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亞迪是做什麼的
最近比亞迪的股價創下900多個動態市盈率,漲勢特別好,大部分朋友都認為這個股價已經高了,可比亞迪被中信建投評估比為1.5萬億目標市值,意思就是上漲空間還有70%。到底比亞迪的評估准不準確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探討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龍頭——比亞迪。
在開始看比亞迪股票前,給大家奉上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當前的龍頭股名單,戳鏈接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比亞迪在中國稱得上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老大,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現在正走到了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伴隨著有比亞迪全新技術的車型陸續進入市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直在增加,引領電動車領域行業的發展的地位是更改不了的,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殺出重圍,快速飛升。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當下電池市場佔有率15%,僅被CATL(寧德時代)壓一頭。因為技術創新比亞迪刀片電池不僅在成本上有優勢,在性能上更是占據優勢,縱使全球電動化潮汐涌動,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有望不停進取,近一步爭奪更高的市場份額,加強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持續推進產業鏈布局,盡可能的促使半導體分拆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認為,比亞迪依靠產品鏈進行精深謀劃,有助於明顯增強對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掌握力,彰顯了標桿的地位。
二、從行業角度分析
就目前來看,在碳中和減排政策的推出,與之鋰電池預算的控制雙輪驅動下,汽車電動化的發展速度很快,到2027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可能超過50%。於此同時汽車智能化革命的到來,汽車駕駛由輔助駕駛,逐漸研究發展進入到自動駕駛,駕駛艙智能化實現交通工具場景向智能出行場景的變化,出行服務未來將占據汽車市場主導權,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70%。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正在重塑傳統汽車產業鏈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階段即將來臨。
受文章篇幅的要求,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深度報告以及風險提示,我在做這篇研報的時候,點擊就能了解:【深度研報】比亞迪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三、總結
整體來看,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巨頭,在行業發展情況這么可觀的情況下,有望迎來不斷發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如若你們想深入了解比亞迪股票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顧問為你辨析,看下眼前是高估還是低估了比亞迪股票的估值:【免費】測一測比亞迪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8-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比亞迪主要做什麼
只要大家一提到比亞迪,可能更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比亞迪汽車,其實,除了比亞迪汽車外,比亞迪的業務領域還是非常多的,比亞迪汽車只是眾多產業之一而已。
比亞迪,在進入汽車領域之前,是從二次充電電池起家的,直到現在,比亞迪的電池產業依舊做得非常出色,在全中國乃至全球都是頂尖的電源供應商,電池不僅包括3C類電池,還有應用在汽車領域的動力電池。像比亞迪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就是比亞迪自己研發、生產的動力電池。2020年年初,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因針刺實驗視頻曝光,受到業界及消費者的關注,在業界打響第一炮,據悉目前有多家汽車生產商正在與比亞迪洽談相關合作事宜。
