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push技術
所謂PUSH技術是一種基於客戶伺服器機制,由伺服器主動的將信息發往客戶端的技術。同傳統的拉技術(PULL)相比,兩者最為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的是由伺服器主動發送信息,而後者則是由客戶機主動請求信息。在PUSH應用中,在伺服器發送內容給客戶機之前,沒有明顯的客戶機請求,也就是說,PUSH事務是由伺服器發起的。PUSH技術的本質在於讓信息去主動的尋找用戶,因此其優勢在於信息的主動性和及時性,通過使用該技術,可以盡快的將信息推送到用戶面前;其弱勢在於信息的准確性較差,由於簡單的篩選機製取代了人工的選擇,必然會使推送信息和用戶的需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PUSH技術並不是最近才產生的技術,早在1996年Internet興起時就產生了PUSH技術來獲取網上信息。但在後來的實際應用中,PHSH技術卻敗給了使用瀏覽器查找信息的PULL技術,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固定互聯網應用中,計算機等固定設備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去查找信息,所以人們通常將它作為一個瀏覽信息的窗口,而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用戶對於信息准確性的要求也遠勝於對其及時性的要求。第二,PUSH技術不能保證信息送達用戶面前。由於PUSH技術採用的是廣播機制,當網路信息中心發送信息時,如果客戶端正好在網上,且轉換器和接收器都正好切換到同一頻道上,傳輸才會發生作用,用戶才能獲取信息。如果用戶不在網上,則該用戶就會丟失網路中心廣播的信息。這對於那些要確保能收到信息的應用領域是不適合的。第三,PUSH技術無法沒有狀態跟蹤。PUSH技術採用的是開環控制模式,沒有客戶反饋信息,沒有狀態跟蹤。一個信息發布後,客戶收到沒有?收到了信息的客戶端是否已按信息的指示執行了任務?這些問題答案信息發布者無從得知。這對於需要根據用戶反饋信息來做決策的信息中心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PUSH的業務應用1. 移動增值業務中的PUSH業務特點1.1信息及時傳送和快捷獲取 PUSH技術應用移動增值業務之前,手機用戶都是採用PULL(瀏覽)方式來獲取他們所需要的移動數據內容。然而對於那些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產生頻度高而且用戶需求相對較為穩定的移動數據內容而言,再採用PULL方式無論對於用戶還是內容提供商來說都過於煩瑣和浪費資源。採用PUSH技術即可方便地實現相關內容的及時傳送和用戶的快捷獲取。 對於手機用戶而言,他們可以訂購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收到那些直接由內容提供商「推送」下來的有價值的消息,從而進一步養成移動數據消費習慣。同時對於內容提供商或公司而言他們可以把那些重要的或用戶感興趣的信息第一時間就推送給用戶,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於時間過長而導致無效信息的產生。例如對於股民來說,通過PUSH技術那些實時變化的股票信息可以實時地傳送到移動用戶的終端上並被用戶及時瀏覽。 1.2. PUSH內容的載體多樣化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終端的能力和表現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彩屏、大容量、智能化等新功能層出不窮,與傳統的短消息業務相比,PUSH技術可以充分地利用終端新技術靈活地展現各種內容。PUSH載體目前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WAP PUSH:即通過WAP的方式將內容PUSH給目的端用戶,用戶得到的是訪問內容的URL,並可以通過WAP方式瀏覽該內容。WAP PUSH與傳統的簡訊息服務(SMS)最根本的區別是後者只能提供靜態信息,而前者提供可點擊的URL鏈接,使用戶有採取下一步行動的選擇權利。 