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大名貴菌類有哪些
十大名貴菌類有:冬蟲夏草、羊肚菌、松茸、牛肝菌、雞樅菌、虎掌菌、黃綠蜜環菌、雞油菌、鵝蛋菌、綉球菌。
3、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別名:鬆口蘑、芋頭菌,是一種珍稀名貴的食用菌,營養十分豐富,有入葯強身、抗癌等作用,具有最喜愛的產品,人工栽培難度較大,還處於半人工栽培。售價每公斤500-600元。
㈡ 菌類食物都有哪些
菌類食物有蘑菇、黑木耳、銀耳、香菇、金針菇、油菇、樺樹菇、猴頭菇、榛蘑、亮菌、牛肝菌、石耳、靈芝、茯苓、冬蟲夏草。
1、黑木耳
又名黑菜、木耳、雲耳,屬木耳科,木耳屬,為我國珍貴的葯食兼用膠質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認的保健食品。我國是黑木耳的故鄉,中華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農氏時代便認識、開發了黑木耳,並開始栽培、食用。《禮記》中也有關於帝王宴會上食用黑木耳的記載。
2、銀耳
銀耳是擔子菌門、銀耳綱、銀耳目、銀耳科、銀耳屬真菌的子實體,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銀耳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直徑5-10厘米,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彈性。
銀耳作為我國傳統的食用菌,歷來都是深受廣大人民所喜愛的食物,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銀耳多糖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3、猴頭菇
猴頭菇為齒菌科真菌猴頭菌的子實體,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
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
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
4、香菇
香菇屬擔子菌綱(Basida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屬(Lentinus),學名Lentinusedodes,起源於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國久負盛名的珍貴食用菌。我國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香菇也是我國著名的葯用菌。歷代醫葯學家對香菇的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
5、榛蘑
榛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菌的子實體。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一些發達國家列為一類食品。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後棕褐色。
榛蘑7~8月生長在針闊葉樹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山區林區淺山區的榛柴崗上。被人們稱為「山珍」、「東北第四寶」。
㈢ 菌類的產品都有哪些是不是常吃菌類可以養生
常見的菌類有銀耳,黑木耳,大花菇,姬松茸,猴頭菇等他們的營養成分很高,都是養生的精品,詳見中#華#山#珍#網
,上面有各種山菌產品,分類多,種類全。信息滿。
㈣ 常見食用菌種類有哪些
1、香菇:香菇多糖和香菇嘌呤能提高T細胞的活力,可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功能。
2、金針菇:富含賴氨酸和精氨酸,能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同時金針菇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胃腸蠕動,預防胃腸道癌症等疾病。
3、姬菇:含有抗腫瘤細胞的硒、多醣體等物質,對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抑製作用,而且還有免疫特性。
4、木耳:富含中鐵和維生素K,可防治缺鐵性貧血,預防血栓症的發生,同時還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
5、銀耳:銀耳含有的酸性多糖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抗腫瘤作用;增加皮膚的彈性和細膩度,預防胃腸道疾病。
(4)菌類產品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食用菌是高等真菌中一類能形成較大子實體, 可供人類食用的真菌類總稱。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被國內外稱為「山珍」,「優質食品的頂峰」 。食用菌風味獨特,含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還具有重要的醫療保健功能。
㈤ 菌菇種類有哪些
菌菇種類較多,約有36000餘種,常見的有香菇、金針菇、茶樹菇、雞腿菇、草菇、猴頭菇、杏鮑菇等。
菌菇又稱蘑菇,是一種可食用真菌,食用部位為子實體,即地面長出的部分。
1、香菇
紅菇的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後平展,幼時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色深紅至暗(黑)紅,邊緣較淡呈深紅色,蓋緣常見細橫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菌褶白色,老後變為乳黃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
㈥ 常見的食用菌有哪些和食用菌的功效
古今中外,眾多國家都將食用菌奉為深受喜愛的食品。常見的食用菌有很多種。下面是我給你介紹的常見的食用菌和食用菌的功效,希望對你有幫助。
香菇
香菇又名花菇、猴頭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中國歷代醫學家對香菇均有著名論述。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葯用價值也不斷被發掘。香菇中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有益。
木耳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其中以四川通江黑木耳為最優,自古被譽為聖品,多次進獻皇宮,2005年獲溫家寶總理親自考察調研。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葯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草菇
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 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紅菇
紅菇風味獨特,香馥爽口。其味較之任何菇類無法倫比的鮮甜可口;並含有人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治療腫瘤尤其肺部腫瘤、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明、清兩朝,每逢中秋節前,當地官府必派人護送一批紅菇到京都進貢,因而馳名遐邇。