與此同時,比亞迪的電子代工業務實力也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是全球僅次於富士康的代工廠,是中國電子代工界的隱形巨頭,早年間,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客戶名單中就有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比亞迪的電子代工實力不容小覷,只是比亞迪當時的名氣沒有富士康大而已,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禁令偉創力擅自停止為華為代工事件,恐怕比亞迪也還是默默在台後深耕而不得大眾熟知,此次偉創力罷工,比亞迪無縫接手華為手機訂單,不僅收獲了不少粉絲力挺,而且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也因此被外界熟知,目前比亞迪的電子代工業務就有大眾熟知的華為、小米、蘋果等知名品牌。
當然了,除了富士康和偉創力撤廠、罷工等事件外,比亞迪在「新冠」疫情中,火速組建口罩生產線,快速成為全球第一大口罩製造商也讓大眾見證了比亞迪強大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讓比亞迪成為了一個「網紅」企業。
可以說比亞迪的汽車、電池、電子代工是比亞迪目前最主力的三大產業,其實比亞迪除此以外,還有新能源產業(光伏產品、儲電站等)、軌道交通等產業。
C. 比亞迪主要干什麼的
近期比亞迪的股價猛漲,動態市盈率都超過900了,很多朋友會覺得這個股價已經高了,可比亞迪被中信建投認為是1.5萬億目標市值,意味著還有70%的上漲空間。到底比亞迪的評估是怎麼的出來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來討論下國內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龍頭--比亞迪。
在開始分析比亞迪股票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領域龍頭股名單,點擊就可以獲得: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比亞迪是公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的企業,業務橫跨汽車、電池、IT、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核心技術,以及全球首創的雙模技術和雙向逆變技術,實現汽車在動力性能、安全保護和能源消費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者之一。
比亞迪的亮點:
1、產品力持續向上,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
公司進入產品與技術的集中兌現期,隨著搭載比亞迪全新技術的車型相繼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在提高,依然是電動車領域的領頭羊,引領著行業發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異軍突起,進步迅速。
2、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安全、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強度、超級功率和超級低溫性能六大技術創新,跳過模組,相較於傳統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亦有明顯優勢。當前電池市場佔有率15%,僅比CATL(寧德時代)低一名。仰仗技術創新,比亞迪刀片電池性能較為優秀,成本也比較低,就算在全球電動化為主的今天,比亞迪外供動力電池將不止步於此,搶占更高的市場份額,強化核心競爭力。
3、深度產業鏈布局,彰顯龍頭地位
比亞迪繼續加碼產業鏈布局,半導體分拆被努力推進上市,先後入股華大北斗(高精度導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極材料)等產業鏈核心公司。可以這樣來看,比亞迪對其產業鏈進行過精深的布局,有利於顯著提升對核心技術、供應鏈風險的掌控能力,起到了帶頭作用。
二、從行業角度分析
截止到目前,在碳中和減排政策的推出,與之鋰電池預算的控制雙輪驅動下,汽車電動化的發展速度很快,到2027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可能超過50%。與此同時汽車智能化革命發生,汽車駕駛由輔助駕駛逐步過渡到自動駕駛,駕駛艙智能化實現交通工具場景向智能出行場景的轉變,出行服務未來將占據汽車市場主導權,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有望超過70%。現如今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慢慢改變著現在傳統汽車產業鏈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階段即將來臨。
由於篇幅受限,很多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報告與風險提示,在整理這篇研報的過程中,點擊就能了解:【深度研報】比亞迪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三、總結
總之一句話,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巨頭,在這么可觀的行業發展前景情況下,有可能迎來蓬勃發展。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假如大家想進一步了解比亞迪股票未來行情,可點擊以下鏈接,有名副其實的顧問為你解析,看下目前比亞迪股票的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比亞迪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D. 比亞迪是做什麼產品的
汽車。
旗下產品:
