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產導向、產品導向、銷售導向、營銷導向、社會營銷各有什麼例子
生產:文具,日用品, :隨處買的到且成本低的
產品:汽車,手機:高質量,多功能及有特色,
銷售:保險,字典,墳墓:通過推銷使消費者購買平時自然情況下想不到的東西
營銷:航空公司, :關鍵在於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needs and wants),且比競爭者更有效地滿足顧客需求
社會營銷:回收紙制書,:意在同時滿足社區利益,公司利潤及顧客需要。
2. 流行的產品營銷理念有哪些
市場營銷理念是一種觀念,一種企業思維方式,一種「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以市場為出發點」的經營指導思想,是有效實現市場營銷目標的基本條件。營銷觀念認為,實現組織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慾望,並比競爭對手更有效、更有利地傳送目標市場所期望滿足的東西。營銷觀念貫穿於營銷活動的全過程,並制約著企業的營銷目標和原則,是實現營銷目標的基本策略和手段。市場營銷理念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企業營銷活動的質量及其成效。
商場如戰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卻演繹著血腥的死活。自然進化論也適合營銷理念進化,適合生存。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企業和其他組織無不是在以下五種觀念的指導下從事營銷活動。
1. 生產導向型——生產觀念
生產觀念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產品供不應求,市場經濟呈賣方市場狀態。表現為企業生產什麼產品,市場上就銷售什麼產品。在這種營銷觀念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是努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生產出讓消費者買得到和買得起的產品。
因此,生產觀念也稱為「生產中心論」。生產觀念是指導企業營銷活動最古老的觀念。曾經是美國汽車大王的亨利·福特為了千方百計地增加T型車的生產,採取流水線的作業方式,以擴大市場佔有,至於消費者對汽車款式、顏色等主觀偏好,他全然不顧,車的顏色一律是黑色。這就形成了企業只關心生產而不關心市場的營銷觀念。
2. 產品導向型——產品觀念
該理念認為,消費者或用戶最喜歡質量好、性能佳、有特色的產品,只要質量好,顧客自然會上門,顧客也願意為高質量付出更高的價錢。「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兒不愁嫁」,是這種指導思想的生動寫照。概括為一句話就是「只要產品好,不怕賣不掉」。表面上看,企業旨在將最完美的產品拿給顧客,滿足顧客的需求,好像完美無缺、理所當然。實際上,產品導向具有較大風險,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會讓企業忽略顧客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不從顧客真正的需要出發,那麼即便產品再優秀、技術再高端,顧客也不會為這樣的產品付費。產品導向在營銷過程中忽略了「溝通」這一非常重要的一環,企業在生產時只是自顧自的生產自認為顧客會滿意的產品,並沒有與顧客形成交互和聯系。僅從企業層面出發,營銷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3. 推銷導向型——推銷觀念
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發展,使社會產品日益增多,市場上許多產品開始供過於求。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紛紛重視推銷工作,如:組建推銷組織,培訓推銷人員,研究推銷術,大力進行廣告宣傳等,以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這種營銷觀念是「我們會做什麼,就努力去推銷什麼」。由生產觀念、產品觀念轉變為推銷觀念,是企業經營指導思想上的一大變化。但這種變化沒有擺脫「以生產為中心」、「以產定銷」的范疇。前者強調生產產品,後者強調推銷產品。所不同的是前兩種觀念是等顧客上門,而推銷觀念是加強對產品的宣傳和推介。
4. 用戶導向型——市場觀念
該種觀念認為,實現企業目標的關鍵是切實掌握目標顧客的需要和願望,並以顧客需求為中心集中企業的一切資源和力量,設計、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安排適當的市場營銷組合,採取比競爭者更有效的策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取得利潤。
市場觀念與推銷觀念的根本不同是:推銷觀念以現有產品為中心,以推銷和銷售促進為手段,刺激銷售,從而達到擴大銷售、取得利潤的目的。市場觀念是以企業的目標顧客及其需要為中心,並且以集中企業的一切資源和力量、適當安排市場營銷組合為手段,從而達到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擴大銷售、實現企業目標的目的。
