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有哪些做零信任安全的廠商
1.零信任的廠商還是很多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深信服,華為,騰訊安全這些大廠都有在這方面做領頭羊。
2.另在其他的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也在做,例如重慶豬八戒網,北京的指掌,薔薇,杭州的雲締等等。
一、 零信任的發展及理念
零信任是一種理念,以「持續認證、永不信任」為核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網路邊界泛化帶來的安全風險。零信任安全,也稱零信任架構、零信任網路架構、ZTA 、ZTNA等,還有時稱為無邊界安全(perimeterless security),此概念描述了一種IT系統設計與實施的方法。零信任安全模型的主要概念是「持續驗證,永不信任」,即不應默認信任設備,即使設備已經連接到經許可的網路(例如公司區域網)並且之前已通過驗證。
二、零信任安全的廠商
在中國,除了傳統安全廠商和具備安全能力的科技公司,許多初創公司在近幾年也加入到零信任的實踐之中。據統計,目前中國零信任行業已有將近百家企業參與其中。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實踐零信任安全理念的企業之一,指掌易是一家深耕網路安全領域10餘年,在堅持技術創新與拓展市場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網路安全戰略,為產研領域持續貢獻價值的企業。
三、指掌易近日榮譽
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路安全管理局指導下,中國信通院安全所正式發布「網路安全能力評價工作組成員單位」名單,指掌易憑借在移動安全和零信任安全領域的技術領先實力與傑出的市場表現,成為首批網路安全能力評價工作組成員單位。這是對指掌易的認可和肯定。
② 國內的資料庫安全廠家有哪些(真正的原廠商,貼牌的不算)
國內真正做資料庫安全的廠商不多,像啟明星辰、網御星雲、安恆都有資料庫審計產品,雲圖、鼎甲有資料庫脫敏產品,中安威士(以前叫北京中安比特)有資料庫審計、資料庫防火牆、資料庫加密和資料庫脫敏產品。其餘大都是貼牌的,很可能不是原廠商。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③ 各大安全廠商的優勢
各大安全廠商的優勢具體回答如下。
天融信、啟明、網御、綠盟都是傳統的綜合安全廠商,產品線、產品資質和公司資質都比較全,全國各地都有廠家的辦事處,服務也有保障,產品方面各有優劣。
深信服是05年後快速增長的安全公司,主要強調應用交付,避免和傳統廠商正面交鋒,網神是從聯想網御分出來的,研發能力已經比較落後,產品更新換代較慢,好像被360收購了,不知道下一步怎麼發展。
啟明天融信:做關系,和各方面關系很好。入侵檢測、UTM、SOC較好。
綠盟:技術挺好,用戶體驗很差,復雜。DDOS、漏掃較好。
深信服: 技術和用戶體驗可以,服務響應很快。
啟明是以入侵檢測起家的現在依然是做的最好的,UTM毋庸置疑比其他家的下一代防火牆靠譜多了。
SOC國內還算能用的,數據採集和數據流處理不錯比其他家強,弱點是由於數據處理過程復雜性能是瓶頸,分析和挖掘能力不足。
④ 國內的資料庫安全廠家有哪些(真正的原廠商,貼牌的不算)
國內真正做資料庫安全的廠商不多,像啟明星辰、網御星雲、安恆都有資料庫審計產品,雲圖、鼎甲有資料庫脫敏產品,中安威士(以前叫北京中安比特)有資料庫審計、資料庫防火牆、資料庫加密和資料庫脫敏產品。其餘大都是貼牌的,很可能不是原廠商。
⑤ 國內有哪些做移動安全的廠商
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現在移動安全的廠商還是很多的,比如大家熟知的,華為,騰訊安全這些大廠都有在做移動安全。還有一些就是專注做移動安全行業的廠商,比如北京的指掌易。大廠有大廠的優勢,至少是品牌比較大,知曉的人多,缺點可能就是網路安全的產品都會兼顧,不僅僅是做移動安全,在這塊反而沒有那種專注做移動安全的廠商好。我上面說的指掌易就是專門做移動安全起家的廠商,實力也很強勁。
⑥ 各大網路安全廠商(天融信、啟明、綠盟、網域、深信服等)的硬體設備優劣之處是
我們一一看下這些網路安全公司的特點
當然國內還有其它一下知名的網路安全公司
網康:與深度信任和網域技術一樣,康康也更專注於網路行為管理、防火牆等產品。但是,下一代防火牆不太可能通過資格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所謂的下一代防火牆實際上只是一種噱頭,只有通過國家檢測,才敢調用第二代防火牆。事實上,「下一代防火牆」,本身就是一個疾病句,我想問「下一代防火牆」出來後應該叫什麼?
