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賣假酒怎麼處罰
對於假酒,工商局可以沒收、罰款,嚴重者判定為侵犯他人商標權產品,可以進行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1、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
2、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3、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
4、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Ⅱ 賣假酒怎麼處罰
賣假酒會被沒收非法產品,視情節輕重會被處三萬元以下罰款。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按照《刑法》相關規定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賣假酒的處罰標准
商務部酒類流通管理辦法規定,禁止批發、零售、儲運以下商品:
(一)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兌制的酒類商品;
(二)偽造、篡改生產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酒類商品;
(三)侵犯商標專用權等知識產權的酒類商品;
(四)摻雜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超過保質期等的酒類商品和非法進口酒;
(五)其他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酒類商品。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商務主管部門或會同有關部門沒收非法商品,並可視情節輕重處三萬元以下罰款;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移送相關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拓展資料:售賣假酒也會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假酒怎麼處罰標準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1、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假酒產品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如果賣假酒構成犯罪的,可以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刑事責任,而該罪是屬於故意的犯罪,如果不知道是假酒而銷售的,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所以當事人要舉證自己並不知情,這樣就能免於刑事處罰。舉證不知情的方法:
1、證明購買的酒來源是合法的,例如購買的酒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提供購進單據、發票等。
2、證明自己也是假酒的受害者,例如證明假酒的包裝、性狀與真酒十分相似,而自己進貨渠道是合法的,是渠道商將假酒賣給自己等。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假酒的,並不是屬於故意的行為,所以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銷售者也是屬於受害者,不知情銷售假酒的當事人可以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提供購買渠道的信息,幫助公安機關破案。
Ⅳ 買到假酒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消費者要盡量保存好相關證據,比如當時購買的酒等等,然後向工商部門反映,工商部門可以上門查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Ⅵ 賣假酒怎麼處罰
如果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達到五至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達到二十至五十萬元的,處二到七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銷售金額達到五十至二百萬元的,則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賣假酒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處罰如下:
1、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般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