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截至目前有哪些產品進入了集采

截至目前有哪些產品進入了集采

發布時間:2022-11-18 21:24:37

1.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對種植牙開展集采。業內普遍認為,這意味著種植牙等高價耗材有望進入部分地區的醫保支付。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1

據新華社報道,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葯負擔。

國常會提出,要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葯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去年開始種植牙被部分地區納入集採的探索試點,如今得到國家層面的正式確定。

去年8月,寧波市在《關於進一步明確醫保歷年賬戶支付種植牙項目的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及,擬調整口腔種植牙項目整體醫保支付標准。這在當時就被解讀為,種植牙有望納入地方集采范圍。

去年11月17日,四川省葯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發布《關於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此後浙江、寧夏等多地也發布了類似的通知,開展口腔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填報工作。

之前官媒就曾集中報道種牙貴的現象,「天下苦看牙貴久矣」,探討將種植牙納入集採的可行性。

種植牙納入集采,已是大勢所趨。

2022年的第二次國常會,種植牙納入集采塵埃落定。

種植體出廠價格將大跌?

這將對口腔行業造成什麼影響?可以預見的首先是種植牙出廠價格的下跌。

據正觀新聞報道, 《醫改界》總編、三醫智酷(北京)醫院管理發展研究院院長魏子檸在國常會消息發布後第一時間發表看法:牙材價格下跌是必然的。

「一旦種植牙納入集采後,其降價幅度有望達到60%~90%,不同材料、不同的產品可能降價幅度也不同。」

種植牙出廠價格的大幅度下降,有利於擴大消費者群體規模。

從市場整體規模來看,2020年中國的種植牙植入數量為406萬顆左右,近5年的復合增速在30%左右,但目前中國的種植牙滲透率還是僅有29顆/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橫向對比是什麼水平?

據了解,韓國的滲透率是500顆/萬人,歐美的滲透率為200顆/萬人左右,俄羅斯和巴西這些國家也能達到100顆/萬人的水平。中國29顆/萬人的滲透率,比印度都低。

根據《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數據測算,目前我國人口總缺牙數達到26.42億顆,潛在種植牙數量1888萬顆,潛在種植牙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

按照中國的人口基數和老齡化發展水平,保守估計,中國的種植牙市場還有10倍以上的增長潛力。

從目前種植體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中國市場95%為進口產品,以歐美和韓國廠商為主,國產化水平不到5%。

種植牙市場國產化提升

據了解,中國種植牙市場韓國奧齒泰品牌份額最高,這家亞洲最大的種植牙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超過30%;第二也是韓國的登騰,其市場份額超過22%;市佔率第三為瑞士品牌士卓曼,市場份額接近20%。最樂觀的估算,國產種植牙的市場份額也只有5%左右。

國產種植牙和進口品牌相比大致有以下差異:產品質量相對較低、牙醫群體認可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小,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相對優惠。

如今種植牙納入集采全面展開,政策利好有利於暢通國產種植牙體銷售渠道,招投標將成為各大廠商的交鋒戰場。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當前國內種植體生產企業有數十家,主要包括華西口腔醫院、北京萊頓、威高潔麗康、大博百齒泰、江蘇創英(由正海生物代理)、康拓醫療、寧波美格真、常州百康特、深圳安特、柯潤璽等。其中,體量較大的公司預計年營收在5000萬左右。

終端消費者受益明顯

據了解,目前一顆種植牙的終端價格普遍在6000-20000元之間,而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一年的收入只能種植兩顆牙。

華西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周學東透露,該院最貴的種植體8萬元一顆,如果種全口牙,相當於嘴含一輛高配版寶馬。

雖然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不一定會大降,但集採的鋪開,將使種植牙出廠價格大降。

傳導到終端的消費者,他們「不看牙牙疼,看完牙心疼」的窘境有望緩解。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2

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葯負擔。

會議指出,近年來,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斷推進,用市場化機制有效擠壓了醫葯價格虛高,截至2021年底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億元,同時也促進了醫葯企業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提高質量上。下一步,要推動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並提速擴面,持續降低醫葯價格,讓患者受益。

記者注意到,2021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於推動葯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意見》。

該意見提出,要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葯品價格形成機制,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推動葯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健全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台操作的工作機制,引導葯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有力減輕群眾用葯負擔。

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繼續推進國家層面葯品集采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繼續推進國家層面葯品集采,各地對國家集采外葯品開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今年底前,國家和省級集采葯品在每個省合計達到350個以上。

《醫改界》總編、三醫智酷(北京)醫院管理發展研究院院長魏子檸對記者表示,慢性病和常見病用葯納入集采,普通居民對用葯負擔降低的感受會更明顯。比如慢性病基本上需要長期服葯,納入集采可能惠及的患者會更多,也更會贏得患者對政策的支持。

各地對國家集采外葯品開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這對降低患者用葯負擔作用有多大?

