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低估的東華軟體
一、公司簡介
公司成立於 2001 年,專注軟體服務業,同時緊跟技術趨勢,積極布局雲計算、大數據等新領域。公司客戶資源豐富,下遊行業覆蓋金融、 健康 、能源、政府、互聯網、通信等。公司資質齊全,是國內較早通過CMMI 5 級認證的軟體企業之一,獲得信息系統集成「特一級」資質(2019 年全國 8 家),具有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甲級資質及軟體開發單項資質。
從各板塊的營業收入情況來看,系統集成設備是公司收入的第一大來源,且規模增速最快。2019年,系統集成設備實現營業收入60.32億元,佔比68.2%。第二大來源是技術服務收入。2019年,技術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0.05億元,佔比22.67%。第三大來源是自製及定製軟體板塊實現營業收入8.07億元,佔比9.13%;自2014年以來,自製及定製軟體板塊營業收入便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
二、營收與利潤背離之謎
1、從規模上看,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 但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靠外延式並購的拉動,並購之後的增速明顯變緩。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49億元,同比增長4.47%;
公司營業收入分別在2008年和2011年有兩個高速增長期,這主要來自於並購的推動。
2008年,公司並購聯銀通 科技 ,增值率高達824.94%,確認商譽2.47億元。聯銀通 科技 主要從事銀行業應用軟體開發和技術服務業務。2011年,公司並購神州新橋,增值率高達327.63%,確認商譽2.25億元。神州新橋主要從事銀行業的系統集成和網路應用服務業務。同年,公司還收購了東方易維和卓訊科信。
除此之外,公司還有兩個並購高峰期,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但就營業收入的增速來看,這兩輪並購未能產生之前的效果,營業收入的增速仍在下滑。
2、公司通過外延式並購,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然後凈利潤卻未能跟上營收。
公司的凈利潤在15年達到高峰期之後,開始慢慢下行,19年的凈利潤為5.8億,近7年新低。
凈利潤的走低也是源於並購形成的商譽。2015年公司商譽賬面價值高達 16.6 億元。收購標的高通信在 2016、2017 年未完成業績承諾,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6205、1014 萬(對應承諾 10544、12653 萬元),觸發股份及現金補償,2018 年公司合計收到現金補償 9369 萬元。並購標的業績下滑疊加後續商譽減值,拖累公司業績。2019年公司計提減值准備 1.65 億元,賬面商譽尚余 6.7 億元。
經過這幾年的商譽減值,商譽風險有所釋放,未來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恢復。
三、公司新看點
1、牽手華為鯤鵬,助力增長。
公司和華為合作長達20年,雙方已形成了軟硬體多方位的合作。作為華為鯤鵬戰略級 ISV 合作夥伴,公司已在金融、水利等方面推出多個解決方案,積極參與鯤鵬生態的適配工作。2019 年 10 月 24 日,公司聯合華為發布兩個基於鯤鵬生態的聯合解決方案,未來公司上千個應用軟體將陸續在鯤鵬上進行測試。
公司藉助與華為的合作,能夠實現三方面發展:
1)新增伺服器產銷業務。伺服器生產、銷售是公司全新業務,公司也會在硬體基礎上同時提供其他服務。目前寧波的鵬霄伺服器已經使用,青島嶗山基地也在快速推進中。
2)擴大軟體市場份額。鯤鵬生態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基礎軟體和應用軟體會適配鯤鵬體系。基於長期的下沉服務,傳統集成商積累了對行業的理解以及一批忠實的客戶,其開發的應用軟體也成為鯤鵬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司軟體率先融入鯤鵬的同時,也將受益鯤鵬計算產業的成長,在不斷磨合中搶佔先機。
3)雲 MSP 轉型良機。傳統 IT 服務公司以系統集成和軟體開發業務為主,毛利率低,人效低。但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軟體開發經驗,與客戶建立了高粘性的信任關系,這成為雲時代業務升級的資本。藉助華為生態,成為鯤鵬雲 MSP,公司有望加速轉型。業務模式上,可以向上雲咨詢、雲遷移、雲災備、雲運維拓展;商業模式上,可以多元化收費模式,提升毛利率較高的咨詢費與運維費佔比,完成公司基因的蛻變。
2、攜手騰訊 探索 雲醫療
公司現在醫療板塊的業務規模達到了13.81億,佔比15%。是金融板塊之外的第二業務,業績增速快。目前醫療板塊的業務包括智慧醫院解決方案群、區域醫療解決方案群、互聯網醫療解決方案群、醫保支付與控費綜合解決方案族這四個子版塊。
經過20年的發展,公司積累了大批醫院客戶,多達 500 家,其中三甲醫院 300 多家,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四川華西醫院、解放軍總醫院(301 醫院)等全國知名大型三甲醫院。2017 年,在艾力彼發布的頂級醫院排行榜百強醫院中,公司客戶佔比達到 32%。相比於友商,東華的頂級醫院覆蓋率很高,優質客戶的成功案例容易形成標桿效應。
