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琉璃就是玻璃嗎
區別:
1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琉璃只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范疇遠較玻璃要小。
2 現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種氧化物燒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現今無論是光學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質所創作之作品,皆通稱為玻璃藝術品。
3 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4 像奧地利或義大利,高價位的水晶杯琉璃盤酒瓶,或者是擺飾用的水晶琉璃各種可愛的小動物,佛教用的水晶蓮花琉璃,水晶吊燈,幾乎都是水晶玻璃琉璃!
(1)琉璃是什麼產品擴展閱讀: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
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鹼金屬、鹼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於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於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也稱vycor玻璃,主要成分為SiO2含量約95%~98%,含少量B2O3和Na2O,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
③鈉鈣玻璃。以SiO2含量為主,還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可生產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
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於製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
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於製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硼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B2O3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製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於光學儀器中。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琉璃的化學元素單位為PA,中國大陸的天然水晶為24PA(含24%的二氧化鉛),而台灣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據深圳市晶寶琉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話業概述琉璃的定義:古法琉璃,亦稱脫蠟琉璃、琉璃。
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技術純手工加工製造,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製造流程的精修細磨,在高溫1000℃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貳』 琉璃指的是什麼材質
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種顏色(顏色由各種金屬元素產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琉璃特點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叄』 琉璃是什麼東西,跟玻璃有啥區別
琉璃,亦作「瑠璃」,是指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煥;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這個過程需經過數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敗或瑕疵。而玻璃
是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
琉璃屬於價值不菲的藝術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製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裡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製作過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其二,琉璃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由於琉璃特殊的工藝和復雜的製作過程,琉璃的光澤度是天生就沒有玻璃、水晶那麼明亮。不過,可能也正是因為這點,註定了琉璃要承載厚重的文化,變成一種文化產品
『肆』 琉璃是什麼東西,跟玻璃有啥區別
琉璃,是指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琉璃和玻璃的區別是:
1、琉璃的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煥;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而玻璃是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
2、琉璃的加工過程需經過數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敗或瑕疵。而玻璃 的加工就比較簡單。
3、琉璃多為工藝品,玻璃多為普通的日用品。
4、琉璃的原材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硅的結晶體,而玻璃只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熔融狀態混合物。
(4)琉璃是什麼產品擴展閱讀:
古法琉璃,亦稱琉璃。琉璃是在14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的精修細磨,整個過程純為手工製作,在高溫1000℃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後而自然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琉璃生產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獨異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開元間,有長安販夫王二狗者,嘗往返淄郡販絲,微利也。一日,孤館遇盜,財物盡失。二狗嘆曰:天不助我。遂懸梁欲自盡。冥冥中見一老者,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須,溫文爾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寶」,高祖賜封財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爾當大富貴,豈可輕生!不聞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寶一枚,乃去。二狗遂販琉璃,成長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賜,易名元寶。
『伍』 什麼是琉璃
琉璃是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其色彩流雲漓彩,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然後經過提煉加工製成琉璃,市場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為代表的脫蠟琉璃和以博山為代表的手工琉璃為主。
琉璃燒制技藝於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採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燒制而成。
水琉璃
水琉璃,現今常見的仿製琉璃,以不飽和樹脂材料製成,其特點是重量輕,敲之沒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變、混濁,無收藏價值,不過價格奇低。
台灣琉璃
台灣琉璃,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成.起源為古埃及「費昂斯」工藝。《中國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結果表明:「費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與中國周朝時的琉璃差異明顯。但由於二者形態近似,有人稱其為西洋琉璃。
琉璃特點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琉璃的化學元素單位為PA,中國大陸的天然水晶為24PA(含24%的二氧化鉛),而台灣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據深圳市晶寶琉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話業概述琉璃的定義:古法琉璃,亦稱脫蠟琉璃、琉璃。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技術純手工加工製造,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製造流程的精修細磨,在高溫1000℃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里有記載,《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