記者注意到,2021年10月,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提出,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國家組織葯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逐步擴大采購范圍,力爭2022年底前采購葯品通用名數超過300個。「十四五」期末,每個省份國家和省級組織的集中帶量采購葯品通用名數要超過500個。

魏子檸表示,對國家醫保局來講,現階段如果把所有醫保目錄葯品都納入集采,一是不一定有那麼大精力,二是也不是每種葯都需要由國家醫保局來牽頭。

因為不同地區的用葯特點不同,比如西藏、青海要用的葯可能廣東不常用,而廣東有一種地中海貧血病,這里用到的葯可能其他省份又不常用。

以布魯氏菌病為例,只有在青海、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等養羊比較多的地方,患者可能才患這種病,這些地區會用到相關葯品,但可能別的地區都不用這種葯。這種情況下,西部幾個省區聯合起來采購就很有必要。

「換句話說,對國家集采外葯品開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更有針對性。」魏子檸表示,因為中國市場巨大,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的降價力度肯定是比較理想的。

對骨科耗材、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指出,要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面,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葯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記者梳理發現,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對種植牙開展集采。

2021年9月,國家醫保局曾在回應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將種植牙材料費用納入醫保」的建議時明確表示,目前各省區市,眼鏡、義齒、義眼等器具均不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

魏子檸表示,目前我國種植牙市場非常畸形,可能遠比心臟支架還要畸形。數據顯示,一顆種植牙的價格大概在6000元到20000元之間。隨著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耗材紛紛納入國家集采,降價效果明顯,將種植牙納入醫保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按照國家集采方案,目前醫保內的葯品和耗材才有條件納入集采。而在對該建議的答復中,國家醫保局並未明確開展種植牙集采。

不過,國家醫保局也在該答復中指出,將規范口腔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對拆分過多過細的項目進行整合。控制公立醫院自主制定價格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規模。指導地方將種植體納入平台掛網范圍,促進各品牌種植體價格陽光透明,擠出水分。

業內普遍認為,這意味著種植牙等高價耗材有望進入部分地區的醫保支付。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則直接明確指出,對群眾關注的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魏子檸表示,「一旦種植牙納入集采後,其降價幅度有望達到60%~90%,不同材料、不同的產品可能降價幅度也不同。」

此外,本次常務會議還指出,保證中選葯品和耗材長期穩定供應,加強監管,確保中選產品降價不降質。醫療機構要合理優先使用中選產品。同時,落實集采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更好調動積極性。

種植牙有望開展集采大降價3

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葯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國常會提出,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葯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現行的國家葯品集中帶量采購始於2018年,最初在11座城市試點,次年擴圍至全國。以葯價大降而備受關注的葯品集采,也被形容為「國家團購」,即以量換市場。

除葯品外,近年來也將高值醫用耗材集採納入了國家集采范圍,2020年的成果是將心臟支架從數萬元砍價到不足1000元。去年的人工關節集采中,中選產品從平均3萬元降到1萬塊以內,降幅達到80%以上。

根據此次國常會的表述,種植牙也將有望進入國家和省級集采范圍。種植牙是典型的「高值醫用耗材」之一,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曾在2021年的全國兩會上形容,「一個縣級以下醫院,平均一顆種植牙治療費用約在6000元-2萬元不等,如果種全口牙,相當於在縣城買套房。」

事實上,業內從去年起就不斷傳出種植牙有望進入集採的聲音。在全國兩會上,李小莉曾建議種植牙進醫保,國家醫保局在回應時稱,根據規定,目前各省(區、市)對眼鏡、義齒、義眼等器具均不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不過國家醫保局還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支付標准。

而在地方層面,去年8月,寧波市在《關於進一步明確醫保歷年賬戶支付種植牙項目的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及,擬調整口腔種植牙項目整體醫保支付標准。這在當時就被解讀為,種植牙有望納入地方集采范圍。

而後,去年11月17日,四川省葯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發布《關於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產品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此後浙江、寧夏等多地也發布了類似的通知,開展口腔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填報工作。此類動向再次被解讀為,種植牙有望納入集采范圍。

今次國常會指出,近年來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不斷推進,用市場化機制擠壓了醫葯價格虛高,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多億元,也促進了國內醫葯產品研發和質量提升。

「下一步,要推動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並提速擴面,讓患者受益。」國常會通報寫道。

2. 第七批國家葯品集采擬中選產品327個,會有哪些葯品能被納入集采

國家組織葯品集采涉及31個治療類別,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葯,以及肺癌、肝癌、腎癌、腸癌等重大疾病用葯。采購納入60種葯品,327個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48%,按約定采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85億元。

3. 國家集采葯品有哪些

從葯品種類來看,擬納入56個品種、涉及300多個品規,治療疾病種類涉及到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精神類疾病等本,次采購共有189家企業參加,產生擬中選企業125家,擬中選產品191個,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95%。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4. 化學葯被「靈魂砍價」後,中成葯也要集采!相關葯企打寒顫

市場上人人都知道,一旦全國集採納入中成葯,一輪「靈魂砍價」不可避免,這也就意味著中成葯企業現有生存與發展模式將有大變化。

第三批全國醫葯集采之後,相關葯企利潤驟降,「整個醫葯行業都受震撼」,以化學葯仿製葯為主打品種的某公司高管郭嘉認為,化學葯已經完成第三批全國集采,中成葯納入全國集采已經在討論,今後(被納入)是必然,最快的話就在第四批。

降價,降價,還是降價!

讓制葯企業惴惴不安的國家集采「靈魂砍價」到底有多狠?