比亞迪秦、全新一代唐、全新一代宋、比亞迪元、宋MAX、比亞迪F3、速銳、思銳、福萊爾。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汽車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由20多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矢志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民用車,產品的設計既汲取國際潮流的先進理念,又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觀念。
(4)達濠比亞迪是做什麼產品的擴展閱讀:
比亞迪新標識將不再沿用原有的藍白相間色,圖案改為橢圓形狀,並加入了光影元素。從字體的排列、圖形的顏色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突出了比亞迪汽車的創新、科技和企業文化精髓,令比亞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
比亞迪高層人士透露,比亞迪新標識更加簡潔直觀,並具有國際化元素。通過這次換標,比亞迪汽車將圍繞打造國際品牌這個目標,全面促進企業產、科、研、銷各個層面國際品牌意識的提高,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洞察力,最終達到比亞迪品牌的優質和高含金量。
E. 比亞迪到底是干什麼的
比亞迪共有19個事業部,研發團隊…
比亞迪新能源車不僅全面覆蓋了歐美日韓等發達市場,足跡更是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300多個城市,在全球累計交付各類純電動巴士超過5萬台。
既然有人想知道,那我就多寫一些,評論區有些人認為老王不應該玩這么多花樣,應該著重幾樣做成世界頂尖級,貪多不爛的道理,老王哪裡不懂,有些事是被逼出來的,比亞迪閉合產業鏈的形成,有外部因素也有船夫哥本身技術宅性格的因素在內,這是商人的圓滑和技術人員一根筋的最本質區別的體現…
當初一套博世車身穩定要3000+,老王讓他的第十四和十七事業部研發,研發出來後,博世以一套800成本價賣給老王了,你賣的貴我就自己造。這是船夫哥一貫的作風,雙離合大眾不賣核心技術,船夫哥自己造了。ABS系統當初是博士開價2000一套,船夫哥一怒之下自己造。研發成功以後,博士自己找上門來,你不用自己造了,800一套給你供貨可以嗎?比亞迪很多電器零部件都用的博士。因為博士知道,他不賣給比亞迪,船夫哥就會自己造。
五千的東西成本三元 西方為此恨死了中國一:中國人的能力——把高 科技 賣成白菜價輪胎、防彈裝備、潤滑油等,都需要的石墨烯,以前是高端材料,國際市場上5000元一克,2013年,寧波建成了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生產線,石墨烯成本價格降為3元一克.......通信行業的交換機的一塊板,15年前國外賣20萬,10年前,國內企業開始生產,5年後價格降到一萬,歐美廠商大多倒閉不見。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台,國產化之後價格只要300萬,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廠商玩完。集成電路行業,計算機需要的8086晶元,在上世紀80年代初都需要進口,現在價格5元,成本近乎為零的東西,那時中國只能在國際上高價買。2004年,15英寸面板,市場價260美金,中國政府在液晶面板行業投入了1000億,現在50英寸超大面板價格只要180美元.....15寸的更是只要60美元.... 二:壟斷毀滅者——中國人通過這上面,大家看出問題了么,中國人不會做之前,這些東西都是天價,但一旦我們能夠生產後,這些東西都成了白菜價。別跟我說技術進步,技術進步也不會讓資本家放棄豐厚的壟斷利潤,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們打破了壟斷!而壟斷利潤,讓歐洲人一天工作5小時,一周工作四天!他們的優越生活不是天生應該的,而是吸取了我們國家的血液。歐洲人的生活不是憑空出來了,當中國人不能造東西的時候,他們能把五塊錢的東西賣成五十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一輩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給了歐美國家養著他們可以休閑度假。可以讓他們長著一張沒被欺負的臉。印度人好吧,民主國家,美蘇最愛。到現在印度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冤大頭。養活著美、俄、法、英幾大軍火販子。價格貴的離譜不說,經常延遲交貨,再訛詐一筆。印度這樣的朋友,全世界都會喜歡啊。中國把自己的血汗錢去當冤大頭,人民生活怎麼提高?當年有一種叫做買辦的存在,他們的富可敵國。他們當中很多人的品行甚至非常值得稱道。這些人巨富的的基礎之一就是壟斷貿易的暴利。當你無法生產一樣產品的時候,這種暴利是非常驚人的。膠卷時代,全球有成熟彩膠技術的只有四個國家。美、德、日、中。中國的叫樂凱,沒錯,非常矬。但是樂凱賣15的話,柯達在中國很難賣過30。而在蘇聯,這個價格賣到100。那麼這個價格下蘇聯人民的凈福利損失就是70元。假設俄國的買辦階層都不持有美國綠卡,只賺取10的利潤。實際的結果就是以損失60的整體國民福祉,創造了極少的暴富者。無論這個交易過程如何形式合法如何買賣公平,它帶來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國產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只有一小撮買辦人富裕起來。 三:工業化是強國之本為什麼要工業化國產化,就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張不被欺負的臉。什麼叫被欺負的臉?請看土耳其2009年開始的防空導彈采購計劃!土耳其屬於北約成員,招標的是歐盟的紫苑導彈,愛國者3,中國的紅旗9和俄羅斯的S300。美國人報了天價,不允許技術轉讓,不讓土耳其組裝生產,俄羅斯陽奉陰違,只願意提供S300,不願意提供S400,價格天價,歐洲紫苑導彈不願意轉讓技術。只有中國價格合適,性能中等偏上,還願意轉讓技術。然後呢?然後宣布中國中標,然後呢?迫於北約和老美的壓力,土耳其被迫中止了這筆合同!什麼叫被欺負的臉?這就是被欺負的臉!