多媒體郵件PUSH(MMS PUSH):即通過多媒體郵件的方式將內容PUSH給目的端用戶,用戶在其多媒體郵箱里可以收到承載著PUSH內容的郵件。比如,中國移動推出的彩信和聯通推出的彩e都可以承載PUSH內容。 短消息PUSH:即通過短消息的方式將內容PUSH給目的端用戶,用戶直接收到承載著PUSH內容的短消息。2. 移動增值業務中的PUSH業務形式 將PUSH技術應用於移動增值業務中可以產生許多移動增值業務形式。這包括在移動中收發電子郵件,隨時獲得股價的漲跌信息,天氣預報,及時的新聞報道,位置相關服務等。所有這些服務的共同特點在於用戶對信息的及時性要求比較高,用戶希望能夠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得到服務。在移動增值業務領域的應用,PUSH業務主要包括如下幾種形式: (1)用戶定製信息這種PUSH業務形式主要指用戶通過主動進行訂閱或者操作,指定訂閱條件,內容提供商根據對應的訂閱條件發送恰當的信息。訂閱條件包括內容種類、頻率,閾值,成功標記等等。用戶訂閱的內容包括三種,一種是定期出現但隨時間而變化的信息,例如:每天發送一個新圖片;每天的早間天氣預報和交通路況通報;或者股市實時行情。另一種是不定期出現但內容每次都不一樣的信息,例如:QQ好友上線通知;和定位技術結合後基於位置服務的PUSH業務。第三種是確認信息,例如電影票預定是否成功;拍賣中標通知等。(2)群發信息 群發指用戶並沒有主動進行訂閱,而是由第三方發起的內容PUSH。可以根據條件為商家發送具有針對性的廣告,集團信息通知發送等。運營商根據用戶的年齡、收入狀況、性別等特徵把用戶區分為幾種特定的用戶群,或者根據某種愛好把某些用戶歸為特定群體成員,比如喜愛德甲聯賽的球迷組成一個俱樂部,主動向群體成員PUSH德甲的戰報和球員個人信息等。(3) P2P信息PUSH P2P主要指某一個用戶將指定內容發給其他用戶。用戶發送的內容可能是自己製作的,也可能是內容提供商提供。例如:發送自己拍攝的圖片PUSH給朋友;在線游戲等。P2P的PUSH可以發生在如下兩種情景:從WAP上PUSH:用戶在WAP瀏覽的時候,將支持PUSH的業務內容發送給指定的用戶;從WEB上PUSH:用戶在WEB網站上,將支持PUSH的業務內容發送給指定的用戶。
雖然許多用戶對Push情有獨鍾,但由於Push占據了巨大的帶寬,從而影響了企業網路甚至
整個Internet的速度,IS管理員、廠商和服務提供商開始對Push提出異議。
Pointcast和Back Web提供的自動化的、個人定製的Push產品,無論它是提供股票行情還
是提供"火星探路者"宇宙飛船的最新消息,都很受歡迎。最新發布的Netscape Communictor
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4.0都提供廣播構件,這將使Push成為企業網路的主流。
Push技術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它能幫助用戶實現網上"沖浪"。IS管理人員指出,這使得員
工們能輕松地得到自己很難找到的信息。雖然大多數Push軟體採用"友好代理"技術(該技術
允許伺服器在空閑時為它服務),網上同時使用Push軟體的用戶多了,也會嚴重影響網路性能
。
Push產品本身也會增加Internet上的流量,因為它們會自動地在網上穿行。由於擔心Psh會對Internet主幹網造成影響,人們開始轉向可以嚴格控制帶寬要求的產品和技術,比如多址發送。目前,用於控制Push流量的技術的功能還十分有限,沒有什麼吸引力。管理員要麼容忍Push占據大量帶寬,網路性能下降;要麼自己充當Push警察。MacNica公司的工程經理GarRegan指出,有一種Pointcast新聞推送選項,但它簡直是場惡夢。Regan本打算把使用時間限制在午飯時間,結果每個人都收到了相同的東西,而且網路也擁擠不堪。事實上,許多管理員都限制,甚至反對Push的使用。不過,強行限制並不是對每個辦公室都有效。這不僅僅是因為禁止員工使用流行的Pus軟體(比如Pointcast)會引起員工的反感,Push也確實能提供日常工作必需的數據,這將形成一種新的帶寬瓶頸。Packeteer公司7月宣布了PushBack軟體,可用來設置Push的網路優先順序和限制Push佔用
過多的帶寬。Cisco也提供類似的技術。分析家們希望這類產品能成為熱門產品。允許管理人員調節某些通道上的流量後,諸如Packeteer等公司的軟體就可以在網路層緩解網路擁擠的壓力。但Push不僅是Internet上的問題,由於Web上經常有大量自動代理穿行,整個Interne都會擁塞。