近幾年, 科技 巨頭頻繁布局醫療信息化領域,目前騰訊間接持股東華軟體5%左右的股份。2018 年 7 月,東華醫為聯合騰訊提出「一鏈三雲」戰略以及六大聯合解決方案。2019 年 3 月,雙方聯合發布大 健康 醫療服務互聯網雲生態平台 iMedical Cloud,並正式啟動雲 HIS 的上線運行,「一鏈三雲」戰略加速落地。通過與騰訊合作,東華提高產品化能力,雲 HIS 產品部署效率高,有望提高業績彈性。
四、估值
由於東華軟體涉及的業務比較多,在進行估值前很有必要先分析公司的業務情況。
從營收佔比看, 健康 行業、金融行業和能源行業是公司的營收大頭,其中金融行業佔半壁江山,這是東華軟體的主要業務,從增速來看, 健康 行業增速最快,高達25%,遠遠快於其他行業,這是公司的潛力業務。
從毛利率看, 健康 行業毛利最高,超過50%的毛利,屬於公司的優勢業務。而金融行業的毛利則偏低,只有21%左右。
綜合來看,雖然金融行業屬於公司的業績基石,但是毛利低,增速慢,在業績上難以提供大的增量,而 健康 行業毛利高,增速快,這才是公司短中期業績的重要增量和驅動力。
健康 行業主要是醫療信息化,受疫情影響和醫保控費的推進,醫療信息化未來幾年會處於景氣周期。目前醫療信息化的龍頭為衛寧 健康 ,其2019年營收為19億,營收增速為32%,毛利率為51.4%;而東華軟體為14億,營收增速為25%,毛利率為51%。
目前醫療信息化的競爭格局為騰訊加持的東華軟體和阿里加持的衛寧 健康 ,其中東華軟體聚焦三甲醫院等大型醫院,衛寧 健康 則聚焦於中小型醫院。
不過近期東華軟體率先推出統一標準的HIS雲,利用東華軟體在大型三甲醫院形成的優質的管理模式和功能,直接讓中小醫療機構使用。未來HIS雲會逐漸搶佔中小醫療市場,東華軟體的 健康 業務業績有望進一步提速。
目前衛寧 健康 的市值為558億,由於東華軟體的增速略低於衛寧 健康 ,我們按照東華軟體營收為衛寧 健康 70%測算,再打個8折,則東華軟體 健康 業務的合理市值應該為312億左右。當前東華軟體的市值為431億左右,扣除 健康 行業後剩餘市值為119億。
東華軟體總營收為88億, 健康 行業營收為14億,剩下66億營收,五六億的利潤,估值為119億,這是較為低估的。
未來東華軟體將受益於醫療信息化的高景氣周期,當前是不錯的布局時機。
⑵ 在金融領域,浪潮信息與東華軟體有著怎樣的合作
在金融領域,浪潮信息與東華軟體累計為超過千家銀行提供各種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服務。在網路了解到2021年,東華軟體為滿足數字化經濟需求,推出了「東華金融智腦」數字化金融科技服務品牌,以及主打的18款數字化主打產品。
⑶ 東華軟體股票怎麼樣
東華軟體股票行情分析需要前往東方財富網查看。
東華軟體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國家安全可靠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重點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計算機服務及軟體特大型企業。東華軟體2001年1月成立,總部位於北京中關村,2006年8月在深圳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2065,注冊資金31.15億元。2020年營業收入91.67億元。職工10000餘人,其中研發人員5200餘人,擁有180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
操作環境:iPhone11 ios15.0 東方財富V9.9.5
拓展資料:
軟體開發是一種十分辛苦的工作,從業人員在產品的設計、研發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腦力、體力和心血。同時,軟體開發也是一份收入相當可觀的工作。一般較文員、行政人員來說,軟體開發從業人員的薪酬可能是對方的幾倍。軟體開發的職位要求:
一,計算機相關的專業人員。軟體開發這種崗位對應聘人員的專業限制比較嚴格,需要具備軟體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例如,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或者專科生。而一般的文學專業、教育專業等相近學科的人員很難勝任這份工作。
二,能夠熟練使用與軟體開發有關的編程軟體。眾所周知,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頻繁地敲代碼、編寫程序。因此,熟練地使用編程軟體對於勝任這份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三,要求有責任心和團隊精神。軟體開發是一項需要眾多成員共同協作的工作,要求參與人員必須要有責任心,能夠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時能夠與隊員密切合作,共同推進工作。
四,抗壓能力強。軟體開發這項工作強度和壓力比較大,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因此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能夠面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挫折。
⑷ 東華軟體股份公司的公司簡介