沒有工業化國產化,哪來這么高速發展的經濟,沒有國產化,我們能有這么多高鐵?我們的高鐵能出口到國外? 當其他車企重點推出插電混動的時候。在銷量上、口碑上比亞迪必敗,說好的只會是那些粉絲。要長期保持技術上幾代的領先太難太難。 比亞迪把牛 比的技術輕而易舉的推向市場, 讓所有人都覺得你的技術很容易且不高端。這么多領先技術,卻給人一種華強北山寨手機的感覺。。。。。有人會覺得插電混動 能純電跑100公里 很難嗎? 有人覺得 20萬就搞出4.9秒加速的插電混動很難嗎? 有人會覺得3000瓦的外放電難嗎? 有人會覺得全時電四驅很難嗎? 有人會覺得你的遙控移車很難嗎? 等等等。。 比亞迪的宣傳對不住技術工程師艱辛付出 現在的結果是 :很多人認為比亞迪的插電混動不過是加幾塊電池,加幾個電機而已! 很簡單,誰都會做! 。。。 。。有誰會認為唐100在全球插電混動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呢?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 汽車 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
創立於1995年,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 汽車 ,比亞迪 汽車 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 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商業案例TOP30。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這會是一個長篇回憶錄……簡而言之比亞迪有五大事業群,涉足的領域相當的大,細化如下。
1:IT電子事業群
這一事業群的主營業務IT代工和智能終端製造為主,知名品牌如華為、小米、VO、三星以及蘋果等手機品牌均為比亞迪的客戶,很多人使用的手機其實是這個被廣泛認為是 汽車 製造商的企業生產。然而代工並不是單一項目,研發才是重點;在手機領域金屬手機殼正是比亞迪的研發,在材料驗證方面比亞迪標准也幾乎成為行業標准,目前比亞迪金屬手機殼已經是行業龍頭。
除了上述領域以外比亞迪在車載智能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也有相當的實力,王朝系列的最吸睛的旋轉中控屏正是比亞迪自主研發生產。而且配套的Dilink系統生態的研發也有相當的領先,APP也開放給後市場所有研發團隊,這一系統成為了 汽車 領域第一個絕對開放的生態,後期車輛能實現的功能會有很多「出乎意料」。其次智能 汽車 和自動駕駛 汽車 需要的各種感測器也做到了自主研發生產,這就是跨界最成功的典範。
2:電池事業群
比亞迪新能源 汽車 單一品牌實現動力電池裝車量超50GWH,雖然排名是第二但第一名的CATL僅僅為電池供應商,數十個車企使用這一品牌也才實現了70GWH的成績,由此可見比亞迪在電池領域已經非常成功。能實現這種成功是因為比亞迪發家依靠的正是電池,比亞迪集團成立與1995年,在8年的時間內該企業成為了全球第二代化學電源供應商,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排名至少在全球三甲。
該品牌的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以及鎳鈷錳酸鋰電池均有先進的技術,其中鎳類電池在保證防撞擊、高溫已經穿刺試驗仍足夠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這一水平目前沒有其他電池能夠企及。超級鐵電預計會與DM4.0同時裝車,並且會配備超級電容,這一組合不僅能再一次提升電池組的安全等級,同時也能以低成本實現更長的續航和倍數級升級的動能回收比例,DM4.0預計仍可傲視群雄。
3:乘用車事業群
這一領域正是廣為人知比亞迪 汽車 了,早期的F3/F6/S6/S7等車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逆向痕跡明顯總是有些山寨的味道,比亞迪在 汽車 領域的形象比較差正是因為這些車。不過從2008年開始對於比亞迪要換個視角分析了,因為在這一年出現了F3Dm插電式混動 汽車 ,綠混系統與ECVT的概念相同但率先實現了PHEV,自此國產 汽車 陣營中多出了一種「新概念低價性能車」。
不過綠混系統是以節能為主的混動系統,在特殊的階段性能的價值比節油更重要;於是集成電機的綠混Dual-CVT系統升級為並聯式插電式混動,在第一代秦上徹底顛覆了國人對國車性能的認知。後期升級三擎542以及加入BSG電機的Dm3.0均為業界最高水平的混動平台,搭載這一系統的唐宋秦也都成為各自車型中的性能標桿。不過比亞迪的乘用車產品線規劃確實存在不足,推出的E網車定位比較混亂,雙擎後驅加四驅的平台在秦和宋max兩車上也沒有得到應用,這是近期絕對有必要更正的錯誤。
4:商用車事業群
比亞迪大巴車是第一個獲得歐盟認證的純電動中國 汽車 品牌,很多人認為國標不夠有說服力,這點足夠了吧。這一品牌的純電大巴出口海外接近6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包括英法德美日以及印度等國家,這些國家中不乏 汽車 工業強國,比亞迪大巴能得到認可依靠的自然是技術實力。重點是比亞迪出口的大巴要比面向國內市場銷售的同款車價格幾乎高一倍,這點是很多企業都沒有作答的。
商用車中除了大巴車以外還有中卡重卡等貨車車型,目前的主力車型是EV純電,主要用於渣土車以及清道車等城市車型,後期預計會有HEV以及PEHV的混合動力重卡,這些車的適用面已經覆蓋全領域了。除了重卡以外還有礦山用車以及特種車輛等,部分車型以及電驅技術涉足的領域稍微敏感一些不再多言。