琉璃,沉積歷史的華麗,她穿越三千年的時空,以內斂的豐富保留著不可磨損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澤流動,彷彿還在訴說西施淚別范蠡時的凄凄切切,晶瑩的淚花滴落於胸前的信物「蠡」上,這鑄劍時的堅貞之物,也為之動情。「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和諧之美 捨得之意(光影之美)
晶瑩剔透 精靈絕美(剔透之美)
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徵。這些氣泡遊走於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於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是快意灑脫,是情意綿綿,還是浩然氣魄,琉璃在訴說,我們在傾聽。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葯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史記》中的一段話,與琉璃的起源有關。(《西施淚》略),陶朱公就是民間傳說的財神,傳說中最早的財神聚寶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認為是聚財聚福的財神信物,比人們常用的黃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雜記》卷一:「雜廁五色琉璃為劎匣。」 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澤光潤逾於眾玉,其色不常。」 明梅鼎祚《玉合記·義姤》:「瑠璃榻,翡翠樓,手卷真珠上玉鉤。」
2.指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黏土的外層,燒製成缸、盆、磚瓦等。《西京雜記》卷二:「﹝ 昭陽殿 ﹞窻扉多是綠琉璃。」《隋書·何稠傳》:「時中國久絕瑠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 稠 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有百寺,琉璃為甓,錯以金銀,丹彩紫鑛塗地,覆以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孫華 《東岳廟》詩:「我來瞻廟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書·西域傳·大月氏》:「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采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 宋洪邁《夷堅丁志·瑠璃瓶》:「瑠璃為器,豈復容堅物振觸?」 清趙翼《陔餘叢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鉛錫和以葯而成,其來自西洋者較厚而白, 中國 所制,則脆薄而色微青。」
4.詩文中常以喻晶瑩碧透之物。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此喻碧波。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此喻眼球。宋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諸友》詩:「長空萬里琉璃滑,冰輪碾上黃金闕。」此喻晴空。清納蘭性德《早春雪後同姜西溟作》詩:「瑠璃一萬片,映徹桑乾河。」此喻雪。
5.指玻璃燈。宋葉適《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詩:「古稱浄琉璃,物現我常寂。」 明葉憲祖《鸞鎞記·途逅》:「歸來愁日暮,孤影對琉璃。」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暮雜務》:「院內設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燈,掛琉璃。」
琉璃屬於價值不菲的藝術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製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裡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製作過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其二,琉璃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1、製作工序冗長:從構思、設計、雕塑、燒制、細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經過四十七道精緻煩瑣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製作:工人必須掌握精湛技術方能操作,每道工藝均有各自不定的變化因素,且在工藝過程中需經反復實驗,作品色彩無一雷同,製作難度極高。
3.一模一品:一隻模具只能燒制一件作品,無法二次使用,大型復雜作品甚至需要多次開模、燒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為可貴可珍。
4.高溫燒制:將精選原料以1400℃以上高溫熔製成各種彩色水晶玻璃,並經過多次精選清洗後,按作品用料比例置於模具中,並設定嚴格的升、降溫曲線,爐溫必須控制在1000℃±5℃以內。燒制過程長達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確到每個細微處。方可確保作品精細奇巧、立體、真實、流線飄逸、清晰。
『陸』 琉璃是什麼材質
琉璃材質是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6)琉璃是什麼產品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製造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只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國家的玻璃傳入中國以後,才有了玻璃的叫法。
西方的玻璃是由鈉鈣元素組成的,而中國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鉛和鋇。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柒』 琉璃是什麼啊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來自西域的一種寶石的稱呼。一般意義上,琉璃也指人造琉璃,一種具有玻璃質表面的燒制的建築裝飾構件或器皿。
琉璃是外來語,傳自西域,源於巴利文的Veluriyam。琉璃被譽為佛家七寶之一,七寶分別為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和瑪瑙,也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一,五大名器分別為金銀、玉翠、琉璃、陶瓷和青銅。但到了明代,天然琉璃已基本消失,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里有記載,《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
由於琉璃的玻璃質表面,因此有觀點認為歷史上的琉璃就是玻璃。但美國漢學家貝特霍爾德·勞費爾認為,在中國古代琉璃絕不可能指玻璃,琉璃是寶石,不是玻璃,「連兒童都會區分寶石珠和玻璃珠」。
而中國古代人造琉璃的表面釉質部分的主要成分卻是鉛鋇玻璃,因此不適合用於製作飲食器皿,一般常用於裝飾品、禮器和隨葬品等。各種色彩的琉璃瓦常用於建築材料中,是中國古代建築以及現代中式建築的重要裝飾構件,一般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的屋頂和影壁。而真實的寶石琉璃是佛家七寶之一,自古以來,琉璃被人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神話色彩,隨著近現代脫蠟鑄造法的復興,琉璃工藝品開始日益流行。
(7)琉璃是什麼產品擴展閱讀
用途
琉璃可以燒制瓦、磚、盆、缸等成品,同時還用於建築構件。建築所用的琉璃構件包括琉璃瓦、正脊、鴟吻、脊獸、雕花琉璃磚(琉璃影壁用)、琉璃磚等。宋朝時已經在宮殿上使用黃綠色琉璃瓦。元朝宮殿則用黃、綠、藍、紅、粉、白、黑、紫等多色琉璃瓦和琉璃構件。
明清兩代宮殿、陵寢和皇家寺廟多用黃色琉璃,園林建築雜用藍、綠、黑等色的琉璃。親王宮殿、園寢多用綠色琉璃。大量使用琉璃的建築除了殿宇建築的屋面構件外,還包括琉璃照壁、琉璃塔、琉璃牌坊。明朝南京大報恩寺塔全部用琉璃蓋成。
目前,琉璃工藝品種類繁多,一般以擺件,掛墜,手鐲,項鏈,琉璃磚等居多,也有類似琉璃中國博物館,大量用於外牆裝飾的例子。現在很多琉璃工藝品被用做贈禮之用。
『捌』 琉璃是玻璃製品嗎 琉璃的簡介
1、琉璃不是玻璃製品。
2、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琉璃是一種中國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歷史,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所以民間很少見。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葯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葯玉,四品以上才有。