杏鮑菇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杏鮑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猴頭菇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牛肝菌
牛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
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雲南省各族群眾喜愛採集鮮菌烹調食用。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慣,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雲南省從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銷往西歐,極受歡迎,供不應求。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世界許多國家,例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東非等都有竹蓀分布。我國分布范圍也很廣,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及台灣等省區都有採集到竹蓀的報道,但各地的竹蓀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優。
口蘑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
口蘑的主要產地在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這種蘑菇通常運到張家口市加工,再銷往內地。由於蒙古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贊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產在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詩人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我國主要產茸區有香格里拉產茸區、楚雄產茸區和延邊產茸區等地區,其中香格里拉產茸區佔全國總產量的70%,是連續30年的松茸出口冠軍。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葯用菌類。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採集、食用。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松茸在日本被奉為“神菌”。 日本人習慣於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補形”,食之具有強精補腎,健腦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
茶樹菇
茶樹菇原為江西廣昌境內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茶樹菇主要分布在北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熱帶地區卻罕見,極冷極熱的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發育,茶樹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養方法來進行栽培。
1、增強體質
食用菌對人體有增強體質,有扶正固本、扶正祛邪的治療作用,所以對許多的疾病都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配合各種葯物能加速各種疾病的康復,並可降低葯物的副反應,降低抗生素等各種葯物用量。食用菌對機體的這一作用中醫稱之謂扶正固本。
2、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種漸變性的、症狀不很強烈的疾病。慢性病是某些組織、器官退行性變化或感染病毒造成的。慢性病會使人降低工作能力,失去生活情趣。慢性疾病用常規葯物治療效果非常有限,對疾病只起抑制症狀作用,而疾病本身大多是在症狀消失後靠自身康復能力消除的。
3、食用菌治療慢性病機理
食用菌治療慢性疾病有非常良好效果。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源都是細胞病變。而食用菌真菌多糖成分有修復細胞損傷、提高細胞受體敏感性、恢復內分泌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環,提高機體自身康復能力的作用。
食用菌所含有的三萜類成分有安神、解痙、降低血液黏度、提肝功能等作用。核苷類、靈芝鹼有增強組織生理功能的作用。食用菌各種成分有機配合應用,對機體能發揮全面調理、促進機體自身康復的作用。
食用菌所含的多糖等成分就是生物反應修復劑,就是扶正固本的保健品。在各種食用菌中靈芝的作用最為顯著、全面。
食用菌治療慢性疾病是從消除疾病的形成機制出發,即先治病後治症,所以消除症狀見效慢。這一點和西葯治療疾病有很大的不同。西葯治病大多是先治症,所以見效快。食用菌治病療程較長,但效果穩定,對人體不會有副反應,且對整體健康還有利,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的,疾病的根源是由細胞的病變引起的。細胞突變,人體免疫力下降,人就容易生病,久而久之,人就會患上慢性病或不治之症。
細胞的病變除遺傳等先天因素外,是由細胞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引起的,比如細胞膜的防禦能力不足,導致細胞體的免疫力下降;而細胞膜的免疫力和防禦功能顯然又與組成細胞膜的多糖體有關,食用菌的真菌多糖可使細胞膜的多糖體完好無損或修復,就相當於給細胞穿上金盔鐵甲或增加保護層,有效的保護了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整個細胞體,從而保證了細胞的活力和正常生理功能,促進人體組織、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正常,達到了人體的健康。
食用菌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l2及鐵、鎂、鈣、磷等多種礦物元素,這些物質都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不可少的,對維持兒童發育和預防疾病也有特殊作用。
如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維生素D是促成鈣質形成骨骼的必要物質,能防止佝僂病的發生;維生素C可以防止兒童患壞血病,每百克草菇含維生素c高達210毫克。
據報道。以金針菇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的益智飲料,具有提高兒童智商的功效,這是因為食用菌中的雙鏈DNA和B族維生素有加強兒童神經系統功能和提高記憶力的緣故。還因為食用菌中含有豐富的鐵、磷和B族維生素,所以兒童常食食用菌對於其智力發育十分有益。
經過篩選的木耳其含鐵量每百克高達184.6毫克,這對於輔助治療和預防兒童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尤為有效。食用菌中所含的豐富的礦物質還可中和肉類食品的酸性,提高血液的pH值,使人保持精力充沛。
食用菌中的干擾素誘導劑是一種低分子糖蛋白,能嵌入肝炎、帶狀皰疹、流感等病毒顆粒,抑制其增殖。腺嘌呤則有抵抗感冒和結核的作用。
此外,食用菌中含有的30多種酶具有特殊的開胃香味,並能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助於提高兒童的食慾和保持良好的體形。
㈦ 食用蘑菇種類大全
可食用的菌菇類包括很多,菌菇類是蘑菇,生長在叢林當中,每次在下雨過後會出現真菌的繁殖,真菌繁殖出來的蘑菇都是稀有品種,野生的價格會比較名貴,但是在蘑菇的選擇上要注意顏色鮮艷的蘑菇是毒蘑菇,凡是顏色越丑的蘑菇又沒有毒,食用蘑菇的種類究竟有哪些呢?