5:軌道交通事業群
所謂軌道交通指雲軌和雲巴,是將施工周期過長且成本過高的地鐵送到了天上,這種單軌電動列車施工周期短數倍、架設成本低很多、通勤效率卻高很多,對於嚴重擁堵城市甚至能實現帶 汽車 通勤,這是緩解城市擁堵幾乎最佳的方式。而且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從無人駕駛到人臉識別上車,但進站分離脫離整車運行基本都是顛覆性的創新。只是很可惜雲軌出於某種原因需要等「某車」發展一段時間,這一階段雲軌的普及要慢一些了。
不過雲軌仍然被海外市場青睞,在聖地亞哥、巴西、摩洛哥、菲律賓、泰國、埃及等國家均開始建設,打開海外市場做好儲備,在國內市場等待契機最終肯定會出現奇跡。比亞迪的業務范圍大致有這五大類,但細分後肯定還有礦業、光伏儲能、LED照明、教育教學、地產物業以及航天領域(biu火箭項目)等諸多領域,甚至與軍工也有重合。未來的比亞迪應會是一家乘用車零部件或動力系統方案供應商,在商用車和軌道交通領域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個人認為最終的方向還是能源企業;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比亞迪這個企業要深挖其產業及背景,聽上去還蠻有意思的。可能大家一提到比亞迪,更多人知道的是比亞迪是造車的,其實只要對比亞迪稍微有所了解的都知道,比亞迪的產業,不僅只有 汽車 。而且比亞迪做的產業還是蠻多的,按產業群來分的話,據說是分為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軌道交通五個事業群。
比亞迪初創於1995年,是手機電池生產供應商出身,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其產品有3C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鎳鎘電池、手機鋰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成為全球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目前比亞迪擁有完整的電池產業鏈:從原材料、研發、再到設計,從製造、應用以及回收。
不僅於此,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也迅速發展,其手機按鍵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一,以及手機外殼出貨量全球排名第二。比亞迪的電子及代工產業的發展非常迅猛,於08年初,比亞迪電子順利拆分上市,成功打破了全球手機代工以富士康、偉創力兩家獨分市場的局面。目前,比亞迪的電池、電子客戶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HTC、三星、索尼愛立信、京瓷、飛利浦、華為、中興、蘋果、小米等全球知名通訊業巨頭。
比亞迪進入 汽車 產業是在03年開始的,收購了西安秦川 汽車 有限責任公司後正式進入乘用車領域。直至08年,比亞迪進入新能源 汽車 領域,自主研發了全球第一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並於同年12月15日在深圳正式上市。次年,比亞迪再次推出純電動 汽車 。2009年,比亞迪用6000萬元收購了長沙美的三湘客車,正式進入商用車領域。
2016年,比亞迪歷時5年,投資50億元所研發的跨座式單軌——「雲軌」在深圳首發,並正式進入軌道交通領域。截止目前為止,國內有廣東汕頭、陝西西安、安徽蚌埠、四川廣安、吉林、天津濱海新區、廣西桂林、湖南衡陽、銀川等多地已投建,國外已有菲律賓、巴西等多個國家投建。
比亞迪主業還是造車,不管是電動大巴、SUV還是轎車、軌道交通或者新能源 汽車 ,都是和車有關系的主業內容。
當然這么大的企業不可能止步於一個領域的製造,所謂錢生錢,玩什麼行業都玩得下,房地產、 科技 領域、電池、光伏等等比亞迪都有涉及。
但是另我意外的是比亞迪竟然做手機,而且還和小米合作,估計這個大家都不知道。比亞迪涉及的產業鏈有多寬,實際上我們不可能都知道。從網上能夠查到的,可能你只是的一部分產業而已,還有很多涉及的面不會都暴露出來,鮮為人知。
大家別看比亞迪在車榜上沒有什麼排名,但是他才是真正的老大,比亞迪就如手機行業的華為。涉及產業要比其他車企更多,尤其是出口方面。 要一句話介紹完全,只能說是個超級大的綜合性企業。
比亞迪是一家中國 汽車 品牌,創立於1995年,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和電池。
創立於1995年,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 汽車 ,比亞迪 汽車 遵循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路線。 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商業案例TOP30。
某些場合和地區(蘇北)方言中 BYD是句罵人的話。
電子和動力電池,新能源 汽車 ,軌道交通,電子代工,晶元設計(國內唯一車用IGBT製造者,手機指紋晶元佔有65%的市場份額),儲能,光伏
看問題好像是水軍,比亞迪某些領域和口碑還是很牛逼很值得稱贊的,就是提出建議禁售燃油車這件事讓我覺得很不安,不想買比亞迪。
比亞迪現在主要是生產 汽車 領域,比亞迪起於生產電池,在生產電池領域,也有一定的成績,後來收購了一家陝西境內車企,後來進軍 汽車 產業,隨著 科技 的發展,比亞迪對電動 汽車 領域,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比亞迪主要生產商務轎車和家用轎車及電池,電池產品有消費類3c電池和動力電池。
F. 比亞迪都包含什麼產業領域
