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頭條里的產品經理怎麼關注

頭條里的產品經理怎麼關注

發布時間:2022-10-19 02:52:19

『壹』 什麼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主要職責及產品三階段

產品經理(Proct Manager)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產品經理三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剛入職場不久,經驗不夠豐富的新手,更多的工作就是寫文檔,和開發設計溝通,收集材料和反饋效果,通過這種方式,培養產品感覺。即對應職責:推進產品目標實現
第二階段:老手階段,特徵:有一定的決策權,關注的是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方面。決策:哪些要做,用戶喜歡什麼,怎麼做有更好的盈利空間,不光是想,而且還能強有力的說服老闆,說服其他部分頭頭給於資源。
第三階段:老大階段,特徵:關注的是產品戰略的規劃和發展。處於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是方方面面都需要關注的,但是最最重要的是將產品引導至正確的方向,是整個產品的掌舵人。

『貳』 什麼是產品經理主要做些什麼

PM是負責並保證高質量的產品按時完成和發布的專職管理人員。在整個產研團隊中,產品經理是領頭人、協調者、鼓動者。主要的職責有:

1 .制定產品管理制度與方案

2 .規劃產品發展方向,指定產品的長期競爭策略

3 .參與企業年度營銷計劃及預算編制

4 .開展市場調研,對相關行業的發展進行調研、分析,對產品提出整改計劃

5 .管理產品開發、定價、上市的全過程,監管產品發展情況,處理產品問題

6. 管理產品品牌和產品成本 、組織產品管理部完成企業產品的功能設計和實施
7. 對產品的長期發展戰略提出建設性意見,為與企業決策層討論戰略決策提供相應

PM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

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當然應用好的工具、平台就能更好的去管理團隊,像是一些在線協作的平台 藍湖就還不錯。

『叄』 產品經理零基礎怎麼入門

產品經理零基礎入門方法如下:

1、向人討教

和在從事產品經理一職的朋友、親戚等交流,是比較便捷的方式,不僅可以了解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產品經理,還可以通過接收的信息進一步確認自己的職業道路選擇是否合適。

如果身邊沒有這類熟人,也可以關注一些產品經理大V,可以從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搜索產品經理關鍵詞。一些產品大牛會有自己的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中提問和交流心得都是不錯的學習方式。

2、自主學習

其實與人交流可以歸納為一個字,那便是問。不懂就問,大道至簡。但自主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問是快速汲取,自主學習則是更沉浸地深入掌握。這里列舉了一些學習資源,可自主選擇。

此外,建議做一些筆記,推薦的內容也不一定非要全部看一遍,找自己能看懂、能看進去的內容就夠了,步子可以放慢一點。

3、付費學習

目前很多網課和線下培訓班可以選擇,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肆』 產品經理需要關注APP什麼數據指標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用戶所關注的數據不同。當然有些是相同。
產品經理應該關注的數據,
和產品的用戶價值有關的數據,如用戶數,日活、周活,功能使用率等;
和用戶增長有關的數據,如用戶增長率,增長渠道等;
和產品內容有關的數據,如用戶行為、用戶特徵等。

『伍』 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哪些

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

1、競爭分析,對產品優劣勢進行分析,形成產品競爭性文檔,指導產品銷售;

2、需求管理,負責有效組織和管理產品的業務需求和特性,並牽頭對產品提出下一步規劃;

3、產品管理,負責基本產品資料、銷售工具包、培訓資料的撰寫和管理,制定產品營銷戰略規劃和方案;

4、產品支持,提供基於產品的大項目售前支持,行業入圍支持,特殊重點項目的支持;

5、產品推廣,負責產品推廣材料的撰寫,制定產品推廣計劃,落實產品推廣細則;

6、產品培訓,負責撰寫產品介紹相關資料,面向客戶以及公司內部銷售,技術,售後等部門進行產品培訓。

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

1、具備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知識,從事伺服器的產品開發產品研發技術支持等工作;

2、熟悉Intel、AMD伺服器體系架構及產品技術;

3、了解最新的伺服器、存儲產品技術;

4、熟練掌握Linux操作系統,了解互聯網客戶的相關應用架構;

5、具備伺服器產品規劃和設計能力;

6、具備客戶關鍵需求的把控能力;

7、具有較強的項目組織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陸』 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 怎麼做產品