公司目前擁有近200項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主要產品和應用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東華軟體自成立以來,已為數百個用戶提供了優秀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涵蓋多種應用與技術平台,用戶遍布電信、電力、政府、交通、國防、醫療、金融、科研、煤炭、石化、石油、保險及製造等行業,成功完成了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網通山東通信公司、山西移動通信公司、中石油股份公司、最高人民檢察院、江蘇中煙工業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海關總署、北京友誼醫院、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等客戶的堪稱業界典範的應用軟體開發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
多年良好的業績及服務已經得到眾多廠家的信任與認可,目前,東華合創已成為數十家國際國內知名IT企業的增值代理商、系統集成商或戰略合作夥伴,為向用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及優質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⑸ 智能交通上市公司龍頭
皖通科技智能交通龍頭。公司作為國內最早進入智能交通領域的企業,長期在交通信息化領域精耕細作,秉承專業、專注的技術研發傳統,致力於為行業提供優質、可靠、成熟的應用軟體產品和系統集成方案,在交通信息技術相關領域擁有高度的話語權和市場地位;公司建立並不斷優化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從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技術和產品應用保障、知識產權保護、研發成果推廣等方面入手,通過改進技術創新流程加快創新步驟,保障人才隊伍穩定發展,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天邁科技:智能交通龍頭。天邁科技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服務公交」的經營理念,以「構建智慧交通,服務公眾出行」為企業使命,致力於實現「成為智能交通(ITS)解決方案的引領者」的企業願景。 智能交通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熙菱信息、萬集科技、雄帝科技、華銘智能、浩雲科技、五洋停車、凱發電氣、ST網力、創意信息、恆華科技、東土科技等。
拓展資料:
一、實時、准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智能交通概念上市企業市值位於前五的是: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千方科技、四維圖新、易華錄。
前三名公司簡介如下:
1.海康威視: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提供安防、可視化管理和大數據服務。海康威視是全球視頻監控數字化、網路化、高清智能化的見證者、踐行者和重要推動者。
2.大華股份: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提供端到端的視頻監控解決方案、系統及服務,為城市運營、企業管理、個人消費者生活創造價值。
3.千方科技: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創於2000年,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研發和提供行業尖端技術和產品,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運營模式,致力於構建車路人雲自主協同一體化的下一代智慧交通、視頻監控產業生態,引領智慧城市產業全面繁榮。智慧政務概念上市企業市值排名TOP30 智慧政務可以實現政務服務高效化,數據實時化,響應及時化的政務工具,可以簡單、高效的解決百姓的各類問題,數據統計清晰明了化。 _
二、智慧政務概念上市企業市值位於前五的是:東華軟體、華宇軟體、人民網、美亞柏科、太極股份。
前三名公司簡介如下:
1.東華軟體:東華軟體股份公司以應用軟體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信息技術服務、網路流控安全產品及互聯網+為主要業務。東華軟體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早通過軟體能力成熟度集成(CMMI)5級認證的軟體企業,國家首批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大型一級企業,具有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甲級資質及軟體開發單項資質。
2.華宇軟體:北京華宇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華宇的業務范圍涵蓋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食品安全、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以及各行業大型企事業單位;服務內容覆蓋信息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信息化頂層設計與規劃咨詢、應用軟體開發、系統集成、運維服務和運營服務等全方位專業服務。
3.人民網: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以來,人民網以專業、穩健的運營模式,不斷完善公司治理,規范公司運作,圍繞主業科學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