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加工貿易的農產品有哪些

加工貿易的農產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15 21:45:08

① 農產品深加工有哪些項目 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項目

1、水果蔬菜再加工。

一些水果、蔬菜不宜保存過久,容易腐爛,將水果蔬菜再加工一下,更加容易儲銷售,像果脯、蜜餞、乾果等加工食品,都是不錯的創業項目。

2、甘薯系列產品加工。

甘薯深加工可製成400多種副食品,深加工工業產品多達1000種以上,如丁酸、酒精、檸檬酸、賴氨酸、磷酸澱粉酯等。通過深加工,甘薯一般可以增值2~10倍,甚至100倍以上。

3、蔬菜腌制類產品加工。

據各地副食品市場調查,腌制的各種食用小菜,由於食味獨特,營養豐富,容易存放,可長年食用,品種齊全,非常暢銷,已出現洪不應求的勢頭。

4、大宗農產品加工。

高粱、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可以加工成半熟產品進行銷售,高粱可以加工成超市裡面賣的糯米食品,玉米也可以放進真空的袋子里包裝好,投入市場進行銷售,很有市場。

② 什麼是關稅配額管理

一、定義

關稅配額是指把徵收關稅和進口配額相結合的一種限制進口的措施。對商品的絕對數額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時間內、在規定的關稅配額以內的進口商品給予低稅、減稅或免稅的待遇,對超過配額的進口商品則徵收較高的關稅、附加稅或罰款。它按商品的來源可分為全球性關稅配額和國別關稅配額;按徵收關稅的優惠性質可分為優惠性關稅配額和非優惠性關稅配額;按關稅配額管理的對象可分為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和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工業品。

二、管理對象

2012年我國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稻穀和大米、食糖、羊毛及毛條、棉花;實施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工業品有尿素、磷酸氫二銨、復合肥等三種農用肥料。

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為全球關稅配額,國家主管部門為商務部及國家發展改革委,企業通過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易貨貿易、邊境貿易、援助、捐贈等貿易方式進口上述農產品均列入關稅配額管理范圍。海關憑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各自授權機構向最終用戶發放的,並加蓋「商務部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專用章」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專用章」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辦理驗放手續。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實行「一證多批」制,即最終用戶需分多批進口的,在有效期內,憑「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可多次辦理通關手續,直至海關核注欄填滿為止。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的申請期為每年10月15日至30日(憑合同先來先領分配方式除外)。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別於申請期前1個月公布每種農產品下一年度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申請條件及稅則號列和適用稅率。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的分配是根據申請者的申請數量和以往進口實績、生產能力、其他相關行業標准或根據先來先領的方式進行分配。分配的最小數量以每種農產品商業上可行的裝運量確定。每年1月1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各自授權機構向最終用戶發放加蓋專用章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

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工業品

化肥進口關稅配額為為全球配額,商務部負責全國化肥關稅配額管理工作。海關憑進口單位提交的「化肥進口關稅配額證明」,按配額內稅率征稅,並驗放貨物。

商務部於每年的9月15日至10月14日公布下一年度的關稅配額數量。申請單位應當在每年的10月15日至10月30日向商務部提出化肥關稅配額申請。商務部根據各地區生產個市場需求,參考以往的進口實績,新的進口經營者的申請情況等因素,於每年12月31日前將化肥關稅配額分配到進口用戶。

