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唐朝的農業農產品有哪些

唐朝的農業農產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01 15:20:04

1. 隋唐五代時候的主要農作物都有什麼

粟、稻、麥等五穀雜糧,還有茶、甘蔗、栽桑養蠶、棉等經濟作物

幾種農作物出現在中國的時間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葡萄,石榴,胡蘿卜。所以,西漢以前歷朝歷代,中土不可能出現『纖纖玉指拈起一串晶瑩的紫葡萄』一類的場景。

隋唐:棉花開始由東南亞傳入我國。在此以前,中國有麻,葛,絲,皮毛等製成的衣服鞋襪,沒有棉織品。唐初如果那位姑娘穿『棉布衣』,估計是個有錢人家的女子。古代的『布衣』,不是說『棉布』,而是指葛布或是粗麻布,布料比較粗糙。

明初:煙葉開始出現,民間出現吸食煙葉的嗜好。朱棣曾經禁過煙,不是因為當時就意識到這會危害人民健康,而是因為『煙』『燕』同音,他當皇帝之前曾受封為『燕王』。

明朝:紅薯(亦名番薯,白薯)自菲律賓等國傳入我國,隨後被普遍種植。所以,港台《封神演義》中出現挖紅薯的鏡頭,這個,只有理解為人家是神仙,什麼都乾的出來了。

明清:玉米傳入我國。估計這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有關。玉米在此之前僅僅存在於美洲。
土豆應該也是這一時期出入我國的。番茄應該比土豆略晚一些,這個本人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根據以上對應現在應該清楚一點的

2. 唐朝發明的主要耕作工具是什麼

唐朝發明的農業工具:

1、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唐朝農業生產工具又有新的進步。曲轅犁就出現在唐朝。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和筒車。唐朝前期,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達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天寶年間,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3. 唐代引進的農作物

歷史上傳入中國的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屬植物,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鞏縣志》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明)田藝衡《留青日扎》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又名涼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羅葛,是一種既可當水果又能當蔬菜的作物。原產中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可能後來從新羅經海道傳入我國福建[1] 。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和台灣省種植較多。
馬鈴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屬草本植物。我國亦稱洋芋、土豆、山葯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屬栽培種,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起源於熱帶美洲,16世紀末傳入非洲,18世紀傳入亞洲。中國於19世紀20年代引種栽培,遍種於長江以南,其中以兩廣、福建台灣為最。
蕉芋(Canna e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栽培種。別名蕉藕、姜芋,原產安第斯山脈。公元前2500年在哥倫比亞馴化,1821年傳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國,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產美洲。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稱西番菊、迎陽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科南瓜屬。別名番瓜、飯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面同食。」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
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國筍瓜可能由印度傳入,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誌有記載。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17世紀後期已見於陝西、山西等方誌。
佛手瓜(Sechium ele Swartz),葫蘆科佛手瓜屬栽培種。別名瓦瓜、拳頭瓜、萬年瓜、陽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到東南亞,1916年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現華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番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如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二三十實,……來自西番,故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四季豆、時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聯豆、架豆等, 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代《三農記》(1760)都有記載。南北皆有種植,栽培面積僅次於大豆。 萊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別稱棉豆、荷包豆,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中國。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別名鳳梨、王梨、黃梨。原產南美巴西,很早為印第安人馴化。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廣東《東莞縣志》(1639)和台灣林謙光的《台灣紀略》(1687)都有黃梨的記載。約在18世紀末傳入廣西,19世紀初傳入雲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和秘魯。 (南宋)周去非《嶺南代答》(1178)稱黃肚子。清代《南越筆記》稱秋果,《植物名實圖考》稱雞矢果。台灣在200年前已有栽種,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佛頭果。原產熱帶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最早見於《台灣府志》(1614)。現主要分布在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小喬木栽培種,又稱木瓜、乳瓜、萬壽果,原產墨西哥南部,18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種水果。清代傳入我國,《嶺南雜記》和《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記載。我國南方各省都有種植,尤以廣東、台灣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樹科腰果屬喬木,又稱檟汝樹、介壽果、雞腰果,果仁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原產巴西東北部,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和亞洲。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台灣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積達1.1萬公頃。雲南西雙版納也有少量種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區。17~18世紀傳入東南亞,1922年傳入我國台灣,1954年引種於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屬常綠果樹。原產中美洲。13~15世紀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紀初傳入亞洲。中國1918年開始引種,台灣、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灣、海南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吳鳳柿,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於1900年由華僑自新加坡引入,種植於漳州、廈門等地;廣東於1910年引入,分布於湛江、汕頭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市;台灣於1920年自爪哇引進,嘉義、台南、雲林均有栽培。
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蛋果,原產南美秘魯。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帶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廣州栽培。
西洋參(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栽培種,別名五葉參、廣東人身、花旗參。原產北美。1976年後在中國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陝西等地先後引種成功。
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煙草屬葉用一年生作物。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閩、廣之間。」煙草的別稱還有相思草、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