11月5日,冠脈支架全國集採在天津開標。11家企業26款支架產品無分組競價。最終結果顯示,冠脈支架單支價格從13000元下降至均價700元,最低的報價僅469元/支。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

這當然不是個案,每一個進入全國集採的產品價格均掉到了地板上,價格下降幅度超過50%是常態,降幅達90%比比皆是。

比如鹽酸左氧氟沙星(2ml:0.2g)單支的價格曾高達15.82元,如今全國中標價在0.8元左右,在山西的集采中,江蘇吳中醫葯集團對該產品的單支報價為0.43元。

11月16日起,第三批國家集中采購葯品在山東日照各相關醫療機構全面啟動與使用,共涉及55種葯品,平均降價幅度達53%。

集採的全名是葯品集中帶量采購。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第一批集采試點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11個城市,業內稱之為「4+7」。

降價是集采最直接的目標。2019年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於做好當前葯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深化學葯品集中帶量采購制度改革,堅持「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方向,促使葯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楊瀏說,對制葯企業來說,這一輪集采與以往的醫葯采購最大的不同是采購量和價格直接掛鉤,天量的采購量擺在那裡,企業要麼降價投標,要麼就只能出局。

第一批試點就顯示出集採的殺價威力。2018年12月7日,國家組織「4+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25個試點通用名葯品集中采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葯品最低采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

到2020年,集採在全國成為常態,而且集采范圍進一步擴大。

今年5月,國家葯監局印發通知稱,開展化學葯品注射劑仿製葯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這被視為開展集採的信號。在第三批集采中,共有7個注射劑品種被納入。

《國家基本葯物目錄(2018年版)》共有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中成葯、中葯飲片三部分,其中,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417種,中成葯268種,共計685種。

從品種數量來看,中成葯佔比頗大,今後中成葯被納入集采,只是個時間問題。

中成葯沒有「一致性評價」,集采怎麼做?

在郭嘉看來,中成葯要進集采,仍有不少障礙有待跨越,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類似化學葯的「一致性評價」。

葯物一致性評價指的是按照《國家葯品安全「十二五」規劃》要求,仿製葯品要與原研葯品質量和療效一致。根據2016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仿製葯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國辦發〔2016〕8號)》,同品種葯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在葯品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

郭嘉認為,中成葯的葯效常常難以量化,就算是按照國家葯典生產的同一產品,比如不同企業的六味地黃丸,也很難用各種指標來衡量出類似化學葯的一致性評價。此外,中成葯還有不少的全國獨家品種、保護品種,甚至是保密方的品種。

湖南省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寧鶴麗認為,中葯質量可以說是核心,中醫中葯不分家,如果中葯質量差,治療效果就不好,在這方面,需要嚴格監管,做好道地葯材。

在位居我國第四大中葯材市場的湖南廉橋,《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到,目前,不少中葯材實際上是按照農產品標准銷售,而製作道地葯材是當地努力的目標。顯然,如果在源頭上不能保證葯材的質量,中成葯的最終療效就是無源之水。

盡管如此,中成葯集采仍是大勢所趨。

2020年7月15-16日,國家醫保局稱,正在就生物製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葯集中采購工作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采購政策,推進采購方式改革。

9月15日,國家醫保局在答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936號建議時表示,截至目前,國家已組織開展三批集中帶量采購,共涉及112個品種,均為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葯品。下一步,將研究並 探索 對未過評葯品及目前尚無一致性評價標準的葯品,如生物製品和中成葯等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有消息流傳,國家醫保局擬定了一份包含500個醫葯品種的帶量采購目錄,不僅有化學葯,也有中成葯,其中包含79個獨家品種。目前,這一消息尚未得以權威渠道的證實。

11月21日,中國葯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丁錦希在第三屆「南葯高峰論壇」上表示, 第四批集採的方案已經在做,正在篩選品種,品種范圍將擴大,擴展至注射劑,將考慮生物製品(胰島素)和中成葯, 探索 適合各類葯品的集采標准。

目前雖然全國集采中成葯尚未推行,但已經有地方提前動作。比如,青海將血栓通、痰熱清、血塞通、丹參多酚酸鹽、腎康、喜炎平等6個中葯注射劑納入了帶量采購的范圍。

浙江金華第二批帶量采購目錄中有180個中成葯,同通用名同品規中含低價葯的中成葯設最高限價,在最高限價基礎上,報價降幅不得少於(含)10%,其中獨家企業生產的中成葯屬低價葯的,在最高限價基礎上,報價降幅不得少於(含)20%。

最終,在180個中成葯只有39個產品中選,中選率僅21.7%,包括雲南白葯、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暢銷品。

中成葯企業的未來在哪裡?

「國家肯定要想辦法的,今後中葯企業的日子會越來越難。」談及中成葯進入集采,楊瀏顯得頗為悲觀。

很多中成葯企業日子確實不好過。今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漢森制葯、濟川葯業、盤龍葯業、廣譽遠、太極集團、天目葯業等中成葯企業都出現業績下滑,市場給中成葯企業的估值普遍低於30倍市盈率。「資金、機構都不看,中成葯公司的調研很少。」一位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說。

各企業紛紛謀求轉型,方向不一。中信證券11月份發布的研報將雲南白葯與片仔癀劃為大 健康 消費龍頭。雲南白葯做牙膏、洗發水等 健康 產品已多年,2019年,公司 健康 產品凈利潤16.20億元,凈利潤占當年公司扣非凈利潤的70.77%。

天眼查APP顯示,片仔癀(600436)經營范圍新增茶葉製品生產、動物飼養、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家用電器銷售、文具用品批發、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家居用品銷售等。

跨界做消費更像是「偏門」。楊瀏說,集采之後,包括中成葯企業在內的制葯企業要想活下來,就只能拼了命去做創新,方向主要是化學葯和生物葯。

而在今年青海的集采中,喜炎平注射液就是中標品種之一。

(文中「郭嘉」「楊瀏」為化名)

責編 | 楊百會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5. 「4+7」帶量采購影響幾何多家上市葯企互動平台回應

日前,醫保局主導的「4+7」帶量采購中標結果出爐,因中標品種降價幅度超出市場預期,滬深兩市醫葯股集體大跌。多家葯企近日在互動平台上對投資者的疑問進行了回復,多數公司表示該政策對公司經營沒有重大影響。

據了解,「4+7帶量采購」是指組織葯品集中采購試點,試點地區范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4+7城市)。據媒體報道,華海葯業成為中標最多的企業,京新葯業、石葯集團、揚子江葯業都有多個產品入圍,跨國葯企僅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入圍。

問:公司中標11城市帶量采購,對公司影響幾何?