Push技術擾亂了整個Internet的模型,它不是用戶偶爾上網查詢,而是軟體自動發出大量請求,占據大量空間。一家調查Web性能的咨詢公司Keynote Systems負責市場的副總裁Eugnl Shllar指出,Push嚴重影響了Web的性能。
MCI公司Internet工程部的主管Rolert Heagens指出,MCI將在長期計劃中考慮Push對Iternet主幹網的影響。Push對網路造成的巨大負擔也是IP多址發送發展的巨大動力,因為IP多址發送是一種發送大量數據包的有效方法。IP多址發送由20家服務提供商、硬體、軟體以及衛星廠商共同提出,它可以防止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自我復制。在現在的單一發送傳播方式下,兩個相同的數據包會從同一源伺服器出發,最後到達不同客戶機。而採用多址發送則只允許一個數據包在網上傳輸,直到最接近兩台客戶機的一個主幹網分叉口。此時該數據倉才進行復制並最終傳
到客戶機上。這就大大減少了冗餘的網路流量。
BackWeb產品市場部的主管Julie Martin透露,BackWeb將在今夏推出的下一個伺服器版本中支持IP多址發送。許多BackWeb的競爭者也表示要支持IP多址發送。Push技術先驅Tibo已經在其"出版和訂閱"Push模型中採用了多址發送,但兩家最大的Push廠商Pointcast和Mrimba並不支持IP多址發送,而且即使它們支持,多址發送也要等幾年後才能成為實用的解決方案。多址發送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它能否為Push廠商、ISP廠商和用戶接受。另外,幾家Push廠商最近的季度業績報告都不太理想。激烈的競爭表明,Push產品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好的用戶界面,此時能否有效利用帶寬可能會成為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⑵ 產品經理如何做職業規劃
第一階段是產品助理或者說是產品經理。這個階段主要說是去學習,就是有人去帶著你去學習。
第二階段就是說產品經理,或者初、中級產品經理。這個階段其實更多的是自己學習,自己去找一些資料,自己去跟人去探討,這個階段可能你會負責一個產品中的一部分。
第三個階段是產品總監或者高級產品經理了。這個階段需要給初級或中級的產品助理或者經理指引一些方向,帶著他們學習。
第四個階段其實就是產品VP,要去規劃整個公司的產品戰略或者產品的矩陣,並且讓矩陣內的產品協調、互補,大概是這樣一個發展歷程。
做產品的最重要的是產品理念和產品思維。這個產品思維不光能運用到互聯網產品上,還可以運用到線下產品。就這個思維是相通的。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模型它思維也是一樣的。所以說他這個再往後發展的是一個宏觀的一個事。它可以發展出很多的方向,不光是去做產品的,可能去做創始人啊,做CEO都可以,也可以繼續去做職業生涯。
如果是初入職場的人,去做產品經歷其實也是有兩條路,一是職業經理人,初級到中級高級,也有可能去選擇直接去創業,也有另一種路,就是先去大公司先去學習。學習好了之後,再去創業,這種就是最後一種案例是最多的。這種人是最多的,成功的幾率也是最大。
(內容源於愛思益研究院)
⑶ 原來小小的push(推送),還有這么多門道
大家還記得我上篇文章《產品經理需求範式》提到的201斤的運營兄弟么?他今天給了我一個深厚的哲學問題「阿格,我們是不是兄弟?」。看了看他的砂鍋般大的拳頭,我決定從善如流:「這還用說,我們當然是兄弟」。
運營兄弟:「那好,你幫我寫一份車主APP的push(推送)策略體系,寫的好,我們就是兄弟了」。
Push****的作用與原則
主動push策略
自動push策略
push****數據統計
相信我們所有人每天都接到一大堆push(推送),以至於不得不關閉大多數APP的消息通知功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APP運營者這么熱衷推送消息給我們(用戶)?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喚醒我們,快使用他們的APP呀。
Push用的好,當然能有效喚醒用戶。但是如果做的不好,不但嚴重打擾用戶,還會形成惡劣後果:輕則關閉消息通知,重則直接卸載APP。
