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
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是指為了掌握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系統和持續地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害因素進行檢驗、分析和評價的活動,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普查和專項監測等內容。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是指為了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依法對生產中或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的活動。第四條農業部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等工作需要,制定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並組織實施。第五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條件的檢測機構承擔。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建設,提升其檢測能力。第六條農業部統一管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並指定機構建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資料庫和信息管理平台,承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的採集、整理、綜合分析、結果上報等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數據和信息。鼓勵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本行政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資料庫。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經費列入本部門財政預算,保證監測工作的正常開展。第二章風險監測第八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定期開展。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需要,可以隨時開展專項風險監測。第九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需要,制定並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路建設規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路。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監測計劃向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機構下達工作任務。接受任務的機構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編制工作方案,並報下達監測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工作方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監測任務分工,明確具體承擔抽樣、檢測、結果匯總等的機構;
(二)各機構承擔的具體監測內容,包括樣品種類、來源、數量、檢測項目等;
(三)樣品的封裝、傳遞及保存條件;
(四)任務下達部門指定的抽樣方法、檢測方法及判定依據;
(五)監測完成時間及結果報送日期。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分布及變化情況,適時調整監測品種、監測區域、監測參數和監測頻率。第十二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抽樣應當採取符合統計學要求的抽樣方法,確保樣品的代表性。第十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應當按照公布的標准方法檢測。沒有標准方法的可以採用非標准方法,但應當遵循先進技術手段與成熟技術相結合的原則,並經方法學研究確認和專家組認定。第十四條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任務的機構應當按要求向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第十五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風險監測形勢會商制度,對風險監測結果進行會商分析,查找問題原因,研究監管措施。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並向同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通報。
農業部及時向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衛生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監測結果。
② 農產品產地環境檢測包含什麼項目檢測這個有什麼用
農產品初級產品、半成品及其加工製品衛生指標,理化指標、感官指標、轉基因成份、農葯殘留、獸葯殘留、抗生素、激素及內外源污染物等常規和特殊項目的檢驗分析、質量評價及研究
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監測,建立並完善全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監測體系,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是強化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監管的有效手段,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③ 農產品檢測都有哪些項目
產品質量檢測項目是依據國家標准來選定的,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標准規定。
大米:農葯殘留、污染物(重金屬元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等;