京新葯業(002020): 本次集采是組織的葯品集中采購試點,在執行上要求4+7城市醫療機構優先使用集中采購中選品種,並確保完成約定采購量,若公司能夠順利中標並簽訂采購合同和實施,有利於擴大相關產品的市場覆蓋和銷售,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

問:1、貴司的氨氯地平片於12月5日通過一致性評價,是否已經參與12月6日帶量采購的投標?2、貴司的氨氯地平片的原料是否也是自產?

京新葯業(002020): 1、公司的氨氯地平片參與了12月6日4+7城市集中葯品采購的投標並中標。2、氨氯地平的原料目前未自產。

問:47帶量采購招標制度都公司經營和效益的影響有多大?

仁和葯業(000650): 公司主營以OTC葯品為主,帶量采購目前沒有影響,公司銷售模式以控銷為主。

問:帶量采購政策對千紅制葯的影響幾何?

千紅制葯(002550): 公司未有產品在此次公布的帶量采購清單范圍內。我們認為,醫保局的系列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普惠廣大人民群眾,讓老百姓用上「更經濟、更有效、更安全」的葯品,這也是我們公司始終秉持並努力的方向。

問:「帶量采購」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公司有原料優勢,應該屬於利好吧?

浙江震元(000705): 出台的「4+7」葯品帶量采購方案,共31個試點品種,公司子公司震元制葯沒有品種涉及。震元制葯是原料與制劑一體化公司,制劑的重點產品有制黴素片、氯諾昔康、腺苷蛋氨酸等,氯諾昔康、腺苷蛋氨酸都是注射劑;原料主要有羅紅黴素、制黴素、西索米星、奈替米星等產品。

問:本次「4+7帶量采購」對公司有何影響?

哈三聯(002900): 公司擁有小容量注射劑、凍乾粉針劑、固體制劑、大輸液、原料葯等多種劑型,其中,注射劑是公司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本次「4+7」帶量采購清單共31個品種,公司產品不在此次采購范圍內,因此該方案對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暫無實質影響。公司將繼續關注相關政策及執行情況,積極應對政策及市場變化。

問:帶量采購對於公司業務以及業績有沒有影響?

鷺燕醫葯(002788): 公司經營的葯品品規超過2萬個,主要利潤來源於產品銷售與采購價差,該帶量采購政策導致部分葯品價格下降,可能對公司銷售額和毛利有一定的影響,考慮該部分葯品降價後銷售量可能的變化及公司經營的其他(替代)產品的銷售變動情況,目前預計該政策對公司的影響不大。

問:請問帶量采購政策落地,對公司業務利潤有什麼大的影響,公司今後將採取什麼有效措施?

重葯控股(000950): 我公司經營品規達8萬余個,本次帶量采購品種僅涉及20餘個品種,本次政策試點對公司整體而言整體影響不大。但通過本次的政策,可以看出的方向,一是控制仿製葯價格虛高,二是鼓勵創新葯研發。通過降下來的支出,將資源投入到創新葯、抗癌葯等領域,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整體目的是擴大醫療保障范圍,提升群眾用葯整體層次,並通過區域聯動,推動葯品配送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我公司作為全國前十流通企業,有完善的網路建設及豐富的品種資源和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醫葯物流基地,近來多個創新抗癌葯在國內的首批銷售均落地在我公司。公司有充足實力,積極響應改革發展號召,配合多項醫改政策推進,順應行業集約化發展趨勢,越做越強。

問:請問這次帶量采購是否已經棄標?原因是什麼?對公司業績有什麼影響?

普利制葯(300630): 4+7帶量采購對整體的競爭格局沒有發生變化,注射用阿奇黴素仍是現在為止此品種唯一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對公司業績沒有產生影響。未來公司將繼續按照原來的節奏努力推進各地的招投標工作,同時也持續開發新的產品線來保持公司未來的增長。

問:結合公司的產品,詳細解釋帶量采購對公司來說影響在哪裡?

海思科(002653): 本次4+7帶量采購品種中涉及到海思科的僅有恩替卡韋一個產品,4+7城市中恩替卡韋銷量占公司恩替卡韋總銷量比例也很小,故本次對公司影響很小。

問:請問帶量采購、「4+7」會對公司通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帶來什麼影響?