所以推送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則
向「用戶」說話
由「用戶」觸發
和「用戶」有關
向用戶說話:利用用戶之前在產品留下的信息,向他推送有關消息。
由「用戶」觸發:通過挖掘用戶的行為序列,推送和某個行為點掛鉤的內容
和「用戶」有關:這次推送的內容,真的和用戶有聯系
舉個例子:
阿格在車主APP中留下的信息,日常在蘇州用車。則運營可以推送蘇州車友會相關內容給我,並邀請阿格加入蘇州車友會。這樣的信息,和我是有關的,我可能有興趣去點擊。
如果推送的是全國車友會信息,讓我自己去找,我很可能懶的去找。
推送其實分為主動推送和觸發推送2種情況。主動推送就是,運營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推送消息給用戶。
主要流程如圖:業務目標-選擇發送內容-選擇發送人群-選擇發送渠道-發送時間設置-推送數據統計
業務目標:每一次的推送,都應該有自己的目的,只有清晰業務目標,才能劃分運營手段。當然目標不會呈現在產品中。
選擇發送內容:發送內容有很多種類,常見的有「優惠券、H5鏈接、圖文、文字、圖文等」
發送人群選擇:不同的內容,應該推送給不同的用戶,這樣才不會每次推送都打擾所有用戶。具體方法有:標簽選擇、人群聚類、基礎信息、用戶行為統計等
發送渠道選擇:根據產品類型,一般有APP、簡訊、小程序、公眾號等
發送時間設置:這個是方便運營,分為即時和定時2種。具體時間,建議根據目標用戶活躍時間數據分析來設置。
舉個例子:
這次是給車主APP做push策略,那麼根據人群聚類:(1)給新手期車主,推送熟悉APP玩法和汽車使用相關的信息是合適的;(2)成長期車主,推送行為引導內容才是正確的,引導成熟期車主在app社區內找到自己的價值點;(3)…
自動push又稱為場景觸發push。
主要是用戶觸發了該場景的觸發器,我們自動推送消息,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及時激勵,更好的滿足用戶。
主要流程為:場景確認-觸發器確認-推送內容確認-推送消息時間確認
場景確認: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場景,這個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增加和完善場景。
觸發器確認:在場景中,我們要合理的設置觸發器,只有當用戶觸發了觸發器,我們才進入下一個階段;
推送內容確認:推送內容,包含用戶故事圖、優惠券、保養折扣券、商城折扣券等,也是不同產品不能設計
推送給消息時間確認:因為是自動push,理論上是隨時可以直接push內容給用戶,但是實際我們需要根據實際場景來設計push的時間
舉一個例子:
小鵬汽車用戶,購車1周年時,在中午12點,會收到一條:用戶故事圖。車主會感到非常貼心。
Push****數據統計
到了2020年,基本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數據驅動。也就是所有的功能,都應該有數據統計意義,輔助運營復盤推送行為。
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 發送成功數據統計
(2) 發送失敗數據統計:這2條要配合渠道來看,主要是看推送渠道的暢通程度
(3) 行為點擊數據統計:通過是否點擊,可以知道推送標題的質量
(4) 業務轉化率:通過業務轉化率,可以知道業務目標的實現情況
我把以上內容,做成了一幅思維導圖,給了運營後。
運營說:「從今天開始,阿格,你就是我的兄弟了」
參考資料:
[1]數據分析實戰,張濤,2019.03
大家都知道,產品經理在很多公司都是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阿格很少擔心,什麼運營/ui/研發對我動粗,因為阿格身高180,體重也是180,胸肌跳舞,傻大黑粗,像夜店保安多過像產品經理。
所以我經常和圖片里的大爺一樣和ui提需求:老夫要的產品,色彩要豐富,對比要強烈。
一切等我來這家新公司後,戛然而止。這里的運營是一個有著砂鍋大拳頭的兄弟,這里的ui身高2米2,體重220。
所以我決定藏起這幅圖,等下家公司再貼出來。
⑷ 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
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範文