食用菌有多少種
類群劃分
根據高等大型真菌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點,以及我國菌物科學家長期以來致力研究開發的進展,許多名貴珍稀菇菌已被人們馴化栽培,形成產業化商品上市的結果,使名貴珍稀菌的類群的劃分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這里以現有觀點,綜合劉貴培等(2009)的劃分,大體分為以下三類。
(1)瀕危類主要是那些菇種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及對生境要求或因產地分布區域極為狹窄,棲息地或宿主遭到嚴重破壞,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甚至幾近絕跡,而且殘存的種群仍受到嚴重的威脅。諸如塊菌、松茸、乾巴菌、冬蟲夏草等。據雲南貿易真菌多樣性調查考察,瀕危類群菇菌只佔整個菌物類群的1.1%,說明品種極少,且處境極為瀕危。此類品種已引起重視,如松茸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2)珍稀類珍稀類群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為我國重要的自然生物可利用資源。諸如腹牛肝菌屬(Gastroboletus)、紅菇屬(Russula)、鵝膏屬(Amanita)、軸腹菌屬(Hydanangi-urn)、雞縱菌屬(Termitomycesspp)。
這些珍稀種群有30多種大都屬於單型種,中國特有特殊種屬,區域性分布代表類群,成為演化過程中的孑遺或殘遺種,對生態環境植被恢復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和生態學意義。人工栽培雖有成功的報道,但只聞其名,市場不見其貨,價格仍處貴位。
如羊肚菌、牛肝菌、紅菇、綉球菌、白參菌、雞縱菌等雖有報道栽培成功,但市場產品奇缺,現有價格為,羊肚菌干品1500-3000元/千克,紅菇干品400元/千克,雞縱菌鮮品150元/千克,因此仍然是穩坐"珍"位。
(3)稀少類主要指的依賴天然野生的林木外生菌根菌和與昆蟲類共生的類群。諸如塊菌、松茸、牛肝菌、雞土5L菌、紅菇、虎奶菇、紫丁香蘑、雞油菌、松乳菇、奧德蘑(水雞縱)、綉球菌、青頭菌、珊瑚菌、黃柄雞油菌(喇叭菌)、梭柄乳頭菇(老人頭)等。這些珍稀品種產品數量極少。《中國食用茼年鑒))2007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松茸產量僅有1535噸,牛肝菌16172噸,羊肚菌1082噸。這三種產品總和為18789噸,僅占列表統計的食用菌
㈧ 常見的食用菌有哪些
食用菌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香菇、木耳、草菇、平菇、秀珍菇、金針菇、杏鮑菇、茶樹菇、銀耳、猴頭菇、牛肝菌、紅菇、竹蓀、口蘑、鬆口蘑(松茸)、靈芝、冬蟲夏草等。平常比較少見的食用菌種類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
香菇
香菇又名花菇、猴頭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中國歷代醫學家對香菇均有著名論述。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葯用價值也不斷被發掘。香菇中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有益。
木耳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其中以四川通江黑木耳為最優,自古被譽為聖品,多次進獻皇宮,2005年獲溫家寶總理親自考察調研。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葯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草菇
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 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紅菇
紅菇風味獨特,香馥爽口。其味較之任何菇類無法倫比的鮮甜可口;並含有人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治療腫瘤尤其肺部腫瘤、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明、清兩朝,每逢中秋節前,當地官府必派人護送一批紅菇到京都進貢,因而馳名遐邇。
杏鮑菇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杏鮑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猴頭菇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牛肝菌
牛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
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雲南省各族群眾喜愛採集鮮菌烹調食用。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慣,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雲南省從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銷往西歐,極受歡迎,供不應求。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世界許多國家,例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東非等都有竹蓀分布。我國分布范圍也很廣,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及台灣等省區都有採集到竹蓀的報道,但各地的竹蓀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優。