小麥粉:白度、麵筋的含量及數量、灰分、水分、降落數值、麵粉的粗細度等。
所以質量檢測,要具體到什麼從產品,國家對該產品的質量依據是那個標准,該標准具體項目有哪些,檢測具體項目實測數據,依據標准范圍判斷產品是否合格。
(3)什麼是農產品質量檢測擴展閱讀:
專科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環節:食品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衛生安全、儀器分析、農產品質量檢測標准、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企業經營管理、有機化合物基本性質分析技能訓練、微生物實驗技術技能訓練。
儀器分析應用技術訓練、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能訓練、崗位就業綜合實訓、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核心課程: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分析化學、植物生長與環境、植物化學保護、微生物檢測技術、現代儀器分析、食品營養與衛生、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種子檢驗、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農產品安全性檢測技術、農產品貯藏加工、食品質量管理、安全食品標准與認證、環境監測技術、農產品市場營銷等課程。
④ 農產品檢驗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農產品質量鑒別的程序一般為抽樣、檢驗、等級確定等步驟。鑒別農產品的方法主要有2類,一類是感官檢驗法,一類是理化檢驗法,前者是藉助感覺器官進行鑒別,後者是藉助各種儀器和試劑進行鑒別。此外還有生物檢驗法。
一、抽樣:抽樣也稱為揀樣、取樣等,它是農副產品檢驗的第1道手續。取樣的代表性與檢驗結果的准確性有密切關系。現行通用的抽樣方法有隨機抽樣法和典型抽樣法。
1、隨機抽樣法。抽樣時不隨人的主觀願望進行抽樣,使每件商品都可能成為樣品的抽取方法。
2、典型抽樣法。這是按農產品情況典型地抽取樣品,它不同於隨機抽樣法,而以比較少的試樣分析估計整批農產品的質量情況。如檢驗花生中的黃麴黴素,先檢驗霉度嚴重的花生米粒,如果未發現黃麴黴素,則可判斷整批花生的黃麴黴素含量符合標准。
⑤ 什麼是農產品質量檢測
產品質量檢測項目是依據國家標准來選定的,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標准規定,農產品一樣,看什麼農產品。舉個例子:大米:農葯殘留、污染物(重金屬元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等;
小麥粉:白度、麵筋的含量及數量、灰分、水分、降落數值、麵粉的粗細度等。
所以質量檢測,要具體到什麼從產品,國家對該產品的質量依據是那個標准,該標准具體項目有哪些,檢測具體項目實測數據,依據標准范圍判斷產品是否合格。
⑥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是干什麼的
1、承擔農業部門或有關部門制定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驗、優質產品的評選和復查檢驗。
2、對實施生產許可證和質量認證的產品進行檢驗,以及對重要新產品、新品種投產和科研成果鑒定檢驗。
3、承擔農業系統企業定級、升級產品檢驗和產品質量分等分級的檢驗。
4、負責有關產品質量的仲裁檢驗和其他委託檢驗。
5、對地方下級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
6、研究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訂和修訂。
特色與優勢
本專業為省級示範建設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專業教學團隊共有教師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1人,研究生學歷14人(其中博士5人)。
畢業生單位主要分布在浙江發達地區,如中國農業科學院、浙江香飄飄食品有限公司、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普可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味全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
⑦ 如何鑒別農產品質量
農產品質量鑒別的程序一般為抽樣、檢驗、等級確定等步驟。鑒別農產品的方法主要有二類,一類是感官鑒別法,一類是理化鑒別法。前者是藉助感覺器官進行鑒別的方法,後者是藉助各種儀器和試劑進行鑒別的方法。
(1)抽樣
抽樣也稱為揀樣、取樣等,它是農副產品檢驗的第一道手續。取樣的代表性與檢驗結果的准確性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抽樣的樣品品質能代表整批產品的品質,必須依據統計學原理,在保證整批產品中任意一個都有被抽取的機會。正確抽樣和合理保管樣品是獲得准確檢驗結果的前提條件。
抽樣時必須注意樣品的代表性,並遵守下列幾點規定:
外地調入農產品應審查該批農產品所有證件,包括運貨單、質量檢查證明、商品檢驗和衛生機關的檢驗報告單,而後從表及里檢驗。
發現包裝不好而能影響農產品質量時,應將包裝打開進行采樣分析,包裝完好,可打開部分包裝,採取樣品檢驗。
小包裝農產品,可取其中2~3包作為送檢樣品,樣品應保持包裝完整無缺,附說明書和商標。
大量農產品,如積聚成堆或倉儲的穀物,應從堆的上、中、下層采樣,將各部位所採的樣品混合均勻,再用「四分法」將對角兩瓣去除,剩餘的兩瓣再重新混合取樣,直到需要的數量為止。在輪船上農產品應按五朵梅花形五點采樣,然後按四分法取樣,理化檢驗應將樣品磨碎,成粉末過篩,送檢樣室化驗。
新鮮肉的取樣根據不同目的和要求而定,有的可以從不同部位采樣,混合後代表該頭家畜的情況,有的從很多家畜的同一部位采樣,混合後來代表某一部位的情況。
水果和蔬菜的理化檢驗應先去皮和核,只要可食部分。體積小的食物,如豆莢、棗、葡萄、山楂等,將多量樣品混合均勻後,用四分法取樣,多次操作,直到所需數量(不得少於500克);體積大的農產品,如西紅柿、胡蘿卜、茄子、西瓜等,應由多個單獨樣品中取樣,以消除樣品之間的差異。理化檢驗取樣方法是從每一個樣品的對應面各切下一角(縱切),以減少內部之差異。
體積膨鬆、葉型蔬菜,如油菜、韭菜、小白菜等,應由多個單獨樣品取樣(一筐、一捆),分別抽取一定數量,所取總量應在1000克以上。
有時要確定農產品腐敗的程度,亦可採取它的腐敗部分、污染部分或可疑部分。
在感官上、性質上極不相同的農產品,一般不要混在一起,需分別包裝。
設法保持樣品的原有微生物情況和理化指標,在進行檢驗之前不玷污,不發生變化。
一切采樣工具,如采樣器、容器、包裝紙都應清潔,不應將任何有害物質帶入農產品中,供細菌檢驗用的農產品,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采樣後應迅速進行檢驗或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盡量避免發生變化。