一、產品經理的概念理解:
1.PD和PM:正常來說,PD指的是產品設計,PM指的是產品經理,但在有的公司,產品經理統稱PD,PM指的是項目管理。
2.產品和運營:有些公司產品和運營是區分開的,團隊里有專門負責產品的產品人員,有專門負責運營的運營人員;也有的公司產品和運營不分家,通常產品經理,所以投簡歷時一定要注意該公司環境、該職位的工作職責——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3.產品設計、產品規劃、產品經理:不同的公司對於職稱有不同的定義,看過很多產品相關的文章,發現自己只是做了產品經理的一部分工作,於是拿產品經理作為目標來鞭策自己。
4.戰略規劃:菜鳥的終極目標是從需求的執行方,上升到產品戰略規劃,但現狀產品的大方向都是老闆規劃好的,自己在小方面有全完的自主權,通過產品來實現老闆的大產品生態圈。
5.產品經理的定義:引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一段話
只要你能夠發現問題並描述清楚,轉化為一個需求,進而轉化為一個任務,爭取到支持,發動起一批人,將這個任務完成,並持續不斷以主人翁的心態、維護這個產物,那麼,你就是成品經理。
二、產品經理需要的能力
1)溝通是基礎
很多人都會把溝通能力作為自己的亮點提出,其實溝通能力只是一個產品經理所必需的基礎能力,可以說沒這項能力,你就成為不了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包括:
1.輸入能力:作為產品需求的發起人、執行者,要具備良好的需求理解能力,從客戶、老闆、用戶那邊接到需求,正確理解用戶需求;同時要把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2.輸出能力:作為一個跨部門協助的人,產品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在項目初期你要拿你的概念去忽悠老闆,讓老闆同意立項。在產品的中期,要組織UI、開發、測試產品相關人,把自己的想法輸出給他們,這主要體現在產品的`評審會上,產品評審、UI評審、測試評審等,PRD文檔以及後續的開發、測試跟進,確保開發出來的效果符合產品初衷。
3.演示能力:產品上線前的產品介紹、產品培訓,作為立項和演示用的產品規劃PPT
2)具備市場感覺
我見過的很多產品,其實根本沒想好我們為什麼要做,市場定位和產品核心價值都不明顯,看別人都在做,於是跟風趨勢。比如之前的SNS熱和現在的微薄、團購門。
要做一個有天分的產品經理,其關鍵是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要進行市場調查,做市場細分,這個市場大不大,有沒有前景,做的人多不多,進入這個市場有沒有堡壘,需不需要特定資源的優勢。通盤考慮了這些,然後利用SWOT,做競爭對手分析,了解各自的強項和弱項,找到機會在哪裡,威脅在哪裡,並進行分析,我們來做合不合適,合適的話如何制訂未來的戰略。
3)用戶意識
所謂用戶意識,並不僅僅是把用戶拿在口頭上,把用戶體驗作為說服老闆和研發人員的武器。
產品設計最重要的是意識,了解和尊重用戶的意識;策劃最重要的是感覺。所謂感覺,特指你對用戶的了解程度,越了解用戶,感覺也就越准。這種感覺尤其體現在對特定用戶群,在特定應用情景下的了解。
4)文檔能力
如果用時間刻度來衡量產品經理的工作,20%時間在思考,30%時間在溝通,50%時間在寫文檔。一般來說,產品人員所要求的專業技能,具體體現在產品所撰寫的各類文檔中。
說起文檔,MRD市場需求文檔我也沒寫過,聽易趣的一個朋友說,MRD是市場部人員寫的;PRD文檔是寫得最多的,一份PRD文檔包括了項目背景、用戶說明、業務流程和原型;競品分析,狹義上的定義是理清好產品概念後,通常會去看看看市場上相對應的產品有哪些,有哪些功能和設計思路可以借鑒。廣義上的競品分析指的是針對競爭對手的情況做一個通盤的分析,包括市場、用戶、團隊、產品細節、運營手段等,然後形成一個報告,比如之前流傳的《夢幻西遊》;產品說明書指的是產品上線前、交付用的產品介紹說明書,用來做培訓和銷售賣點的特徵。培訓手冊,用來給內部人員培訓的,特別是給面對用戶的客服人員,產品人員也是客服支持人員。
5)技術能力
很多人都在討論產品人員需不需要了解技術,正常來說,產品經理部需要去了解技術的實現手段,但是對於基礎的技術原理一定要了解,比如基本的HTML/CSS知識,AJAX的原理、PHP的基礎、用戶規模對資料庫的要求。
6)團隊的力量