眾生葯業(002317): 本次「4+7」帶量采購中參選的31個試點葯品中,有25個集中采購擬中選,成功率達到81%。其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葯22個,佔88%,仿製葯替代效應顯現。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葯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價效果明顯。帶量采購,以價換量,公司充分認同該模式的創新性和可及性。但此次「4+7」城市葯品帶量集中采購擬中標25個品種中並不包含公司在售品種,不會對公司的銷售情況產生實質的影響。

公司剛剛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為鹽酸二甲雙胍片,這是第二個按照國內仿製葯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申報並通過的產品。隨著對通過仿製葯一致性評價品種相關政策的推廣及落地,鹽酸二甲雙胍片已具備搶占市場先機的優勢。目前公司的鹽酸二甲雙胍片以及其他正在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十多個品種屬於公司基本葯物部分,基礎銷量和銷售收入佔比較低,公司將充分利用優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先發優勢,快速擴大市場份額,為公司帶來銷售增量,這也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因此,基於未來,公司也將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政府組織的帶量采購中,發揮研發和營銷的合作優勢。

問:4+7帶量采購對公司是否有影響?

雙鷺葯業(002038): 我們注意到上海集采試點方案各方面反響劇烈,但我們同時注意到試點方案的品種均是市場競爭充分的品種,我們認為通過集采試點擠壓部分產品存在的價格虛高問題方向是正確的,我們也注意到後續武漢集采方案中標廠家已增多。既然是試點,我們相信後續出台的方案會聽取專家等各方面意見相應修改部分條款,我們相信鼓勵創新的政策不會變,對創新葯的招標政策決不會打擊創新。我們相信集采方案會在試點中逐步修改、完善。一部分確實存在價格虛高的產品在此次集采中回歸正常並不等代表未來所有的品種價格按此降價比例推進,我們甚至認為如三氧化二砷之類產品應該在未來集采中得到合理定價,體現其應有價值。

問:11月公司股價好不容易走出底部,慢慢走出上升通道。可是帶量采購結果的公布又讓公司一夜回到解放前,希望公司能出個公告全面評估下帶量采購政策對公司在售的哪些品種有影響,占收入的比例有多少?哪些主力產品可以不受影響,占的比例又有多少?

雙鷺葯業(002038): 目前4+7集采試點不涉及我公司上市品種,我公司目前銷售收入80%以上份額來自注射劑,口服固體制劑產品收入所佔份額不到20%,本次集采試點僅對一部分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固體制劑品種,而注射劑的一致性評價因具體評價標准尚未公布所以目前沒有時間表。這次試點未涉及我公司品種故短期對公司沒有影響。目前我公司固體制劑來那度胺、替莫唑胺、氯雷他定、阿德福韋酯等品種已完成一致性評價,後續可能參與集采。由於來那度胺(國產獨家)與替莫唑胺(國產兩家)上市時間不長且屬極具市場潛力的品種,如果參與集采中標以合理降價(不會象目前多家或十餘家競爭的品種一樣大幅降價)快速佔領市場,對公司業績提升將帶來積極影響,氯雷他定分散片與阿德福韋酯即使集采大幅降價,因目前以上兩品種銷售佔比極低(分別為3.1%、1.0%)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影響。

問: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公司核心產品以獨家為主,帶量采購對公司業績影響幾乎沒有?

以嶺葯業(002603): 帶量采購政策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葯,而我公司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專利中葯,仿製葯占公司收入份額相對較少,因此從目前來看,該政策的執行對公司收入影響不大。

問:請問國內葯品帶量采購大幅降價對我們公司有那些影響?

博騰股份(300363): 截至目前,公司服務范圍主要是國內外製葯公司及生物技術公司的創新葯產品,除了已上市新葯外,公司超過一半的項目是為處於臨床階段的新葯做上市前的工藝研發及制備服務,所以,該政策對公司當前業務沒有影響。

問:公司近期連續受到芬太尼和帶量采購新聞的沖擊,股價大幅下跌,已創今年新低,希望公司盡快公告相關事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並推出管理層或大股東增持計劃,回復投資人對公司未來信心。

恩華葯業(002262): 芬太尼事件對公司未來業績不會產生影響。

集中帶量采購對公司未來發展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為此公司擬採取以下方式應對:1、後續會加大非帶量采購產品的銷售力度;2、加快推進創新產品的研發,不斷推出創新產品;3、加快推進現有重點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工作。

問:請問這次帶量采購對公司有影響嗎?如有,主要是哪方面?

一心堂(002727): 其一,目前,帶量采購涉及的葯品,絕大多數是醫院的臨床處方葯,或者說是要非常依賴專業診斷才能對劑量、適應症做出判斷的處方葯,這些葯品在葯店渠道銷售量不是很大。其二,目前關於同時在醫院渠道、葯房渠道銷售的處方葯,很多制葯廠家在規格、劑型上做了一定區隔,不完全一致。其三,我們判斷,帶量采購對整個葯房行業的影響比較間接和局限。

問:帶量采購後,仿製葯價格大幅下降,葯企是否會倒逼輔料降價,公司產品未來是否存在大幅降價的風險?

山河葯輔(300452): 昨天「4+7」帶量采購政策落地,仿製葯價格可能面臨大幅下降局面,之前我就提到過一些制劑企業可能會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從進口葯用輔料轉向相同質量的國產葯輔,這種局面有利實現國產葯輔的進口替代;而另一方面,葯輔成本占制劑成本的比重很小,仿製葯價格下降對葯輔價格影響還是有限的。

問:近期出台並即將實施的仿製葯帶量采購政策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影響如何?

