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購侵權法院怎麼判決
網購產品侵權的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另外,當事人還可以協議管轄,通過協議的方式選擇由侵權地或住所地法院管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如果沒有提的,應訴答辯後則成立應訴管轄。另外,如果通過快遞方式交付的,原告所在地法院也有管轄權。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② 常見的網購中的侵權行為有幾種
法律分析:常見的網購中的侵權行為有四種,即以下四種:承諾七天退貨但又反悔、物品被寄丟賣家不賠付、產品質量不合格但找不到賣方、實物與網路表述不符不願退貨。針對不同類型的網購侵權行為,實際可以採取的處理手段也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③ 消費者法常識:網購怎麼維權
京東對於消費者權利的維護實在差到讓人發指的成度,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購物經歷和京東處理的過程,事情還沒處理完,正在准備起訴中。
我選擇的處理流程大概如下,希望能給同樣遭遇的網友提供一定的參考
1、發現商品問題後與賣家溝通無果
2、投訴至京東處理(京東對於第三方賣家的監督很寬松,基本上無法解決消費者訴求)
3、向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舉報賣家(舉報後工商局會找賣家談,如果工商負責一點去調查商品確實有問題的話也許會處罰賣家,但是無法保證消費者能獲得賠償,對賣傢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處理時限90個工作日,目前顯示正在處理中)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
4、向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投訴京東無果(舉報後工商局會找京東談,除了讓京東更加重視你的投訴,其實也沒多大作用,工商只能從中協調,我最終得到的處理結果是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終止協調)
5、向法院起訴(正在准備資料)
2016年11月份在京東買了一批家居,大大小小總共10件。用了半年多其中邊幾、電視櫃、茶幾三件木製傢具開始出現開裂,發霉等問題,這一開裂直接暴露出了傢具的本質。
先來看看賣家的宣傳資料
④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消費侵權行為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消費侵權行為,有些侵權行為讓我們覺得很不合理,有些侵權行為可能我們還不自知。下面具體來盤點一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消費侵權行為:
一、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
我們在下載手機APP的時候經常會彈出要求開啟通訊錄許可權、要求共享位置信息以及強制採集人臉信息等等,這些行為都屬於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除了這些軟體平台,一些餐飲商家店內僅提供掃碼點餐服務,通過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並通過注冊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有的時候會被泄露給第三方,造成消費者經常被各種商家電話騷擾。
九、物品丟失責任自負
我們在很多商家或者是公眾場所消費的時候,商家都會標明物品丟失責任自負。其實這也是一種侵權行為,我們在商家消費,如果有物品丟失,商家是有義務配合,並不是所謂的責任自負。
十、旅遊時,出現自然單間遊客補房費
這一條我在參加旅行社的跟團活動時發現的,看到後覺得很不合理。對於酒店來說標間的價格是固定的,對於房內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並不會影響標間價格。但是旅行社遇到單個遊客就會要求消費者補單間房費,這也是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消費侵權的一些總結,對於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我們要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針對侵害自己權益的不法行為我們可以這樣做:
撥打12315熱線電話投訴;
向經營者所涉行業主管機關進行投訴;
涉及侵權的,可以在侵權行為發生地向法院提起訴訟。
⑤ 網路商標侵權如何處理的
法律分析:1、被侵權人的在先權利證明文件(包括商標注冊證、專利證明、版權登記證明、與案件有關的獲獎情況證明等)。
2、被侵權人的產品樣本。
3、侵權產品樣本。
4、購買侵權產品的證明。這里主要是指購買發票。在發票上一定要註明侵權產品名稱、購買侵權產品的地點、侵權產品的價格、銷售人的名稱等事項。
其次,應該到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咨詢。專業人士會對案件進行初步的分析,並會對細節問題提供專業建議。
第三步,製作投訴書或起訴書。投訴書或起訴書的製作要注意將事實和語氣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利於案件的順利進行。投訴書或起訴書是直接影響案件進程的最直接因素,建議委託專業人士來完成。
同時我國商標法明文規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託國家指定的組織代理」。換言之,外國人或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辦理商標侵權案件,應委託國家指定的組織代理。
第四步,被侵權人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七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文字作品、音樂、美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體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
(五)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
⑥ 網購商標侵權的體現形式
網購下的商標侵權的表現形式:1、搶注他人合法持有的商標;2、廣告侵權。即根據網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彈出假冒偽劣產品的相關網站;3、網購下的商標侵權的其他表現形式。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被告的行為被證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惡意:(一)為商業目的將他人馳名商標注冊為域名的;(二)為商業目的注冊、使用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與原告提供的產品、服務或者原告網站的混淆,誤導網路用戶訪問其網站或其他在線站點的;(三)曾要約高價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該域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四)注冊域名後自己並不使用也未准備使用,而有意阻止權利人注冊該域名的;(五)具有其他惡意情形的。
⑦ 網購商品質量問題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
消費者在網上買到質量有問題的商品時,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向有關部門投訴、申請仲裁等途徑維護自己利益。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衍生問題:
網購買到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怎麼處理?
當你發現購到質量有問題的產品時,首先要保護證據,主要有物品和發票等,最好不要直接去與商家交涉以避免發生正面沖突或被搶失證據。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舉報,讓監督機關介入解決,全國專線是12315,解決率挺高的。
⑧ 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責任
法律分析:網路平台侵權責法律責任的認定:只要利用網路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那麼就需要承擔法律的責任;作為被侵權的人就可以要求侵權者停止停止侵權、而且還可以要求刪除、屏蔽、以及斷開鏈接等必要的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⑨ 網路購物中存在哪些侵犯消費者的違法行為
通過網路銷售商品的時候,違法的行為是非常多的,例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產品侵權、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等,網路銷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要承擔侵權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⑩ 網購怎麼維權
法律分析:如何進行網路維權,可要求直接侵權人商家承擔責任,也可要求間接侵權人網路服務商承擔責任,其次,可以向消費者者協會求助。消費者在自力維權的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網上購物也是消費;網路購物者也是消費者;網路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仍然可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可以要求工商局、公安局等國家機關給予必要的保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