產品的核心價值

每個做產品的人,都會時常把「核心價值」掛在嘴邊。很多產品新人都會認為,只要滿足用戶需求,不就有價值了嗎。但反觀目前市面上做成功的產品,強大如微信,控制了那麼大流量入口,仍然十分克制,優先順序最高的兩個Tab仍然是聊天列表和通訊錄,其餘幾十個功能,都收進發現和錢包中。如知乎,有流量可以做廣告,有用戶可以做會員體系,有服務可以做增值,如果單純為了賺錢,那麼有很多種方式,但知乎的核心價值仍然是高質量的答主和其產出的高質量內容。這么做無法體現產品的核心價值,更可能破壞核心價值。一旦高質量的答主和KOL流失,那麼整個知乎社區必定崩解。反觀目前知乎的發展,給優秀答主和知名機構加標注,給用提供識別優質內容的手段;給知名答主出電子書,上線付費問答值乎,開啟專欄文章打賞以及付費講座平台知乎live,另外好把精華內容製作成知乎日報,在其中添加廣告,所有推出的功能和產品,都圍繞高質量的答主和其內容做服務。


下圖是用戶體驗要素的Web模型,核心價值就是戰略層包含的目標,也是最底層的支撐。要設計的功能,都要圍繞核心價值去拓展。

參考一下

為什麼一個產品急需發現且明確核心價值?

1. 發現核心價值,能夠選擇綜合考量下來最優的功能。一個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點也很多,能夠做的功能有很多,但圍繞核心價值的功能性價比最高,也最受用戶認可,最有商業價值,對公司最有利。

2. 基於相同的核心價值設計的功能,邏輯統一。邏輯一致的功能可以互為補充,用戶群體相似,需求相似,就好比如2僅僅是2,但2*2=4。圍繞同樣核心價值設計的功能能夠彼此增益。而零散的成本高,吃力不討好,讓產品定位漸漸模糊,用戶群體也越來越不清晰。

3. 有單一的核心價值能夠讓用戶產生認知。想要依靠多種價值,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產品在初創階段往往很困難。產品起初強調核心價值可以讓用戶更容易理解這個產品解決什麼問題,滿足什麼需求。如我們要聊天就想起微信,要騎單車就想起摩拜 OFO,要看新聞就想起今日頭條。假如把微信、摩拜、今日頭條放在一個產品里,你會怎麼認知這個產品。


那麼,如何找到核心價值,什麼樣的功能才算體現核心價值。

圍繞核心價值的功能的衡量標准:離開了它,產品就不能真正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用完即走

張小龍在2016年初的公開演講上,探討了微信的設計理念以及它的四個核心價值點。他提到一個觀點:

我想跟大家分享微信的一個基本價值觀,我們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的,就是用完了我就走了。一個好的產品不是黏住用戶,我們認為任何產品都是一個工具,對於工具來說,好的工具就是應該最高效率地完成用戶的目的,然後盡快離開……


「用完即走」 的概念激起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說你騰訊流量這么大,肯定是用戶體驗至上,有資本提供用完即走的服務。但我們創業型產品,當然是希望能夠更多地黏住用戶,提高使用頻率,提高用戶活躍度。


說起一個產品,很多產品就會根據指標來衡量這個產品,日活、月活、單次使用時長、打開率等各類指標。只關心概念上指標的產品經理,就會把焦點放在怎麼去活躍用戶、吸引用戶上,產品會做得比較膚淺,更多地是在做用戶運營的工作。產品經理關注的是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而用戶不夠活躍,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能犧牲產品圍繞核心價值的邏輯一致性來完成運營目標。簡單打個比方,你賣飲食並不是因為好吃美味,而是做活動,做推廣,這樣看起來數據好、用戶多,但其他做得美味的商家會輕松把你打敗。火如今年的喜茶,雖然品牌溢價高,性比價低,但產品本身真的很不錯。


用完即走並不是不要粘性,而是在用戶的問題之中恰到好處地解決問題,解決完問題後,就不要強硬地留住用戶,不然反而引起用戶反感,破壞用戶對產品的認知。

買一輛車,你到達目的地了,你會因為裡面空調特別涼爽,所以一直待在裡面嗎?此時,你為了粘性,硬生生把用戶鎖在車里,用戶會爽?用戶還敢買你的車用你的車嗎?吹空調不是車應該做的事了。

顯然,張小龍提到的用完即走,是十分合理的。用戶粘性,應該是圍繞核心價值去做的粘性,而不是附加價值上做的粘性。產出穩定、性能好、起速快、毛病少的車,下次用戶換車自然還會選擇這個品牌。但用戶不會單單因為一輛車的空調好而選擇一輛車。搞清楚這個邏輯很重要!