3、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種顏色(顏色由各種金屬元素產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2008年6月,琉璃燒制技藝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場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為代表的脫蠟琉璃和以博山(淄博)為代表的手工琉璃為主。國內琉璃製作比較有名的團隊分別是琉璃工房、人立琉璃、琉園等 。
『玖』 琉璃是啥
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種顏色(顏色由各種金屬元素產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琉璃特點: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琉璃的化學元素單位為PA,中國大陸的天然水晶為24PA(含24%的二氧化鉛),而台灣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
『拾』 琉璃是什麼東西
琉璃是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其色彩流雲漓彩,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中國古代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然後經過提煉加工製成琉璃,市場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為代表的脫蠟琉璃和以博山為代表的手工琉璃為主。
琉璃燒制技藝於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琉璃分類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採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燒制而成。
水琉璃,現今常見的仿製琉璃,以不飽和樹脂材料製成,其特點是重量輕,敲之沒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變、混濁,無收藏價值,不過價格奇低。
台灣琉璃,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成.起源為古埃及「費昂斯」工藝。《中國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結果表明:「費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與中國周朝時的琉璃差異明顯。但由於二者形態近似,有人稱其為西洋琉璃。
琉璃特點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一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琉璃的化學元素單位為PA,中國大陸的天然水晶為24PA(含24%的二氧化鉛),而台灣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據深圳市晶寶琉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話業概述琉璃的定義:古法琉璃,亦稱脫蠟琉璃、琉璃。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技術純手工加工製造,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製造流程的精修細磨,在高溫1000℃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里有記載,《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
琉璃,沉積歷史的華麗,她穿越三千年的時空,以內斂的豐富保留著不可磨損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澤流動,彷彿還在訴說西施淚別范蠡時的凄凄切切,晶瑩的淚花滴落於胸前的信物「蠡」上,這鑄劍時的堅貞之物,也為之動情。「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和諧之美 捨得之意(光影之美)
晶瑩剔透 精靈絕美(剔透之美)
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徵。這些氣泡遊走於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於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是快意灑脫,是情意綿綿,還是浩然氣魄,琉璃在訴說,我們在傾聽。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葯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史記》中的一段話,與琉璃的起源有關。(《西施淚》略),陶朱公就是民間傳說的財神,傳說中最早的財神聚寶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認為是聚財聚福的財神信物,比人們常用的黃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雜記》卷一:「雜廁五色琉璃為劎匣。」 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澤光潤逾於眾玉,其色不常。」 明梅鼎祚《玉合記·義姤》:「瑠璃榻,翡翠樓,手卷真珠上玉鉤。」
2.指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製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黏土的外層,燒製成缸、盆、磚瓦等。《西京雜記》卷二:「﹝ 昭陽殿 ﹞窻扉多是綠琉璃。」《隋書·何稠傳》:「時中國久絕瑠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 稠 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有百寺,琉璃為甓,錯以金銀,丹彩紫鑛塗地,覆以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孫華 《東岳廟》詩:「我來瞻廟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書·西域傳·大月氏》:「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采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 宋洪邁《夷堅丁志·瑠璃瓶》:「瑠璃為器,豈復容堅物振觸?」 清趙翼《陔餘叢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鉛錫和以葯而成,其來自西洋者較厚而白, 中國 所制,則脆薄而色微青。」
4.詩文中常以喻晶瑩碧透之物。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此喻碧波。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此喻眼球。宋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諸友》詩:「長空萬里琉璃滑,冰輪碾上黃金闕。」此喻晴空。清納蘭性德《早春雪後同姜西溟作》詩:「瑠璃一萬片,映徹桑乾河。」此喻雪。
5.指玻璃燈。宋葉適《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詩:「古稱浄琉璃,物現我常寂。」 明葉憲祖《鸞鎞記·途逅》:「歸來愁日暮,孤影對琉璃。」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暮雜務》:「院內設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燈,掛琉璃。」
琉璃屬於價值不菲的藝術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製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裡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製作過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憑運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其二,琉璃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是一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產品。
1、製作工序冗長:從構思、設計、雕塑、燒制、細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經過四十七道精緻煩瑣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製作:工人必須掌握精湛技術方能操作,每道工藝均有各自不定的變化因素,且在工藝過程中需經反復實驗,作品色彩無一雷同,製作難度極高。
3.一模一品:一隻模具只能燒制一件作品,無法二次使用,大型復雜作品甚至需要多次開模、燒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為可貴可珍。
4.高溫燒制:將精選原料以1400℃以上高溫熔製成各種彩色水晶玻璃,並經過多次精選清洗後,按作品用料比例置於模具中,並設定嚴格的升、降溫曲線,爐溫必須控制在1000℃±5℃以內。燒制過程長達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確到每個細微處。方可確保作品精細奇巧、立體、真實、流線飄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