市場觀念把推銷觀念的邏輯徹底顛倒過來了,不是生產出什麼就賣什麼,而是首先發現和了解顧客的需要,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銷售什麼。顧客需求在整個市場營銷中始終處於中心地位。它是一種以顧客的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經營哲學,是企業經營思想的一次重大飛躍。本書所推崇的新產品(MVP)開發流程從市場調研入手,就是遵循了「用戶導向型——市場觀念」。
5. 社會營銷導向——社會營銷觀念
當前,企業社會形象、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顧客利益的沖突等問題越來越引起政府、公眾及社會輿論的關注。環境污染、價格大戰、畸形消費等不良現象,導致來對「理性的消費」、「回歸儉朴」、「人類觀念」的呼籲。相應的,「綠色營銷」、「從關心顧客到關心人類,從關注企業到關注社會」等一系列新的營銷觀念,也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企業從營銷觀念向社會營銷觀念轉變。依據馬克思等[張樂飛1]人的觀點,人本來就是社會的人,社會營銷既幫助企業增加利益,同時也要求企業回饋給社會,這樣才是真正的社會營銷。
市場營銷理論經歷4P-4C-4R三個階段,如圖6-3所示。4P最早是菲利普.科特勒在1967年提出的,後來,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媒介傳播速度越來越快,4P理論越來越受到挑戰。1990年美國勞特朋針對P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C營銷理論;再後來,2001年由美國學者唐·舒爾茨在C營銷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新營銷理論4R。代表了市場營銷理論從以產品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顧客為中心,後來隨著市場的發展,企業需要從更高層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起有別於傳統的新型的主動性關系,而推出的R的一個不斷完善地過程。
圖6-3營銷理論的歷史演變:4P—4C—4R
l 4P理論。4P營銷理論實際上是從管理決策的角度來研究市場營銷問題。從管理決策的角度看,影響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各種因素(變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不可控因素,即營銷者本身不可控制的市場;營銷環境,包括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二是可控因素,即營銷者自己可以控制的產品、商標、品牌、價格、廣告、渠道等。1960年,密西根大學教授傑羅姆·麥卡錫(E.Jerome Mccarthy)對各種可控因素歸納提出4P理論,即產品(Pro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四個維度:產品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物品,可以是有形產品,或者是無形的服務;價格是消費者願意支付產品的費用,調整價格對於市場策略有深刻的影響,需要根據產品的價格彈性,一般來說,會影響需求和銷售額;促銷代表各種市場營銷者使用的溝通方式,可以讓不同的群體可以了解產品;渠道指把產品放在正確的位置,讓消費者可以方便獲得。
l 4C理論。雖然4P橫掃近半個世紀,但到90年代,隨著消費者個性化日益突出,加之媒體分化,信息過載,傳統4P漸被4C所挑戰。從本質上講,4P思考的出發點是企業中心,是企業經營者要生產什麼產品、期望獲得怎樣的利潤而制定相應的價格、要將產品怎樣的賣點傳播和促銷、並以怎樣的路徑選擇來銷售。這其中忽略了顧客作為購買者的利益特徵,忽略了顧客是整個營銷服務的真正對象。以客戶為中心的新型營銷思路的出現,使顧客為導向的4C說應運而生。1990年,美國學者勞特朋(Lauteborn)教授提出了與4P相對應的4C理論。4C的核心是顧客戰略。而顧客戰略也是許多成功企業的基本戰略原則,比如,阿里巴巴「讓天下永遠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基本企業價值觀,以商家顧客為導向開發產品和服務。4C的基本原則是以顧客為中心進行企業營銷活動規劃設計,從產品到如何實現顧客需求(Consumer)的滿足,從價格到綜合權衡顧客購買所願意支付的成本(Cost),從促銷的單向信息傳遞到實現與顧客的雙向交流與溝通(Communication),從通路的產品流動到實現顧客購買的便利性(Convenience)。
