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棕櫚油的工業用途主要分為哪幾類
棕櫚油的工業用途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從棕櫚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類、環氧棕櫚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類產品;另外一類是油脂化工類產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這幾種產品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化學方式生產出各種衍生產品。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長度在C12-C14和C16-C18碳鏈的油脂,其中棕櫚仁油、棕櫚硬脂、棕櫚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2. 哪些食品是用棕櫚油製作的,長期吃好不好
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這種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麵、薯片、餅干、點心、氫化油、調和油等等。
雖然棕櫚油是僅次於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國際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烹調油。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少用來烹飪。主要是因為棕櫚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棕櫚酸和硬脂酸,總共可達50%以上,對於心腦血管系統的危害很多。因此,如果作為日常食用油來食用,對於身體的危害可想而知。長期吃肯定不好。
3. 棕櫚油的功效與作用 有哪些食品用途
棕櫚油的功效和作用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棕櫚油含均衡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酯。50%的飽和脂肪酸,4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10%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人體對棕櫚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過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樣,棕櫚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棕櫚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膽固醇提高的物質在棕櫚油中含量微乎其微,棕櫚油中富含的天然維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類胡蘿卜素和亞油酸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益。
此外,棕櫚油像其它普通的食用油一樣是熱量的來源,也很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新近的許多研究證實,當用棕櫚油替代飲食習慣中的大部分其它油脂時,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沒有明顯上升。
棕櫚油的食品用途
氫化棕櫚油
氫化棕櫚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東國家有著很廣泛的市場,這些市場通常將其當作酪脂類產品使用。
起酥油
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純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種,嚴格來說,每一種食品的製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但也有適用於多種食品的通用型起酥油,通常是用來煎炸和烘培食品,如薯條、蛋糕、餅干、夾心餅和麵包等食品。通常起酥油的生產、使用過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配料搭配,才能適用於不同的產品,如冰激凌、不同風味的餅乾等。
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組成的乳化物,最初發展人造奶油是為了仿造奶油,但現在已經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產品,其中棕櫚液油適用於製造液態人造奶油,棕櫚硬脂更適合於製造固態人造奶油。
煎炸油
這是棕櫚油在食品工業中最廣泛的用途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不容易與酸質聚合、有著益於健康的脂肪酸組成。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的方便麵生產中,絕大部分是用棕櫚產品來煎炸面餅,而在中國市場,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煎炸食品也開始使用棕櫚產品來進行製作。
專用油脂
棕櫚油和棕仁油都是生產專用油脂的理想原料,專用油脂主要用於糖果、特別是巧克力類食品的生產。其中棕仁硬脂由於其物理性質非常接近於可可脂,因此又被稱為「代可可脂」。
4. 棕櫚油都被用於哪些領域
傳統意義上的棕櫚油大都作為烹調油食用,與花生油和菜籽油相比,棕櫚油價格相對較低,其濁點低於10攝氏度,具有較穩定的抗氧化性,是熱帶地區大眾烹調油的首選。由於棕櫚油不含亞麻酸且飽和程度高,用其煎炸的食品不會產生不良氣味,且熔點低(22攝氏度),故棕櫚油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工業煎炸油,大量的用於薯條、膨化食品和方便麵的生產過程中。棕櫚油還是製造食用黃油和人造奶油的重要材料,用其油脂中分煉出的起酥油是製做蛋糕和高檔餅乾的重要原料,分煉出的烘焙油脂烘烤的麵包口感好,保質期長,不易變味。除此之外,棕櫚油含有大量的類可可脂和代可可脂,也是製作巧克力、糖果、冰淇淋、脫脂乳、咖啡伴侶和乳酸酪重要原料。
5. 哪些食品是用棕櫚油製作的,長期吃好不好
方便麵中油脂是棕櫚油,麥當勞、肯德基使用的是棕櫚油.不單是快餐店,為了順應消費者的要求,很多食品製造商都把原來用起來得心應手的氫化植物油產品換成了天然棕櫚油。由於棕櫚油價格較低,烹調時油煙較少,製作食品時口感好,顏色又明艷美麗,它已經成為食品製造商的新寵。棕櫚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熔點為40度的棕櫚油 (註:指要達40度才能熔化成液體的棕櫚油),只能用於做肥皂和化妝品;熔點為24度的,可以用來炸方便麵和做糕點;熔點為12度的可以作為食用植物油。但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櫚油。這樣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壓等病。 棕櫚油是植物油中品質最差的一種,它含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不利於人體健康。
6. 棕櫚油屬於什麼行業是如何加工而成的
棕櫚油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81年,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佔了很大比重,約為9%。那麼棕櫚油屬於什麼行業?是如何加工而成的?