最近聽到的消息,網上,已經是360買了,我也真的想說360是真正富有的各種收購公司,只有網路安全公司,我已經知道很多,包括網路康、網神等知名廠商。
⑦ 網路工程師
網路工程師包括如下:
路由交換方向:通常是在集成商或外包服務商,給運營商或大型企業、政府機關提供服務,也可以去集成商工作,只不過運營商方向側重傳輸網、廣域網和園區接入技術。這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方向,待遇方面也越來越不那麼吃香。現在思科已經沒落了,國內除了Cisco外,用的較多的廠商有:H3C、華為、銳捷。由於市場競爭太大,有些小的集成商往往什麼都干,接觸到高端技術層面機會有限,很多最後淪為庸庸碌碌,網路、弱電、裝修、音響、安防什麼都做。搞路由交換的起薪很低,3、4k大有人在,但是真正上手過運營商級別的大型網路的還是不多,如果你能自稱調試過大型網路線上BGP,工資請至少往15k以上要(一線城市);
網路安全方向:通常是在安全服務商和比較大的集成商工作,給政府機關、軍警單位、比較有錢的企業工作,做網路安全需要對路由、交換的安全方面了解外,還需要熟悉很多廠商的防火牆、IPS、簽密驗簽系統、應用交付、證書體系、監控告警系統有廣而深的了解,還需要了解一些黑客攻防技術,如果懂腳本和編程就更好了,網路安全有從網路和編程兩個不同的角度發展的路線,但最後都是殊途同歸。其實真正不依賴漏掃工具能搞滲透的鳳毛麟角,多數都是做常見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的安全產品廠商有:Cisco、PaloAlto、Juniper、CheckPoint、天融信、山石網科、綠盟、深信服。搞安全也有走低端路線的,最後淪為每天給pc掃漏洞,給電腦打補丁這種。這個方向的起薪比較高,可能一進來就6、7k以上;
語音、無線方向:專門做這個的公司並不多,這類的項目機會也相對較少,學習的材料也相對難找,客戶多是外企和很有錢的單位,雖然做這個的不多,需求量也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能精通的話絕對是搶手人才。在語音方面,Avaya和Cisco是領頭羊,無線方面Aruba、Cisco、H3C、華為在國內的表現都不錯。
應用交付、性能分析、優化:這個屬於劍走偏鋒的發展方向,一般的
⑧ 十大網路安全上市公司
2021年中國網路安全企業十強排行榜中,十強企業分別為:
1、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企業級安全、雲計算與IT基礎架構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公司立志於承載各行業用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基石性工作,從而讓各行業用戶的IT更簡單、更安全、更有價值。
2、奇安信。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安信,股票代碼688561)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網路空間安全市場,為向政府、企業用戶提供新一代企業級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憑借持續的研發創新和以實戰攻防為核心的安全能力,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安全運營技術的網路安全供應商。
3、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由留美博士嚴望佳女士創建,是國內極具實力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網路安全產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務與解決方案的綜合提供商。2010年啟明星辰集團在深圳A股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碼:002439)。
4、天融信(南洋股份)。天融信科技集團(簡稱天融信)創始於1995年,是中國領先的網路安全、大數據與安全雲服務提供商。2017年,天融信完成與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廣東南洋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交易,南洋股份更名為「南洋天融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212)。
5、美亞柏科。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美亞柏科,股票代碼:300188)成立於1999年9月22日,總部位於廈門市軟體園二期,是國投智能的控股子公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6、藍盾股份。藍盾股份是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297。
7、綠盟科技。綠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盟科技),成立於2000年4月,總部位於北京。公司於2014年1月2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證券代碼:300369。綠盟科技在國內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為政府、金融、運營商、能源、交通、教育、醫療以及企業等行業用戶,提供全線網路安全產品、全方位安全解決方案和體系化安全運營服務。
8、任子行。任子行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任子行)成立於2000年5月,注冊資金67998.8821萬元,是中國最早涉足網路信息安全領域的企業之一,致力於為國家管理機構、運營商、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網路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9、安恆信息。杭州安恆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恆信息)成立於2007年,科創板股票代碼:688023,主營業務為網路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網路信息安全服務。產品及服務涉及應用安全、大數據安全、雲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控制安全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
10、山石網科。山石網科是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的技術創新領導廠商,並於2019年9月登陸科創板(股票簡稱:山石網科,股票代碼:688030)。
⑨ 國內工控安全領域有哪些靠譜的公司
國內工控安全領域有電力行業的啟明星辰、中電瑞鎧、安恆科技、中京天裕;石油石化的威努特,海天偉業等等。
拓展資料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簡稱「工控安全」,與IT安全、信息安全、IoT安全等同屬網路空間安全下的概念,是工業生產環節中不可忽略的安全領域,工控安全將直接影響生產效能、生產穩定性甚至是人身安全。