如果來關注用戶粘性的產品經理來做,甚至會把KTV、個人影院甚至娛樂方面的VR游戲等放進車里,留住用戶然後投入各種廣告,而不是去關注設計,打造車子。這就違反了整個產品邏輯,失去了核心價值,結果只能是沒有解決到用戶出行的核心需求,卻因為把這么多功能塞進那麼小的車內空間而產生更多的問題。


朋友圈裡有各種新聞、營銷內容、雞湯段子,當然能夠提高用戶粘性,但如果這樣設計,未來朋友圈很可能就變成一個今日頭條這類純信息內容的產品,而不是社交產品。想要跟親朋好友分享生活的用戶就會漸漸流失,那麼整個功能就失去它原本的意義。此後,微信多了個今日頭條的入口,辛苦打造的熟人社交朋友圈,就會消失。

微信現在搜索的范圍很廣,朋友圈、文章、公眾號、小說、音樂、表情,這是搜索下的四個分類,搜索界面下還有一個 「看一看」 的入口,可以看出微信也在承載更多信息和資訊閱讀的價值,但可以看出微信在這方面的節制,仍然在不破壞核心價值的上進行嘗試,也把這些功能隱藏得足夠深。


為了吸引用戶而去做的功能,往往會產生更多問題。但為了圍繞產品的核心價值,為了解決用戶問題而去吸引用戶的功能,將使產品獲益無窮。不要短視,以產品暫時的目標為指引。


要確保產品是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你用盡各種方法將大量用戶留在產品上,但並沒有從實際上解決他們的什麼問題,他們就對你毫無價值,長遠看,是不會繼續留在你的產品上,從商業價值上看他們也幾乎不會產生付費意願。如過去三年大火的O2O概念,很多產品都是一補貼,用戶量和活躍度就上來,補貼一沒用戶就大量流失。就是因為沒能從實際上為用戶解決問題。

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 方法看似可以,但實際上很糟糕。如強迫用戶看大量的新手指引,然後填寫測試題。看似解決了問題,實際用戶體驗很糟糕,用戶都不願意看指引就已經離開你的產品。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輕量級的指引,如使用場景下的浮層提醒,謹慎地去指引用戶。

2. 方法看似可以,但可行性差。這點無須過多闡述,為了增加美觀度吸引用戶而增加大量動效,最後導致大量用戶手機性能不足以支撐,出現卡頓、閃退等問題,那最後的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3. 方法看似可以,但問題卻不需要解決。如設計師會覺得老人機上的字體過大,不美觀,這看似是個問題,其實不是問題。老人機就是為了老人而服務的,相較於老花眼而需要的大字體,美觀性對於他們來講,根本沒有價值。



用超過預期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考慮產品的核心功能時,不僅要判斷是不是真正滿足了用戶需求,還要判斷是不是以超預期的方式滿足。

假如用戶原本在用產品A,那麼要用戶轉移到我們的產品上來,不僅僅是做到比A好,而是要超預期的好。我們把超預期給用戶帶來的愉悅感和實際好處記為X,把用轉移產品的心理成本(新產品的陌生感,尚未建立的信任感)記為Y1,把用戶轉移的實際成本(比如學習新產品的成本,注冊、轉移資料花費的時間,損失掉產品A上的積累)記為Y2。

故必須保證X > Y1 + Y2.


這樣的產品看似簡單,我們往往會低估了競品的問題,以為對方的產品多麼糟糕,模式不行,所以我們的產品肯定行。但問題是,競品不好不代表你的產品能好,產品目前狀況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市場不成熟,可能是用戶需要被教育,還沒有培養起習慣,甚至是用戶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解決,就是你的產品和競品所處的行業長遠看基本要死掉。所以超預期X很難估量,也很難清楚Y1和Y2的值。

所以說產品經理的工作更多是在實際摸索中展開,沒有什麼理論能幫助到你,只能實踐出真知。在摸索的過程中逐漸對Y1和Y2有了大概的判斷,然後判斷自己產品的X要做到大於Y1和Y2行不行。很多產品經理認為好的產品只要X>0就行,但實際上至少大於Y1+Y2,不然就算市場是藍海,你提前進入建立起一定的市場壁壘,但只要別人一進來,你就會死掉。