山河葯輔(300452): 公司的輔料應用於仿製葯和創新葯的比例的相關數據無從查詢,敬請諒解;近期的仿製葯帶量采購政策試圖降低葯品價格,這就進一步要求葯企降低采購價格,由於同等質量的國產葯輔和進口葯輔在價格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對於葯輔行業龍頭企業有利好作用,對我公司未來的業績有著積極作用。

問:新出台的帶量采購政策是否會對公司經營帶來沖擊呢?是否會對公司的2018年到2021年的業績預測有影響?

一品紅(300723): 公司核心產品主要以獨家產品為主,共有獨家產品11個,包括9個獨家產品和2個獨家劑型,帶量采購不包括獨家品種采購;另外,2016年以來,公司較多產品陸續進入市場,帶量采購為公司大部分產品提供了進入市場的機會。綜上,葯品帶量采購不會影響公司既定發展目標。

問:帶量采購價格變化對回公司有何影響,尤其是天道肝素低分子制劑通過一致性評價後定價會受影響嗎?

海普瑞(002399): 天道在國內依諾肝素制劑的銷售規模很小,占整體銷售收入比例很低,目前沒有影響。

問:請問帶量采購對公司有多大影響?

新華制葯(000756): 帶量采購是為降低醫葯中間環節費用採取的一項措施,兩票制,一致性評價和帶量采購均有利於規范醫葯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本輪的帶量采購對我公司影響不大。

問:請問帶量采購這個政策對福瑞達醫葯的影響大嗎?請詳細說明一下。

魯商置業(600223): 公司擬受讓山東福瑞達醫葯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事項尚需股東大會批准後方可實施。據了解,目前公布的「帶量采購」31個品種目錄中,沒有涉及到山東福瑞達醫葯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

問:請問公司是否參與了這次4+7帶量采購?如參與,是否有中標?

華潤雙鶴(600062): 此次「4+7」帶量采購公司產品氨氯地平參與競標,但未中標。公司持續關注「4+7」帶量采購的政策變化,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將加大相關區域的營銷,進一步保持該產品的市場地位。

問:葯品帶量采購目前對公司生產銷售有沒有影響?

康辰葯業(603590): 本次4+7帶量采購是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葯品種進行的嘗試,通過集中帶量采購以降低采購價格。但一直鼓勵葯企的創新葯研發,目前沒有涉及創新葯帶量采購的問題。公司是一家堅持創新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已上市產品「蘇靈」為一類新葯,不在本次帶量采購范圍。公司會密切關注行業政策的動態。

問:新的帶量集采模式對亞寶有什麼影響?影響程度如何?

亞寶葯業(600351): 本次4+7城市集中帶量采購,公司本次未有品種參與帶量采購,本次帶量采購對公司未有影響。

集中帶量采購未來主要對醫院醫保產品影響較大,從公司銷售渠道來看,公司主要以OTC終端和第三終端銷售為主,醫院終端銷售收入佔比較小,2018年1-9月,公司來自醫院終端的銷售收入佔比約為15%,來自醫院終端的利潤佔比約為10%左右,來自醫院醫保產品利潤佔比約為5%左右。從公司產品結構來看,以丁桂兒臍貼和消腫止痛貼兩個支柱產品為代表的中葯系列產品已成為公司主要盈利來源,2018年1-9月,公司中葯類產品利潤佔比已達60%以上。綜上可見,集中帶量采購未來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不大。

問:4+7帶量采購政策對公司有沒有影響?

濟川葯業(600566): 公司的在銷產品不在本次帶量采購的31個產品裡面。目前,公司正積極推進仿製葯一致性評價工作,今後公司將密切關注政策走勢,及時掌握政策變化趨勢,積極應對招投標工作。

問:政府4+7帶量采購,咱們公司有中標的葯品嗎?對咱們公司產品的價格有多大影響?

天葯股份(600488): 帶量采購目前不涉及我公司的產品,對我公司沒有影響。

問:目前康恩貝有多少葯品和銷售額參與帶量采購,有多少葯品和銷售額因帶量采購而沒有納入醫保,對康恩貝未來業績的影響程度有多少?

從歷史角度看,化學葯產品存在技術迭代更替和價格的「專利懸崖」,中葯獨家治療葯品種和OTC大品牌沒有「專利懸崖」,相對比較持續、穩定。從行業發展和市場趨勢看,葯品零售端市場化程度高,與醫保政策的關系不像醫院終端市場那麼大,有些品種可以通過處方葯和OTC在零售終端市場銷售,消費者形成消費習慣和認知後可以自主作出選擇,因此,康恩貝這樣具有產品和品牌優勢、業務穩定並具成長性的中葯類公司在這個政策環境和趨勢下有機會抓住變局,將其轉化為正面積極的影響。

問:請貴司評估一下「帶量采購」對本公司具體經營層面的沖擊和可能涉及影響?公司目前經營的葯價會否如此次中標的部分仿製葯價格一樣也存在大幅下調可能?新政會否影響公司之前的業績承諾?

輔仁葯業(600781): 組織葯品集中采購式點的主要目的是讓人民群眾以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葯品,遏制部分葯品價格虛高,進一步減少生產與終端鏈條。本公司目前在售產品大部分為普葯,定價較為合理,在研產品「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為一類新葯。目前「帶量采購」對公司影響很小,不會影響公司之前的業績承諾。

問:集中采購對公司有影響嗎?

千金葯業(600479): 近期帶量采購對公司暫時沒有影響,因為公司產品在醫院渠道佔比較低。未來帶量采購會成為公司仿製葯機遇,因為公司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有機會參與第二輪帶量采購。

問:醫保局組織的4+7帶量采購,降價幅度很大,對醫葯商業公司銷售額有何影響?對九州通影響如何?