③ 農業主要出口基地有哪些

慶陽建設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外貿基地

本報記者 先朝陽
農業產業的方向慶陽建設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外貿基地農耕文化是傳統的,但不是保守的,它不斷納新,追求開放。進入新世紀後,慶陽市把先進的農業技術、豐富的農產品和國際大市場對接,大膽創新,開放開發,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外貿基地建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增產、增效新路子。慶陽有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綠色農產品,是甘肅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紅富士蘋果、黃花菜、曹杏、黃柑桃、金棗等有機綠色食品和早勝牛、環縣灘羊、隴東黑山羊、羊毛絨等大宗優質農產品享譽國內外,是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的「中國優質蘋果之鄉」、「中國黃花菜之鄉」、「中國小雜糧之鄉」,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杏鄉」。以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依託,在開放開發的改革大潮中,慶陽人繼承農耕文化吐故納新、兼容並蓄的傳統,以優質農產品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適時提出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8811」(即全市建成具有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標准化水平的出口創匯龍頭企業8個、出口商品基地8個、出口商品加工貿易區和外經貿開發區各1個)工程,及時清理廢止了一批制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出口創匯企業壯大、有利於投資者收益,有利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培育出口商品基地,扶持出口創匯企業,努力擴大外貿經濟份額。近年來,先後有深圳東部集團、美國特種商品公司、韓國株式會社玉泉食品公司等國內外多家企業在慶陽投資建辦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目前,農產品出口快速增長,以白瓜子、葵花籽、濃縮蘋果汁和鮮蘋果為主的出口產品達20多個種類,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出口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0年慶陽市對外貿易佔全市GDP的比重不到1%,2008年佔到了GDP的6.7%。外貿出口創匯自2000年打破零記錄之後,高歌猛進,一年一大步,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2008年,全市出口創匯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達到1.037億美元,農產品出口連續六年位居全省第一。74戶外貿企業累計從農民手中收購原料16.2億元,共解決2.78萬人就業,安排1481名下崗職工就業,僱傭季節工12840名,發放工資總額達到3.8億元。近年來,慶陽市大力開發綠色農產品資源,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變傳統農業為特色現代農業。按照「夯基礎、調結構、育龍頭、強科技、攻難點、抓勞務、促增收、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六個百萬工程」(種植優質紫花苜蓿500萬畝,飼養肉牛100萬頭,飼養肉絨羊300萬只,栽植蘋果樹260萬畝,種植瓜菜100萬畝,種植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00萬畝以上)建設,使「川變白、塬變紅、山變綠、村變美、民變富」。同時,慶陽市還將加快推進「591」工程,即加快建設五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扶大做強九個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集團公司、培育開發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努力把慶陽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農業產業化基地

④ 農產品深加工有哪些項目

適合農產品深加工的項目可參考:
1、農產品加工,作為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可以在農村用低價對農產品進行收購,然後加工成市場上必需的或者是受歡迎的副食品、特色食品;
2、木材加工,農村的林木繁多,通過加工可以把木材製作成木炭、紙、傢具、辦公用具等等日常生活用品出售;
3、肉食深加工廠,通過收購雞、鴨、牛、羊等家禽進行二次加工,製作成各種美味冷食出售;
4、麵粉深加工廠,麵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所以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一方面可以加工普通麵粉,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工澱粉、食用生粉、麵包、餅乾等出售;
5、糞便糞水加工,通過低價將糞便回收,甚至是免費回收糞便,將糞便加工之後,做成肥料再進行出售。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投資的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⑤ 申領農產品配額證中的「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指的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5

⑥ 加工貿易項下關稅配額農產品有哪些

政策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2號) 2、《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國家發改委2003年第4號令)3、關於轉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08年第90號》的通知一、《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管理商品目錄:1、商務部每年公布的羊毛、毛條進口稅目表 2、商務部每年公布的食糖進口稅目表 (上述兩表以公布的當年目錄為准)二、企業申領《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需提交材料1、申請進口羊毛、毛條的企業須提交加蓋公章的《羊毛、毛條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表》和《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或《羊毛、毛條進口國別關稅配額申請表》和《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食糖食品提交《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表》和《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申請表均一式一份。註:每年第一次提交申請須附申請農產品進口配額企業信用報告。2、與申請表內容一致的進口合同復印件;3、配額證延期,須提交原證書、《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一式一份和裝船通知單。4、首次申領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的企業,須提交《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領員授權書》。三、工作流程:1、企業申領員將應提交的全部材料報送商務委行政事務服務中心。2、行政事務服務中心錄入農產品(羊毛、毛條)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表的全部內容,將企業提交的全部材料送外貿運行處。3、外貿運行處主管領導審核簽字,並將申請網上審核報送商務部。4、商務部批准後,行政事務服務中心錄入、列印《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同時將證書號碼和出證日期填寫到《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上並簽字。5、企業領證時,須在《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上簽字,填寫年月日,再將許可證與申請表及材料報送外貿運行處,加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專用章」。6、企業將《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第1―2聯取走,第3聯與申請表及材料一並退回商務委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存檔。7、辦理時限:10個工作日。8、最終用戶完成《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標明的配額量後,須在10個工作日內將海關簽章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第1聯內「最終用戶進口填寫欄」填寫完整後與加蓋公司公章的海關報關單一並退回核銷。責 任 人:徐亦捷聯系電話:85163205附件下載:
羊毛、毛條進口國別關稅配額申請表 羊毛、毛條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表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表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領員授權書 北京市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申請表

