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如何區分農產品

如何區分農產品

發布時間:2022-10-22 22:17:30

Ⅰ 農產品分類


1、糧油作物:是指小麥、稻穀(含粳谷、秈谷、元谷),大豆、雜糧(含玉米、綠豆、赤豆、蠶豆、豌豆、蕎麥、大麥、元麥、燕麥、高粱、小米、米仁)、鮮山芋、山芋干、花生果、花生仁、芝麻、菜籽、棉籽、葵花籽、蓖麻籽、棕櫚籽、其他籽。
2、毛茶:是指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
3、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鮮貨、干貨以及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連續進行簡單保鮮、烘乾、包裝的鮮貨和干貨。
4、瓜、果、蔬菜: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瓜、果、蔬菜,包括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進行連續簡單加工的瓜、果乾品和腌漬品(以瓜、果、蔬菜為原料的蜜餞除外)。
5、花卉、苗木: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並保持天然生長狀態的花卉、苗木。
6、葯材: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葯材。不包括中葯材或中成葯生產企業經切、炒、烘、焙、熏、蒸、包裝等等工序處理的加工品。7、

Ⅱ 農作物和農產品有什麼區別

2、分類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但不包括經過加工後的各類產品。

Ⅲ 「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區別

農副產品和農產品的區別:

1、最大的區別在於農產品是在田間種植而不是加工的,如小麥、水稻等;農副產品是加工的,如食用油、食醋等。

2、農副產品會有品牌,而農產品一般不會。

3、同一類農產品中有許多不同的農副產品,農產品相對單一,例如,對於農產品,橙汁、橙味糖果、橙味日用品等都是作為農副產品生產的。


(3)如何區分農產品擴展閱讀:

農業是指通過種植動植物生產食品和工業原料的工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農業科學是農學,農業勞動的對象是活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把利用動植物和其他生物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栽培獲得產品的部門稱為農業部門。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1995年,農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生產年均增長10%以上,2011年達到47712億元,隨著農業產值的穩步增長,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Ⅳ 「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區別

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區別是:農產品是農民在土地里種植出來,直接收獲,沒有經過加工的作物的果實或種子、根、莖、葉等,以及農民養殖的家禽、家畜、魚類等等,比如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甘蔗、綠葉蔬菜、雞、鴨、豬、牛、羊、草魚等等。

農副產品是利用農產品經過二次加工所得到的產品,比如麵粉、食用油、豆粕、醬油、粉條等等。

Ⅳ 農副產品和農產品有什麼區別嗎

農產品與農副產品區別就在於農產品是指直接經過種植所收獲的產品,農副產品是指經過加工過以後的成品。
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
所謂的農副產品是由農業生產所帶來的副產品,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產品,分為糧食、經濟作物、竹木材、工業用油及漆膠、禽畜產品、蠶繭蠶絲、干鮮果、干鮮菜及調味品、葯材、土副產品、水產品等若干大類,每個大類又分若干小類。
傳統的農副產品一般是自產自銷,沒有品牌。但是近年來,一些農副產品生產者已經意識到品牌對產品的重要性。
因此,這些生產者開始致力於為自己的農副產品樹立品牌,務求以優良的品質和實惠的價格打入市場。使得自己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激流勇進。
拓展資料: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關繫到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1995年,中國農業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
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11年達到47712億元。
伴隨農業生產總值的穩步增長,中國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穩步上升,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農產品_網路

Ⅵ 如何鑒別農產品質量

農產品質量鑒別的程序一般為抽樣、檢驗、等級確定等步驟。鑒別農產品的方法主要有二類,一類是感官鑒別法,一類是理化鑒別法。前者是藉助感覺器官進行鑒別的方法,後者是藉助各種儀器和試劑進行鑒別的方法。

(1)抽樣

抽樣也稱為揀樣、取樣等,它是農副產品檢驗的第一道手續。取樣的代表性與檢驗結果的准確性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抽樣的樣品品質能代表整批產品的品質,必須依據統計學原理,在保證整批產品中任意一個都有被抽取的機會。正確抽樣和合理保管樣品是獲得准確檢驗結果的前提條件。

抽樣時必須注意樣品的代表性,並遵守下列幾點規定:

外地調入農產品應審查該批農產品所有證件,包括運貨單、質量檢查證明、商品檢驗和衛生機關的檢驗報告單,而後從表及里檢驗。

發現包裝不好而能影響農產品質量時,應將包裝打開進行采樣分析,包裝完好,可打開部分包裝,採取樣品檢驗。

小包裝農產品,可取其中2~3包作為送檢樣品,樣品應保持包裝完整無缺,附說明書和商標。

大量農產品,如積聚成堆或倉儲的穀物,應從堆的上、中、下層采樣,將各部位所採的樣品混合均勻,再用「四分法」將對角兩瓣去除,剩餘的兩瓣再重新混合取樣,直到需要的數量為止。在輪船上農產品應按五朵梅花形五點采樣,然後按四分法取樣,理化檢驗應將樣品磨碎,成粉末過篩,送檢樣室化驗。

新鮮肉的取樣根據不同目的和要求而定,有的可以從不同部位采樣,混合後代表該頭家畜的情況,有的從很多家畜的同一部位采樣,混合後來代表某一部位的情況。

水果和蔬菜的理化檢驗應先去皮和核,只要可食部分。體積小的食物,如豆莢、棗、葡萄、山楂等,將多量樣品混合均勻後,用四分法取樣,多次操作,直到所需數量(不得少於500克);體積大的農產品,如西紅柿、胡蘿卜、茄子、西瓜等,應由多個單獨樣品中取樣,以消除樣品之間的差異。理化檢驗取樣方法是從每一個樣品的對應面各切下一角(縱切),以減少內部之差異。

體積膨鬆、葉型蔬菜,如油菜、韭菜、小白菜等,應由多個單獨樣品取樣(一筐、一捆),分別抽取一定數量,所取總量應在1000克以上。

有時要確定農產品腐敗的程度,亦可採取它的腐敗部分、污染部分或可疑部分。

在感官上、性質上極不相同的農產品,一般不要混在一起,需分別包裝。

設法保持樣品的原有微生物情況和理化指標,在進行檢驗之前不玷污,不發生變化。

一切采樣工具,如采樣器、容器、包裝紙都應清潔,不應將任何有害物質帶入農產品中,供細菌檢驗用的農產品,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采樣後應迅速進行檢驗或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盡量避免發生變化。

記錄采樣單位、地址、日期、時間、樣品編號、樣品重量和包裝,采樣的條件和檢驗目的。(2)感官檢驗

感官檢驗是用人的耳、目、口、鼻、手等感覺器官,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來檢驗農產品的質量。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檢驗農產品的外形結構、外觀疵點、色澤、硬度、彈性、氣味、滋味、聲音,以及包裝方面的質量。

感官檢驗對所有農產品質量鑒定都是必要的,這種方法在農產品檢驗中使用最廣泛,佔有重要地位,往往可以決定其質量的優劣,如棉、麻、煙、茶、畜產品等農產品的檢驗,目前均以感官檢驗為主。感官檢驗的優點是快捷、簡便、易行,不需繁雜的儀器設備,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准確性。缺點是檢驗結果不能用具體數值來表示。它受檢驗人員的生理條件、工作經驗和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有一定的主觀因素。

感官檢驗可分為視覺檢驗、嗅覺檢驗、味覺檢驗、觸覺檢驗和聽覺檢驗,感官檢驗的五種方法,常常不是孤立地運用,而是綜合運用幾種方法,全面鑒定農產品。(3)理化檢驗法

理化檢驗法是利用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和化學試劑來鑒定農產品質量的方法。能探明農產品的內部疵點,並能深入地測定農產品的成分、結構和性質。其鑒定結果較感官鑒定客觀而精確,可以用具體數值表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的鑒定方法與檢測方法不斷得到廣泛應用,理化鑒定方法的種類越來越多,應用范圍越來越廣,而且在鑒定的准確性、靈敏度和穩定性方面都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向著快速、少損(或無損)、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但理化檢驗法一般不如感官檢驗迅速簡便,並且需要一定的儀器、設備和試劑及操作技術。