九州通(600998): 葯品中標價的大幅下降,對醫葯商業公司的銷售額只有細微的影響,對九州通的影響更小。一是因為本次帶量采購的品種只有31個,在整個醫療機構的采購額中佔比很小,而且受制於一致性評價的進展,帶量采購的品種范圍快速擴展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因為九州通在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佔比只有30%左右,遠低於行業的平均水平(九州通模式以市場化分銷為主,客戶主要為二級小分銷商、連鎖葯店、單體葯店、診所、民營醫院等等,銷售佔比接近70%)。

問:帶量采購是先預付30%的資金,這可以改善醫葯商業公司的現金流嗎?

九州通(600998): 從公開渠道了解的信息來看,本次帶量采購明確了由醫保部門預付30%的資金,而且用商業合同的方式約定了各方的權利和責任,我們認為,至少從帶量采購的品種來看,回款的問題會得到有效的解決,有利於商業公司現金流的改善。

問:生產企業中標價的大幅降低,是否會導致商業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也大幅下滑?

九州通(600998): 不會。在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配送費的高低是醫葯商業公司在彼此充分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與中標生產企業博弈的結果。中標葯品生產企業不會因為葯品的中標價格高而讓商業公司多賺錢,也不會因為中標價格低而讓商業公司虧本。一般而言,在配送距離、配送規模、資金佔用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葯品的中標價格越高,配送費率越低;中標價格越低,配送費率越高。因此,單就帶量采購的品種進行靜態測算,中標價格下降,不會導致毛利率的下降,反而會導致毛利率的上升。但實際利潤率需要結合中標價格、配送規模、配送距離、資金佔用以及市場競爭等多個因素確定。如果回款的問題得到解決的話,商業公司資金的周轉率會大幅提高,凈利率會隨之提高。

問:請問國內葯品帶量采購大幅降價對公司有那些影響?

九洲葯業(603456): 「4+7」帶量采購涉及是仿製葯市場采購問題。公司主營業務為特色原料葯及中間體生產(API業務),以及為創新葯提供研發生產一站式服務(CDMO業務)。

問:公司的經營利潤會不會受到近幾日公布的帶量采購方案影響?

健友股份(603707): 我們當下業務不受本次帶量采購的影響。

問:帶量采購政策會不會打擊市場創新創業葯企的積極性,從而對公司主營業務市場產生影響?

葯明康德(603259): 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醫葯研發賦能平台,公司主營業務不受國內葯品集中采購降價影響。仿製葯降價加速了傳統醫葯企業向創新葯轉型。公司作為少數全面端到端新葯研發服務平台之一,具有覆蓋整個葯物發明、開發及生產價值鏈的服務能力,通過我們的平台,能夠迎合傳統制葯企業的需求。

(文章來源:全景網)

6. 最「卷」國采開標:靶向葯直降97%,還有哪些「明星產品」參與角逐

第7次國家帶量葯品集中采購在南京落下帷幕,而這次集中采購也被稱為最卷集采,癌症病人是用的靶向葯,直接降幅高達97%,除此以外不少明星產品也參與了這次集中采購的競標角逐。

7. 胰島素集採在31省全面落地,是否有助於新產品的研發

胰島素集採在31省全面落地,這是有助於新產品的研發。根據央視網所報道的消息,上海醫葯陽光采購網發布的文件中說到,宣布上海市執行第6批國家集采中選結果,也就是說全國已經全部實現落地實施胰島素集采。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胰島素專項集採的這個工作在去年就已經展開,而此次集採的數量非常龐大,涉及的金額高達170億元,其中被選中的產品價格平均降幅在48%左右,最高的降幅在73%左右。也就是說這次集采之後每一年就能夠節省胰島素費用約90億元,這樣對於國內研究胰島素的研究院來說各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究事業,從而還能一定程度的為患者節省相應的費用,所以說這個集採的實施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8. 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開標平均降價84%,給患者某來了哪些福音

給患者帶來最大的福音就是降低了治療成本。據報道,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平台發布《骨科脊柱類醫用耗材》產品及生產企業中標結果。本次集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骨科脊柱類產品。本次涉及的產品種類有椎體類、腰椎類三大類,涉及了人工髖關節、椎板成形術、椎體成形術等四種醫療器械。

一、本次骨科脊柱類集采共有13家企業參與投標,有11個產品中標。

據了解,骨科脊柱類產品最高降幅達到97.8%,平均降幅84.7%。本次骨科脊柱類集採的最低價以最低報價(0.02元/個)成交。此外,中標企業最高降幅為76.9%。從各企業整體報價情況來看,共33家企業的產品報價低於最低價,11家企業的報價低於中選價格,其中有4家企業報價高於最高中選價格。這對於我國患者來說是很大的一個福音。

9. 重磅:五大設備商集體中標380億5G 700M集采(附全份額圖)

7月18日,中國移動發布公告,華為、中興、中國信科(大唐移動)、愛立信、上海諾基亞貝爾五大設備商集體中標本次總額約為380億元的48萬站5G 700MHz無線網主設備集采。

本次招標份額為: 華為60%,中興通訊31%,上海諾基亞貝爾4%,中國信科(大唐移動)3%,愛立信2%。

據公告,此次集采共劃分了三個標包。

標包一為190061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標候選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為15171410021.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61.12%;

第二中標候選人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15131919569.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28.77%;

第三中標候選人為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133 0419 9846.56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10.11%;