口蘑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
口蘑的主要產地在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這種蘑菇通常運到張家口市加工,再銷往內地。由於蒙古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贊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產在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詩人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我國主要產茸區有香格里拉產茸區、楚雄產茸區和延邊產茸區等地區,其中香格里拉產茸區佔全國總產量的70%,是連續30年的松茸出口冠軍。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葯用菌類。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採集、食用。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松茸在日本被奉為「神菌」。 日本人習慣於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補形」,食之具有強精補腎,健腦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
茶樹菇
茶樹菇原為江西廣昌境內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茶樹菇主要分布在北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熱帶地區卻罕見,極冷極熱的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發育,茶樹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養方法來進行栽培。
㈨ 食用菌有哪些種類
世界已知食用菌(包括葯用菌)大約有2000多種。目前已經進行人工栽培或實驗栽培的食用菌種類有200多種,其中包括已經進行大規模栽培的香菇、滑菇、黃傘、平菇、紅平菇、榆黃蘑、姬菇、秀珍菇、鮑魚菇、元蘑、鳳尾菇、杏鮑菇、白靈菇、黑木耳、毛木耳、金耳、銀耳、榆耳、槐耳、蛹蟲草、豬苓、茯苓、竹蓀、猴頭菇、靈芝、雲芝、蜜環菌(榛蘑)、假蜜環菌、金針菇、巴西蘑菇、真姬菇、大球蓋菇、灰樹花、楊樹菇、茶薪菇、金福菇、毛頭鬼傘(雞腿菇)、雙孢蘑菇、四孢蘑菇、大肥菇、草菇、銀絲草菇、大球蓋菇、草地蘑菇、長根菇、虎奶菇、牛舌菌、桑黃、裂褶菌、硫磺菌、綉球菌、竹黃等。還有正在進行半人工栽培試驗研究的鬆口蘑(松茸)、羊肚菌、冬蟲夏草、美味牛肝菌、塊菌、鉚釘菇等珍稀食用菌。
食用菌攝取營養的方式分為主要有腐生、共生、寄生和兼性寄生四類,目前人工能夠栽培的幾種食用菌大多數是腐生的,稱為腐生菌。它們需要的營養都是從死亡或腐朽的生物體及其製品中獲得,腐生菌又分木腐菌與草腐菌兩類。生長在死樹、枯枝等木材上的食用菌,叫做木腐菌,如平菇、香菇、金針菇、滑菇、木耳、猴頭等;生長在柴草、糞肥等糞草上的食用菌,叫做草腐菌,如草菇和雙孢菇。木腐菌,人工栽培時應以木屑或段木等為主要原料;草腐菌以糞草為主。二者在分解利用纖維素、木質素方面有差別,為食用菌選擇栽培原料和從營養類型上進行品種搭配奠定了基礎。^_^望採納^_^
㈩ 菌類食物有哪些
菌類品種繁多,如香菇、金針菇、雞爪菇、蘑菇、平菇、草菇、猴菇、松茸、雞叢菌、雞腿菇、鵝蛋菌、銀耳、黑木耳、牛肝菌、鮑魚菇、球菌菇等,食用時,可選擇其中的3~5種,炒、燒、燴、燉均可,也可用來涮火鍋,或者做涼拌菜。如果是經常熬夜,應每天至少食用1頓菌類食物,這樣才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自身抗病能力。
菌類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口感都非常好,但多數蛋白質類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又是非常豐富的。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脂肪的過多攝人是誘發許多中、老年疾病的重要原因 。
所以在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食物中,菌類是首選食物 。並且菌類中的蛋白質白質還有自己的特點 。其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平均占氨基酸總量的30%,例如香菇,最高可達36%以上,與大豆基本持平或稍高。其中蛋氨酸、胱氨酸的數量較一般畜肉、豆類蛋白質中的含量相對要高。因而其生理價值也較高。尤其是色氨酸的含量,在植物界中算是最高的一類食物了。
多數食用菌種含麥角固醇(維生素D2的前體)比較豐富,尤其是香菇,其麥角固醇含量是大豆的21倍。菌類中還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提高葉酸的利用率,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
缺乏維生素時,可以造成巨紅細胞性貧血,一般植物性食物中沒有這種維生素,而菌類食物中都含有數量不等的維生素B12。除此之外,菌類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以及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D。維生素D不僅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 還對心肌功能不全症有一定的療效。
刺激腸蠕動,加速糞便從腸道的排出,減少了糞。
便中致癌因子與腸道接觸的機會,同時膳食纖維吸收水分,增大了糞便的體積,降低了致癌因子的濃度,有利預防結腸癌的發生。
膳食纖維中的果膠能結合膽固醇,木質素能結合。
膽酸,可以增加膽固醇及其代謝產物在糞便中的排泄數量,因而減少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