一般來說,剛入社會,人與人的差別並不明顯,學校里教的只是基礎的東西。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這個時候需要借用團隊的力量。產品經理很多時候都是在協調,協調資源和人員,這個時候更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
三、產品經理個人核心技能
如果說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那一定是產品規劃能力。
個人的核心技能是什麼?據我理解,個人核心技能一定是獨立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裡面可能涉及到已有實踐工作的經驗積累,工作方式和專業技能。時間管理、個人知識管理、等個人的方法和模式;以及學習能力,信息知識的獲取和成長。
四、產品經理的激情、信仰職業規劃
記得08年剛入門時,有個前輩跟我說過,我們是互聯網的創造者,我們的工作,是在改變人類的生活。聽之,並未記在心上。
09年,在和我們產品總監的一次聊天中,他提到了他以前的一個很成功的產品,他的激情讓我很震撼,他提出的口號,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我知道,並不僅僅是一種號召語,而是融入靈魂的一種信仰。
無獨有偶,蘇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副標題是“好產品改變世界”、王堅的《結網》的標題是“互聯網產品經理改變世界”、QQ的產品理念是打造人類在線生活社區。
做產品2年多以來,我也發現了自己早已把產品習慣融入了生活中的很多細節,比如寫文章之前總是喜歡先用MM畫好結構圖、做個詳細的學習、工作計劃LIST,隔一段時間會迭代更新、喜歡規范和模板利用,不僅在工作中會運用到,生活中的學習模式、文件管理也如此。
所以,首先,找到你最喜歡的事(產品和行業),做你喜歡的事,你才能充滿激情,告訴自己這是一份偉大的工作,相信我們所做的產品是在改變生活、改變世界,讓我們一起努力。
⑸ 產品經理的職責與任務是什麼
產品經理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地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
在不同的公司,產品經理的角色和職責雖略有差異,但是核心職責是相通的,我們可以從產品研發的五個階段來解讀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產品規劃
產品規劃的目的在於讓研發工作開展更有序。
在產品規劃階段,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做好前期調研工作,輸出完整的產品規劃方案。
前期調研的主要工作包括市場調研、政策分析、行業動態、競品分析、客戶調研等;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後,產品經理要對調研結果和數據做進一步的梳理,明確產品的定位,結合自身資源情況,明確業務發展趨勢,規劃系統建設方向,最後輸出一份完整的產品規劃方案。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過程不是簡單的需求搬運,產品經理首先需要將收集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如根據對象的不同,可將需求分為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三類。
將需求分好類後,產品經理可從真實性、價值性、可行性三個維度對需求進行篩選,過濾掉虛假的、不可行的、沒有價值、價值不大或投入產出比不理想的需求,並從剩下的需求中提煉出客戶的本質需求。
然後對需求進行歸類並排出優先順序,幫助產品有條理地安排開發秩序,最後輸出需求文檔。
三、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的過程就是將產品需求功能化、具象化的過程,產品經理需要輸出具體的能達成需求目標的功能設計方案,以支撐需求方、研發團隊、運營團隊等相關方進行高效溝通與業務執行。這一階段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流程設計、功能架構、原型設計等。
四、推動產品目標的實現