標包二為190061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標候選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為15171410021.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58.89%;

第二中標候選人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15131919569.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33.53%;

第三中標候選人為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14247860837.97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7.58%;

標包三為100275站5G 700M宏基站。

第一中標候選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 投標報價為8004518064.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59.98%;

第二中標候選人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7983731096.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30.44%;

第三中標候選人為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投標報價為7420350000.00元(不含稅),中標份額為9.58%。

綜合來看,此次華為共中標28.8萬站為最大贏家,中標總份額為60%;中興通訊次之,中標14.9萬站,中標總份額為31%;上海諾基亞貝爾、大唐移動、愛立信分列第三、四、五位,分別中標1.9萬站、1.4萬站和9606站,中標總份額分別為4%、3%、2%。

此次招標華為報價最高,為151.7億元;愛立信最低,為7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五家設備商投標報價來看,此次700M 5G無線網主設備集采耗資總額平均約150億元,約合3萬元/站。相較以往5G主設備集采,此次單價下降較多。

此次集采招標受中國廣電委託,招標工作由中國移動代表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進行。

此前6月25日,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聯合發布了招標信息,在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統一發布了《5G 700M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多頻段(含700M)天線產品集中采購》兩份采購招標公告,明確此次5G 700M基站(共建共享)采購規模約為480397站,多頻段天線集采規模約174萬面。

上述招標公告明確該項目設置最高投標限價,投標人投標報價高於最高投標限價的,則該投標人高於最高投標限價的標包的投標將被否決。明確於7月16日09時00分在中國移動電子采購與招標投標系統進行開標。

為5G 700MHz網路建設,中國廣電也開展了清頻工作。7月5日,繼首次招標失敗後,中國廣電啟動了全國地面數字電視700MHz頻率遷移項目工程總承包(EPC)(第2次)招標。此次招標項目共涉及台站6026座,涉及頻道12350個,預算金額18億元。該次清頻招標擬於7月26日公布招標結果。

此前,在5月29日舉行的2021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期間,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指出,中國廣電已經與中國移動簽署共建共享協議,制定了兩年內實現網路全覆蓋的建設計劃,完成了設備選型和技術測試,正在按計劃推進廣電5G 700MHz網路建設,同時對「邊建設、邊運營」方案進行細化完善,將有序實施192號段全國放號商用。

同期,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表示,中國廣電將在2021年計劃開通40萬座5G基站,2022年上半年開通48萬座,並全面支持5G NR廣播業務。

此次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5G 700MHz無線網主設備聯合集采開標,則正式拉開了中國5G 700MHz規模建設的大幕。

今年1月26日,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了5G 700MHz網路共建共享工作。

截至目前,除了5G試驗網建設時期,以及部分運營商未公開集採的5G無線主設備招標項目,中國四大運營商已經進行了三次5G無線網主設備規模集采:2020年3月27日開標的中國移動2020年5G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4月24日開標的2020年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電信聯通聯合集中采購,以及這一次移動廣電的5G 700MHz無線網主設備聯合集中采購。

綜合統計,在這三次規模集采中,華為總份額為59%,中興通訊總份額為30%,愛立信總份額為6%,中國信科(大唐移動)總份額為3%,上海諾基亞貝爾總份額為2%。

隨著中國5G網路的持續部署,已經形成了規模龐大的5G產業鏈市場,在5G主設備方面形成了五家設備商集體參與、中外合作、華為領銜、中興第二的基本格局。

據了解,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2021年5G SA建設工程無線主設備(2.1G)聯合集中采購正在路上,預計7月30日揭曉。(高超)

10. 胰島素集采全面落地,平均降價48%,千億市場將有發生哪些變化

上海醫葯陽光采購網發布《關於做好國家組織的第六批全市葯品集中采購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將實施第六批全國集中采購評選工作從現在開始的結果。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1個省份實施了胰島素集中采購,預計集中采購後,每年可節省胰島素成本約90億元,將進一步減輕超過1000萬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注射胰島素的患者的用葯負擔。這一個消息無疑是對於需要胰島素的人群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平均降價48%,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可以用一樣的錢買到兩個葯了。這對於患者來說那簡直就是春天來臨的消息。除了患者高興以外,還有很多的消息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這個千億級的市場將會發生哪一些變化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話題吧。

閱讀全文

與截至目前有哪些產品進入了集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ct幣有哪些交易平台 瀏覽:767
哪個網站可以查到鋁錠信息 瀏覽:847
我的世界電腦版按什麼發送信息 瀏覽:427
什麼交易所幣比較全 瀏覽:940
橋西區什麼是技術服務品質保障 瀏覽:997
如何進行定位和目標市場選擇 瀏覽:657
銀行來款信息是怎麼回事 瀏覽:268
期貨交易的書是什麼書 瀏覽:331
金士頓總代理是哪裡 瀏覽:934
奶茶實體店技術培訓哪裡有 瀏覽:598
招團長美團事業部產品方向指什麼 瀏覽:210
網卡技術是什麼意思 瀏覽:42
強迫交易罪從犯拿了25萬判多少年 瀏覽:998
廣州代理公司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850
108佛珠產品賣點可以有哪些 瀏覽:14
委託代理怎麼收案 瀏覽:623
市場調研應該搞清楚哪些內容 瀏覽:169
微信小商店的產品怎麼下架 瀏覽:558
微商代理費用怎麼收費 瀏覽:32
張庄二手汽車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