『柒』 電腦版今日頭條話題小助手在哪裡

【推薦答案】??【問題描述】:360軟體小助手無法正常啟動。【原因分析】:360安全衛士程序本身存在損壞,設置有問題。【簡易步驟】:【360安全衛士】—【360軟體管家】—重裝【360安全衛士】—重啟電腦—【360軟體管家】——右下角—【開啟軟體小助手】氦袱份惶莓耗逢同撫括【解決方案】:重裝安全衛士,開啟小助手:1. 重裝【360安全衛士】:打開【360安全衛士】,打開最上排菜單中的【軟體管家】。(如圖1)圖1然後點擊【軟體寶庫】,選擇最左側的【全部軟體】菜單,然後在右側的搜索框中輸入【360安全衛士】,點擊【重裝】即可。(如圖2)圖22,打開【360軟體管家】—點擊右下角的【開啟軟體小助手】。(如圖3)圖33,電腦任務欄的【軟體小助手】圖標就會出現。(如圖4)圖4【問題描述】:360軟體小助手無法正常啟動。【原因分析】:360安全衛士程序本身存在損壞,設置有問題。【簡易步驟】:【360安全衛士】—【360軟體管家】—重裝【360安全衛士】—重啟電腦—【360軟體管家】——右下角—【開啟軟體小助手】【解決方案】:重裝安全衛士,開啟小助手:1. 重裝【360安全衛士】:打開【360安全衛士】,打開最上排菜單中的【軟體管家】。(如圖1)圖1然後點擊【軟體寶庫】,選擇最左側的【全部軟體】菜單,然後在右側的搜索框中輸入【360安全衛士】,點擊【重裝】即可。(如圖2)圖22,打開【360軟體管家】—點擊右下角的【開啟軟體小助手】。(如圖3)圖33,電腦任務欄的【軟體小助手】圖標就會出現

『捌』 今日頭條的產品經理,如何評估文章的質量

今日頭條的產品經理,如何評估文章的質量如下:
一,內容要積極向上,結合實際回答問題,觀點要明確,不能模糊,不要誤導讀者。
二,根據讀者的點擊量多少來判定,一篇文章閱讀次數越多,說明文章內容很好。
三,根據文章的熱度來判斷,你的文章是熱點事件,閱讀量就多推薦機會就多好了篇幅有限,不多說了

『玖』 產品經理關注產品的哪些方面

做為一名新進產品經理,甚至一名資深PM,你可能都或多或少對這個職位產生某種迷惑。到底什麼是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責是什麼?在IT產業的不同領域,甚至在同一領域的不同公司,這個職位的定義似乎都有不同。
1、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是指研究市場以了解客戶需求、競爭狀況及市場力量(market forces),其最終目標是發現創新或改進產品的潛在機會。

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進行市場調研:

與用戶和潛在用戶交流
與直接面對客戶的一線同事如銷售、客服、技術支持等交流
研究市場分析報告及文章
試用競爭產品
仔細觀察用戶行為等
市場調研最終會形成商業機會、產品戰略或商業需求文檔(BRD),詳述如何利用潛在的機會。

2、產品定義及設計

a) 產品定義是指確定產品需要做哪些事情。通常採用產品需求文檔(PRD)來進行描述,PRD可能包含如下信息:

產品的願景
目標市場
競爭分析
產品功能的詳細描述
產品功能的優先順序
產品用例(UseCase)
系統需求
性能需求
銷售及支持需求等
b) 產品設計是指確定產品的外觀,包括用戶界面設計(UI,User Interface)和用戶交互設計(User Interaction),包含所有的用戶體驗部分。在大型公司里,PM通常和UI設計師或互動設計師一起完成產品設計,不過在小公司或者創業公司里,產品經理也許需要全包這些工作。

這是產品經理工作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如果產品經理工作中不包含這部分內容,那幾乎可以肯定滴說,那不是產品經理的工作。

3、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指帶領來自不同團隊的人員(包括工程師、QA、UI設計師、市場、銷售、客服等),在預算內按時開發並發布產品。其中可能包括如下工作內容:

確保資源投入
制定項目計劃
根據計劃跟蹤項目進展
辨別關鍵路徑
必要時爭取追加投入
向主管領導報告項目進展狀況等
在大型公司里,通常會有項目經理來處理大部分項目管理工作,產品經理只需提供支持。不過在創業公司里,產品經理通常需要自己進行項目管理。在有些公司,技術負責人也可能做為項目經理,處理大部分項目管理事宜。

4、產品宣介

主要包括和內部同事如老闆、銷售、市場、客服等溝通產品的優點、功能和目標市場,也可能包括向外界如媒體、行業分析師及用戶宣介產品。

大公司的產品經理通常都有產品市場、市場推廣和媒體關系(PR)團隊幫忙進行對外的產品宣介。

這是除了產品定義和設計之外,對產品經理而言價值第二高的工作,尤其是在向老闆、市場同事宣介產品並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時候。