Ⅶ 農產品和初級農產品的區別

1、范圍不同:初級農產品包括經粗加工或初級加工的產品。例如,《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第二條規定,農產品是指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糧食、油料、蔬菜、瓜果、茶葉、菌類、畜禽、禽蛋、奶產品、水產品、蜂產品等植物、動物、微生物產品,以及經過清洗、分揀、打蠟、乾燥、去殼、切割、分級、包裝、冷凍等粗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

《廣東省食用農產品標識管理規定》第二條第一款規定,食用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未經加工或者僅經過挑揀、乾燥、粉碎、分割、保鮮、包裝等方法初級加工的可供人食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乾果、竹筍、畜禽、肉品、奶、蛋、蜂蜜、水產品及食用菌等產品。

2、來源不同:對於農產品初加工應當區別對待,既不能一刀切地認定屬於農業生產活動,也不能一刀切地認定為《產品質量法》所稱的加工、製作。如果僅是對農產品進行簡單處理以便利用或銷售,按習慣視為農業生產收獲環節之一的,此類簡單處理後的產品仍視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或食用農產品,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而非《產品質量法》。

3、環節不同:對農產品的初加工,並非習慣上視為農業生產收獲環節,而是足以認定為《產品質量法》所稱的加工、製作的,此類初加工後的產品就不屬《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稱的「農產品或食用農產品」,而應適用《產品質量法》或《食品安全法》進行監督管理,有關乳品、轉基因食品、生豬屠宰、酒類和食鹽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Ⅷ 「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的區別

摘要 親親,稍等幫您查詢中~

Ⅸ 農產品和食品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有,定義不同、性質不同、價值功能不同,具體如下:

一、定義不同

1、農產品

是農業中生產的物品,有食用的,有不能食用的。例如,林業產品原木、原竹等。

2、食品

指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

二、性質不同

1、農產品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

三、價值功能不同

1、農產品

不同的農產品有不同的價值。除了可以食用的農產品,還有其它生活上的用品。例如,用作紡織的棉花,用作塗料、造紙的天然樹脂等。

2、食品

食品的主要功能,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和能量,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

Ⅹ 什麼是農作物和農產品的區別

1、是否作為商品

農作物:不作為商品;

農產品:作為商品進行出售;

經濟作物:作為商品;

2、是否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農作物: 不用來交換,經濟價值低;

農產品:經濟價值一般;

經濟作物:經濟價值較大;

(10)如何區分農產品擴展閱讀:

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分布

新疆是我國優質長絨棉產區。

我國棉花生產集中分布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華南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基地。

東北林區:紅松、落葉松(白樺、紫椴);大豆、甜菜;

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蘋果;

黃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棗、栗、核桃;

南方地區: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茶、油茶、油桐、漆樹、毛竹、杉樹、樟樹、蠶桑、油菜、青梅等;

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圓、菠蘿 、甘蔗、青梅等;

海南:椰子;

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長絨棉;

台灣:樟樹(樟腦)、甘蔗、茶葉、香蕉、菠蘿;

經濟作物是指對自然條件的選擇較嚴、技術要求復雜、產品的經濟價值較高、主要是用作工業原料的作物,故又稱「技術作物」或工業原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棉花、油料、麻類、桑柞絲、茶葉、糖料、蔬菜、煙葉、果品、葯材等。

閱讀全文

與如何區分農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休市為什麼可以交易股票 瀏覽:999
如何創建數據宏 瀏覽:647
紅字發票信息多久審核通過 瀏覽:467
autostart程序是什麼 瀏覽:603
嬌韻詩都有哪些產品 瀏覽:241
西寧市賣舊書籍市場在哪裡 瀏覽:553
江西技術電子產品哪個好 瀏覽:825
如何把地圖做成數據 瀏覽:637
kbaby童裝怎麼代理 瀏覽:606
納米技術未來會發展到什麼階段 瀏覽:477
蠟油加氫裂化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708
南京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有什麼專業 瀏覽:964
怎麼能提高炒股技術 瀏覽:379
怎麼樣給群里所有人發信息 瀏覽:778
附加值農產品有哪些 瀏覽:642
數據線全自動焊錫機有哪些品牌 瀏覽:442
佛山照明led技術怎麼樣 瀏覽:819
怎麼選擇招聘代理公司 瀏覽:20
什麼是msoffice數據 瀏覽:315
ea交易者數學思維怎麼用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