l 4R理論[C2][張樂飛3]。顧客戰略為核心的4C說,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顯現了其局限性。當顧客需求與社會原則相沖突時,顧客戰略也是不適應的。例如,在倡導節約型社會的背景下,部分顧客的奢侈需求是否要被滿足。這不僅是企業營銷問題,更成為社會道德范疇問題。同樣,建別墅與國家節能省地的戰略要求也相背離。21世紀初,美國學者唐·舒爾茨(Don Shultz)提出了基於關系營銷的4R組合,受到廣泛的關注。4R闡述了一個全新的市場營銷四要素,即關聯(Relevance)、反應(Response)、關系(Relationship)和回報(Return),「側重於用更有效的方式在企業和客戶之間建立起有別於傳統的新型關系」。總之,4R理論以競爭為導向,在新的層次上概括了營銷的新框架,體現並落實了關系營銷的思想。
從4P、4C到4R,反映了營銷觀念在融合和碰撞中不斷深入、不斷整合的趨勢。因此,這三者不是簡單的取代關系而是發展和完善的關系。由於企業情況千差萬別,企業環境和營銷還處於發展之中,因而至少在一個時期內,4P還是營銷的一個基礎要素框架,4C也是很有價值的理論和思路。4R不是取代4P和4C,而是在4P、4C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所以不可把三者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根據企業的實際,把三者結合起來指導營銷實踐,有助於取得更好的效果。
3. 什麼是產品導向型和客戶導向型營銷
產品觀念是在生產觀念廣泛應用後出現的另一種經營觀念。由於在生產觀念下
企業通過大批量、低成本生產,使得人們的需求得到了基本的滿足,人們對產品的要
求也在提高。因此,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的是高質量、多功能、具有某些特色的
產品。產品導向型的組織應致力於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並應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使
產品不斷完善。
產品觀念在建立企業產品的質量形象,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但是,過分強調產品本身的完善而忽視了顧客對產品質量等方面的要求,會使企
業投入一些不必要的成本,降低產品的價格競爭能力。特別是對於面臨替代產品較
多,行業競爭比較激烈的企業,更會使企業競爭能力降低。
企業向目標市場提供什麼,不是由企業主觀決定的,而是根據目標市場顧客的要
求決定的。因此,企業應不斷地對目標市場顧客的需求特點及其發展變化進行研究,
從而根據顧客的需求變化不斷調整企業的產品和營銷組合策略。
4. 形象商品是什麼
產品形象是為實現企業的總體形象目標的細化,是以產品設計為核心而展開的系統形象設計。把產品作為載體,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色彩、材質、人機界面以及依附在產品上的標志、圖形、文字等,能客觀、准確地傳達企業精神及理念的設計。對產品的設計、開發、研究的觀念、原理、功能、結構、構造、技術、材料、造型、加工工藝、生產設備、包裝、裝潢、運輸、展示、營銷手段、產品的推廣、廣告策略等等進行一系列統一的策劃、統一設計,形成統一的感官形象,也是產品內在的品質形象與產品外在的視覺形象和社會形象形成統一性的結果。
5. 五種導向型工業的例子(越多越好)
技術導向型工業:電子微電子,晶元生產等高科技產業;如Intel晶元生產公司、AMD、蘋果、微軟、華為等。市場導向型工業,比如啤酒產業、印刷產業等,公司有青島啤酒公司、珠江啤酒、百威啤酒等。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動力指向型工業
生產成本中,能源比重大
主要就是,煉鋁廠、有色金屬冶煉(如煉銅廠)
動力指向型工業
生產成本中,能源比重大
主要就是,煉鋁廠、有色金屬冶煉(如煉銅廠)
原料導向型工業
區位選擇原因: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動(易變質等)
典型部門: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五種導向型工業的例子(越多越好) - :))) 技術導向型工業:電子微電子,晶元生產等高科技產業;如Intel晶元生產公司、AMD、蘋果、微軟、華為等.市場導向型工業,比如啤酒產業、印刷產業等,公司有青島啤酒公司、珠江啤酒、百威啤酒等.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市場導向性工業都有哪一些?越多越好 - :))) 普通傢具廠、啤酒廠、飲料廠、麵包廠、煉油廠
原料導向性工業都有哪一些?越多越好 - :))) 製糖廠、罐頭廠、水產品加工廠
技術導向性工業都有哪一些?越多越好 - :))) 技術導向型工業 區位選擇原因: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代表部門: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勞動力導向性工業都有哪一些?越多越好 - :))) 當然是勞動力導向型!而應該在京滬才對!如果是市場導向型.而且服裝業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那麼大型的服裝廠就不會在浙粵一帶了是勞動力導向型
市場營銷5個導向舉例 :))) 市場為導向、資源為導向、動力為導向、產品為導向、顧客為導向等,主要是根據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來確定營銷理念的.