⑦ 哪些企業有糧食進口配額

中糧集團及其附屬子公司有糧食進口的配額,詳細規定如下:

(一)小麥

1、國營貿易企業;

2、2016年有進口實績(不包括代理進口)的企業;

3、2015年或2016年小麥用量10萬噸以上的麵粉生產企業;

4、2015年或2016年麵粉用量5萬噸以上的食品生產企業;

5、2016年無進口實績,但具有進出口經營權並由所在地商務部門出具的2016年度加工貿易企業經營狀況及生產能力證明、以小麥或麵粉為原料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

(二)玉米

1、國營貿易企業;

2、2016年有進口實績(不包括代理進口)的企業;

3、2015年或2016年玉米用量5萬噸以上的飼料生產企業;

4、2015年或2016年玉米用量15萬噸以上的其他生產企業;

5、2016年無進口實績,但具有進出口經營權並由所在地商務部門出具的2016年度加工貿易企業經營狀況及生產能力證明、以玉米為原料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

(三)大米(長粒米和中短粒米需分別申請)

1、國營貿易企業;

2、2016年有進口實績(不包括代理進口)的企業;

3、具有糧食批發零售資格,2015年或2016年大米銷售額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糧食企業;

4、2015年或2016年大米用量5萬噸以上的食品生產企業;

5、2016年無進口實績,但具有進出口經營權並由所在地商務部門出具的2016年度加工貿易企業經營狀況及生產能力證明、以大米為原料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

發改委根據《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2017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和《2017年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申領條件和分配原則》,現予以公告。其中2017年糧食進口配額數量為:小麥963.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90%;玉米720萬噸,國營貿易比例60%;大米532萬噸(其中:長粒米266萬噸、中短粒米266萬噸),國營貿易比例50%。

發改委明確,2017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申請者基本條件為:2016年10月1日前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納稅記錄和誠信情況;2015年以來在海關、工商、稅務、信貸、檢驗檢疫、糧食流通、環保等方面無違規記錄;未列入「信用中國」網站受懲黑名單;履行了與業務相關的社會責任;沒有違反《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的行為。

⑧ 青島市農產品出口

山東省是農業大省,也是農產品出口大省,出口額佔全國1/4以上,對全國農產品出口增長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2008年,我省採取得力措施,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外貿易壁壘等不利影響,農產品出口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連續九年位居全國第一。全年農產品出口99.79億美元,同比增長7.8%,佔全國農產品出口額的24.6%,出口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85個。主要特點如下:

一、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增速波動幅度加大。2008年我省農產品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但單月出口同比增速一直處於大幅波動狀態。年初,由於日本「毒餃子事件」事件的負面影響及其相關原因,直接導致我省2、3月份農產品出口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分別下降8.1 %和6.1%。隨著事件影響的消減和出口環境的寬松,出口逐步回升,7、8、9三個月農產品出口分別達到9.7億美元、8.7億美元、8.5億美元,分別增長23.8%、16.3%、22.6%。之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三聚氰胺」事件等因素影響,我省農產品出口增速再次回落,10月增長僅為1.37%,11、12月份出現負增長,下降7.4%、15.5%。