4. 在唐朝 農民的當時能吃到哪些蔬菜

有:
韭菜、白菜、菠菜、薺菜、黃瓜、生菜、豌豆、冬瓜、茭白、紫角葉、空心菜、金針菜、蘿卜、水芹、莧菜、蕪菁、生薑、山葯、百合、芥菜。

5. 隋唐時期的耕作技術和農作物有哪些

(1)耕作工具: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南北方自然條件不同,因此所用的工具也有所區別。南方主要以翻車、龍骨車、曲筒等為主。而北方則主要應用桔槔、轆轤、滑車等。到了唐代後,又發明了筒車、高轉筒車、立水井等更為先進的灌溉工具。
(2)人口(勞動力):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戰亂不斷,大量人口遷徙南方,為南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而隋唐,國家穩定,出現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興盛時期。國家興而人口盛。因此,大量的勞動力是發展農業的必要基礎。
(3)水利:發展農業,水利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這一時期的水利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曹魏在河北以及淮河流域新修白溝、平虜渠、芍陂等。吳國興修赤山塘,婁湖等。東晉南朝修建的狄塘、吳興塘可灌田千頃至數千頃。唐朝前期130年間,見於史料的重要水利工程就有160多項。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水利灌溉工程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4)農作物種類:這一時期的隨著北民南遷和水利的大量使用,為水稻的大規模種植提供了基礎。同時茶葉種植的推廣,茶稅成為政府的重要稅收之一。除此之外,蠶桑業的發展和種植地區格局也發生了變化。蠶桑業的產地,至唐中葉以後由北方逐漸向南方轉變。
(5)耕作技術:耕作技術主要表現在牛耕技術上。魏晉時便已經廣泛使用雙轅犁的一人一牛耕作方式,後又演變為長轅犁和適合山地耕作的犁。唐代後又將直轅犁改為曲轅犁,並在江南地區得到廣泛使用。除此之外,農業的進步還表現在田間管理、施肥、選種等方面。
(6)倉廩制度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隋唐兩朝都建立了嚴密的倉廩制度,形成了正倉、太倉、轉運倉、軍倉、義倉、常平倉組成的倉廩制度,斂集、儲運、分配及調節從全國各地徵收上來的實物。

6. 唐代發明的農業生產工具有哪些

1、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2、筒車(chinese noria)亦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盛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種靠水力自動的古老筒車,在家鄉鬱郁蔥蔥的山簡、溪流間構成了一幅幅遠古的田園春色圖,為中國古代人民傑出發明。