動力導向性工業都有哪一些?越多越好 - :))) 動力指向型工業 生產成本中,能源比重大 主要就是,煉鋁廠、有色金屬冶煉(如煉銅廠)
工業導向型 :))) 原料導向型工業.德國魯爾是德國的產煤重地,魯爾區的煤礦豐富而且優質.其強大的重工業經濟正是依靠著本地的優質煤所發展起來的,雖然政府也致力於本地的產業結構優化,像電子化工等,但其主要優勢產業依舊是原料導向型工業
市場導向的市場導向 - :))) 企業以市場需求為中心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的營銷新觀念.相對於過去以企業為中心的舊觀念而言.核心是事事處處以得到顧客的滿意為目標,從而擴大銷售,獲取最大利潤.簡介 企業既重視顧客的需求,也重視競爭者,力求在顧客需求與競爭...
工業導向型 - :))) 原料導向型工業是以原材料為中心的,原料多產量就會高(但因此價格會受到影響)市場導向型工業是以市場需要為中心的(計劃生產),市場需求增大產量才會增加(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6. 產品形象的發展趨勢
(一)產品形象的非物質發展趨勢
1、產品形象是形成精神財富的因素
可口可樂成功地把一種碳酸飲料產品變成了一種精神文化,在全世界推廣美國精神和美國文化,從有形的物質轉化為無形的資產。不僅僅如此,我們從世界著名的企業如IT業的微軟、IBM、英特、蘋果……;汽車業的賓士、寶馬、奧迪、通用、豐田……;它們每天,時時刻刻都在左右和控制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這種影響早已不止是停留在通過使用產品來獲取功能需求的層面上,更多的是獲得了一種精神層面上的需求。不可想像的是,如果有一天這些企業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我們的生活不知變成什麼樣!還能構成我們的社會嗎?
產品形象所能產生的價值有物質的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它能產生非物質精神價值的一面。在可持續性發展、綠色設計、綠色經濟、非物質全球化過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刺激企業比以前更加嚴肅地考慮形象的概念。全球化迫使國內市場和國內經濟以緩慢但穩定的步伐向全球一體化邁進。在遠隔重洋的全球企業中,全球化推動了人們經驗、才智、信仰和情感的統一,這些人相互並不認識,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信奉不同的文化。但是這些人卻被聚集在一起,在一塊有著無盡挑戰的土地上競爭,他們要迎接這些挑戰。我們是誰?對這個問題的疑問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迫。事實上,它們來源於形象,它們掌握著商業活動,就好像掌控著自己命運一樣。
2、產品形象成為無形資產的因素
產品形象成為建立和維護產品信譽的一種有效手段。一方面,產品形象作為有形的物質功能部分,具有形式和功能,滿足人們的物質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產品形象作為無形的精神部分,影響和左右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
在可預見的將來,建立產品形象信譽和價值將是形象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企業將不得不用更多精力來管理這些無形資產。通過產品形象建立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對產品的忠誠度,使企業不斷創造出持久的經濟價值。
作為形象的結果,產品形象的力量呈現出獨特的特徵--形象無處不在、無處不顯,在我們的飯桌上、衣櫃里、寢室床上、窗前、甚至廁所里……。我們生活、工作、娛樂等等,處處都受是這種力量的作用,它不再是短暫的或者轉瞬即逝的,是長期的結果,力量幾乎是無盡的,改變了個人和企業的生活模式。
(二)產品形象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引擎
1、產品形象為形象經濟內涵作導向
形象經濟不單單是影響我們去買什麼,它還能幫助引導我們的感覺和行為方式。產品形象作為企業的個性標志,通過傳播、流通、購買、使用,使我們樂意去接受產品形象的影響,形成某種持久的價值觀念,是實現個人理想的物質體現。形象對於人們改善生活具有刺激作用,人們不只是從功能角度去選擇產品,同時也會從形象角度去選擇產品。因而,擁有某種產品品牌被看成是判斷人們自身進步的標志,成為人們向外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他們需要展現他們所希望的某種風格形象。
產品形象與社會相互影響著,並發揮作用。產品形象創造內涵是因為它們是社會發展的標志,人們不只是因為喜歡才選擇產品,而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出於享受和欣賞的需要。因此,受形象驅動的產品仍將作為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標志。毫無疑問,這些標志物將會變換,然而,它們仍將作為當代人的價值取向和內涵的表徵。