簡單概括比亞迪的領域包括五大板塊:
1、電子事業群(包括3~9事業部),主要業務為IT終端設備結構研發設計製造,以精密結構件與模具開發、集成電路、攝像頭、光學元器件、晶元、LCD、智能手機、GSM/GPS模塊等相關產業製造研發和代工為主,很多一線知名品牌的電子設備多為比亞迪製造。
2、電池事業群(1~2),主要業務包括早期鎳電池(已經淘汰),磷酸鐵鋰電池、鎳鈷錳酸鋰電池、電池PACK、太陽能電池模組、太陽能道路照明設備、船舶機組以及儲能電站為主,依託車輛船舶的動力電池二次回收布局新能源以及照明領域。
3、乘用車事業群(事業部整合後目前覆蓋范圍不明),主要業務當然是王朝系列與E系列電動及混動 汽車 的生產銷售,知名車型如秦唐宋三款主力車車型;不過在乘用車領域比亞迪最終的定位應是平台供應商,以E與B系列四大平台成為其他車企的發展新能源 汽車 的基礎。
4、商用車事業群,量產車包括純電動以及增程大巴、重卡、特種行業用車等,目前主力車型以大巴車為主,內銷和出口均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出口國家地區覆蓋五十餘個且包括所謂經濟發達地區;中重型卡車目前保有量並不高,與陝汽合作是否能出現一些更加使用的混動車目前還在規劃研究階段。
5、軌道交通事業群,車型包括雲軌和雲巴, 科技 感十足而且是緩解城市擁堵的理想方式,尤其是後期可能出現載車雲軌比較有吸引力;建設周期曾經應為10個月一條線,相比工期很長的地鐵對於中小型城市而言要合理一些,而且雲軌也已經出口海外。
以上五大事業群再細分出領域的話則很難統計,比如製造電池的金屬涉及礦業, 汽車 製造中涉及的ESP、車機、智能生態開發等類目都可以是獨立的領域,所以只需要了解這五大范圍即可。而這五大事業群基本圍繞第二事業群,因為不論哪一類交通工具最終目的都應為電池的梯次利用,比亞迪的志不在重點車輛的銷售,車輛似乎只是跳板,最終應會以新型能源電企業面對大眾。
熱度比較高的新能源 汽車 可以選擇但無需過於關注,這一品牌的發展潛力不會僅在 汽車 領域發熱,最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何時完成轉型,Build your dreams應該在轉型節點才能真正的實現。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
最近比亞迪把工廠改造為口罩生產車間的事情確實讓人振奮人心,俗話說的好,人民需要什麼,它就製造什麼。那麼比亞迪都涉獵了哪些領域呢?電池事業,IT電子事業,乘用車事業,商用車事業,軌道交通,至於細分市場,像教育教學、航天領域的火箭項目、礦業、光伏儲能等行業,比亞迪也都有涉及。
在中國南部的一個海綿工廠的地板上,幾十輛未完成的 汽車 懸掛在一塵不染的混凝土地板上方6英尺處,這些 汽車 新鮮塗成櫻桃紅色或深銀色。他們的引擎已經安裝了一會兒,但是它們仍然是骨架,比真實的東西更能帶來車輛的希望。當他們沿著路線漂流時,一個像雪橇一樣的機器人在每個底盤下方踩到了位置,放慢了速度以適應其速度。
機器人攜帶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有效載荷:一個電池,大小和形狀都像一張雙人床,被包裹在灰色塑料外殼中。突然,手風琴升降機從雪橇上向上延伸,並將電池插入 汽車 的起落架中。 身穿藍色連身褲和白色棉布手套的工人迅速移動到電池的邊緣,用鉚釘槍將紅色電纜捲曲到壓縮空氣中,從而將它們連接起來,這就是比亞迪的工廠一角景象。
美國人將電動 汽車 與特斯拉的豪華性聯系在一起,而特斯拉是Sand Hill Road系列中無與倫比的首選交通工具。但是,這些新組裝的 汽車 屬於稱為Tang的SUV系列,其零售價約為24萬元人民幣,主要針對全球最大的電動 汽車 市場中國的中產階級駕駛員。
不過比亞迪繼而成為全球第一大插電式 汽車 生產商,吸引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公司的一小部分注意力,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向電動化的過渡,而電動化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快。 比亞迪於1990年代中期在深圳成立,最初是生產磚塊大小的手機和數碼相機電池的製造商,目前擁有約25萬員工,每月在中國銷售多達30,000輛純電動 汽車 或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 ,其最便宜的型號e1在補貼後的起價為6萬元人民幣。
比亞迪的 汽車 和其他車輛(一套通卡電動公交車,叉車,多用途貨車,清掃車和垃圾車)僅由公司自行生產的電池供電。 其龐大的中國工廠每年可生產將近30吉瓦時的電力,足以運行每部iPhone。 去年,比亞迪在青海省開設了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廠之一,佔地1000萬平方英尺。在2月份,它又開了一家規模類似的工廠。這個帝國使其創始人和董事長億萬富翁,他是一位前政府化學家王傳福。這對另一位高凈值個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是一個福音,巴菲特(Berkshire Hathaway Inc.)十年前購買了比亞迪10%的股份。
由於慷慨的政府補貼和市政法規,使得在許多城市擁有內燃 汽車 不方便,價格昂貴,或兩者兼而有之,中國占電動 汽車 購買量的一半以上 。去年,上海的電動 汽車 銷量超過德國,法國或英國。按中國標准衡量,杭州市規模較小,但其銷售量卻比日本全國都高。幾乎深圳的2萬輛計程車都是電動比亞迪,而紐約只有不到20種。超過500,000輛電動公交車在中國道路上行駛,而在美國只有不到1,000輛。
53歲的王剛朝著電動未來的加速邁出了一大步,他十多年前就開始倡導大規模電動 汽車 的採用。在工廠出口附近,無意間證明了電動革命的局限性以及為什麼電動 汽車 仍需要大量補貼才能與化石燃料的動力和便利性競爭。