首先,產品經理需要協調各崗位的時間進度,進一步解答各崗位對需求的疑問。
其次,產品經理還要對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正確判斷,排除外界對開發的干擾因素,為開發團隊排除困難,並及時作出需求變更或技術方案攻關的決定,跟蹤產品的研發進度,確保研發工作順利進行。
在這個過程中,產品經理應做好與上級領導及團隊成員之間溝通協調工作,保持各方信息的一致性,進行有效的溝通,保證產品按既定目標前進。
五、產品的驗收與交付
產品上線後,產品經理要及時關注相關數據,並做好數據分析工作。以數據為依據評估產品或功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產品經理要牽頭做好復盤工作,分析未達到預期效果的原因,輸出完善的舉措和計劃,並切實執行。同時產品經理還需及時跟蹤客戶反饋,為下個版本或產品積累數據和經驗。
⑹ 如何控制好消息推送(push)的「度」
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好消息推送(push)的「度」:⑺ 產品經理開展工作的思路
因為成為產品經理,能學到非常多的知識,在不同的層面
產品經理軟技能:
個人魅力:包括溝通能力,領導能力,願景能力,感染能力,審美能力等等;
產品修養:產品修養包括混跡產品社區,運營社區,優秀產品群;
互聯網修養:了解互聯網現狀,跟蹤互聯網熱點,跟蹤互聯網前沿,混跡互聯網社區。
項目管理
產品經理的一個重要角色是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需要對整個項目的結果負責,包括按時交付,合格交付,成本控制。
項目經理需要熟練項目的5大過程組和10大工作領域,對於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說,主要內容包括:
項目溝通:溝通是互聯網開發中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和上級,開發人員,運營人員等等;
總體進度計劃:項目的總體進度,例如產品設計,UI設計,各個模塊開發,測試進度,部署等等,產品經理必須把握整體的進度,針對節點進行審核;
開發詳細計劃:開發詳細計劃是總體進度計劃的一部分,一般來說開發計劃是技術經理維護,但是產品經理必須進行整體把控;
項目控制:項目干係人,風險,進度,質量等等控制。
協助推廣
產品開發出來必須推廣到市場,否則產品就是一個實驗品。產品經理不需要完全負責運營推廣,但是必須對運營人員提供必備的支持。
基本工作如下:
基礎運營數據:獲取產品的基礎運營數據,例如下載量,用戶量,支付金額,留存;
埋點:埋點的一種獲取產品運營數據的重要方法,他可以分析頁面點擊,頁面轉化等等;
業務數據:業務數據例如訂單情況,售後訂單,銷量等等;
競品分析:和市面上相似產品對比分析;
Swot分析:了解本產品的優勢、弱勢、機遇、挑戰。
迭代開發
第一個版本做出來後,產品進入迭代開發階段,一般迭代周期是2個星期;迭代開發就是將從產品規劃到運營過程進行濃縮,每個迭代周期開發少量的功能。
基本的工作如下:
收集需求:收集產品的需求,哪些需求進行迭代開發;
需求排序:針對需求進行排序,高優先順序的盡快開發,優先順序低的稍晚開發;
細節功能設計:第一個版本的功能進行細化,例如效果細化,交互細化等等;
迭代計劃:維護整個迭代過程的項目計劃。
根植行業
產品都有很強的行業屬性,必須熟悉本行業才能設計本行業需要的產品,否則就是空想。
我們需要了解行業現狀,熟悉行業痛點,熟悉行業熱點,並且還得了解相關行業,此外需要熟悉相關的法規,道德,加入行業圈子,多逛行業論壇。
個人魅力
上述講的是產品經理硬技能,下面介紹一下軟技能,軟技能更多的是個人的修養問題,但是這些會影響到產品經理的整個職業生涯。
個人魅力包括個人領導能力,溝通能力,願景能力,洞察能力,審美能力,感染能力。擁有強大個人魅力的產品經理才能成為整個產品的領導者,才能激勵整個項目成員,提高團隊效率。
產品修養
產品經理需要提高產品修養能力。
產品修養包括:
與高人為伍:有時高人的一句指點勝過你苦思冥想一個月,產品經理需要向前輩,向領導,同級組織成員請教,請教他們你不熟悉的內容;
與實踐者為伍:不要和空想者為伍,而是和實踐者為伍,產品的使用對象均是實踐者,實踐者的想法將會提高你整個產品的境界;
產品社區:例如產品壹佰,pmcaff,多看一下帖子提高自身修養,此外多加入一些QQ群;
