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產品的包裝標識可以用繁體字嗎
商標可以,但其他的字不行。
GB 7718-2011規定:
2.2 食品標簽
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
3 基本要求
3.1 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符合相應食品安全標準的規定。
3.8 應使用規范的漢字(商標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第一章總則
第二條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第二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
第十四條下列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
(五)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
第十七條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一)文物古跡;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B. 看到六七十代國產品牌為什麼還有繁體字
現在外銷的產品包裝上也還有「繁體字」出現,國內目前也有「標舊立意」的包裝呢,何況「漢字簡化」在港澳台地區以及華僑華人中,並沒有必須推廣使用的規定,為方便華人認知,使用繁體字並不有違規定。
C. 外國超市出售的食品包裝袋上有中國繁體字為什麼
超市出售的食品包裝袋上,如果是繁體字,那可能是台灣或香港生產的產品,大陸的產品都是寫簡化字,不寫繁體字。
D. 為什麽許多國產商品的包裝,說明書不用中文而用外文不用簡體字而用繁體字這與語言的什麽功能有關
事實上並不是因為這個產品產銷國外,或者跟國外產品有聯系。而是發展。用英文就如同穿西裝一樣。從當時的身份的體現變成了基本禮儀。任何一家企業都期望企業發展,而國際化就是人們心中「大企業」的最直觀表現。因此,許多國內產品的說明說也是採用外文。至於繁體,並沒有相應的原因。我估計多跟台灣產品用繁體有些聯系吧。
E. 包裝圖案設計中可以出現繁體字嗎
【正解】
絕對能用!
雖然國家明文規定的是電視媒體、報社報業的出版物文本不能用繁體,以免造成簡繁混用,但是在商標(Logo)、標識、主題、標題上可以用繁體。但是名稱注冊時還是以簡化字為主。
還是什麼協會,都可以用繁體來寫標題。在書法上更加是可以。
還有名人寫的題詞,寫繁體也完全沒有錯誤,中央歷屆領導人的題詞寫繁體的很多很多,因為這是傳統文化,繁體字不等於所謂的「錯別字」,完全是兩概念。
另外建議:在做包裝圖案設計上,要用「舊字形」,別用「新字形」,因為美觀。
參考:
http://tieba..com/f?kz=657932673
F. 國內銷售的產品包裝文字可以全用繁體字嗎
不可以,《產品質量法》中第27條規定明確指出,必須使用簡體字。繁體字是指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又稱簡體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那些未被簡化的字,則稱為傳承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包括簡化字和傳承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同時對方言、繁體字和異體字作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允許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內長期存在。非漢字文化圈的歐美國家將繁體字稱作Traditional Chinese(傳統中文),而簡化字則稱作Simplified Chinese(簡體中文)。
G. 為什麼很多國產商品的包裝、說明用英文而不用中文,不用簡體字而用繁體字
如果不是崇洋媚外,那就是這些產品主要針對的消費者是外國人或者港澳台同胞。
H. ZA的包裝上是繁體中文 為什麼
ZA分兩個地方裝瓶的,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台灣
通常我們買到的是簡體字的的從上海來的貨
有台灣的貨上印的就是繁體字
如果你是在正規商場買的應該是正貨
I. 為什麼香港賣到大陸的產品寫繁體
香港當時作為英國租借地被英國統治,沒有接受大陸的字體改革。
但這不代表香港沒有試過,屬於有討論未執行的狀態。除了香港之外,國民黨敗退台灣,在台灣也曾頒布漢字簡化方案,成立簡體字研究委員會,但因政治原因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