2、產品形象作為形象經濟驅動全球經濟發展
據《南方人物周刊》的視點報道:市場營銷專家西蒙·安霍爾特進行了一項有關形象價值的調查,通過對來自世界35個國家的25907人進行調查,接受調查者對自己和其它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人口、投資潛力以及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進行評估。其中對單個國家的形象以及對其未來經濟表現的預期進行民意調查,隨後藉助調查結果來計算這個國家的形象的價值。報告中指出了品牌形象對一個國家的未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被認為形象價值最高的前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178930億美元,日本62050億美元,德國45820億美元。這三個國家也是當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影響全球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國家,也是擁有最多著名品牌的國家。他們憑借著產品形象所產生的巨大經濟價值及眾多對品牌形象忠誠的消費者,形成強大的誘惑力,緊緊抓住世界市場的發展脈搏,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推動著全球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全球跨國集團瓜分經濟利益蛋糕最好的機遇。形象經濟的發展跨越了國家、區域的界限,形成共同的利益關系。肯特o沃泰姆在《形象經濟》一書中把形象譽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增長引擎,他認為:全世界的人們都將在品牌、明星和娛樂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和更多的精力,而形成形象經濟的輸出部分,消費者的信任將使品牌得到優先選用,品牌忠誠成為消費者聯結的紐帶而帶來重復的消費。
形象的游戲不只是滲透;它也越來越具有侵略性。因此,形象所帶來的經濟回報是非常可觀的。
7. 什麼是形象產品
產品形象(Procts Identity 簡稱PI)
什麼是產品形象?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哈耶克認為"形象"是宇宙以及人類社會"外在秩序"之形狀與"內在秩序"之象徵的統一,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最高范疇。"形象"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溝通方式,形象具有超越地域,文化,語言的溝通能力,形象具有強大的信息表達能力,形象可以發揮極大的品牌整合力量。品牌是形象的符號,品牌是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符號價值的統一。
8. 品牌形象的種類有哪些
品牌形象包括包裝、生產經營環境、生產經營業績、社會貢獻、員工形象等種類。
引起品牌形象樹立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們對品牌的聯想,或者說一提到品牌名消費者便會想到一些東西。這種聯想使品牌形象與眾多事物聯系起來,驅動形象的建立、發展。
品牌形象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是營銷活動渴望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體主觀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前景等影響,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個聯想性的集合體,品牌形象是一種資產,品牌形象應具有獨特個性。
品牌知名度是指品牌被公眾知曉的程度,是評價品牌形象的量化指標。考察知名度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即:公眾知名度、行業知名度、目標受眾知名度。
所謂品牌的公眾知名度,是指品牌在整個社會公眾中的知曉率,所謂行業知名度是品牌在相關行業的知曉率或影響力,所謂目標受眾知名度是指品牌在目標顧客中的影響力。
產品或服務提供者的形象也是驅動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古語雲:嚴師出高徒、將門出虎子,人們常依這種觀念去評價品牌形象。提供者的形象硬性的指標有科技能力、企業規模、資產狀況、服務狀況、人員素質等。
在品牌形象的樹立過程中,營銷者常利用已有的企業自身的形象,如五糧液集團推出一種新品牌酒類時,使用的廣告語為「系出名門」,欲借「五糧液」的美好形象驅動新品牌形象的確立。
9. 阿瑪尼形象產品有哪些
摘要 親,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