運營工具:例如應用雷達,酷傳,APP annie,ASO 100,網路指數等,運營工具可以用來分析產品的運營數據。
互聯網修養
一個互聯網人,必須熟悉互聯網,有一定的互聯網修養,多看新聞,多參加一些沙龍,提高自身的互聯網修養。
了解互聯網現狀:熟悉當前中國和世界上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多了解互聯網當前現狀,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網路,小米,華為,360等;
跟蹤互聯網熱點:當前互聯網熱點,例如項目熱點,投資熱點這些,可以查看36kr,虎嗅,這些社區提高了互聯網熱點現狀;
跟蹤互聯網前沿:例如vr/ar,物聯網,智能設備等等;
大數據平台:常見的例如易觀數據,talkingdata,這些互聯網大數據平台會提供部分免費的行業分析報告,了解互聯網大數據對產品整體把控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需要學習,可以看下這幾個軟體:
1.腦圖工具:網路腦圖
2.文檔共享:藍湖、Axure等軟體
3.項目管理:jira
⑻ APP推廣push是什麼形式
移動端。
Push推送,指伺服器定向將信息實時送達至用戶的手機界面,通過信息推送服務,主動、及時的與用戶發起交互,向用戶推送提醒、動態等信息。
Push可根據特定指向用戶群體、區域等方式推送,通過實時的推送保持與用戶的交互溝通,提升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塑造用戶忠誠度。
推廣渠道
1、發布APP應用。
在各大手機廠商市場、各大網路運營商、獨立商店、第三方應用商店、PC下載站、手機WAP站等等進行大范圍的覆蓋,發布的平台越大推廣的效果越好。同時在用戶量大、要求高的平台進行首發活動。
2、自媒體推廣
主流的自媒體平台,不僅能提升APP品牌,還能帶來不少下載量。當然要堅持做原創內容,並保持每天更新,抓住熱點事件進行品牌營銷。
3、線下推廣
通過付費給手機廠商、運營商做手機預裝,出廠就存在,用戶轉化率高,但是這種方式費用成本較高,預裝資格較難獲取。也可以水貨刷機,或者與行貨店面進行合作,用戶質量高,粘度高,但同樣成本太高。
⑼ 如何提PUSH的達到率
首先,先明確為什麼要優化推送?
最直接原因就是提升DAU,讓用戶更多打開App,這背後隱含的目的是希望激活新用戶、召迴流失用戶,讓業務長期健康增長。因此,務必注意這不是一次性的事兒,要通盤考慮,KPI導向的數據提升一定會引起反彈的。
OK,接下來進入正題,聊下提升PUSH到達率的一些手段。
為了幫大家理解PUSH原理,先放一張業務架構圖:
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打開推送開關的引導,一般可以有如下場景:
App升級後,用戶打開App,跳出彈窗提醒用戶打開消息提醒;
某些個性化功能,為了提醒用戶,引導打開推送開關。比如:關注某個作者提醒他打開開關以接收作者最新文章;比如:買完商品後提醒打開開關以跟蹤物流進展等;
通過某些有利於用戶的消息,提醒用戶打開。比如:財經類App打開開關以接收最新股市行情;比如:電商類App打開開關以接收優惠信息等;
給用戶提供一些利益以促使他打開,比如:打開開關有積分,送優惠券之類的。
但真正最合適的引導方式還是讓用戶體驗到你產品的價值後,給一個利他的理由,自然引導,而不是一上來就彈窗。這點很多大廠App都做的很好,建議多參考。
以上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有關推送到達率提升的一些觀點總結,信息量有點大,部分也參考了其他文章和書籍,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同時,如果有我沒提到的,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我也會再和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關於 Android 進程保活,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來自簡書:D_clock愛吃蔥花。
《APP消息推送(Push),竟然還有這么多你不知道的》,來自簡書:大城小胖Chris。
《我不是產品經理》,作者:岳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