二、出口數量減少,出口價格增長。農產品出口總額上升,主要得益於價格上漲,抵消了出口產品數量減少而帶來的貨值降低。2008年我省主要農產品出口價格較好,除大蒜等少量出口農產品價格下跌外,其他出口農產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花生及製品出口平均價格增長36.4%,肉食品出口平均價格增長25.2%,蘋果汁出口平均價格增長38.7%。水海產品、蔬菜、水果及製品、花生及製品、肉食品五大優勢農產品出口數量分別減少6.2%、5%、5.4%、18.7%和32%。水海產品出口34.4億美元,同比增長3.2%;蔬菜出口15.6億美元,同比減少12.2%;水果及製品出口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花生及製品出口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肉食品出口5.7億美元,同比減少14.9%。以上五大優勢產品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79.4%。

三、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快速增長。對歐洲市場出口增長強勁,對美國、韓國市場趨弱、對傳統市場日本出口出現回落。對歐洲出口25億美元,同比增長18.3%,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25.1%;對美國出口10.1億美元,同比增長2.1%,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10.1%;對韓國出口10.1億美元,同比增長5.3%,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10.1%;對日本出口27.2億美元,同比減少4.7%,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27.2%;對東盟出口9.2億美元,同比增長5.6%,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9.2%。以上五大市場合計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81.7%。對新興市場出口發展迅速。對中東出口7.3億美元,增長31.2%、對俄羅斯出口4.2億美元,增長24.2%、對拉美出口3.2億美元,增長43.8%,對非洲出口2.1億美元,增長37.8%。

四、重點市農產品出口增幅減緩,甚至出現負增長,部分中西部市出口高速增長。全省13個市農產品出口過1億美元,7個市的出口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出口額較大的有:青島出口33.4億美元,增長8.6%;煙台出口23億美元,增長7.1%;威海出口8.8億美元,增長2%;濰坊出口7.4億美元,下降4%;日照出口7億美元,增長16.5%;臨沂出口5.3億美元,增長18.1%。濟寧出口3.5億美元,下降14.2%;淄博、德州、濱州、聊城增幅均超過39%。

五、出口農產品大企業增多,拉動全省出口增長。2008年,全省有出口業績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貿易公司達到3767家,同比減少115家。其中出口100萬美元以上企業1515家,同比增加68家;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33家,同比增加13家;過5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15家,同比增加4家;過億元的企業2家。

六、民營企業出口繼續加大,外資企業出口穩定增長。全省民營企業農產品出口30.8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高於全省平均增幅9個百分點,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30.9%;外商投資企業出口57.8億美元,同比增長7.6%,佔全省農產品出的58%;國有企業出口6.2億美元,減少19.5%,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的6.2%。一般貿易農產品出口65.1億美元,增幅10.5%,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65.1%;加工貿易出口33.3億美元,與2007年持平,占農產品出口總額33.3%。