隨著「工業製造2025」、「工業4.0」、「兩化融合」、「物聯網」等概念的誕生,工業互聯網也隨之產生,即IT與OT的邊界最終將被打破,傳統的OT網路架構所形成的的數據孤島效應也將成為歷史,在這一發展趨勢下,工業網路下的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將變得極其重要,其安全性直接決定企業生產環節的穩定程度、人員的安全保障。
工控安全包含的方面有
工控安全是一個體系化概念,它包含PLC安全、DCS安全、SCADA安全、上位機安全、工程師工作站安全等,這些安全最終決定了生產的安全、業務的安全、流水線的安全及人身的安全。
工控安全當中諸多不安全因素,最終可能都會影響現場設備層的正常運轉,嚴重情況下甚至影響人身安全:
1.陌生資產;
2.專有協議;
3.未修補的舊系統;
4.漏洞發現;
5.威脅發現 ;
6.操作風險;
7.網路拓撲;
8.安全性不足。
實現工控安全的基本安全原則:
1.可信
實施基本安全控制,確保與IT安全治理和最佳實踐保持一致,深刻的OT意識有助於准確的風險評估。
2.高效
集成到現有流程和工作流中「低噪音和高背景」:實現風險降低的最小努力。
3.無干擾
避免使用復雜工具分散IT人員的注意力和技術,為生產可用性創造絕對最低風險。
⑩ 奇安信——國內一流的網路安全企業
業務:公司專注於網路空間安全市場,主營業務為向政府、企業客戶提供新一代企業級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憑借持續的研發創新和以實戰攻防為核心的安全能力,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安全運營技術的網路安全供應商。
科創板上市標准:公司滿足《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二)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中規定的市值及財務指標。
實控人-齊向東
高管:
市場地位:根據賽迪咨詢、IDC等第三方機構的報告,公司在新一代IT基礎設施防護產品體系中的終端安全領域、大數據智能安全檢測與管控產品體系中的安全管理平台和雲安全領域、安全服務市場份額第一,公司終端安全技術、第三代安全引擎技術、大數據安全分析技術、漏洞挖掘技術、軟體定義安全技術、威脅情報技術等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的高研發投入有效的轉化為公司強大的技術壁壘,並已逐步轉
市場規模:根據賽迪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網路安全發展白皮書》,2018年,網路安全政策法規持續完善優化,網路安全市場規范性逐步提升,政企客戶在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上的投入穩步增長,2018年市場整體規模達到495.2億元。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物聯網建設的逐步推進,網路安全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必要保障,其投入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21年網路安全市場規模將達到926.8億元。
大數據安全市場:根據賽迪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網路安全發展白皮書》,大數據安全是用以搭建大數據平台所需的安全產品和服務,以及大數據場景下圍繞數據安全展開的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大數據安全主要包括大數據平台安全、大數據安全防護和大數據隱私保護,產品主要包含大數據系統安全產品、大數據數據發現、大數據管理運營、敏感數據梳理、大數據脫敏、應用數據審計、大數據審計等。近年來,中國大數據安全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受政策和各類數據泄密事件影響,市場規模快速上升。2018年的總規模達到了28.4億元。
下游市場:網路安全行業的下游主要為政府、金融、電信等政企用戶,並通過經銷商步發展到交通、能源、教育、衛生、企業等各領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黑客技術和木馬攻擊不斷出現,病毒攻擊與網路威脅現象與日俱增,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促使下游用戶重視對IT系統建設和加強對網路安全方面的投入,對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其中,政府、金融、電信等行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信息化建設的行業,是網路安全產品的主要需求者,對網路安全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和較大的產品需求,該類用戶的網路安全需求對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同行:
競爭優勢:在產品布局方面,公司的相對競爭優勢體現在:(1)與國內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覆蓋度相比,公司是全領域覆蓋的綜合型網路安全廠商,具有更為全面的產品布局,根據2020年3月31日安全牛發布的第七版中國網路安全行業全景圖,公司的產品線覆蓋全部15個一級安全領域和71個二級細分領域,是入圍該全景圖細分領域最多的網路安全企業;(2)與國內競爭對手的重點產品布局相比,公司在終端安全、大數據態勢感知、雲安全、代碼安全、SD-WAN、工業安全、身份安全、物聯網安全等新興領域及「新賽道」重點布局,這與如今信息技術發展中重點的發展領域相互匹配,也是網路安全市場未來發展的「主航道」;(3)與國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目標市場定位在國內網路安全市場,且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政府、部委、央企等行業客戶群,隨著信創領域的發展,國外安全廠商在金融、電信運營商等行業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降低,與公司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
研發投入: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54,083.45萬元、81,834.51萬元和104,710.40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86%、45.04%和33.20%,高於同行業水平,研發費用規模呈現不斷擴大但佔比減少的趨勢。
毛利率下滑: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4.39%、55.15%及56.69%,呈下降趨勢,主要由於公司毛利率較低的硬體及其他業務收入在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長幅度相對較高,導致該期間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商譽十二個億左右:
募投項目:
總結:
網路安全領域的領先公司,身處自主可控的信創領域的風口,被資金追逐炒作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