記錄采樣單位、地址、日期、時間、樣品編號、樣品重量和包裝,采樣的條件和檢驗目的。(2)感官檢驗
感官檢驗是用人的耳、目、口、鼻、手等感覺器官,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來檢驗農產品的質量。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檢驗農產品的外形結構、外觀疵點、色澤、硬度、彈性、氣味、滋味、聲音,以及包裝方面的質量。
感官檢驗對所有農產品質量鑒定都是必要的,這種方法在農產品檢驗中使用最廣泛,佔有重要地位,往往可以決定其質量的優劣,如棉、麻、煙、茶、畜產品等農產品的檢驗,目前均以感官檢驗為主。感官檢驗的優點是快捷、簡便、易行,不需繁雜的儀器設備,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准確性。缺點是檢驗結果不能用具體數值來表示。它受檢驗人員的生理條件、工作經驗和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有一定的主觀因素。
感官檢驗可分為視覺檢驗、嗅覺檢驗、味覺檢驗、觸覺檢驗和聽覺檢驗,感官檢驗的五種方法,常常不是孤立地運用,而是綜合運用幾種方法,全面鑒定農產品。(3)理化檢驗法
理化檢驗法是利用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和化學試劑來鑒定農產品質量的方法。能探明農產品的內部疵點,並能深入地測定農產品的成分、結構和性質。其鑒定結果較感官鑒定客觀而精確,可以用具體數值表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的鑒定方法與檢測方法不斷得到廣泛應用,理化鑒定方法的種類越來越多,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在鑒定的准確性、靈敏度和穩定性方面都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向著快速、少損(或無損)、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但理化檢驗法一般不如感官檢驗迅速簡便,並且需要一定的儀器、設備和試劑及操作技術。
⑧ 農產品質量檢測屬於農業類專業嗎
農產品質量檢測屬於農業類專業。
農產品質量檢測:培養具備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與農業生產環境監測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良好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相關資料:
中文名: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
專業代碼:510111
修業年限:三年
專業層次:專科
一級學科:農林牧漁大類
從業領域: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會對農檢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趨旺。本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面向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海關、工商部門、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科研院所、進出口貿易企業、綠色果蔬生產基地、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大型超市、果蔬貯運公司、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農產品衛生監督管理、農產品品質檢測、農產品質量管理控制、農產品及食品的檢測、生產、貯藏、加工、經營、進出口貿易的質量監督和認證管理等工作。
⑨ 簡述農產品質量檢測一般方法有哪些
1.農葯殘留檢測。常見的農葯殘留檢測方法有酶抑製法、免疫分析法與無損檢測法。酶抑製法,以生物學為基礎,通過乙醯膽鹼酯酶對相關農葯的快速反應進行檢測。具有生物學的不穩定性與專一性特點,不適宜大范圍使用,但因其廉價便捷性,目前在果蔬檢測方面應用較多,採用酶抑製法進行檢測時應當注意選用高質量酶試劑。免疫分析法,多用於食品檢測方面,應用該方法可快速識別樣品的異樣狀態。無損檢測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農產品營養與外形,是如今較為先進的綜合型農葯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基於該技術,應用較多的是紅外光譜與X光衍射檢測方法,採用該方法,應當注意避免損害農產品質量。
2.獸葯殘留檢測。常見的獸葯殘留檢測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與放射免疫檢測法。ELISA,主要通過對樣品進行定量分析的方式,檢測樣品獸葯殘留含量,具有高特異性與高度靈敏性,在檢測畜牧農產品時較為常用。應用該方法應當選用高質量試劑,也可以通過試紙條、熒光檢測儀等檢測器具進行檢測,提高檢測質量。放射免疫檢測法,主要通過同位素識別抗原抗體,具有高精準度,因此,在抗生素檢測方面效果顯著,同樣適用於獸葯微生物殘留檢測。
3.微生物殘留檢測。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對微生物殘留的檢測同樣重要,主要檢測農產品生物毒素,常見的有生物毒素確證檢測技術與快速檢測技術。生物毒素確證檢測技術,在實踐中主要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也可以結合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與質譜檢測法,主要檢測農產品中的黃麴黴素、棒曲酶毒素等。快速檢測技術,常用檢測方法為熒光檢測技術、免疫層析檢測技術等,在檢測一般微生物時較為常用,同樣需要選用高質量核心試劑。
4.重金屬殘留檢測。含有鉛、汞、銅等元素的重金屬一旦殘留於農產品上,不僅威脅產品安全,被人食用後嚴重的甚至會引發中毒,因此,必須重視對農產品重金屬的檢測。目前,我國重金屬檢測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較常應用的是熒光檢測法、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檢測法以及原子吸收檢測法,主要檢測農產品重金屬殘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重金屬殘留對農產品的危害越來越大,加強檢測技術研究力度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