⑨ 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實施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建立統一、公平、公正、透明、可預見和非歧視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體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公歷年度內,國家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減讓表所承諾的配額量,確定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的年度市場准入數量;配額量內的農產品進口適用於關稅配額內稅率,配額量外的農產品進口適用於關稅配額外稅率。溢裝、短裝部分按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品種為:小麥、玉米、大米、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食糖、棉花、羊毛以及毛條。具體品種及稅目另行公布。第四條小麥、玉米、大米、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食糖、棉花分為國營貿易配額和非國營貿易配額。國營貿易配額需通過國營貿易企業進口;非國營貿易配額,可以通過國營貿易企業或有貿易權的非國營貿易企業進口,有貿易權的最終用戶也可以直接進口。
羊毛、毛條實行進口指定公司經營,按外經貿部《貨物進口指定經營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五條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為全球配額。第六條關稅配額實行貿易方式全口徑管理。所有貿易方式進口符合第三條規定的商品均納入關稅配額管理范圍。第七條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計委」)統一管理。第八條國家計委委託授權機構負責下列事項:
(一)接收申請者的申請並將申請轉送國家計委;
(二)接收咨詢並將其轉達國家計委;
(三)核實申請者的申請,以確定是否符合公布的標准;
(四)通知申請者其申請中的任何不足之處,向申請者提供消除其申請中不足之處的機會;
(五)將國家計委作出的關稅配額分配和再分配決定,通知給最終用戶,提供分配和再分配的信息;
(六)向經過批準的申請者發放《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
國家計委授權機構名單(以下簡稱「授權機構」)詳見附件一。第九條《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分為A類、B類兩種。《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A類)》(見附件二)為一般貿易進口關稅配額,適用於一般貿易、易貨貿易、邊境小額貿易、援助、捐贈等方式進口(不包括加工貿易);《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B類)》(見附件三)適用於加工貿易方式進口。
進入保稅倉庫、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的產品,免予領取《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第二章申請第十條一般貿易進口關稅配額的申請期為每年10月15日至30日(憑合同先來先領分配方式除外)。國家計委於申請期前1個月在《中國經濟導報》、《國際商報》以及中國經濟信息網(http://www.cei.gov.cn/)、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網站(http://www.sdpc.gov.cn/)上公布每種農產品下一年度進口關稅配額總量及申請關稅配額的具體條件,同時公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確定的關稅配額商品稅目及配額內稅率、配額外稅率。第十一條國家計委授權機構負責受理屬地范圍內進口關稅配額的申請。第十二條國家計委授權機構根據公布的具體條件,審核申請者提交的申請及有關資料,並於11月30日前將符合申領標準的申請轉報國家計委。第十三條加工貿易進口關稅配額的申請者,需在外經貿部門審批加工貿易合同並辦理《加工貿易業務批准證》後,憑外經貿部門批準的《加工貿易業務批准證》提出申請。第三章分配第十四條一般貿易進口關稅配額將根據申請者的申請數量和以往進口實績、生產能力、其他相關商業標准或根據先來先領的方式進行分配。分配的最小數量將以每種商品商業上可行的裝運量確定。第十五條加工貿易進口關稅配額憑外經貿部門批準的《加工貿易業務批准證》領取。第十六條國家計委在每年1月1日前以《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安排通知書》(格式見附件四,以下簡稱《通知書》)的形式將一般貿易進口關稅配額分配量通知到最終用戶(加工貿易和憑合同先來先領分配方式除外)。國營貿易配額將在《通知書》中註明。第十七條最終用戶憑國家計委發放的《通知書》(憑合同先來先領方式除外)及簽訂的進口合同到國家計委授權機構辦理《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A類)》;加工貿易企業憑《加工貿易業務批准證》到授權機構辦理《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B類)》。
國家計委授權機構須在受理後5個工作日內,例外情況下最多不超過10個工作日,為最終用戶辦理《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A類)》或《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B類)》,並加蓋「農產品進口配額證專用章」。
國家計委授權機構將《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證》實際發放情況及時抄送同級外經貿部門。

⑩ 誰能告訴我2004年到2005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的出口和進口量,以及占該品種世界進出口總量的百分比

據2004年前11個月的海關統計分析,我國農產品進口增幅大大超過出口增幅,其中出口額為206.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進口額為2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4.1%,農產品貿易因此由2003年同期順差19.4億美元轉變為逆差51.8億美元。另據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的專家透露,2004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高達55億美元,而此前8年我國平均每年農產品貿易順差為43億美元。

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高額逆差的產生主要緣自三大農產品進出口數量的劇烈變動:一是穀物類,包括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等。2004年1-11月,我國穀物出口430.5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6.2%;穀物進口894.7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7倍。這一升一降直接導致穀物貿易由2003年同期凈出口1615.9萬噸轉變為凈進口464.3萬噸。二是作為工業原料的棉花和糖。2004年1-11月,我國棉花出口為1.1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9.9%;棉花進口為192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倍。同期,我國糖出口與上年相比下降了36.7%,為6.2萬噸;糖進口則增長了68%,達到118.3萬噸。三是近年來出口快速增長的畜禽產品,其中禽類產品的進出口變化尤為引人注目。2004年1-11月,我國禽類產品出口5.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9%;禽類產品進口1.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2.7%。