5、產品市場

主要是對外的信息傳播——告訴外界有關產品的信息。通常包括製作產品數據表、手冊、網站、Flash演示、媒體專題以及展會演示等。

在大型公司,產品市場工作通常不會由PM來負責,這些公司會有專門的產品市場經理來打理此項工作。當然,這種分工最大的缺點就是導致溝通效率較低,並會削弱對外傳播。

在某些公司,「產品管理」和「產品市場」被認為是同義詞,會由一個人擔當兩者的職責。而在那些將產品管理團隊和產品市場團隊分開的公司,後者會打理本節所提及的工作職責,同時他們也可能會承擔「市場調研」、「產品宣介」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部分工作。

6、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指那些隨著產品經歷概念化->發布->成熟->退出市場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產品管理活動。

主要包括的工作有:

產品定位
產品定價及促銷
產品線管理
競爭策略
建立或收購合作夥伴
識別並建立合作關系等
產品經理和產品市場、BD及市場溝通同事一起完成這些工作。

希望這篇文章有助於你了解產品經理(包括產品市場經理),以及他們在公司中密切合作的部門,並祝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

『拾』 產品經理在做數據分析時,哪些數據指標更應該關注

產品經理需要關注什麼數據指標,估計接觸過產品一點的人都能夠說出來幾個數據指標,比如說UV、PV,活躍用戶數、新增用戶數、留存率等等,誠然這些都是產品經理需要關注的數據,但卻並不是說所有的數據都應該去關注。首先應該界定邊界,對於不同類型的產品需要關注的數據指標肯定是不一樣的,其次對於不同時期的產品所需要關注的指標也是不同的,下文將從種子期、推廣期、成熟期三個階段來簡述產品經理需要關注的數據指標。

一.種子期

種子期是不需要做大規模的運營推廣的,此階段的用戶更多的是來自於用戶自增長,所以在種子期需要關注的數據主要是用戶相關的數據是和產品本身的數據。

1.開源

a)活躍用戶數量:首先依然是關於「活躍用戶」的定義,然後再去關注這個數據指標;

b)付費轉化率:對於這樣的一款產品,用戶願意為之買單么,轉化率說話;

c)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不同的類型的產品沒有可比性,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對比。營收=用戶數量×付費轉化率×ARPU值,為了能夠提升營收,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去考慮,如何增加用戶基數,如何能夠提升用戶的付費轉化率以及用戶付費留存率,用戶是付費一次就不再付費還是付費之後還會重復付費,以及如何去提高產品的ARPU值。

2.節流

a)沉默用戶數量:定義什麼樣的用戶為「沉默用戶」,然後去關注這個指標;

b)流失用戶數量:定義什麼樣的用戶為「流失用戶」,然後去關注這個指標。對於產品而言,一旦用戶流失則很難能夠再次召回,就算召回,成本也很高,所以應該提前建立預警機制,定義「沉默用戶」與「流失用戶」,在用戶變為沉默用戶的時候,就開始採用相應的手段,防止用戶流失,同時也應該設立老用戶迴流機制,進行老用戶的召回。數據本身是客觀的,但是在解讀的過程中則會摻雜主觀因素,同時數據波動的背後也可能會有著其他因素的干擾,所以數據也可能會騙人。在用數據說話的同時,也應該辯證性的去看待數據,相信數據但又不唯數據是從。另外對於不同的產品需要關注的數據是不同的,而不同時期的產品需要關注的數據也是不同的,要根據產品本身的特點和產品的生命周期階段去選擇合適的數據指標進行關注,以保證產品的健康發展。

閱讀全文

與頭條里的產品經理怎麼關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選k40數據線 瀏覽:930
男裝推送優惠券怎麼給顧客發信息 瀏覽:553
歐姆龍有哪些大的代理商 瀏覽:740
一個保險代理點一年掙多少錢 瀏覽:263
手游代理為什麼會熱門 瀏覽:526
鄭州市哪個市場倉庫最多聚集 瀏覽:857
貨到了郵政所為什麼還沒有信息 瀏覽:861
為什麼網店的產品都那麼立體 瀏覽:626
禁止風險代理的案子有哪些 瀏覽:73
古董交易平台哪裡有賣 瀏覽:298
閩江職業技術學校學費多少啊 瀏覽:221
老手機來不了信息怎麼辦 瀏覽:309
旅遊產品什麼品牌最好 瀏覽:167
代理什麼不要錢 瀏覽:237
淘寶上小程序永久免費什麼意思 瀏覽:573
一隻活躍的股票一天交易量有多少 瀏覽:170
郵幣卡交易怎麼下載 瀏覽:559
目前都有哪些交易法 瀏覽:885
中國大數據在貴州哪裡 瀏覽:945
女排世界盃扣球率怎麼算數據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