隨著水利的發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應的進步。當時,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轆轤、翻車還在普遍使用外,人們又創造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灌溉新工具,都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6)唐朝的農業農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唐政府很重視農田水利灌溉。據史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興修的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分布於全國廣大地區。如貞觀年間,在莆田(福建莆田)築諸泉塘、永豐塘、橫塘以及國清等塘,總溉田1200頃。又如,714年(開元二年)在文水(山西文水)引文谷水開甘泉、盪沙、靈長、千畝四渠,溉田數千頃。這些灌溉工程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頃,糧食產量也有提高。天寶八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唐朝後期,由於人口南移加上土地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參考資料:網路-唐朝(中國歷史朝代)

7. 唐朝以前都有哪些蔬菜哪些蔬菜是唐朝以後才有的

《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和《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說》認為,唐時蔬菜新品種有菠菜、萵苣和食用菌等。《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說》還提到茭白也是在唐代開始作為食用蔬菜的。該書還說:「茭白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水生蔬菜,世界上以之為蔬菜而進行培育的唯有我國。」菠菜又名菠,是唐代由尼泊爾傳入我國的。至於食用菌,如人工栽培蘑菇,最初記載亦見於唐代,在《四時纂要》一書中有記載。 西紅柿原產秘魯森林,叫「狼桃,因其艷麗誘人,人疑有毒,只觀賞而不敢吃。十六世紀,被英國一個公爵帶回歐洲,仍只作觀賞用。過了差不多二百年,法國一位畫家冒險一試,發現既可口又營養豐富,於是廣為傳播。
西紅柿和辣椒一樣,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後的舶來品,它傳入中國的時間和辣椒差不多同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是花園里的觀賞植物。西紅柿之作為蔬菜和水果被人們食用,是歐洲人在十九世紀首先開始的,晚清光緒中,才以食用名義,選擇了較好的食用品種引入中國的。在此之前,西紅柿在中國,只是觀賞植物。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於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的萬曆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1621年王象晉的《群芳譜》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來源,以後的人們都篤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

白薯就是紅薯,紅薯原產美洲,歐洲第一批紅薯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帶回,然後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並由太平洋群島傳入亞洲。紅薯最初引入我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現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後來經過陳氏家族的推廣,紅薯在全國普遍栽種。

8. 唐朝時有什麼農作物

1、小麥: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

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國(詳情見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後種植小麥。

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

2、水稻: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

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3、高粱:

高粱的有關出土文物及農書史藉證明高粱種植最少也有5000年的歷史,其起源和進化問題多年來一直有兩種說法,一說由非洲或印度傳入,二說中國原產。

但是許多研究者認為高粱原產於非洲,以後傳入印度,再到遠東。世界上高粱分布廣,形態變異多,非洲是高粱變種最多的地區。


4、小米:

小米,原名:粟,也稱作粱、狗尾草、黃粟、粟米。

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於「粟文化」。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小米原產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內蒙古,東北地區,主要集中在赤峰、通遼一帶。

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以作飼料,一般只有牛馬羊等大牲畜能消化。

5、大豆:

中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 、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

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為重要作物。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出去的。

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閱讀全文

與唐朝的農業農產品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爬蟲解析數據有什麼用 瀏覽:247
dota2代理商怎麼樣 瀏覽:106
市政府辦公廳信息處有什麼作用 瀏覽:178
會計信息質量控制變數有哪些 瀏覽:52
陌生人進來怎麼發信息 瀏覽:824
大窖嘉賓汽水代理有什麼弊端 瀏覽:629
美豆油為什麼沒交易 瀏覽:256
交易貓買家驗貨拒收怎麼辦 瀏覽:661
現在菏澤哪個水果批發市場還在開 瀏覽:540
去醫院取耳結石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31
膏葯代理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開個保險代理門店需要什麼 瀏覽:7
創遠儀器產品做什麼用 瀏覽:67
產品賣不出去為什麼還要漲價 瀏覽:569
什麼是創新型產品 瀏覽:882
企業管理中企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 瀏覽:999
今年資本市場怎麼啦 瀏覽:806
四川省綿陽市區的寵物市場有哪些 瀏覽:516
數據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103
什麼是合同權利人的代理權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