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常性活動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服務的成本結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是指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日常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B. 結轉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 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結轉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表示庫存商品(已完工入庫的產品)成本減少,主營業務成本(銷售成本)增加。
二、解釋
1、《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設置了第6401號」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規定:
(1)期(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期(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
(2)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3)本期(月)發生的銷售退回,如已結轉銷售成本的,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2、准則附錄第1405號」 庫存商品「科目規定:
(1)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
(2)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成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成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C. 結轉本月已經銷售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34880元,會計分錄怎麼做
會計分錄寫法如下:
1、生產成本轉產成品(庫存商品)
借:產成品(庫存商品) 34880
貸:生產成本 34880
2、產成品(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34880
貸:產成品(庫存商品) 34880
3、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3488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4880
貸:主營業務成本
做會計分錄需要掌握的技巧: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此外,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首先從會計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內容,
2)學習記賬規則和記帳流程,學習會計制度,學習基礎知識,
3)多練,多積累實際經驗
4)及時了解各種財稅政策,拓寬知識面
5)注意靈活運用,逐步做到精準核算,合理避稅。
同時,要想快速掌握會計分錄的正確應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也不能以某一會計教材給出的舉例分錄來作為萬能的金鑰匙,可參照以下幾個方法: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濟業務來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濟業務歸類,找出各類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裡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系會計准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D. 月末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怎樣做求高人解答
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E. 月末,結轉本月已售A產品的產品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A產品
只有售出產品的結轉,是從庫存商品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如果從生產成本結轉至庫存商品,是完工入庫產品的結轉。
上述也是月末結轉的一部分啊,因為題目說「結轉已售產品成本」。如果是「結轉當期損益」,才是「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
結轉已銷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銷售成本這個會計科目。
(5)結轉產品怎麼做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
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F. 結轉本月已經銷售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34880元,會計分錄怎麼做
1、生產成本轉產成品(庫存商品)
借:產成品(庫存商品)34880
貸:生產成本34880
2、產成品(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34880
貸:產成品(庫存商品)34880
3、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34880
貸:主營業務成本34880
拓展資料:
實際生產成本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生產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應於期(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G. 結轉本企業生產的完工產品一批,生產成本500 000元。如何做會計分錄
1、 「本月生產的500件a產品全部完工入庫,生產成本結轉10萬元」,會計分錄:
借方:庫存商品-產品a 100000
信貸:生產成本-產品a 100000
2、 說明
1.庫存商品是指已完成生產全過程、驗收入庫、符合標准規范和技術條件、可按合同規定條件交付訂貨單位或可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以及外包或委託加工後驗收入庫銷售的各類商品。為了反映和監督庫存商品及其餘額的增減,企業應建立「庫存商品」賬戶(資產類型)。借方記錄接收待驗收存貨的成本,貸方記錄發出存貨的成本,借方記錄期末余額,反映各種存貨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
2.「生產成本」科目(成本類別)計算企業在工業生產中發生的各種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等。該賬戶的借方反映所有已發生的生產費用,貸方反映完工後轉出產品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所有未處理的在產品的成本。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也稱為「記賬公式」。根據復式簿記原則的要求,簡稱為「分錄」,它是列出雙方在每項經濟業務中的相應賬目及其金額的記錄。會計分錄在記賬前通過記賬憑證進行編制,能夠清晰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分類,有利於保證會計記錄的正確性,便於事後檢查。每個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和相關信息——賬戶名稱、匯總和金額。會計分錄有兩種: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條目也稱為「單一條目」。指一個科目的借方與另一個科目的貸方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也稱為「多分錄」。指一個科目的借方與多個科目的貸方對應的會計分錄,或一個科目的貸方與多個科目的借方對應的會計分錄。
H. 月底庫存商品結轉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做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合乎標准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對於月末庫存商品結轉成本,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同時,您可以練習一下這個案例:
一商場採用毛利率法進行核算,2009年4月1日日用品存貨1800萬元,本月購進400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4000萬元,銷售折讓500萬元,上季度該類商品毛利率為20%。如何計算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和月末庫存商品的成本?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銷售凈額=4000-500=3500(萬元)。
銷售毛利=3500×20%=700(萬元)。
銷售成本=3500-700=2800(萬元)。
或銷售成本=銷售凈額×(1-毛利率)=3500×(1-20%)=2800(萬元)。
期末存貨成本(關鍵點)=期初存貨成本(已知)+本期購貨成本(已知)-本期銷售成本(計算)=1800+4000-2800=3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2800。
貸:庫存商品2800。
月末庫存商品結轉成本寫會計分錄,上述案例不僅是講了這一點,其計算也許會考到。更多會計方面的干貨,訂購數豆子的課程,您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I. 成本結轉涉及哪些會計科目
工業企業結轉成本涉及的科目:主營業務成本、產成品、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
結轉銷售成本時:借:主營業務成本,貸:產成品,結轉生產成本時:借:產成品,貸:生產成本,結轉製造費用時: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成本轉結的方法: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
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用戶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復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採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