市場經濟呈賣方市場狀態;二是某種產品的市場前景良好,但生產成本很高,必須通過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來擴大市場。以生產觀念指導營銷管理活動的企業特徵表現是:企業生產什麼,就賣什麼;以生產決定銷售,即以產定銷。生產觀念的中心是企業,即以企業為中心,以生產為導向。 (2)產品觀念(proct concept) 產品觀念是指導企業營銷活動的另一個古老的觀念,它與生產觀念產生於同一時期。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產品,並願意為之支付較高的價格。在產品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和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致力於改進產品質量,生產優質產品,並不斷精益求精。以產品觀念為指導思想的企業,其常見的現象是企業忙於發明、改進和製造高質量產品,但產品卻經常找不到銷路或市場,最終將導致「營銷近視症」,即過分重視自己的產品而忽視市場(顧客)的實際需求。這必然導致經營的失敗。以產品觀念指導營銷管理活動的企業特徵表現也是「以產定銷」,也是以企業為中心的觀念。 (3)推銷觀念(selling concept) 推銷觀念,也稱銷售觀念,它產生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推銷觀念認為,消費者通常具有一種購買惰性和抗衡心理,若聽其自然,消費者就不會大量購買本企業的產品,所以企業必須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推銷和促銷工具去刺激消費者,只有這樣,消費者才會大量購買本企業的產品。在推銷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和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推銷觀念產生和流行的條件:一是產品過剩,市場供過於求;二是非渴求產品,如保險、網路全書等,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必須善於使用各種推銷技巧去尋找潛在顧客,說服他們去接受這些產品;三是非營利領域,如基金會、政治黨派等。以推銷觀念指導營銷管理活動的企業特徵表現是:一企業賣什麼,消費者就買什麼;二仍然是以企業為中心,「以產定銷」,還沒有從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出發。 (4)市場營銷觀念(marketing concept) 20世紀50年代,由於生產率大大提高,市場供求矛盾進一步激化,供給遠大於需求,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企業認識到,如果不按消費者需求組織生產和經營,企業不管採取怎樣的推銷措施,企業的產品還會過剩,因此,市場營銷觀念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市場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一切計劃與策略應以消費者為中心,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慾望,比競爭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標市場所要求的滿足。由此可見,市場營銷觀念是從一個界定明確的目標市場出發,以消費者為中心,協調影響消費者的所有營銷活動,並通過建立基於顧客價值和滿意之上的長期顧客關系來取代利潤。在市場營銷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和經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要善於發現和了解目標市場的需要,並千方百計地滿足它,在消費者滿意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的目標。以市場營銷觀念指導營銷管理活動的企業特徵表現是:一 「顧客需要什麼,企業就生產什麼」;二突出以消費者為中心,是典型的「以銷(需)定產」,即按消費者的需求組織生產,通過滿足消費者需要,讓消費者滿意,進而實現企業的目標;三實行整體市場營銷,即實行以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4P)為主控的營銷模式,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活動均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市場營銷觀念有四個重要支柱:即目標市場、整體營銷、顧客滿意和盈利率。這就是說,市場營銷觀念是從選定的目標市場出發,通過整體營銷活動,實現顧客滿意,從而提高盈利率。 (5)社會營銷觀念(societal marketing concept) 20世紀70年代起,人們發現,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有時會和社會長遠利益相沖突,如造成環境污染、資金短缺、忽視社會服務等問題,於是,市場營銷學者又提出了社會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任務在於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慾望和利益,比競爭者更有效地使消費者滿意,同時維護與增進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社會營銷觀念的基本觀點是:將實現消費者滿意及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長期福利作為企業的根本目的與責任。以社會營銷觀念為指導思想的企業,其理想的市場營銷決策應同時考慮三方面的因素:即消費者的需求與願望、消費者和社會的長遠利益、企業的營銷效益。
I. 什麼觀念營銷者認為:「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
產品觀念營銷者認為:「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
產品觀念是以產品為中心,通過提高或改進產品質量和功能來吸引顧客購買的經營思想。
產品觀念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經營觀念。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值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它產生於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形勢下。最容易滋生產品觀念的場合,莫過於當企業發明一項新產品時。此時,企業最容易導致「市場營銷近視」,即不適當地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要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J. 產品理念是什麼
產品理念是指企業的一種經營指導思想。
產品理念不是通過市場分析來開發相應的產品和品種,而是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為中心的一切活動,其指導思想是「以銷售為中心」,產品概念不僅關注產品的數量,而且關注產品的質量。
以生產為中心,不重視市場需求,不重視產品銷售,是生產觀念的後期表達。
這也是早期的企業管理概念,產品理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特殊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價值的產品並不斷改進。
它產生於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培養生產觀念最容易的地方是公司發明新產品的時候。
此時,企業最容易出現「營銷近視症」,即不適當地把重點放在產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求上,往往導致產品單一、款式陳舊、缺乏包裝和宣傳、營銷管理缺乏遠見,看到自己的產品,雖然產品質量很好,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的變化,導致經營困難。
傳統的產品概念。
在營銷發展史上,人們最初把產品理解為具有一定物質形態的物質實體,能夠提供一定的目的。它只指產品的實際效用。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企業往往只注重提高產品質量,而忽略了消費者的其他需求。
在賣方市場,這種產品理念可以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例如,20世紀初,福特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條裝配線,使汽車的生產效率急劇提高,成本迅速下降。
但福特只生產黑色汽車,當公司員工建議生產其他顏色的汽車時,顧客關心的是汽車的實際效用,而不是它的顏色,所以不管顧客喜歡什麼顏色,福特只生產黑色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