那麼,上述三大農產品的進出口形勢為何出現如此大的逆轉呢?有專家將之歸結為我國農產品貿易入世承諾的逐一兌現。但這一解釋讓人難以信服,我國政府確實嚴格履行了入世承諾,但承諾的兌現是逐步進行的,且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表現出了良好的國際競爭力,農產品進出口也都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並未出現人們之前所擔心的「一邊倒」局面。

不少業內人士提出,發達國家設置的形形色色的貿易壁壘可能是主因,但這一解釋更難成立。且不說巨額貿易逆差主要是源於進口激增,單就出口而言總體上似乎尚未受太大影響。從目前來看,我國農產品貿易中所面臨的技術性壁壘主要來自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出口。2004年1-11月,我國蔬菜出口22.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水果出口7.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3%;水產品出口36.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4.9%。上述農產品的出口增長趨勢與前幾年相比並未發生太大變化。因此,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制約作用雖不容忽視,但也不必過於誇大,更不應將農產品貿易逆差「歸咎」於它。

中國農業科學院孫東升博士認為,「農產品出現貿易逆差與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歷史最低有直接關系」。2003年,我國糧食產量降到13年來的最低,約為4.306億噸。同年,糧食庫存也處於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不足當年消費量的30%,比過去30年來59.4%的平均水平低約一半。

中國人民大學的農業問題專家、長期從事農產品貿易研究的曾寅初表示,糧食庫存下降盡管遠未危及到我國的糧食安全,但對國內糧食供求形勢卻產生了很大影響,出現了兩大「經濟信號」。一是政府2004年初實施了一系列刺激糧食生產的措施,包括減免稅收、對農民以現金方式進行直接補貼等。同時,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方面,減少了主要農產品的出口配額,增加了刺激農產品進口的鼓勵措施。二是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出現了恢復性上漲,漲幅高達30-40%,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國內糧食供求形勢的擔心。正是在上述「經濟信號」的誘導下,政府和企業都積極應對,主動進口了大量糧食,從而使得2004年我國穀物進口量出現了超常規的大幅度增長,這對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曾寅初認為,2004年我國棉花進口激增則主要是由於全球紡織品服裝配額將於2005年初全部取消,國內紡織企業紛紛看好由此帶來的出口機遇。盡管2004年國內棉花豐產,但在「利好」因素推動下,紡織企業競相增加棉花原料儲備,國內市場仍然供不應求,企業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與此同時,禽流感的大規模爆發對我國禽肉出口也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據統計,2004年1-11月,我國禽肉、雜碎出口額僅為1.2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達53.3%。

可見,導致2004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的原因雖多,但國內供求形勢的變化無疑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仔細審視還可以發現,2004年我國農產品供求形勢所發生的變化多具有暫時性,很難持續到2005年。

首先,2004年我國糧食生產一舉扭轉了5年減產局面,糧食生產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目前一些糧食主產區已出現對糧價下跌的擔憂。隨著國家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和對糧食生產的重視程度,2005年我國糧食供求預計將趨於均衡,不大可能再出現進口量的超常規增長。其次,全球紡織品服裝配額取消對我國棉花進口的拉動作用已得到釋放,國內棉花價格正逐步趨於回落。不少紡織企業認識到,配額取消所帶來的出口機遇實際上會比較有限,企業大規模儲備棉花原料的熱情正在迅速消退。因此,預計2005年我國棉花進口量將很難繼續增長。最後,類似於禽流感的重大災害事件在2005年發生的可能性較小,即便發生也難以對我國農產品整體出口形勢造成重大影響。