幾款比亞迪 汽車 的電池組安裝在長長的走廊上,從用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粗矩形到圍繞純電動底盤安裝的類似樂高的電池山。在大型比亞迪公交車中,僅電池就重達2噸,即使是最快的充電器,它們也需要三到四個小時才能達到滿負荷。這是技術限制的作用,即使是實力最強的公司也無法倖免。
王剛希望比亞迪有一天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動 汽車 推動者,千兆瓦時代的埃克森美孚和通用 汽車 合而為一。幾乎可以肯定,中國將是電動 汽車 革命到來最快的國家。目前尚不清楚它會傳播多遠,傳播多快以及比亞迪是否會成為贏家。
王剛有一句話說得很妙:「我個人的成功並不重要。對我的推動力是創造一個新行業。」
比亞迪洲際導彈 保護我用的 所以我買了比亞迪
電池事業
可能很多人也知道,正是這一行業帶領比亞迪起家的。而如今的比亞迪,早已憑借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躋身全球三甲之列了。
同時在鎳鈷錳酸電池和超級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也同樣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IT電子事業
在這一行業,比亞迪專為國內外頂尖手機品牌IT代工和智能終端製造,像我們熟悉的華為、小米、VO、蘋果、三星等知名手機品牌,實際上都是比亞迪的客戶。另外,比亞迪研發的金屬手機殼,也已經成為了妥妥的行業標桿。
除此之外,比亞迪在車載智能領域的研發也非常成功。比如比亞迪王朝系列採用的可360度旋轉的中控屏,處於領先位置的配套Dilink生態系統等等,今天我們就不一一細數了,總之在這一行業,比亞迪稱得上是跨界最成功的。
乘用車事業
這一領域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亞迪了,從最初的國民神車F3,到後來的F6 、速銳、S6、S7等燃油車,再到如今橫貫燃油車和新能源領域的王朝系列。尤其近年來比亞迪在混動、插電混動和純電動 汽車 領域,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已然成為了國內新能源行業的霸主。
商用車事業
作為首個被歐盟認證,並且出口至德/美/英/法/日等多個 汽車 工業強國的比亞迪純電動大巴,而且還是以高出國內近一倍的價格出口,由此可見,比亞迪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實力。
在中/重卡車、貨車領域,比亞迪幾乎已經覆蓋全領域。其中主要以EV純電為主的渣土車和清道車被廣泛利用。而且預計後期還會增加HEV和PEHV混合動力重卡車型。另外,比亞迪在礦山車和特種車領域,也同樣有不俗表現。
軌道交通
被稱之為雲軌和雲巴的單軌電動列車,除了具備施工周期短、架設成本低等優勢,最重要的是可以緩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擁堵,增加通勤效率。當然,軌道交通的高 科技 含量和智能化含量非常高。否則也不可能做到無人駕駛、人臉識別上車、進站自動分離、脫離、整車運行等顛覆性工作程序。雖然國內因為某些原因,暫時不便於廣泛普及雲軌,但很多對雲軌認可的還多其他國家,卻已開始著手建設中。
比亞迪的涉獵范圍大致分為以上這五大類,至於細分市場,像教育教學、航天領域的火箭項目、礦業、光伏儲能等行業,比亞迪也都有涉及。這樣的比亞迪你認識嗎?看來造車真的是比亞迪順便的事。
比亞迪你到底是干什麼的?可能有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造車的啊!」只是造車的嗎?當然不是!因為比亞迪涉獵的領域真的非常廣泛,而比亞迪只不過在 汽車 領域的知名度更為普及罷了,那麼比亞迪都涉獵了哪些領域呢?
電池事業
可能很多人也知道,正是這一行業帶領比亞迪起家的。而如今的比亞迪,早已憑借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躋身全球三甲之列了。
同時在鎳鈷錳酸電池和超級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的技術實力也同樣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IT電子事業
在這一行業,比亞迪專為國內外頂尖手機品牌IT代工和智能終端製造,像我們熟悉的華為、小米、VO、蘋果、三星等知名手機品牌,實際上都是比亞迪的客戶。另外,比亞迪研發的金屬手機殼,也已經成為了妥妥的行業標桿。
除此之外,比亞迪在車載智能領域的研發也非常成功。比如比亞迪 王朝(參數|圖片)系列採用的可360度旋轉的中控屏,處於領先位置的配套Dilink生態系統等等,今天我們就不一一細數了,總之在這一行業,比亞迪稱得上是跨界最成功的。
乘用車事業
這一領域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亞迪了,從最初的國民神車
S6(參數|圖片)、S7等燃油車,再到如今橫貫燃油車和新能源領域的王朝系列。尤其近年來比亞迪在混動、插電混動和純電動 汽車 領域,憑借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已然成為了國內新能源行業的霸主。
商用車事業
作為首個被歐盟認證,並且出口至德/美/英/法/日等多個 汽車 工業強國的比亞迪純電動大巴,而且還是以高出國內近一倍的價格出口,由此可見,比亞迪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實力。
在中/重卡車、貨車領域,比亞迪幾乎已經覆蓋全領域。其中主要以EV純電為主的渣土車和清道車被廣泛利用。而且預計後期還會增加HEV和PEHV混合動力重卡車型。另外,比亞迪在礦山車和特種車領域,也同樣有不俗表現。
軌道交通