7. 哪些食品是用棕櫚油製作的,長期吃好不好
氫化棕櫚油是由棕櫚油提煉而制,主要是作為酪脂類產品被使用,在曲奇餅干、冷飲、月餅等食品中應用較為廣泛。
起酥油是由棕櫚油提煉而成的,屬於純油脂,在煎炸和烘培中應用較廣,在薯條、蛋糕、麵包中基本都有使用。棕櫚油的一個重要應用途徑就是製造人造奶油,在目前市場上的各種液態和固態人造奶油產品中,有很多是使用棕櫚油製造的。煎炸用油也是棕櫚油的一個重要應用途徑,目前市場上的方便麵絕大多數都是使用棕櫚油炸制的。棕櫚油是製作糖果油脂的理想原料,在一些巧克力和糖果製作過程中,棕櫚油被廣泛使用。
健康的吃油方法,就是要定期換油吃。
「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有三類: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三者的攝入最好達到1:1:1。不同品種的食用油里的脂肪酸構成、微量元素含量都不同,因此建議定期更換食用油。其中,動物油脂、椰子油和棕櫚仁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橄欖油、茶油、棕櫚油、花生油、米糠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尤以前兩者更多,含量分別為83%和79%;而玉米油、大豆油及葵花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可見,食用油品種的更換也要有規律,如果只在玉米油和大豆油之間更換,就只「富」了多不飽和脂肪酸,達不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8. 棕櫚油是什麼做的 棕櫚油的簡介
1、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
2、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3、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9. 哪些食品是用棕櫚油製作的,長期吃好不好
棕櫚油在常溫下呈半固態,其稠度和熔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市場上常把低酸值的棕櫚油叫做軟油,高酸值的油則叫做硬油。
1.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穩定性較好,不容易發生氧化變質,煙點高,故用作油炸食品很合適。
2.可將棕櫚油進行分提,使固體脂肪與液體脂肪分開。其中固體脂可用來代替昂貴的可可脂作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液體油脂用作涼拌或烹飪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經分提的棕桐油用於制皂工業。用棕櫚油生產的肥皂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較強的去污能力。
3.棕櫚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500—700ppm)和維生素E(500—800ppm)。為了進一步提高棕櫚油的營養價值,研究提高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工作已在積極進行,國外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新鮮的棕櫚仁油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有如固體的稠度,具有令人喜愛的核挑香味。棕櫚仁油在貯藏時容易氧化分解,氣味變得辛辣。
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作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
10. 棕櫚油是做什麼用的
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業。它被當作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像其它食用油一樣,棕櫚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進健康。
棕櫚油是脂肪里的一種重要成分,屬性溫和,是製造食品的好材料。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看來,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含量讓食品避免氫化而保持平穩,並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適合炎熱的氣候成為糕點和麵包廠產品的良好佐料。
(10)棕櫚油和哪些產品相關擴展閱讀
2017年4月有相關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以上高溫精煉過程中,棕櫚油比其他植物油會產生更多的氯丙醇酯、縮水甘油酯。隨後,一些媒體關於食品中氯丙醇酯、縮水甘油酯毒性的報道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4月6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7年第2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
氯丙醇酯是氯丙醇類化合物與脂肪酸的酯化產物,有多個種類,食品中檢出量較高的是3-氯丙醇酯。在穀物、咖啡、魚、肉製品、馬鈴薯、堅果和以植物油為原料的熱加工油脂食品中,都有3-氯丙醇酯檢出。其中,精煉植物油等食品中檢出3-氯丙醇酯的報道逐漸增加。
在油脂精煉過程中,縮水甘油酯通常會伴隨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縮水甘油酯含量也高。「其含量水平與原料種類有關,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櫚油,更容易產生3-氯丙醇酯。
專家建議,高溫煎炸的烹調方式本身就不被提倡,此外,單一油種的脂肪酸構成不同,營養特點也不同,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只吃一種油,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更有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