2005年是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和進口額連續第6年增長,也是近6年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增幅最大的一年;農產品貿易逆差大幅下降,降幅為75.5%;穀物由上年凈進口轉變為凈出口;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勢頭良好、外部環境相對平穩,出口增長具有較大的潛力。
2005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繼續保持雙增長,出口增幅較大地超過進口增幅,農產品貿易逆差較上年大幅下降。2005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 562.9億美元,同比增長9.5%。其中,出口額為275.8億美元,同比增長17.9%;進口額為287.1億美元,同比增長2.4%。農產品貿易逆差由上年的46.4億美元減少為11.4億美元,下降75.5%。
2005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4.0%,其中,農產品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6%,進口額佔全國進口總額的4.3%。2005年我國貿易順差1018.8億美元。
土地密集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穀物出口大幅增長、進口大幅下降,呈凈出口格局。
穀物出口大幅度增長,進口大幅下降,由上年凈進口轉變為呈凈出口格局。這主要是近兩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恢復性增產,供求關系得到改善。分品種看,小麥進口顯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長。
2005年,我國出口穀物1017.5萬噸,同比增長1.1倍;進口627.2萬噸,同比下降35.7%;穀物由上年凈進口495.8萬噸轉變為凈出口390.3萬噸。
食用油籽進出口雙增長,貿易逆差擴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長,進口有所下降,貿易逆差縮小。
食用油籽:2005年出口136.0萬噸,同比增長16.8%;進口2704.2萬噸,同比增長30.3%。其中,大豆出口41.3萬噸,同比增長18.6%;進口2659.1萬噸,同比增長31.4%。
食用植物油:2005年出口22.8萬噸,同比增長2.5倍;進口621.3萬噸,同比下降8.2%。其中,豆油出口6.3萬噸,同比增長2.2倍;進口169.4萬噸,同比下降32.7%。菜籽油出口3.1萬噸,同比增長4.6倍;進口17.8萬噸,同比下降49.7%。棕櫚油進口433.0萬噸,同比增長12.3%。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長主要是玉米油和豆油出口增加較快。
棉花進口增長,出口下降,貿易逆差縮小;食糖進出口雙增長,貿易逆差有所擴大
棉花:2005年出口0.8萬噸,同比下降33.1%;進口265.3萬噸,同比增長33.7%。
食糖:2005年出口35.8萬噸,同比增長3.2倍;進口139.0萬噸,同比增長14.4%。出口增長主要是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貿易方式的增長。進口增長主要是彌補需求缺口。
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以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是我國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以及價格具有比較優勢。
蔬菜、水果出口增長,均為貿易順差且順差擴大。蔬菜:2005年出口680.0萬噸,同比增長13.0%,出口額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8.1%;進口9.7萬噸,同比下降9.2%,進口額0.82億美元,同比下降10.6%。水果:2005年出口364.6萬噸,同比增長16.6%,出口額 20.3億美元,同比增長23.5%;進口114.5萬噸,同比增長7.9%,進口額6.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
畜產品、水產品進出口雙增長;畜產品貿易逆差大幅縮小,水產品貿易順差有所擴大。畜產品:2005年出口額36.0億美元,同比增長13.0%;進口額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7%;貿易逆差6.3億美元,同比下降26.2%。
水產品:2005年出口額78.9億美元,同比增長13.2%;進口額4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2%;貿易順差為37.7億美元,同比增長1.1%。

閱讀全文

與加工貿易的農產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產品被仿冒怎麼走法律程序 瀏覽:516
進貨時贈送產品為什麼有庫存單價 瀏覽:688
信息管理屬於哪個學科大類 瀏覽:324
世界最先進的停車場技術有哪些 瀏覽:656
交易所usdt怎麼解凍 瀏覽:945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服多少錢 瀏覽:217
村民如何查詢被征地信息 瀏覽:614
微信上的小程序如何徹底刪除 瀏覽:474
廣東過禮娶親要走什麼程序 瀏覽:761
交易中的心魔怎麼克服 瀏覽:639
童裝代理什麼品牌好 瀏覽:774
研發轉技術文檔怎麼樣 瀏覽:702
商業銀行的市場准入有哪些內容 瀏覽:355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是什麼意思 瀏覽:39
為什麼qq經常正在更新數據 瀏覽:180
內存是如何存數據的 瀏覽:55
信道狀態指示包括以下哪些信息 瀏覽:305
什麼是現代市場體系 瀏覽:891
加盟代理商如何注冊 瀏覽:249
g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哪個前景好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