被稱之為雲軌和雲巴的單軌電動列車,除了具備施工周期短、架設成本低等優勢,最重要的是可以緩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擁堵,增加通勤效率。當然,軌道交通的高 科技 含量和智能化含量非常高。否則也不可能做到無人駕駛、人臉識別上車、進站自動分離、脫離、整車運行等顛覆性工作程序。雖然國內因為某些原因,暫時不便於廣泛普及雲軌,但很多對雲軌認可的還多其他國家,卻已開始著手建設中。
比亞迪的涉獵范圍大致分為以上這五大類,至於細分市場,像教育教學、航天領域的火箭項目、礦業、光伏儲能等行業,比亞迪也都有涉及。這樣的比亞迪你認識嗎?看來造車真的是比亞迪順便的事。
比亞迪集團有限公司
旗下擁有:
1.比亞迪股份
2.比亞迪 汽車
3.比亞迪投資
4.比亞迪新能源
5.比亞迪地產
6.比亞迪電池
7.比亞迪新材料
8.比亞迪化工
9.比亞迪重工
10.比亞迪飛機製造(專業研發生產外殼)
11.比亞迪發動機
12.比亞迪兵器裝備工業集團(比亞迪B700洲際導彈 防導系統)
13.比亞迪 科技
14.比亞迪客車
15.比亞迪物流
16.比亞迪通信
17.比亞迪機器人
18.比亞迪半導體
19.比亞迪電子
20.比亞迪 汽車 配件
比亞迪有以下產業,電子產品代工,動力電池生產, 汽車 零部件除玻璃,輪胎以外都有涉足, 汽車 整車,工業生產線,幾乎是大爾全企業。
一:在電池領域
比亞迪具備100%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憑借20多年的不斷創新,產品已經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以及儲能電池等領域,並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
二:電子領域
憑借強大的材料、產品研發能力,自動化設備開發和應用能力,以及規模龐大的加工製造能力,比亞迪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設計製造服務商,可為客戶提供包括設計、研發、製造、物流及售後等「一站式」服務,並在移動終端結構件、金屬及塑膠結構件、3D玻璃及陶瓷結構件等領域獲得行業領先。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華為、vivo、OPPO、小米、LG、聯想、蘋果、谷歌、微軟等全球知名企業。
三: 汽車 領域
憑借技術研發和創新實力,比亞迪已經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車核心技術。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車已經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產品系列,涵蓋七大常規領域和四大特殊領域(即「7+4」戰略,其中「7」為私家車、計程車、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築物流、環衛車;「4」為倉儲、港口、機場、礦山專用車輛),實現全領域覆蓋。
四:商用車市場
比亞迪擁有豐富的純電動巴士、純電動卡車和純電動叉車產品線。2012年,比亞迪發布「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隨後上升為中國國家戰略。比亞迪K9是全球首款集歐、美、日等多項權威認證於一身的純電動巴士,早在2011年就陸續在深圳投入商業運營。2015年,22輛比亞迪T8純電動洗掃車承擔於北京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路面清掃工作,出色完成任務。比亞迪各類純電動商用車獲得包括深圳巴士集團、倫敦交通局、洛杉磯公交公司、悉尼機場、斯坦福大學、Facebook等國內外頂級客戶的高度認可,足跡遍布包含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並屢次創造行業紀錄。比亞迪已累計向全球合作夥伴交付超過3.5萬輛純電動巴士,2014-2017年連續四年位居10米(含)以上純電動巴士細分市場的全球銷量冠軍,並占據美國80%以上的純電動巴士市場份額。隨著全球各地訂單的爆發,比亞迪正逐步完善研發和生產布局,已於中國、美國、巴西、匈牙利和法國等國家設立純電動商用車工廠。
G. 比亞迪 主要生產是哪些
比亞迪產品領域覆蓋電子、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四大領域,所以,如果要交代明白比亞迪生產哪些產品,就得按產業一一羅列也來。
電子產業分為自有品牌和代工兩個方面,目前,比亞迪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動力電池就是比亞迪自家品牌供自家汽車(現已拆分獨立對外供應)。還有就是在2020年初,因為疫情爆發,全球一罩難求,不少企業快速調整產業方向,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物品,比亞迪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比亞迪還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EMS和ODM供應商,包含但不僅限於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及電腦零部件、無人機等產品零部件或整機的代工及其組裝業務。比亞迪電子可為客戶提供從設計到製造再到測試,以及到裝配等完整的「一條龍」服務。
汽車產業如果從用途來劃分的話,產品包括私家車、計程車、物流車、客車、環衛車、特殊作業車(如倉儲/礦山/機場/港口領域的專用車)等。除了整車組裝,還有汽車零部件生產,據說比亞迪除了輪胎和玻璃,其它汽車零部件都是自主生產。
新能源產業也有布局,其新能源戰略輻射了新興行業,從風能到太陽能。產業鏈條有礦石、工業硅、高純硅、多晶硅、切片、模組、安裝、太陽能電站、太陽能電站里的電池儲能。
比亞迪軌道交通產業,目前已有的雲軌和雲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